03.02 如何反驳“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

飞龙在天9783


老师都是好老师,学生因人而已十个学生有十个不同的家庭环境背景。有的孩子有脑子不用在学习上调皮捣蛋啥事都干。有的孩子比较愚钝实在学不会。还有的孩子是懒不学懒得要命那你也没办法。这样的孩子在好的老师也叫不会。


姐不好惹6928


从我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均低于十分,到免读高三、免高考直接保送985大学的学习经历与经验,以及进行高考差培优特训14年的经验,我一直觉得读书跟天赋没有必然关系,除非想成为学神。

学霸不是学神,我一直认为学霸是可以批量培训出来的。

那怎么样才能读好书呢?

第一、引导学生愿意学,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证明自己的意愿。

这个需要引导和鼓励,我特训过的学生总量不够大,不敢说都能开导,经验不够丰富。这个学生只要老师能够开导得了,这个学生一定就学得会。但是如果完全不想学,就想着打游戏之类的,就没办法了,学生完全没有追求,不如去追求游丝,网游也是可以赚钱养家的。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二八定律,读书也不例外。大部分省份的高考一本升学率还没有20%呢,何况中考升高中已经淘汰将近一半学生。

第二、有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课本知识和思维理解。

课本上的知识点和概念都能熟练到脱口而出,做到老师讲的东西尽量能讲出来。

第三、注重高效学习习惯和学习性格的培养。

千万不能够一直认为自己粗心,其实就是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也就是说,不能读错题,不能多读字,少读字,不为学习不好找理由,读书成绩要提高,只能找问题,找原因。

第四、认真执行上面的三条,成绩一定会提高。

执行力很重要,听话照做,立即执行,用坚定的执行力将有效的学习方法执行成习惯。

上面四点都做到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

所以,老师会引导比教学更重要。

我在1999年读一所没有一本升学记录的乡镇高中,能做到免读高三免高考直接提前保送985大学,最主要就是因为得到一个高一物理老师谢胜伟的肯定和鼓励,他让我超前自学,我确实成功了,记住了这位恩师!


梁说高考


我要为老师鸣不平,就算老师教得在好,在认真,学生自己上课不认真,回到家,家长不认真监督,还是不可能学好的。老师他们不是教一两个学生,而且他们跟我们一样,有家庭要照顾,不可能没日没夜的跟着那个成绩不好的打转,所以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我认为,孩子成绩好坏,大部分都需要家长的负责


小胡207134186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很多的易经老师教弟子都说这个人要有慧根,如果没有慧根是不能学习易经的。其实不然,学东西是要会跟,就可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跟着一个老师是要学会他的东西,而不是跟着他就可以的。大家都知道成功学里面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就是学习一定要顶级或者第一名的老师,这样才可以学到专业的东西,而且老师也教给你全套系统内容,最重要的是这位老师要会教,愿不愿意精华核心内容教出来。

从古至今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很多的东西就是这样慢慢的就流失掉了。包括现在也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一些老师他在教课的时候,也会这样去做,教给自己弟子都是理论多,真正用到实处的,往往很少。所以真正的东西,很多都流失掉了。

曹雨縢老师来自于台湾台中,从事易经姓名学已经20多年了,一直秉承着救人救事的心态把姓名学这门学问传承下去,因为他想要的是传授易经姓名学,打破迷信宿说之论,突破自己改变未来,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

都说易经一定是很难学得会的,没有三五年学不会!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曹雨縢老师这门学问,好学易懂,同时老师因材施教,所以让来学习的弟子都很震惊,其中有的弟子年纪比较大,奶奶级别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橙子学社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说法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1. 这种把学生学不会的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是不合理的。老师和学生是教和学的两个主体。这句话只是过分地强调了老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承认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教学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怕学生学不会的全部责任推到老师身上是不合理的。

  2.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这就体现了教和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他需要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只有老师卖力的教和学生根本就不去学。这样的学生没有学会,你能说是因为老师不会教吗?老师固然需要用心的教。同样的学生也固然要用心的去学。只有两方都主动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3. 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3000,达者72人。连孔子老先生都还有那么多不出名的学生,那你是不是要说孔子也是一个不会教的老师?论语里面还有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也是孔子先生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刻认知。

  4. 最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除了老师要教的东西外,父母也需要交很多东西。同样的身边的朋友也会教给他很多东西,社会也会教给他很多东西。老师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组成部分。


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来督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但是却被一部分人歪曲事实,成为他们对抗老师的工具。


挥斥方遒


这个观点的原句应该是这样的: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全盘否定,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

根据他的这个观点,意思是学生的成绩好,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成绩不好,不是学生懒惰,是老师不会教。

好的,老师一分都占不到,不好的就全部往老师身上推,难道是因为老师这个职业是弱势群体?所以随便往老师头上扣帽子?

很多农村的教育条件和城市的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还有很多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只有一两个老师,甚至有些教学点校长既是老师,老师既是校长。一个老师要负责几个班级,甚至是几个年级合在一个教室里面上,教室里边有四排学生,每一排是一个年级。这种情况下你能说是老师不会教吗?

据说提出这个观点的也是一个所谓的教育专家,既然是教育专家,他肯定也经历了教师这个行业,所以它不仅仅是对教师的否定,也是对他自己的否定,一个连自己都否定的人,提出了的观点会正确吗?

所以对于他提出的这个观点,不要太过于去在意,就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向文章


这种观点我老早就听某些校领导说过,从教者大都不认同。如果没有学不会的学生,那么所有大学都可以取消入学考试和成绩限制,反正学生都能学会,只需要配备称职、优秀的师资就足够了。其实,”学生学会”需要许多条件。如必要的基础,智力,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还要学习内容的难度。一个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知识基础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准留级,再差也跟着升级,初中生小学水平大有人在。)怎么能学会初中越来越深的知识?所以,领导要求老师把所有学生都教会,着实太过分、太不讲科学道理。


其乐在衷


必须肯定每个学生的特长及智力水平不一样,为什么同样条件下,同一个老师教,有的学生学会了,有得学不会,有的学生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而他的同班同学不是,并且差距还非常大,

教学课程进度有时间性,为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而反复教,必定会延长教学时间,而有个别学生教五十年也考不上二年级

当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起作用,但这不是主题


蓝天舞白云


有位专家在武汉的一个教育论坛上也被问起这个问题,他当时就站起来直率地表达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他说:“这句话如果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这句话说完,全场老师起立鼓掌,一致赞同。

1.究竟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我的答案是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我看到不止一位老师这样的诉苦,有一个老师说:她班上有个学生之前成绩还行,最近成绩一直在下降,后来发现原因,这个孩子沉迷在《王者荣耀》里拔不出来了,整天找同学开黑,后来老师把他手机没收了,家长也知道原因了,但却没坚持原则又给孩子买了一个新手机。老师提醒家长这样不行,这名家长反而跟她理论道:“你们老师不是可以做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吗?你们在大学不是学教育这个专业的吗?不是说在好老师面前就没有不听话的学生吗?”

听到这里,我真想替这位老师说一句:你大学不是学“国际金融”专业的吗?为啥毕业没有成为一名金融专家呢?

老师的恪守敬业难道是家长纵容孩子陋习的资本吗?

还有一位贵州的老师这样说:我从教的这个学校是私立学校,但里面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政府划拨的片区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最多是在物质上保障其吃饱穿暖,学生也属于每天在学校混日子,根本不想学习,也完全意识不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而且,现在学生和老师的位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缴费读书属于上帝,老师拿工资教学就像奴隶,得对学生百般讨好,打不得骂不得,上有领导施压,旁有家长盯着,教师的地位都很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如何去教书育人?更何谈想把孩子教的更好?

如果有人非要较真,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那我认为也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非常到位,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如果孩子还教不好,那就是老师的责任了!但现在有几个孩子家长敢拍着胸脯说:我的孩子这两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教育的很好?

2、教好和教不好没有固定的标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较真,这就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教好”了?

“好”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标准,考上大学就是教好了吗?那没考上大学的孩子功成名就的也很多啊!家喻户晓的中国企业家首富李嘉诚,也只是一个小学学历。成绩提高了就是教好了吗?马加爵,药家鑫的成绩也不低啊,都考上名牌大学了,最后不还是锒铛入狱,众叛亲离。

现在很多家长埋怨老师,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也不见孩子成绩有提高,盼子心切我们理解,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呀。

所以,“好”的标准不应该只是一个标准,而是应该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如果老师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哪怕改掉一个坏习惯,哪怕只是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都应该肯定老师的付出。桃李虽不言,成蹊自可鉴。教育不是没有成效,而是成效不在当下!

3、对老师的“言论绑架”何时能停?

孩子没管好,就扔给老师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明显就是言论绑架,看起来出自名家,无可辩驳,但如果这话是正确的话。那么依此推理,我是不是可以说:

没有管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

没有打不赢的官司,只有不会打的律师;

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

没有感化不了的敌人,只有不会感化的军官;

没有没有治不好的国民,只有不会治国的官员;

……

结论可能就是:中国全笨蛋,只有学生好。显然这是无稽之大谈。



自强载物


身为老师,对于这个观点,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本人公立、私立学校,都曾待过;也曾阅学生无数。凡是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此观点我都是不认同的。

理由如下:

学生确实有三六九等,包括智商、年龄。有的学生确实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但还有一类学生,基础差、就不学,上了五年级,甚至一年级的知识,都得从头学起,教学任务又重,学生又多,老师确实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从一年级补起。这类还好点,慢慢补吧。教不会,算老师不会教。可是智力欠缺的孩子怎么办?就算老师会教,他不会学呀。

在我教过的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个或两个这样的孩子,尽管学不会知识,可是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只多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