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息烽花燈是流傳於息烽縣10個鄉鎮的一種傳統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劇。息烽花燈起源於唐朝,有“不唱花燈尤自可,唱起花燈有原因。唐朝起,唐朝興,唐朝天子興唱燈”的說法。

   息烽地處烏江東南岸,貴陽以北,開陽以西,原屬修文管轄,息烽花燈受修文縣六桶關寨一帶花燈影響,同時也受到開陽、遵義和金沙花燈的影響,風格多樣,屬於貴州北路花燈。

   息烽花燈分流長花燈和九莊花燈兩大派。演出之前必須扎燈,扎燈分黃道、黑道。燈分兩種:一種神燈,敬神為主;一種願燈,了願為主。總體上,無論神燈和願燈一般在除夕到元宵之間演出,都有出燈、開財門、參神、砍五方、說春、採茶、逗么妹、辭燈(謝燈)等內容。具體流長花燈和九莊花燈各有區別。流長花燈出財神、土地、蓋馗。九莊花燈一般不出財神、土地、蓋馗。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息烽花燈出燈和謝燈要做專門的法事,有的地方還要念經。出燈和謝燈一般一個晚上,唸經根據各燈班經濟情況而定。

   息烽花燈各地風格不一樣,有各地花夾龍的,有流長的推燈、大吳江開臉花燈和九莊的小調,裡面還可以穿插幽默而帶生、旦、淨、醜的摺子燈。也可以配音樂,其中鹿窩鄉湖廣村茅蓋山花燈和花燈鑼鼓最有特色,總共有41種鑼鼓牌子。

   息烽花燈內容特別豐富,其中的每個項目都可以進行單獨演出,傳承久遠,具有歷史、文學、音樂、美術等多方面研究價值。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一、燈班

   息烽花燈比較普遍,目前,代表主流的是流長花燈和九莊花燈。息烽花燈的燈班,是民間節慶自發組織起來的文娛演出隊伍。一般都是舊曆年前夕開始準備,正月上旬正式開展活動。一個花燈班,只要有一兩個比較熱心,在本地享有聲望,並熟悉花燈,善於應對的人出來作“燈頭”,又有一班會敲鑼打鼓、會吹奏樂器及會唱燈詞、燈調,會說“唐二”的人,就可以組織演出。流長花燈比較著名的燈班有流長前奔花燈、新場花燈、四坪花燈鹿窩茅蓋山花燈、小寨壩鎮王家坪花燈和石硐花燈。著名的花燈藝人有流長前奔的徐明剛、陳順華、龍泉羅孝康、四坪彭永傑、李安寨吳軍。新場譚文學、譚明碧、鹿窩茅蓋山周雄文、新楊鄭開龍;九莊花燈著名的有三合花燈、竹花杉林花燈和桐梓花燈。著名的花燈藝人有有竹花付開應,三合周訓儒、柏茂張元明、鄭貴英(女)毛口寨胡吉亮。流長花燈以掛單籌集資金。九莊花燈以撒帖的形式籌集資金。

   二、準備

   一是成立燈堂;二是商量資金籌措;三是商量所請出燈先生和出燈日期;四是通知燈會人員。五是掛單或者撒帖。

   三、扎燈

   花燈演出之前面必須扎燈,為了吉利,扎燈的尺寸必須講究黃道、黑道,一般來說,按照魯班尺中高1.58尺兩邊高為1.28尺,寬1.28尺,厚度0.68尺,其中,燭臺0.50尺、香臺0.18尺。燈杆長 6.26尺,尺寸大小一般和供奉香火的人家的香火板一樣,按照燈師的經驗,和以前的1張老皮紙剛好穩合。扎燈的時候,如果僅玩花燈一般扎3盞,但是必須配扎2至4盞寶燈;如玩花夾龍的,一般扎1至2盞。

   燈分兩種:一種是神燈,敬神為主;一種是願燈,了願為主,所謂敬神了願目的是主人家愛生病,久治不好、理想達不到等,就在燈光菩薩面前燒紙、磕頭,許下保佑把病醫好,或生男孩、某個孩子考上大學等,喂個豬或羊來接燈到主人家玩。民間稱之為還願或者還寶。關於燈的盞數,各地不同,流長三盞比較普遍。王家坪五盞。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四、燈類

   (一)推燈。息烽境內只有流長鄉四坪、新中、營中、水尾有玩推燈的傳承。推燈長1.2米,寬0.8米,高1.2米。由篾紮成,表面湖黃布或者皮紙。玩推燈有專門的推燈調。

   (二)摺子燈。所謂摺子燈就是一折一折進行表演戲劇成分比較重的燈,包括《砍大五方》《範三郎進京》《兵榔榔討親》《金榜》《七仙女配合童永孝子成親》《李玖看花》等。《砍大五方》由三人進行,有馬童、將軍和鎮守五方之神,通過將軍、馬童和鎮守五方之神的表演,砍開五方,鎮住五方之神就算完成,全劇幽默灰諧,群眾喜愛。

   (三)開臉花燈。傳承在養龍司鄉荊江村大吳家,水井坎,上平壩,下平壩,四個寨子。老法開臉只開武角,由熟練開臉花燈師用鍋煙量,白泥巴,銀珠,採用毛筆在臉上畫歪嘴桃的形式進行,當地人說開了臉的人,一不能開玩笑,二不能走出中堂以外的人家,三不能起淫想之心,否則所開的臉就要落掉,現在能夠開臉的師傅有廖禎亮,周輝,廖文祥等師傅。

   息烽花燈由願燈和寨燈組成。願燈和寨燈的內容沒有大的區別。一般按照參廟、開財門、參神、出土地、財神、合刀、打棍、先鋒、逗么妹、採茶、說春等部分組成。願燈一般單單獨玩一晚上。寨燈一晚上可以玩四到五家。

   最後一家稱打坐檯,有時玩的內容和願燈一樣。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五、按照程序玩燈。

   燈紮好之後,請會出燈的先生選擇吉期,開始出燈。每年的出燈必須在除夕過後進行。出燈的時候一般要寫星辰牌,星辰牌上羅列每戶名字,然後進行壇場設置,開始做法事,然後開光,通過開光這個程序,表示燈已經有菩薩護佑,具有神靈。開光之後,需要簡單的把所玩燈的程序演示一番,還要將關刀、棍、劍等放在門外,然後唱出燈調。唱完出燈調,送牌燈、二部燈、推燈等出門,如果要到另外的人家玩,就直接去另外的人家。

   大部分燈班首先參廟,有寺廟的地方,要到參廟,沒有寺廟的地方,土地廟也可以。

   參廟過後是開財門。每到一家,先由人在堂屋裡面然後關門,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演唱,然後說些奉承主人家的話。九莊花燈開財門後出九龍口,九龍口在堂中表演,通過文雅的動作,吉利的詞語,表達對主人家的祝福。接著砍先鋒。砍先鋒表演者又稱武角,表演的要求是:表演者要威風凜凜,有武將的威力。砍先鋒一般要砍五方,也就是東西南北中,砍完之後是合刀和打棍。合刀和打棍是一種民間性的武術動作,一般由二人組成,通過打棍提高表演的觀賞性,表演到高潮時段,參加演唱的人還要吹起口哨助興,要求表演者動作乾淨利落,靈活機動。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逗么妹是息烽花燈的重要內容,可以用胡琴、笛子等民樂伴奏,每唱完一段奏鑼鼓。息烽花燈調有幾十種不同的曲調,根據不同的場景按曲填詞,如唱喜慶吉祥的賀詞、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在演唱和伴奏樂曲聲中,么妹輕盈起舞,扣著歌詞的內容表演、作為“陪襯”伴舞的唐二的舞蹈動作相對簡單些,有“碎步”、“兩步半”、“矮樁步”等。“矮樁步” 是蹲在地上兩腳交換著地,跳“矮樁步”要有一定基本功,經過一定訓練才行。   九莊花燈中最有特色的是九莊小調,一般融和在花燈演出中進行。九莊小調在民國時期由謝啟明羅朝選、鄒華軒、羅仲熙等老藝人演出。九莊小調演出8-10人即可。一般由一人專門演唱,一人彈三旋琴或者月琴,一人拉二胡,一人吹笛,部分壓尾聲。九莊小調和花燈唱腔有很大區別。可以單獨作為一個節目進行演出。

   金錢杆是息烽花燈中的精彩內容,是需要用金錢杆表演的舞蹈,有1人、2人、多人,單獨女子表演、單獨男子表演、男女對舞等多種形式。表演者用竹杆上穿有銅錢的錢杆,又稱作花杆作道具起舞,管、弦、打擊樂伴奏,照樣有伴唱。舞蹈優美。

   由於跳燈的時間長,跳燈者在表演過程中必須休息,但表演又不能停下來,這時就穿插另一種演唱形式——打岔。“打岔”一詞在民間原本是把話題扯開的意思。在這裡是讓表演不間斷觀燈又可以讓表演舞蹈的人休息的一種節目安排。

貴陽民間藝術:息烽花燈

   摘寶也是息烽花燈的主要內容,主人家要點起燈之燭,先生準備好摘寶文書,然後等燈師到來,焚起香案,首先是開財門唱迎燈調,然後參寶燈,參了寶燈之後,先生做摘寶燈之法事,然後參香火,出財神交錢,摘寶燈的時候,搭橋、搭橋之後,主人抱孩子一起通過板凳搭的橋(一塊紅布搭在上面)摘下寶燈,然後撤橋。寶燈摘下之後,掛在主人堂中,隨燈玩到每一家,在戲燈的晚上和其他牌燈等一起燒掉。搭橋和造橋要唱搭橋和造橋的唱詞,由燈會上先生一人進行。後面破了大五方之後,進行鉤願,還要唱鉤願調,摘寶還要辦酒席,親友在第二天辦正酒時送禮。 息烽花燈音樂內容豐富,其中鹿窩茅蓋山花燈總共有41個鑼鼓牌子。全部採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曲調輕快,優美動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