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彪悍的清朝軍隊,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

繁華萬里


第1點原因,清朝時期,火器已經成為戰爭的主角。

就連清軍自己火器的裝備比例也已經超過了50%,雖然裝備的質量並不高。

而金屬鎧甲對於火器的防禦力其實很差。

金屬鎧甲防禦的主要是人的關鍵部位,並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古代的火器準確度不高,一一般採用霰彈。

所以金屬鎧甲在這種霰彈面前,防禦力慘不忍睹。

而棉甲就不是這樣的,滿清的騎兵們在戰爭過程中逐步發現,棉花的防禦力對於火器來說還是很強大的。

於是他們將棉花進行加工之後製成棉甲,並且這些棉甲也比較輕便,所以說越來越盛行了。

第2個原因就是勉強比較便宜,金屬鎧甲的防禦力雖然好,但是造價相當的昂貴,只有嫡系部隊和軍官才能裝備金屬鎧甲,絕大部分士兵是沒有金屬鎧甲的,而且在北方這種鎧甲的溫度非常低,穿在身上非常的冷。

棉甲就不一樣了,在北方寒冷的環境中穿在身上還有保暖的作用。而且製造起來非常的便宜,節省了大量的軍費。

第3個原因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火器的威力越來越大,鎧甲的作用基本上已經是0了。即便是棉甲也只能成為儀仗隊的使用品。


奇葩歷史大觀


棉甲不是清朝的特色,早在元朝的時候就出現了棉甲。

棉甲的製作比較容易。棉花7 斤,用布盛於夾襖內,粗線縫緊,泡入水中,之後再取出來,放在地上曬乾就可以了。

元朝時期,棉甲還是小範圍的運用,當時的棉甲防禦力不高,但勝在輕,減輕了士兵的負擔。元朝以騎射作為其主要戰力,輕的棉甲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騎兵的優勢。

到了明朝,棉甲就得到了改進,在棉的基礎上,加入了鐵片,從而增加的棉甲的防禦。明朝初期,棉甲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到了明朝後期,火器這種大殺傷武器被髮明瞭出來,冷兵器被淘汰了。棉甲和金屬鎧甲相比,棉甲更能抵禦火器的傷害。

早期的火器是那種散彈槍,一槍下去會射出很多細小的彈珠,這種彈珠的範圍很廣,而且又細,一般的金屬鎧甲都是有縫隙的,而這些彈珠就可以通過縫隙進入士兵的身體內,從而引起士兵的死亡。

而棉甲不同於金屬鎧甲,首先棉甲沒有金屬鎧甲的那種縫隙,霰彈無法通過縫隙進入人體。其次,棉花是有彈性的,遠距離的霰彈是無法射穿棉甲的。因此在火器出現後,棉甲就越來越流行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年,明軍主要在遼東一帶活動,而遼東環境惡劣,氣溫較低。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是打算全面推廣棉甲的,把棉甲作為軍隊的配備推廣下去。奈何,當時的明朝國庫空虛,根本沒錢做這麼多的棉甲,再加上魏忠賢和東林黨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又不一致。故,棉甲在明朝軍隊中沒有得到全面的應用。一直到清朝時,棉甲才在軍隊全面應用。

那為何清朝軍隊也喜歡使用棉甲呢?

一:棉甲比較保暖,可以禦寒

清軍在入關之前,都是待在關外的。大家都知道關外天氣比較寒冷,長期處在零下幾度。寒冷的天氣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就如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攻打蘇聯,前期德軍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蘇聯首都莫斯科。但,當時莫斯科天氣寒冷,零下十幾度,德軍完全不適應,再加上又沒有禦寒的衣服,直接導致了大量的德軍被凍死。


而在天氣影響下,德軍戰鬥力直線下降,最後被蘇軍大敗。

軍隊要有戰鬥力,那麼就一定要解決這個溫度問題,只有士兵暖和了,才有力氣打戰了。

當時的棉甲正好解決了清軍這個難題,棉花是很好的保暖衣,有了這件棉衣,自然也就解決了寒冷的這個問題。

二:棉甲製作簡單,價格便宜

傳統的鎧甲製作是非常複雜的,就拿軟甲來說,首先,需要量體裁衣,然後幾個師傅就開始分工合作,有的師傅做鐵絲,有的師傅做圓環,一環扣一環。一件金屬鎧甲至少要一週才能完工。


而棉甲只要有幾斤棉花就可以做出來,同時這種棉甲可以批量生產,還能二次回收利用。

總結

棉甲這種鎧甲,適用了初期的火器時代,憑藉著便宜,輕巧以及良好的防彈力,在明末,清初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到了清朝末年,這種棉甲在面對西方的洋槍洋炮時,又變得一無是處,很快就被淘汰了。


歷史發報君


可能受影視劇影響,很多人以為清朝軍隊只穿棉甲,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裝備最多的甲具有2種,分別是棉甲、鎖子甲。

觀看清朝紫光閣二十五功臣像,我們就能發現有3人穿著相同制式的鎖子甲,可以推斷清軍裝備此甲的數量不會少。另外,據《清會典》記載,清軍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鐵甲4種鎧甲形制。

當然,清軍裡棉甲的數量佔有多數,那麼相比較其他朝代,為什麼棉甲會佔主流呢?

棉花是宋朝傳入我國,自然宋朝之前就別想有棉甲,即便是宋朝也沒有棉甲。因為受紡織技術的限制,宋朝的棉布一度比絲綢還要貴重,這再次驗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宋末元初,黃道婆的紡織技術改革,直接推動中國紡織業走向成熟。這時候,軍事上首次出現棉甲,它具有保暖、價廉、質輕的優點,還對早期的火藥彈丸具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棉甲分為2類,一類是棉鐵複合甲(清代的重量為35-40斤),它又分為暗甲、明甲,前者是用泡釘在襯裡內綴鐵皮、後者是以棉膽為底外裹鐵片或鎖甲。另一類是純棉甲(清代的重量為15-20斤),完全由模壓的棉片構成。

棉鐵複合甲因為優良的實戰性能,深受清朝官兵的喜愛,從入關立國到西北平叛,滾滾沙場到處閃耀著棉甲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建立後逐漸確定棉甲的形制,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7大部分,按八旗顏色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8色。

到了清朝中期,棉鐵複合甲不再受到歡迎,天下承平日久,誰也不想沒事多承重。這樣一來,華麗有餘、防禦不足的純棉甲就受到軍隊的追捧,最終淪為儀式性的道具。晚晴之後,隨著先進火器的大行其道,棉甲徹底走向衰落。


子屠龍


棉甲看似簡陋?其實不然,但清軍做成的棉甲,確實不好看,尤其是普通士兵的棉甲,實在不怎麼樣。不過換裝棉甲不是清軍開始的,而是從明軍開始的。

隨著火器時代的來臨,重甲在火槍的射擊下變得不堪一擊,於是從元代開始,對火器有著良好緩衝防護性能的棉甲,便走向歷史舞臺。

到了明代,火器在軍隊中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棉甲的防護力越來越突出,在考慮近戰防護的要求後,開始出現內襯鐵片,再加以銅釘加固的形式。

當時的滿清在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上比較落後,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生產棉甲的能力,早期的棉甲都是在明軍的手中繳獲的。

滿清入主中原後,執行清承明制的國策,在各種制度和國家政策上集成明朝,在士兵的防禦裝備上,棉甲依舊被選為主要裝備。

棉甲看似簡陋,但防護力絕對較鐵甲出色,而且穿著舒適,不限制士兵的活動範圍。這樣防護力與舒適度雙優的裝備,自然不便宜也不好製作。

明朝棉甲的製作就有相當嚴格的制甲標準,多方面集合的要求就是“下雨不吸水,利刃砍不透,火槍射不穿”,可見要求之高。

明代《金湯借箸十二籌》中,詳細記述了棉甲的製造方法:“綿甲,綿花七斤用布盛如夾襖,麤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黰不爛,鳥銃不能傷。“

清代的棉甲製作基本上延續了明代棉甲的製作,但有一些改進,不過在製作與防護要求上與明朝相差不大。

根據《皇朝禮器圖式》武備卷中的記載: "謹按乾隆二十一年,欽定驍騎棉甲綢表各如其色,藍布裹緣如胄制,中敷棉,外布白銅釘,上衣下裳護肩護腋前擋左擋全。"

不過到了乾隆時期,由於國家整體趨於和平,尤其是內部呈現太平盛世的景象;以及火槍威力愈加強大,棉甲的發展便向輕便的禮服式發展。

清初承襲明制,棉甲較明有所改進,將棉甲內部的鐵片,換成了貼身而穿的鱗甲,近戰防護性能較明棉甲有進一步提升。

但是發展到乾隆時代,為了舉辦大型慶典和閱兵式,震懾異族,棉甲的發展方向逐漸向禮服方向發展,從最開始用於閱兵的禮服,發展到全軍裝備。

也就說咱們現在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清軍八旗所穿的華麗的棉甲,是禮服,不是為了打仗用的作戰服,是撤掉了內襯鐵甲的。

不過這種改變也有戰爭武器發展因素的影響,清中期以後,火槍火炮等熱兵器迅猛發展,鎧甲也沒什麼防護作用了,不如穿的舒服一點,也就撤掉了鐵甲。

當時不僅僅是清朝如此發展,世界各國都是如此,比如著名的龍蝦兵,由於排槍戰術,甚至將衣服的顏色都改成了耀眼的紅色。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要論鎧甲的防禦力,肯定是金屬鎧甲最佳,像中世紀的歐洲騎士都是身披重鎧,穿在身上刀槍不入 尋常武器基本很難對它造成傷害。

但是這東西缺點也很明顯,比如負重大、造價高、生產週期長等等。這也是為何後期清軍放棄了金屬鎧甲的原因。

鎧甲這東西並不能說越堅固越好,還要視情況而定。

當年努爾哈赤起兵抗明的時候,就只有十三副鎧甲,後來隨著八旗子弟兵的不斷壯大,傳統的金屬鎧甲已經不再適合他們,他們便又借鑑了明軍的棉甲。

首先這東西造價低廉,相比鎧甲的大金屬貼片製作棉甲實在是太過輕鬆,只需要把棉花打溼之後反覆打壓成薄片,然後把棉片縫在棉布上即可。

相比於金屬鎧甲的千錘百煉,棉甲在生產工序和造價上都比金屬鎧甲更加適合大規模武裝。 雖然金屬鎧甲防禦性能不錯,可是也並不是沒有缺點,鐵片之間的間隙就是最好的攻破點。只要將武器刺入其中便可破防,這種幾率還是偏小的,當然了清朝後期都是使用火藥的,這類槍械都為散彈類槍械,雖然射程不遠穿透力不強但是勝在殺傷範圍大。

而傳統金屬鎧甲鱗片間的間隙無疑是最好的破防點。而棉甲就能很好的避免這點,別看它是棉甲但也不是完全由棉花打造的,分為內外兩層,在棉甲的最內層還嵌有一層鐵片使的棉甲足以抵擋低端火器的傷害。

還有一個原因是早期同明朝軍隊進行交鋒中,發現鳥槍的彈丸在遠距離射擊是無法穿透層疊起來的棉花纖維的。

另外,滿族興起於東北。他們的早期活動範圍都在東北地區,到了冬天之後這裡的氣候特別寒冷。這個時候穿戴金屬鎧甲不僅不禦寒還會增加寒意,而如果再配上厚厚的棉大衣,士兵的靈活性就會大大下降,而且金屬鎧甲都是由是金屬貼片拼接而成異常厚重。

而這個時候如果佩戴棉甲,不但可以禦寒保暖,還能在作戰的時候少穿一兩件內襯,更加靈活,早期清軍的棉甲都重達二十斤左右,所以絲毫不用擔心它們的防禦能力。

但是棉甲也不是每個清軍都可以穿的。

早期清軍都以八旗兵為主,他們都有鎧甲可穿而且戰鬥勇猛。

可是隨著戰爭的不斷減少,八旗子弟開始不斷腐敗,貪汙嚴重。官吏爭相貪汙,剋扣軍費嚴重。軍費不斷縮減,那鎧甲製造自然成了難題。軍隊能穿的鎧甲也是越來越少。

再加上軍隊為了區分軍隊,顯示八旗子弟的與眾不同。棉甲就算有也是優先配給八旗兵,像綠營這樣的是無權穿戴的。

當然了,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武器技術的不斷髮展,鎧甲的防護力自然也是大不如前。到了後來清軍乾脆用布褂代替這些鎧甲。可能這也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改變吧!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很多,大體如下:

第一,火器成為戰場主角。

在明末時期,很多明軍部隊都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一些部隊火器裝備量,甚至高達二分之一!

而金屬鎧甲,對於明軍火器的防禦效果很爛。

北方作戰的明軍,火器以發射霰彈為主,比如著名的三眼銃,都是在幾十米近距離發射霰彈。

金屬甲主要防禦人體的重要部位,以硬質金屬防禦精銳的弓箭和冷兵器砍殺。

但對於這種霰彈或者鳥銃的彈丸,金屬甲則擋不住。

尤其是霰彈散佈範圍廣,一片覆蓋過去,有很多縫隙的金屬甲是對付不了。

而古代沒有抗生素,金屬霰彈射入人體很容易造成感染,導致士兵送命,威脅是非常大的。

這種情況下,棉甲就出現了。

由於棉花種植的普及,滿清逐步發現棉花纖維具有很強的防彈能力。

身穿著棉襖,並且在要害部位加裝金屬甲片,可以有效對付火器霰彈。

這些小顆粒的霰彈,在較遠距離是難以射穿棉花纖維的。

由此,棉甲就越來越盛行了。

第二,天氣原因。

誰都知道,滿清入關之前都是在北方苦寒之地作戰。相比明軍的進攻,寒冷同樣是很大敵人。

在之前的作戰中,滿清凍死凍傷的軍人,並不亞於作戰的傷亡。

而棉甲本質也是一件棉衣,具有相當好的保暖能力,適合北方的天氣。

第三,製造較為容易。

棉甲製作工藝如下:將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了。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棉甲上加裝金屬甲片,以增強防禦,但會增加重量。

顯然,這樣的製作並不複雜,比全金屬鎧甲要簡單得多。

有意思的是,其實棉甲也不是便宜貨。在清代,棉花也是很值錢的,很多人一輩子只有一件棉衣。

所以,滿清初期其實並沒有裝備多少棉甲。直到滿清中期,棉甲才越來越多,到乾隆時代就成為主流了。

可惜,到了清末鴉片戰爭時期,棉甲面對洋人的燧發槍再次不堪一擊,迅速淘汰了。


薩沙


棉甲並不是八旗軍特有的裝備,在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就已經開始大量裝備棉甲。


我國最早的棉甲是由元朝軍隊發明的,蒙古騎兵擅長馬上作戰,無法使用笨重的傳統鎧甲,為了提高士兵的靈活度,元朝軍隊發明了一種用棉片裝訂而成的鎧甲。這種鎧甲在要害部位裝有鐵片,既能夠保護士兵,又能夠提升士兵的靈活度,是鎧甲技術的一項進步。


因為早期的棉甲防禦能力較差,元朝軍隊並沒有大量裝備棉甲。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的主要對手都已經裝備了火器,傳統的鎧甲不僅十分的笨重,而且還缺乏防禦火槍攻擊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軍隊改良了元朝時期的棉甲,在棉甲的棉片中間部裝上薄鐵片,增加了棉甲的防護能力,棉甲也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明朝軍隊最常見的鎧甲之一。

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的時候,八旗軍隊只有13幅鎧甲,這13副鎧甲還是努爾哈赤的老祖先傳下來的。在八旗軍隊不斷壯大之後,為了抵禦明軍火器的攻擊,八旗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製造鎧甲。


在選擇鎧甲的時候,努爾哈赤看中了明朝軍隊使用的棉甲,通過仿造從明朝士兵身上繳獲過來的棉甲,八旗軍隊也開始裝備了棉甲。


努爾哈赤之所以選擇棉甲作為八旗軍的鎧甲,主要是因為棉甲相比於傳統鎧甲具備三個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棉甲更適合明末清初的戰爭需要,傳統的鎧甲都是由鐵片拼湊組成,這些鐵片非常的厚重,穿在身上影響士兵的靈活,不利於八旗士兵騎馬作戰。


而且傳統的鎧甲不能防禦槍械的攻擊,明末清初時期的槍械都屬於散彈類的槍械,這種槍械的射程和穿透性都不大,殺傷範圍卻非常的廣,能夠打中傳統鎧甲鱗片之間的縫隙。


棉甲的外層和內層都由韌性很好的棉片組成,這些棉片能夠抵擋住火槍的攻擊。

第二個優勢是造價低廉,棉花要比鐵更容易獲得,八旗軍所處的東北地區是國內重要的棉花產地,因此八旗軍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棉花供給。


而鋼鐵的製造成本比較高,製作過程也比較複雜,遠不如棉甲更加的經濟實用。棉甲的製作成本低,意味著八旗軍隊可以裝備更多的棉甲,棉甲的質量也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早期八旗軍隊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備刀劍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鋼鐵鎧甲。


第三點優勢是棉甲能夠當做棉衣使用,具備一定的禦寒能力。


八旗軍隊早期的主要活動地區是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的寒冷,普通的鎧甲都是由鋼鐵製成的,在冬季的時候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禦寒。


由於鋼鐵鎧甲本身就比較笨重,再配上厚厚的棉衣,士兵的靈活性會大大下降。棉甲的內外兩層都是由棉片組成的,棉花具備禦寒保暖的效果,使用棉甲作為鎧甲,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不僅不需要增加棉衣,而且還可以減少一兩件內穿的衣物。

正是因為棉甲具備有如此多的好處,八旗軍隊才會放棄生產傳統鎧甲,換裝了新式的棉甲。當然棉甲在八旗軍隊中存在的時間也不長,隨著火槍的威力不斷增強,棉甲和傳統鎧甲最終都被淘汰掉了。


歷史總探長


棉甲,出現在元朝中後期,明、清兩朝大量裝備,清朝前期棉甲除顏色外其形制基本和明朝相同。

大家要是瞭解歷史,可以發現棉甲大面積裝備的時期正好是中國火器大發展的時候——元末明初,這絕不是巧合,這正是多種因素而堆積出的結果,正是火器的大發展才造成了傳統鎧甲的弱勢,逼迫著其向前發展。

元明清三朝的鎧甲是有區別的,除了顏色外,元朝的棉甲大部分是套頭式,明朝的棉甲大部分是一體的對襟式罩甲,而清朝除前期照抄明朝外,中後期以後基本都是可以分開穿戴的分離式,另外明朝的棉甲的頭盔上面有小旗子,而清朝棉甲的頭盔上面是針式的,也就是俗稱的避雷針,帶有流蘇式盔纓。

大家聽到棉甲這個詞的時候一定不要望文生義,以為棉甲就只是棉布做的鎧甲,就以為它很輕,可以隨意穿戴。確實有一部分棉甲是單純用棉花做出來的,和胖棉襖沒什麼區別,可以單穿也可以和其他鎧甲混穿,說到底還是一種棉襖。

這種棉甲的製作方法唯:“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出自明代朱國禎著的《湧幢小品》。

不過還有一種棉甲的結構不是這樣的,這種棉甲現在一般稱為布面鐵甲,也就是電視劇裡面經常出現在清宮劇裡面的那種帶著避雷針(盔槍)的鎧甲,這種棉甲是由複合材料做成的,又分為‘明甲’與‘暗甲’兩種。

‘明甲’的是以棉膽為底,將鐵甲片以札甲形式連綴其上,或者直接將鐵網包覆於棉膽之外;‘暗甲’則表裡都是用棉布製作,但是用泡釘固定鐵片作為內襯,因為甲片隱藏在棉布裡,平常根本看不見,所以稱為暗甲。

這類棉甲禦寒、防護兩不耽誤,當然指望它能完全防護住火槍的射擊那是不可能的,但遠距離面對小口徑的火器如三眼銃、鳥銃時,還是有不錯的防護能力。

在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大家千萬別以為它叫棉甲就以為這種鎧甲很輕,是個人都能穿,明朝大才子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邊軍勞苦”,裡面記載了戍邊將士鎧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45斤,鐵盔、腦蓋重7斤,再加上護心鐵、腰刀、弓箭等等,共計88斤,士兵們深受其苦,期望能減輕重量。

明末戰爭時期,面對大量裝備火器的明軍,後金(清朝)製作出比明軍更厚實的棉甲,甚至會給負責衝陣、攻城的士兵套上兩層鎧甲,這樣面對明軍的遠程火器時,才能保證士兵在中遠距離的安全。

而這種棉甲也確實對火槍有防護力,比如明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中,明軍指揮官李如柏的頭盔被倭銃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才未至重傷。

上圖為常見棉甲,可以看出棉甲的防護力是很驚人的,不光內襯甲片,還另有鎖子甲

我是酷愛歷史的夏蟲欲飲冰,期待您的關注,我的主頁裡都是好文章哦~


夏蟲欲飲冰


棉甲應該也稱“綿甲”,是一種以柔克剛的盔甲,絕對不是簡陋的,而是中國古代盔甲歷史上一次較為先進的形態。

鎧甲在古代戰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古代,兵器的管制都沒有盔甲嚴格,在很多朝代,民間私自藏儲盔甲就是重罪。

漢朝時期的名將周亞夫晚年的時候,他兒子給他買了幾百副盔甲打算給他陪葬,結果周亞夫還沒等死呢,就因為私藏盔甲被告有造反的嫌疑,當時周亞夫辯解是兒子買的陪葬品,周亞夫是一代名將,死後想有點排面其實也無可厚非。

(周亞夫)

但是審理此案的廷尉懷疑周亞夫是要到陰間謀反,最終把周亞夫逼死。

在歷朝歷代中對盔甲的管制都特別嚴,從宋朝的《宋刑統》到清朝的《大清律例》中都秉承“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盔甲的數量是國家軍事實力最重要的體現,相對於兵器來說,盔甲的作用更大,在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說的不是多少人馬,而是十三副甲冑起兵,可見盔甲在戰爭中的作用。

清朝一直以騎射得天下,對盔甲的重要性是很瞭解的,那麼清軍為何會放棄金屬鎧甲,而使用棉甲呢?

實際上,棉甲本身就是對金屬鎧甲的進步一些,而且製造棉甲並非從清朝開始,是在明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的事情。

明朝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點小高峰,所以在鋼鐵盔甲的製造上也很先進,但是隨著外來火器的引進,舊式愷甲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這個時候布面甲應運而生,屬於當時最先進的盔甲形態,這種盔甲以布為表裡,內裝棉花,再釘綴金屬甲片而成。

相對於金屬盔甲來說,這種棉甲輕便、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並且能夠適應各種環境,正因為如此,實際上晚明時期不論是明軍還是清軍,都已經開始裝備這種新式的棉甲。

而且清軍的棉甲最初還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進行改進而成。

棉甲看似沒有金屬盔甲高端大氣上檔次,是因為製造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棉花和鐵片,在棉花采摘後,先沁水,然後反覆拍打成很薄的面片,再把這些面片弄很厚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再用鐵片和銅釘固定。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棉甲能夠推廣有兩方面的基礎性指標,一方面是棉花在傳入中國後逐漸推廣,尤其是明朝時期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使得棉花能夠適應大規模穿戴。

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在製造棉甲的過程中,也展現出很多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

棉甲在戰爭中的作用,一方面是棉甲較厚,能夠減少當時火器的傷害,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棉甲它首先是棉花做的,很保暖,明清時期的戰爭大部分都是在北方,在冬天的時候能夠禦寒,非常適合當時的戰場環境。


史論縱橫


滿清八旗子弟在諸多人印象中多與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相等同,殊不知他們父輩在清朝前期曾十分驍勇。清軍能騎善射,戰鬥力極為強悍,不僅顛覆了明朝政權,還平定多次叛亂。按理說,清軍能立下如此戰功,所配備的應是頂級裝備,為何他們反而身披棉甲作戰呢?

金屬鎧甲給人以刀槍不入之感,但是看似簡陋不堪的棉甲的防護力度更佳。明朝乃是火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僅有諸多大將致力於普及火器,還出現了專門的研發人員。在《武備志》中光記載的火箭種類就多達幾十種,更不用說其他火器。明朝時火銃及火炮的應用最為廣泛,有三眼銃和四眼銃,它們可以連續釋放多次,火力密集。對於騎兵而言,這種打擊是致命的,而清軍最大的優勢便是騎兵。他們行動迅速,馬上作戰,幾乎無往而不利。應對火銃,金屬鎧甲不僅因厚重影響行動,還易被火器穿透,但是棉甲則不然。

在鐵甲內外綴加棉甲,加以銅釘固定才製成棉甲。綴在外層的棉甲是用多層棉片構成,極為堅固,可以最大程度卸掉敵方弓箭以及槍彈的力道,保衛士兵安全。較之金屬鎧甲,棉甲看似柔弱,卻能以柔克剛,因此很多清軍騎兵所配備的都是棉甲。

棉花在清朝時極易獲取,為製作棉甲提供了便利。根據史料記載,棉花乃是在宋元之間在中國傳播種植的,但是範圍較小。朱元璋執政後,採取強硬手段推廣棉花種植,並且頒佈聖旨,凡是種植棉花,就可免收賦稅。如此一來,江南的棉花產量劇增。百姓逐漸窺見棉花之益處:它的禦寒能力比之絲麻有增不減,而且物美價廉。所以到清朝時,棉花種植已是非常普遍。製作棉甲比起製作金屬鎧甲,原料更易獲取,製作過程也更為簡易,也就更讓人青睞。

棉甲的禦寒能力比金屬鎧甲更加強悍。眾所周知,金屬的導熱性能好。在夏日,身穿金屬鎧甲的士兵會更熱,而在冬日,士兵則會更冷。棉花則不然,雖然在夏日穿會熱,但是在冬日卻能保溫。清朝雖然完成了統一大業,但是邊疆仍不安穩,叛亂時有發生。戰亂頻發之地乃是在北方,緯度高,冬季極為嚴寒。入關已久的清軍已適應京城氣候,身體的禦寒能力自然不及長期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敵人。如此一來,只能依靠外力禦寒,棉甲也就成為更好的選擇。

棉甲的優勢遠不止上述這些,還有許多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影響戰爭局勢的益處。棉甲製作價格低廉,能夠節省軍隊開支。與此同時,棉甲輕便,尤其是對步兵而言,能夠減少負重,在長途行軍中,可以保存士兵體力,這是極為重要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軍隊的裝備也在進化,很多看似倒退的發明仔細想來其實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清軍棄鐵甲選棉甲貌似十分愚鈍,實則卻是極為務實的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