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可以锻炼出来吗?

胡渣大叔年28


在我国,酒文化盛行,“逢席不离酒”,各种应酬更是离不开各种酒。酒对人有利有弊,比如酒可壮怂人胆,也有些人一杯酒下肚,连爹妈都不认识了,而且酗酒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之间的酒量犹如天壤之别。有些人饮酒如饮水,面不改色,心不跳,“千杯不醉”,而且自得其乐;但是有些却人确实“半杯倒”,饮酒如受罪,一口酒下肚,要么是面红耳赤,要么是面色苍白,甚至天眩地晕。有人不禁要问,酒量到底由什么决定?酒量可以锻炼出来吗?


酒量由肝脏中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所决定,后天无法锻炼出来

人的肝脏中含有两种跟酒有关的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再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无害的乙酸,乙酸再代谢为其他物质。若人体肝脏中含有较多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代谢乙醇的速度就会比较快,酒量就较大。但是如果人体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含量较少,将乙醇转化为无害物质的速度就会变慢,就容易喝醉。此外,若机体缺乏乙醛脱氢酶,大量饮酒可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而乙醛可扩张毛细血管,这样就会导致饮酒者出现“脸红”,此时饮酒者不宜再继续饮酒了。因此,一个人的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肝脏中乙醛脱氢酶的含量。而这种在代谢乙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乙醛脱氢酶是否存在,与遗传因素(即基因)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酒量大小,其实早已写在自己的家族基因里,从自己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综上所述,我们可得知:一个人酒量的大小是后天无法锻炼出来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酒量可以锻炼出来?

从上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酒量的大小是后天无法锻炼出来的,因为人体肝脏代谢乙醇的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无法通过后天锻炼得到提高。但是确实由许多经常流连于酒桌的人感觉自己越来越能喝了,就认为觉得酒量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其实那是一种“错觉”,是因为其身体对酒精的反应因为频繁的刺激而逐渐变得麻木,这种情况下酗酒对身体的潜在伤害尤其大。不过也有一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酒量确实有所提高,但这并不代表体内乙醇的代谢速度提高了,而是人体对乙醇的耐受性提高了。


总而言之:酒量不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而得以提高;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决定了人的酒量;乙醛脱氢酶缺乏或含量少的人,是不宜多饮酒的,若长期饮酒过量,也许可导致酒精中毒。此外,笔者在这里提示:饮酒要适量,酗酒有害身体健康,喝不了不要硬撑,特别是有些人还有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疾病,更加要远离酒桌。


药师方健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如下:

乙醇(俗名酒精)在体内经乙醇脱氢酶催化产生乙醛,乙醛经乙醛脱氢酶催化产生乙酸,
产生的乙酸经TCA循环而代谢。

喝酒脸红的人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乙醇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变成乙醛后因缺少乙醛脱氢酶而无法产生乙酸。乙醛有使血管扩张的能力,因此会产生脸红的现象。因此喝酒脸红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乙醛而不是乙醇。

如今,虽然有些人经过不断的“锻炼”,会逐渐对乙醛脸红的现象产生耐受,然后越喝越多。然而,乙醛脱氢酶缺乏的问题出在基因上,并不能通过“锻炼”改变现状。尽管没有醉倒,但乙醛在体内的堆积越来越多,对身体的损伤也越来越大。

最后提醒大家饮酒要适量,千万不可贪杯呦!


兔子先生2775






人喝了酒后,正常酒从口腔喝下后,大部分酒精从食道和胃直接进入血液 ,然后由肝脏产生的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为醛,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最后经肝酶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的。





有些人体内先天性就缺乏这样的酶,他一沾酒脸就红,最好就不要沾酒,即便想喝酒,也尽量控制少喝,如果多喝乙醛在体内积的越多,本身就无法对酒精进行分解,最终就会损伤肝脾内脏,严重会影响到心脏和大脑功能。



总之少量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健康的,能不喝就别喝,必竞有个健康的身体最主要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你希望得到更专业的回答,还是需要咨询这方面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做解答。


明天更美好


俗话说“不会喝酒,前途没有”。酒文化又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文化,所以说能喝酒在中国也是一项技能,而且这项技能还是天生的,因为一个人的酒量在出生时就已经定下来了。对于一喝酒就脸红的人,我只能很遗憾的说这种人确实不适合喝酒。



这是为什么呢?看一下酒精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就明白了。

酒精进入体内,首先在肝细胞内经乙醇脱氢酶(代谢酒精)氧化为乙醛,然后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再经乙醛脱氢酶(代谢乙醛)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 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所以这两种酶就决定了一个人的酒量如何。



如果你的两种酶活性都很高,那么恭喜你,你简直就是为喝酒而生的。

如果你的乙醇脱氢酶活性正常而乙醛脱氢酶活性低,就会造成乙醛在体内累积,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见的喝酒上脸的人。据统计亚洲人群中约3.91%的人为乙醛脱氢酶几乎无活性型即喝酒秒脸红型,30.85%的人为只有正常活性的6%型即喝几杯就脸红型。而乙醛对人体是有毒性的。



如果你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低无论乙醛脱氢酶活性如何,乙醇就很容易在你体内累积,这样的话喝酒时候反应不大,但宿醉后清醒的比较慢,因为乙醇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消退较慢。

最后如果你两种酶活性都低,那么你基本就告别酒杯了,还是研究一下喝茶吧。

最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与饮酒直接相关的死亡案例中排第一位的是酒后社会行动,如酒驾、打架外伤。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出来喝也迟早是要醉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医学扫地僧


相信在很多人眼里,酒量就像胆量一样,都是可以练出来的。我们总会面临喝酒的情况,对于一些酒量差的人来说真是有点无奈,应酬的时候喝不过客户就算了,遇到美酒还不能多喝两杯。其实从医学的角度看,酒量就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练还是不练,它永远都维持着这个水平。

而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所证明,好酒量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天生携带的基因决定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共有A、B、C、D、E、F六个基因型,只有D、E、F三种基因型饮酒对健康危害大,容易患酒精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

有一些人觉得通过看一个人的脸色,可以更好地去判断一个人的酒量是否大,这种方法其实是是不科学的。

很多人酒后都会出现面红耳赤,心率加快的现象,这是人体神经兴奋常见的现象,乙醛起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分解乙醛的脱氢酶少,相反乙醛就增多,那么酒量就不大。也许在酒桌上经常听说“我以前只能喝二两的,现在能喝八两了,不就是喝多了练出来的嘛”。

其实这是人体的耐受能力增加了,而不是练大了。原本喝二两脸就红,就是肝脏在给身体做出提醒:别喝了,我受不了了。但是耐受力增加后,肝脏不再做出这些提醒,造成的结果只是肝脏损伤越来越严重。

如果属于D E F三种体质的人,千万不要“练”酒量,这样伤害身体的程度要比其他体质的人要深。还有一种说法是喝酒脸红的人更适合饮酒,其实恰好相反。首先喝酒脸红是乙醛蓄积,造成血管扩张所致,说明乙醛脱氢酶缺乏,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的现象。

如果喝酒后脸发白,则说明这类人体内乙醇脱氢酶缺乏,连基本的酒精都很难快速分解,这类人喝酒是更加危险的。

所以要想做到“千杯不醉”前提得是先天条件好,两种酶储量充足,酒精代谢速度超快。再有身体已经被你练到极度麻木,对乙醛的伤害已经做到“视而不见”。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酒还会受到当天的身体状况以及环境和情绪的影响。

简单的说就算天生酒量小的人,经常喝酒的话,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力也会增加。但与酒量增加并不是一个概念,酒量二两的人喝八两,伤害大;酒量八两的人和八两,伤害小。如果身体素质好,也会强化对酒精的耐受力。

能喝多少与酒也有莫大关系,好酒喝一斤,要是喝到劣质酒,二两都把你难受死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不良商家套路了,更不要因为小便宜而喝低质量的酒。现在性价比高的好酒还是很多的,一些口感接近飞天,价格只有其几分之一还是很值得尝试的。

接触酱香酒以来,我始终坚信“酒品如人品”,只有把品质放到第一位才能走的更远。希望各位商家都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还酒友一瓶健康好酒。

德誉酱香(wxxt0000)在与众多酒友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渐渐感到酒文化的精神力量,更是致力于把优质健康好酒带给大家,欢迎各位前来了解更多。


杯酒言欢T


酒量不论脸红与否,经常喝的人,都会适当增加一些。在酒桌上,喝酒脸红的人,会有借口少喝,由于自身代谢运化功能不好,没必要去锻炼,拿自己的身体去做实验。

喝酒,有的人一口下肚就面红耳赤,有的人面色苍白,有的人犹如涂蜡,有的人全身冒汗,还有的人……。印象中,人们更多的还是认可,边喝边出汗的人酒量大点。

适当喝点酒对身体有益,经常大量饮酒,酗酒,那是自己害自己。至于一喝酒脸就红的人,就不要锻练了,量力而行吧!


晨阳209177268


其实,喝酒脸红是因为体内缺乏一种解酒的酶。人体通常有两种酶,一种叫乙醇脱氢酶,一种叫乙醛脱氢酶。酒入体内,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就被乙醇脱氢酶迅速分解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继续分解。喝酒脸红的人缺少的正是乙醛脱氢酶,从而造成大量的乙醛在体内累积,刺激皮肤毛细血管,出现脸红症状。因为缺少了分解乙醛的酶,那么,体内的乙醛就只能靠肝脏分解,增加肝脏负担。长此以往,不光酒量不能增大,还会影响健康。

所以,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是练不出来的,而且应少喝为宜。不论是喝酒脸红还是不脸红的人,都应适可而止,酗酒有害健康。

今天元宵节,祝所有的朋友们元宵快乐!


皓月禅心10


锻炼酒量是职业需要还是想打破吉尼斯记录呢?如果是那真得好好练,不过由于先天不足,即使你练,耐酒量有所提高,但终不能超越。如果那位是从事饮酒职业的,我建议换一种职业,如果是竞技需要,不参加这项竞技对身体更有益处。如果都不是,为什么还要练酒量呢?需知,这种练是要付出健康作代价的,谁愿意拿健康去赌酒量?!


李昌平8


喝酒脸红的人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比较缺乏,酒精容易进入血管到达毛细血管,导致了脸红。人体分解酒精的器官是肝。当你的肝检验到你需要分解大量酒精时,就会产生更多肝细胞来弥补不足,也就是说下次你能分解更多的酒精。用生理老师的原话来说,酒量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但是这是在用命锻炼。


第几集是我


这个问题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我大学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一喝酒就脸红,我们都说上脸的人能喝,刚好又是毕业季他也放开了在喝,最后的结果就是慢慢的他身上开始起小疙瘩,后面就又吐又晕的,我们赶紧送医院去了,最后医生说这种脸红表现是身体对酒精一种过敏的反应,这种人千万不要给他灌酒,不然过敏反应如果不及时很可能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当时都吓了一身冷汗,从那儿以后再也不敢让他喝酒了。

所以也希望这个小知识能多普及出去,不要造成更大的伤害,那后悔都没用了。咱们以后我别老劝酒,尽力而为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