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房企千億元陣營更迭背後

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指引下,一方面,房地產行業整體規模穩中有升,但增速自2016年的34.8%,到2017年的13.7%,再到2018年的12.2%,已連續三年下滑;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大魚吃小魚”式的行業洗牌拉開帷幕。在這場較量中,房企銷售規模的分水嶺已提升至千億元,房企銷售千億元陣營的成員更迭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房企銷售TOP3門檻升至6000億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近日發佈《2019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34家房地產企業的全口徑銷售金額超過千億元。34家千億元房企為碧桂園、萬科地產、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保利發展、綠地控股、中海地產、新城控股、世茂房地產、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招商蛇口、陽光城、金地集團、旭輝集團、中南置地、金科集團、中國金茂、中梁控股、華夏幸福、富力地產、融信集團、正榮集團、綠城中國、遠洋集團、雅居樂、奧園集團、祥生地產、佳兆業、榮盛發展、濱江集團、中國鐵建、藍光發展、美的置業。

其中,美的置業、中國鐵建、濱江集團、奧園集團和佳兆業5家企業為新晉“千億”房企。有趣的是,華潤置地(2430.0億元)以5億元的微弱優勢,成功擠掉龍湖集團(2425.0億元),躋身銷售前十強。華潤置地與龍湖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5.38%和20.85%。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8年,千億元陣營房企數量分別為12家、17家和30家。

此外,房企銷售TOP3的門檻已由2018年的5500億元提升至6000億元。其中,碧桂園、萬科集團和中國恆大2019年銷售額分別為7715.3億元、6308.4億元和6010.6億元。不過,TOP3的銷售增速分別為5.88%、3.94%和9.02%,同比增速已明顯低於千億元房企平均增速。儘管三家房企合計銷售額已突破兩萬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160億元,但在千億元陣營總銷售額中佔比卻下滑3.4個百分點至24.5%。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房地產行業增量天花板見頂,行業集中化趨勢將更加體現於銷售額在1000億~3000億元的房企上。銷售額在1000億~3000億元的規模房企紛紛於2019年跑馬圈地和降價銷售,分食房地產行業的最後一波增長紅利。

新一代“併購王”世茂

世茂房地產(以下簡稱“世茂”)憑藉48%的同比增速排名第一,並以2600.7億元的銷售額成功進入房企銷售TOP10,排名較上一年上升兩位至第九名。

2019年,土地價格高位運行,樓市政策毫無放鬆,房企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在此背景下,房企之間的收併購愈演愈烈。值得一提的是,憑藉頻繁的收購,曾經低調的閩系房企“老大哥”世茂一改往日謹慎風格,代替融創中國榮升新一代“併購王”。

其收購目標不僅包括泰禾集團、明發集團等閩系房企,還包括粵泰股份、萬通地產等其他區域的房企。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年初至今,世茂在收購上已累計斥資近200億元。

日前,世茂又被爆出將聯合東方資產收購福晟地產70%的股權,目前已處於盡調階段。這筆交易的總值達2000億元,將超越“萬達融創富力”的632億元的“世紀交易”,成為中國房地產史上最大的房地產併購交易。

在密集併購背後,世茂提前完成了2100億元的2019年全年銷售目標,同時成功躋身房企銷售TOP10。與此同時,由世茂福建區域公司晉級而來的“世茂海峽”,也憑藉著逾900億元的銷售業績榮升為“中國第一地區公司”。

從目前有增無減的激進性併購和戰略佈局來看,瘋狂擴張的世茂將面臨著標的公司需鉅額資金持續輸血的尷尬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世茂近幾年在三四線城市的佈局尤為激進,其三四線城市新增貨值佔比已由2017年的13%暴增至2019年的51%。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0年房企面對的將是同一個問題——還債。儘管2020年房企債務兌付規模較去年的6.1萬億元小幅減少0.2萬億元,但行業大洗牌或在2020年持續升溫。

文中數據均來自公開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