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近來閱讀,大多是民國時期的名媛才子們的作品比較多,閱讀猶如樹的根鬚,牽引我們思想的延伸,因為喜愛張愛玲而閱讀胡蘭成《今生今世》《禪是一枝花》;因為錢鍾書和楊絳對張愛玲的不齒,閱讀《圍城》《我們仨》;因為錢鍾書的貓和林徽因家的貓打架,閱讀《我的世界是安靜的》《你是人間四月天》;因為林徽因紀念徐志摩而讀《別離的笙簫徐志摩經典作品》《開到荼蘼花事了》(陸小曼書信集),順便一點還看了梁實秋《今生只活得深情二字》。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最終還是對張愛玲的作品,愛得多一點,感性細膩而深沉;其次是林徽因的文字,靈性而哲思,是最好的女性的輕盈和男性的直癌的完美結合;也才知道徐志摩才真的是一個永遠沒有長大的男孩子,難怪他可以寫出那麼晶瑩剔透的詩,有那麼晶瑩剔透的戀愛!覺得陸小曼雖美豔而玲瓏,但的確不能與徐比翼雙飛,也許這世上根本沒有那樣的仙子,所以他早早的英年早逝,在最美的年華,在世人愛他的頂峰時刻戛然而止,這是永恆的最佳姿勢所以也難怪林徽因到死也把他飛機失事時的遺骸掛在床頭,在他四週年忌日還偶過硤石時,還要寫下令人潸然淚下的詩句。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人生只是有情痴,此事不關風與月”是那個寫冰冷瑟瑟的《秋聲賦》歐陽修的詩句;“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是情種“張三中”張先被愛情煎熬的有力佐證;更不用說蘇軾的“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令無數女人感慨:“得夫如此,婦復何求?”,誰說愛情的滋味只有女人能懂?誰說愛情只磨難女人?

回首民國的名媛們,我自認為活得最智慧的是林徽因;最勇敢的是張幼儀;無數優秀的女才子們都在愛情裡死掉了,要麼一生追求愛情,要麼餘生哀悼愛情,為愛而生,為愛而死,這難道就是女人的活著的全部意義嗎?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但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於某些特殊群體而言是兩個家族乃至國家的事情,是一種政治關係的延續,這是個體無法掌控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活?

一直以來,我對張愛玲熱愛之至,但某一天我突然醒悟,她的格局不應該是那樣的,生命的格局不應由外部世界決定的而應該是我們自己。縱觀她的作品,她一生都糾結於父親的苛酷,繼母的無情,和母親的自私,這既成就了她,讓她體驗人性的薄涼寫出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等優秀作品,還有晚年的《小團圓》,這些都是以她在上海的生活和香港的戰亂經歷為底色創作出來的,而她後來創作的《秧歌》《少帥》由於缺少生活的體驗思考,很明顯的失去了魅力。心靈缺少自生自愈的能力,生養我們的原生地就是我們的墳墓!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而我們去看另一位民國才女葉嘉瑩,她的家世從貴族二字講的話,可能沒法與張愛玲相比,她的人生經歷可能比張還要悽慘,但她的人生境界卻比張寬得多

,在教育上的貢獻,學術上的研究成果,在國外對中國文化傳播上的作為上那都是可圈可點的。最為可敬的,面對晚年喪女之痛,她的話語是:我不孤獨,我還有詩詞。一生累計向南開大學捐贈3568元,自己卻住著很小的一間房子;她的愛情同樣是不幸的,因愧疚而嫁,為義氣而嫁,受丈夫身份的牽連四處流離奔波,好容易丈夫出獄,又生女而被家暴。但她沒有像張愛玲離開胡蘭成就自將萎謝了,再也沒有寫出更優秀的作品,卓越的才華無益於社會。

女人,如何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個人際遇再不幸,如果我們能夠打開我們生命的維度,更多的去關注社會,民生,關注其他的弱勢群體,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可能我們生命的價值感和幸福感要多得多,對比度如葉嘉瑩與張愛玲;林徽因與陸小曼,愛情是生命的必要組成部分但絕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女性能夠和男性一樣的審視自己,在追求與征服中感受活的尊嚴與成就感,人生也許更精彩。

能夠被人愛說明你有價值,能夠愛別人證明你有能力,當我們的社會上出現很多的剩女,她們在愛情上的苛求,在經濟和精神上的獨立,人格上和男性的平等與對抗,也許正是我們社會進步的體現。多元化的追求和選擇,高品質的生活質量的堅持,正能量的社會價值,才是生命的大格局,對女人來說尤其如此。

(所有圖片皆來自於網絡;如喜歡請轉載;如指教請留言;感謝朋友們的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