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如来佛祖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对于人来说,真可谓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以至于让人千方百计的去追求。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所谓的吸引力,似乎仅仅是对于凡人而言,而对于神仙的来说,钱应该就没有这么重要了。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接下来现象又该如何解释: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出家人禁止贪财,已经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按理说如来佛祖作为佛教的一把手,应该带头遵守这项规定。可是在唐僧师徒取经的最后关头,如来佛祖却一反常态,不但带头纵容手下要钱,而且还语重心长的给师徒四人讲了一个故事。

佛祖道:“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由此可见传经要钱的规矩已经是由来已久,并不是针对唐僧他们。那么既然佛教明文禁止贪财,可是佛祖为何会带头破掉这个戒律,难道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需要钱吗?

神仙究竟需不需要钱?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青牛精

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难解答,因为早在《西游记》书中就给出了线索,答案就藏在青牛精那一难里。之前也曾分析过,当初太上老君的青牛精下界为妖,其实是得到了老君默许的。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把老君的贴身法宝金刚琢,给带到下界去。

而至于青牛精下界的目的,很显然就是为了向如来佛祖要买路钱。对于这一点佛祖也十分清楚,所以才让18罗汉打开了灵山的宝库,取出18粒金丹砂。并且还诓骗孙悟空,说金丹砂可以降服青牛精。但实际上结果却恰恰相反,不但没能降服妖怪,反而还得金刚琢给收了去。因为金丹砂的本质,只是一堆铺天盖地的黄金,根本不具备降妖除魔的功能。

还有太上老君也正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才欣然答应孙悟空前去收回青牛精,帮助他们师徒四人渡过难关。但问题的重点在于,青牛精背带上老君降服之后,他所用金刚镯没收的法宝,全部都如数归还给了众位神仙。可唯独这18粒金丹砂,被太上老君给带了回去,并没有还给如来佛祖。也就是说太上老君将那一堆铺天盖地的黄金,尽数据为己有。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太上老君

那么通过此事就可以看出,神仙也是需要钱的,而且比凡人需要的数量更多。如果要按照今天的单位来计算,太上老君这一次收取的费用,怎么着也得有个几百吨黄金吧!这样的巨额财富,足以顶得上一座超大型的金矿了。

与此同时还可以看出,如来佛祖是很有钱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次性拿出如此多的黄金。可见佛祖平时派人传经的时候,应该没少收钱,可问题是他们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要这么多钱干嘛呢?

如来佛祖传经要钱的原因?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结合《西游记》中佛教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点。而这三点也都是以佛教的利益作为中心,毕竟如来是整个佛教的老大,他所做的一切当然也就是为了佛教着想。

第一点就是为了给佛教的基础建设筹备相应的资金,从而在三界各地建造佛教对外发展的根据地。因为众所周知,佛教的僧人每到一处,都要在当地建造庙宇修盖寺院。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佛教寺庙

因为寺庙乃是佛门的象征,不仅是佛教僧人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世人们供养佛祖,聆听佛法的地方。所以说每建一座寺庙,就意味着佛教覆盖了一片区域,从而也就能吸纳这一方的百姓,成为佛教的信徒。

但是建造寺院对古代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因为想要建起一座正规的寺院,需要很大的物力和财力。整座寺庙不仅占地面积极其广泛,而且寺院里的佛像,还要用黄金来塑造成金身,以彰显佛教的肃穆庄严,打倒让人肃然起敬的目的。

这样一来也就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才能使一座寺院建造完成。而至于这些金钱的来源,应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于佛教。因为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阔气的大善人,主动为佛门捐资,帮助他们修建寺院,但根据《西游记》中所说的情况,当时还有许多人并不认识佛教,所以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多数。

也就是说佛祖又并不能保证,每一处地方都有人愿意捐资,所以也就只能是佛教内部出资,来修建这些根据地。况且《西游记》中的佛教,又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如果佛祖想要使佛教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把佛教的寺庙,布满天下各地。可是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肯定少不了,所以说佛教当时的资金输出量应该是非常大的,因此佛祖也就必须到处笼络钱财。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玉皇大帝

而钱的第二点原因,就是这样做可以帮助佛教吸纳信徒。因为当时的佛教既然处于发展阶段,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人员上是非常紧缺的。况且之前文章里也说过,玉皇大帝培养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压制道教。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扩招信徒,在人数上彻底压倒道教。

因为这样一来,就代表着佛教的影响力超越了道教,同时也意味着佛教在三界中彻底兴盛了起来。

那么佛教招收信徒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用钱来吸引他们。因为绝大多数凡人,都是非常看重金钱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相应的好处,又有谁会愿意跟着佛教一起干呢?

那如来佛祖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种心理,所以才允许手下人传经的时候,向他人索要钱财。因为如此一来就会向世人透露一个信号,就是做了和尚学会佛法之后,就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比如就像如来佛祖所说那样,当初他的弟子下山诵经,一次性收费就高达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恐怕没有比这一行更赚钱的了。

所以可以设想一下,在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之下,又会有多少人慕名而来,一起加入传经赚钱的队伍呢!而且按照佛教当时的情况,正是大把缺人的时候,因此对于人员质量和素质的要求,应该会相应地降低。不管是来学佛的还是来赚钱的,都先招进来再说,大不了等以后发展好了再裁员就是了。这么看来如来佛祖同意传经收钱,可谓是一步高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佛教的发展。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佛教

至于第三点原因,就是为了炒作,将佛法和佛经的价值,定位在一个极其珍贵的高度。首先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可以衡量佛法和经书价值的东西,至于如何将其定位,则完全取决于佛教的需要。

那么按照《西游记》中佛教的情况,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将佛教的招牌打响,而且知名度越高越好。那么这就需要对佛法进行一场炒作,而他们炒作的方式,就是无限抬高佛经的价值,将其定位在稀世珍宝的高度。因为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那些极其稀有而又难得的东西。

所以说如来佛祖将经书的价值定位越高,就越能够受到世人的追捧。而如果选择免费传经的话,反倒很有可能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这也正如他所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借此来抬高佛法的身价,让世人把那些经书,当成百年不遇的稀世珍宝一般对待。

这样一来佛教根本无需刻意宣传,就能够达到天下驰名的地步。因为对于这些稀有之物,人们总是那么津津乐道,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只要通过世人们的口口相传,佛教就已经可以名满天下。

同时在这样的作用下,也能够使人们更加重视经书,更加认真的去领悟佛法,从而也就能为佛教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如此也就不得不说,这种炒作的方式,当真是一举多得。不过只是可怜了如来佛祖,为此背上了一个贪财的名声。

为什么一定要让如来佛祖带头要钱?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如来佛祖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因为《西游记》中的佛教,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大集团。即使处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去收敛钱财,但也完全可以让手下人去出面,为何一定要让如来佛祖这个老总去挑大旗呢?难道他们就一点都不顾及这样的做法,会给佛教的声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

其实事实上,并非是佛教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正是因为佛教想到了这些,所以才会有如来佛祖去挑这个头。因为只有如来佛祖出面带头,才能够使佛教形成上下一致的感觉,避免给世人造成混乱的感觉。

因为如来佛祖的这一系列做法,虽然存在炒作和诱导的嫌疑,但是总之没有违背佛教劝人向善的宗旨。比如他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使佛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佛教得到更大的发展,而佛教存在的意义,又是为了度化天下苍生造福整个三界。所以说如来佛祖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最终形成的结果,也有利于天下苍生。

而且即使他在过程中用了一些手段,但也并没有超出道德允许的范围。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去进行一些暗箱操作。因为这件事情,如果如来佛祖没有亲口允许和带头行动,而是让手下人去挑这面大旗的话,那么势必会给人造成一种,佛教内部机制出现混乱,有人欺上瞒下的感觉。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佛教

这样一来佛教的品牌和盛誉就将毁于一旦,即使有人传播这件事情,但是带来的肯定也都是负面影响。或许到那时候就会有人说,佛教的本质已经变了,如来佛祖的思想是好的,但是下面人的做法却违背了他的宗旨。

也正因为这样,才需要如来佛祖站出来表态,公然支持这样的做法,并且带头立下传经要钱的规矩。因为这样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会集中在如来佛祖身上,而不会对佛教形成任何诋毁和攻击。那么这样看来,在这段期间如来佛祖无疑是用自己的声誉,来保全了佛教的名声。也就是说即使世人会认为佛祖贪财,但是却并不会影响他们对于佛教的认可。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因为在《西游记》的世界里,随着佛教的兴起,佛法终将会普度众生,真正的造福三界。到了那个时候,佛祖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敛财,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届时所有人对于如来佛祖的误解,也终会烟消云散,还他一个清白。

因为他笼络的这些钱财,并没有用来自己挥霍,而是用在了佛教发展的大业当中,而且如果不是他甘愿牺牲自己的名誉,佛教也不可能兴盛的如此之快。所以说这也就是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依旧带头要钱的原因,说来说去都是为了最终的宏伟目标。

西游记中佛教分明严禁贪财,可如来佛祖传经时,却为何带头要钱?

《西游记》如来佛祖

其实一个人要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在某些时刻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牺牲。毕竟俗话说的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真正的大局,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心中都蕴藏着一个伟大的人格,虽然我们不是《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但是我们却可以拥有和他一样的信念。或许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面临和他相似的选择和境遇,希望在那个关键的时刻,你会想起今天所看到的这些道理,做自己生命中的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