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首先说,推荐

上一部看的冯小刚的电影还是《芳华》,那是艺考之时,在电影院提前看的点映。这次依然是点映。在冯小刚导演,黄轩和杨采钰主演的电影《只有芸知道》上映之前,很多人都以为,这个电影的名字,是从许茹芸的《如果云知道》来的,所以经常把它叫错成《如果芸知道》。但直到我看了点映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叫这样一个名字了。因为,主人公隋东风和罗芸的往事,只有他们知道,罗芸隐藏了什么秘密,只有她知道。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只有芸知道》算得上是一部返璞归真之作,电影没有多大的格局,也没有过多捧腹的笑料,其所有的只是一段源于冯小刚挚友真实爱情经的改编,所以这段发生在新西兰的华人爱情是私人的,它无法向《芳华》一样带来时代性的共鸣,但好在电影仍旧能让人感知到一份纯朴的爱意。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只有芸知道》的前四十分钟,是欲扬先抑的四十分钟,非常平缓的记叙,险些流失了一些耐心不足的观众。影片前半段,唯一存在的强情节就是赖账的外国酒鬼食客差点掏枪,在国外开中餐馆做生意的东风和罗芸诸多不容易的展现稍显薄弱,切菜切到手、被赖账,这些生活流的一地鸡毛被搬上大银幕时,差点让人误认为陷入了主观言说的囹圄。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这部电影其实在故事上与冯小刚早年的《永失我爱》颇为相似,两部电影讲的都是绝症下的爱情,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只有芸知道》更为专注于展现一段属于两个人的感情沉淀,十五年的相濡以沫使这部电影拥有太多可以切入的话题,当原本的文艺青年为了生计掌起了锅勺,并不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所见的是一份源于时间的沉淀,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沉淀,使电影固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如果你能走入电影人物的情感之中,便能被其爱的纯粹所感动。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只有芸知道》更像是一首冯小刚为朋友所做的抒情之诗,非线性叙事的剪辑其实并没有赋予电影悬疑或者是反转,他只是成为了冯小刚的抒情手法,如果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融被电影的情感所带动,那么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无疑会让人倍感冗长。影片仍旧是存在问题的,它虽然相比冯小刚过往的作品多了一份唯美,却缺少了一份真实,这种真实是在历经了多年的生活后,不论是男主还是女主都看不到他们面对生活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例如《地久天长》中的夫妻,也例如电影最后现身的真人,十几年的时间和丧妻之痛能改变一个人太多太多,然而电影里的黄轩和杨采钰除了外貌有着些许的改变外,却让人看不到多大真正的变化,这种刻意在最高追求自我艺术表达或者说是演员无法为电影作出牺牲的表现,使电影所展现的这段跨越多年的爱情没有能画上一个真实有力的句话。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献给朋友的电影让世人去感知他所理解的纯爱,去在平凡琐碎中发现这一爱的美好,这样的故事固然没有错,但冯导在表现手法上的私人,不愿意注入过多戏剧性的平凡,注定了《只有芸知道》的纯爱,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知道。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以下摘自网络

12月17日星期二,北京隆冬的夜色,四面八方的人赶来世纪剧院,参加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首映礼。在这次首映礼上,大半个导演协会的人几本都来给这位老领导捧场,因前不久税务风波导致热钱大笔撤离影视行业“艰难过冬”的演员们也赶来给这位老炮儿撑场子,夫妻档、亲友档甚多,比如张国立夫妇、顾长卫夫妇、管虎夫妇、张涵予夫妇、刘烨夫妇、刘少红母女、刘震云父女等。如果不是这部片子,或者大部分人以为,这位老炮儿恐怕要哑火,不仅远离了专属于他的贺岁档,更很难进入平常档期,可偏偏他躲起来在国外拍了这么个片子,片子土壤肥厚,既得益于此前在战友文工团当美工的青葱岁月,也得益于成名后异国他乡的所闻所感。有人说冯小刚脾气特臭,可是看完这片子,似乎又能看出几分爷们儿的真性情,当时从战友文工团出来的张述,后来成了冯小刚的贴身大秘,帮助他完成了30多部戏,酒逢知己千杯少,在冯小刚跌了一个大跟头准备重新爬起来时,他选择用影像的方式记录挚友与其爱妻的故事,想必,他的重情重义,也是每位捧场嘉宾的愿意前来出席活动的缘由之一。

2天前读《只有“云”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