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有房在手,不愁過年!上市公司狂賣房產,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年關將近,天寒地凍,上市公司很忙,賺得多的要調節利潤,賺的少的要增厚利潤,沒有賺錢的總要砸鍋賣鐵湊點利潤……

為了讓來年的年報好看一點,上市公司也是“各出奇招”,炒股,賣房、賣子公司…只要是能來“快錢”的方法,總有公司會嘗試。

12月13日晚間,又有三家公司加入賣房大軍,公告出售房產。至此,進入四季度以來已有近20家A股及港股上市企業賣房續命或增厚業績。

四季度有超10家A股上市公司賣房

12月13日晚間,有3家上市放出賣房消息,出售的理由,則多為盤活現有資產、優化資產結構、回籠資金等。

12月13日晚,全新好公告,為盤活資產,提高公司資源利用效率,公司子公司零七投資擬以總價人民幣2500萬元的價格將名下持有的鴻穎大廈27層11套房產出售給深圳博亞並與之簽訂《轉讓協議書》。本次出售資產可提高公司資產利用率,預計公司增加收益約2000萬元。

有房在手,不愁过年!上市公司狂卖房产,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同一天公告要賣房的還有東方鉭業和哈森股份。

東方鉭業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產權交易機構掛牌的方式,公開對外出售公司所有的北京千鶴家園小區11套房產,評估值8756.69萬元,預計將增加處置當期收益3000萬元左右。

哈森股份公告稱,擬將位於崑山市花橋鎮的房產,轉讓給崑山珍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價1008.07萬元。此次交易預計可產生淨利潤約550萬元-650萬元。

有房在手,不愁过年!上市公司狂卖房产,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每年年末通過出售房產調節利潤、保殼摘帽已經是A股的“老套路”。

比如12月12日,*ST遊久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將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256號501室等共計8套房產公開掛牌出售,掛牌價格參考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價值1.55億元。

對此,*ST遊久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於盤活和優化公司存量資產,為公司下一步發展創造更大空間,若上述房產出售按評估價值在本期完成交易,則扣除相關稅費預計將增加本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8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出售房產,也能夠讓*ST遊久順利保殼。據瞭解,2017年和2018年,*ST遊久的虧損額分別為4.22億元和9.05億元,而在如今保殼最為關鍵的2019年,*ST遊久前三季度虧損1127.77萬元,而倚靠賣房收入,其淨利潤能夠順利扭虧,成功保殼。

還比如中房股份。11月29日,中房股份公告稱,擬出售持有的新疆兵團大廈裙樓一層和三層的房產,交易總額1.33億元,預計增加公司2019年營收1.27億元,增加淨利潤5100萬元左右。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中房股份第一次憑藉賣房來“續命”了。2017年、2018年中房地產也曾出售過房產增厚業績。比如,2016年,中房股份虧損4201.88萬元,而在2017年,中房股份就憑藉出售兩套房產,以805.56萬的盈利成功避免被ST。而2018年,中房股份淨利潤再度虧損4202.2萬元,如今又打算用出售房產這一招來“衝業績”了。

有房在手,不愁过年!上市公司狂卖房产,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今年發佈賣房公告的上市公司(不完全統計)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據不完全統計,僅從今年10月以來,還有香梨股份、保變電氣、雲天化、昂立教育、中成股份、海正藥業、*ST中安、曙光股份、凱文教育、國發股份等家公司披露了出售公司所持房地產的相關公告。

上市公司都怎麼賣房?

賣汽車的一次賣401套房子

早在今年二季度,*ST海馬就兩度披露公告說,準備出售上海和海口401套房,預計資產處置金額為3.33億元,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7億元。網友調侃說:改名海馬地產,市值10年上千億。

不過賣房子的計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畢竟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越來越嚴格。根據11月23日最新一期進展公告,*ST海馬已售出其中的318套,帶來應收款1.47億元,已收款1.2億元,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7364萬元,不及此前預期。

目前*ST海馬的股價已經低於2元,鉅虧面前股價也持續低迷。為了自救,*ST海馬公司還轉讓旗下海馬研發100%股權以及物業資產,系列舉措預計可帶來近7億的資產處置收益。但能否保殼成功仍待商榷。

此前,*ST海馬連續兩年虧損,已經被實施退市警示,2018年更是鉅虧16億。

賣梨的也要賣房

12月2日晚間,主營業務為果品銷售的香梨股份發佈多份公告,涉及一賣一買兩筆房地產交易。該公司擬以2492.26萬元的定價出售公司位於新疆庫爾勒市聖果路聖果名苑小區內辦公樓房地產的同時,又擬以自有資金6741.00萬元購買位於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翠湖路上的兩層商業辦公樓。

12月4日,香梨股份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焦點集中在這兩筆交易的合理性上。12月10日晚間,香梨股份回覆上交所問詢稱:向間接控股股東購置房產不會影響公司日常生產經營。

有房在手,不愁过年!上市公司狂卖房产,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醫藥白馬”也賣房

最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一向以醫藥白馬著稱的海正藥業竟然也要甩賣房產衝業績了。

因前些年過度擴張,海正藥業陷入始料未及的困境,2018年虧損4.92億元,今年則拼命“瘦身”,一方面是出讓海正博銳等子公司的股權,另一方面是甩賣多處房產。

目前,海正博銳出讓控股權獲得投資收益8.75億元,處置北京、上海、杭州、椒江四處房產獲得9226萬元,轉讓杭州富陽鹿山街道江波街169號辦公樓獲得2.9億元。

12月11日海正藥業的業績爆雷,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3.17億元。其中,對公司研發項目開發支出轉費用化處理4.12億元,及計提外購技術相關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2億元;對公司在建工程/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9.41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74億元。

即便前面有了甩賣資產獲得的鉅額收益,但面對13億多元的計提,公司2019年年報有可能出現虧損。

還有賣房“送”車位

上市公司中成股份,也為了更好地賣房,甚至附贈停車位。10月23日,中成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全票通過了《關於以公開掛牌方式出售資產的議案》。據公告披露,公司本次出售的資產為公司所屬的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二區8號樓1-12層房地產及附屬車位,總價值達2.75億元。據披露,資產房屋建築面積為5992.69平方米,對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為2361.47平方米,附屬承租取得車位共計60個,其中30個地上停車位、30個地下停車位。

近半A股上市公司投資房地產

在這些賣房公告中,很多公司都是為了保殼。

據重慶商報,對於上市公司年底突擊增厚業績,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它有明顯的主業優勢,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還有極好的主業成長性。當上市公司淪落到需要倚靠賣地、賣房、賣股權來突擊業績,那麼這類公司的公司實力和未來發展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房在手,不愁过年!上市公司狂卖房产,北京11套,上海8套,最多的401套

然而,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說上市公司應該經營自己的主業,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能夠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增厚業績總比兩手空空的企業要好。目前實體經濟仍在探底之中,一些傳統的產業在這波轉型中,需要尋找新的方向和著力點,但這需要時間,能夠通過賣房賣地可以緩衝業績,也可以替企業爭取時間。

面對部分ST公司頻繁上演花式保殼術,近期,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重點開展了相應監管工作,旨在去偽存真,夯實上市公司質量,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有資料顯示,1998年到2003年期間,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一直都是零,沒有公司參與炒房。從2003年8月份,國務院“18號文件”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後,上市公司開始陸續投資房地產。2004年,就有包括交通銀行、中國中鐵、飛馬國際、廣百股份等8家公司投資房地產。到了2006年,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至588家,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市值暴增至723.48億元。此後10多年,上市公司就在炒房的路上狂奔,已停不下來。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詢Wind數據發現,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股3616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808家披露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情況,1793家持有數額不為0,相當於“囤房”比例約在半數左右,合計達到1.27萬億元。相比去年末的1.22萬億元,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規模在一季度增加了約4%。延續了近幾年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持續增長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Wind金融終端、重慶商報、中國房地產報、錢江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