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那個被“當兒子養,當豬賣”的匯源果汁,還能再活過來嗎?

那個被“當兒子養,當豬賣”的匯源果汁,還能再活過來嗎?

作者/張藍翼

封面/圖蟲創意


最近一個月發生在朱新禮身上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12月2日,在與民生金融租賃公司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中,朱新禮因未在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被列為“被執行人”,收到限制消費令。

緊接著,12月11日,朱新禮作為所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億元人民幣資產遭凍結

申請查封的不是別人,正是朱新禮的舊債主招商銀行:2015年,朱新禮的德源資本出資30億參與中石化銷售公司混改。同一年,德源資本向招商銀行質押了公司股權。隨著德源資本無法償付招商銀行的債務,這場借款官司將於2020年5月13日開庭,為了資產保全,招商銀行申請將德源資本徹底查封。

金融機構連續出手,意味著朱新禮構建的匯源帝國已經開始塌陷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集團債務危機影響,港股上市的匯源果汁至今已停牌近20個月。如果匯源果汁未能於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將被啟動退市程序。從眼下的情況看,匯源果汁的退市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退市,失信,凍結資產,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長達十年的“自救”故事,這一次似乎真的走進尾聲了。

1/ 去德國工廠“借”設備

朱新禮是山東沂源縣人,農民出身。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正逢改革開放初期,會開車、又懂汽配技術的朱新禮承包了一輛卡車跑運輸,幹起了個體戶。到了1983年,他靠跑運輸賺了幾十萬,蓋了房子,買了車。

這是他的人生第一桶金

後來村幹部改選,村民們一致推選朱新禮做村官。為了不枉費大家的苦心,上任後,他請專家、訪名廠,經常忙得連家都顧不上回,甚至沒能在母親臨終前送她最後一程。好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回報。1986年,在朱新禮的帶動下,全村十多個農工商企業總產值高達千萬元,人均收入更是由兩年前的270元增加到900元。

有了這次創業的經驗,他的想法更大膽了。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發表後,他備受鼓勵,毅然辭掉村官,再次創業。

以前朱新禮經常看見路邊有賣不出去而爛掉的水果堆,果農們絕望的表情讓他過目難忘。如何讓滯銷的水果賣出去呢?他想到了水果加工。他主動找到縣領導,承包了負債1000多萬元、3年沒發工資的縣罐頭廠,之後又通過“承擔負債, 自主經營”的方式完成了企業改制,他成為了工廠的所有者。

1992年,山東淄博彙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成立。當時工廠沒錢給買設備,朱新禮就去銀行貸款,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不氣餒,想到了“補償貿易”的辦法,直接到德國的廠家去“借”設備,同時約定好在一定的期限內用商品或勞務作價分期償還。最終,德國廠家不僅借給他設備,還專門配了一位德國高級工程師。

一年後,匯源的第一批濃縮果汁下線。當時,果汁在國內沒有市場,朱新禮就一個人帶著樣品到德國參加食品展。為了節省開銷,他每天用煎餅充飢,拿不出錢請翻譯,就讓朋友找來在德留學生幫忙。他的苦心沒有白費。有德國客戶注意到了他的產品,一下子就簽了500萬美元的訂單。當他帶回這些外文文件時,許多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朱新禮決定乘勝追擊。他要把事業做大,要帶領大家和匯源走出大山。1994年,朱新禮帶著員工到北京蓋了新廠房。此後,他又大展拳腳,在順義建基地,在懷柔建純淨水廠,

斥巨資引進15條國際領先的生產線

產能有了,如何才能把產品賣出去呢?1996年,匯源集團以7000萬元的價格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廣告權,成為第一個躋身“黃金播段”的北京企業。靠著這支天價廣告,匯源一下子打開了知名度,讓全國觀眾都記住了“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


2/ 朱新禮:企業要當兒子養,當豬賣

2000年,匯源以23%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果汁行業老大。不過,朱新禮並不滿足於此,他琢磨著要和資本牽手搞大事。

第二年,他找來了當時的資本巨頭德隆集團搞合作。對方出資5.1億現金持股51%,匯源集團以資產出資持股49%,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北京匯源。搭上資本的大船之後,匯源便開始在全國各地密集投資建廠,還收購了26個大型果汁生產基地。

但好景只持續了兩年。2003年,德隆集團突然遭遇資金鍊危機。其看到北京匯源擁有充裕的現金流,就想收購匯源集團所持的49%股份。朱新禮沒同意。他不僅不想賣自己的股份,還打算把對方的股份買下來,讓北京匯源趕緊從德隆集團這艘“破船”上下來。

雙方談判陷入僵局之際,朱新禮再一次兵行險著,提出了“對賭”方案:一個星期之內,誰先拿出足夠的收購現金,另一方就自動退出。德隆集團同意了。結果第二天朱新禮就湊齊了5.3億元現金,把北京匯源51%的股權從德隆集團手中買了回來。

這一仗讓朱新禮信心大增,他開始帶著匯源集團和資本方展開一系列合作。

2005年,匯源集團與食品巨頭統一集團聯手,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中國匯源果汁控股”(以下簡稱“匯源果汁”),這次合作讓匯源果汁灌裝業務的估值大幅提升400%,匯源集團還利用統一集團出資的2.5億元進一步完善了全國營銷網絡建設。

2006年,匯源集團以2.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匯源果汁35%的股權,引入法國達能、美國華平基金、荷蘭發展銀行和香港惠理基金等投資者,籌劃在香港上市,本次融資讓匯源果汁的估值上漲至6.28億美元。2007年,匯源果汁成功在香港上市,募資規模超過24億港元(1港元約合0.9元人民幣),成為那一年港交所最大IPO

但誰也沒有想到,上市短短一年後,朱新禮竟然決定將匯源果汁賣給可口可樂。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佈將以179.2億港元巨資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當時,這是可口可樂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一筆收購計劃。

消息一出,一片譁然。國內反對之聲不絕於耳,甚至有人將這場商業併購推進了民族產業之爭的輿論漩渦。無奈之下,朱新禮開記者會解釋:“誰說賣了個企業就是賣國啊

?”“企業確確實實要當兒子養,當豬賣。這是市場行為,你算得賬要去做,算不得賬不要去做。”

說出這番話的朱新禮萬萬沒想到,他以為板上釘釘的收購最終因觸及《反壟斷法》被商務部否決了

而此前為了迎合可口可樂的收購條件,匯源果汁揮刀重組,砍掉了花費十六年時間建立的銷售體系:員工人數從9722人一年內降4935人,銷售人員則從3926人削減到1160人。收購案失敗,匯源果汁又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起銷售團隊,自此元氣大傷。

多年來,朱新禮多次公開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們將是千億級公司。但可惜的是,這世上沒有如果。從2009年至2016年,8年時間裡,匯源果汁有7年扣非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到2017年年中,其負債總額已高達115億元,資產負債比率高達82.5%。


3/ 從高光時刻到死亡螺旋

這場被鬧得紛紛揚揚的“可口可樂收購案”,既是匯源果汁的高光時刻,也是其轉折點。

這筆收購背後,雙方各有其算計。可口可樂的算計是,對2008年的可樂來說,與其燒錢重塑品牌,不如直接接手已經做得很成熟的匯源果汁,合併之後削減重複的人員配置,提高效率,反而效果來的更好。事後看,這一邏輯很有道理,十年之後的今天,可口可樂也沒有打造出能拿的出手的果汁品牌。

朱新禮的算計是,這場與可口可樂的交易對他來說是最終的解脫:賣掉處在下游的果汁品牌上市公司之後,朱新禮想要將精力集中於上游產業鏈,比如水果種植和包裝盒製造。這兩個環節也是匯源最成功的部分。

更重要是,朱新禮當時

擁有匯源公司42%的股份,一旦併購成功,他將直接進賬74億元港幣。

只不過,雙方都沒有算到,這場你情我願的併購大船,撞上的竟然是讓“民族資產流失”的冰山。令人玩味的是,從新的壟斷法生效以來,到匯源併購被否,已經有40起反壟斷申報案例,可口可樂收購案是唯一遭拒的收購案

為了這樁併購案,匯源果汁自廢武功,毀掉了自己的營銷體系,就像一頭豬被拔光了“牙齒”,養是沒法養了,又沒有賣出去,這可怎麼辦呢?對朱新禮來說,剩下的唯一選擇只能是,將匯源果汁上市公司最後的價值榨取出來。

匯源裁撤銷售團隊帶來的巨大沖擊波效應很快就顯露出來:失去了接近75%銷售團隊和分銷網絡的匯源果汁營收開始迅速縮水,直接結果就是匯源的現金流迅速轉負。

流血不止的匯源果汁在2011年宣佈停止分紅之後,市值最低跌到50億港幣,比剛上市時的230億縮水近80%。從現金奶牛的消費品巨頭突然變為急需止血的巨大負擔,後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朱新禮為榨乾匯源果汁的剩餘價值操碎了心:

2013年,匯源果汁通過發行4.47億新股和6.55億可轉換優先股,以合計47億港元+12億負債由上市公司承擔的方式,通過關聯交易收購了母公司匯源控股的濃縮果汁資產。 而發行新股和可轉債置入資產的60%,是商譽等無形資產。換句話說,這筆關聯交易中,朱新禮幾乎用大半的“空氣”從上市公司置出了47億現金

2014年3月,匯源果汁再次發行1.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這筆可轉換債券,又轉換為上市公司接近4億股匯源新股和更多的負債,以此拿到了接近20億現金。

而這筆錢最終去向還是流入體外的關聯公司: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之間,在沒有簽訂借款協議且沒有按聯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況下,匯源果汁累計向關聯方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源飲料食品集團”)

借款共計42.82億元

不過,從後續匯源集團資產連續被查封的表現看,天量違規借款也沒有幫到朱新禮擺脫困境。 拿到錢之後,依然在瘋狂對外投資,想要藉此翻身的朱新禮,投資昏招可謂一個接一個:對三得利飲料中國區業務莫名其妙的併購;對渠道經銷商的反覆折騰;與天地壹號的甚是擰巴的合資方案;以及貿然入股中石化零售公司。

朱新禮亂投資的結局也很快到來:從2018年9月12日至2019年1月23日,匯源集團已經被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昌平區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逾10億元股權及投資權益已被法院凍結,被執行案件共19起,涉及金額約2.56億元

本文開始時提到的,朱新禮與民生金融租賃的糾紛,導致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竟然已經是發生在其身上第四起失信被執行案


4/ 復興之戰為何一敗再敗?

面對江河日下的匯源果汁,朱新禮不是沒做過努力。

他嘗試與新三板上市公司天地壹號成立合資公司,為此連匯源果汁的商標都拿出來一起用,但這個被外界稱為“賣身”的計劃僅僅推進了3個月就宣告失敗。

他也想到過聘任職業經理人。李錦記醬料集團前CEO蘇盈福、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前副總裁梁家祥等5人,先後被他請來執掌匯源果汁“帥印”,但幾乎沒有一位任職時間超過兩年

曾擔任匯源集團藍貓淘氣飲品及他加她飲品有限公司副總裁的肖竹青認為,由於高層不穩定,導致匯源果汁的公司政策持續性非常差。“新官不理舊政,上一任對經銷商的承諾無法履行,使得經銷商很受傷,

每次換帥,都有一批經銷商成為炮灰,企業也白白耗費了精力和資金。”

這對本就風雨飄搖的匯源果汁來說,幾乎是致命打擊。

而職業經理人的出走與匯源果汁的家族式管理脫不開干係。在家族式管理下,各個要職均有朱氏家族的身影:朱新禮的女兒朱聖琴現任匯源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女婿高勇曾是匯源果汁副總裁;弟弟朱新德曾擔任匯源果汁總經理;侄子朱勝彪曾擔任匯源果汁法定代表人,並負責匯源果汁旗下北京匯源飲用水公司。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直言,匯源果汁高管的不斷更換就是因為朱新禮給匯源的印記太深。“對職業經理人而言,很多人是來解決問題的,最後感覺自己改變不了(公司)而離開。”

其實,如果朱氏家族的人真的都有兩把刷子,那家族式管理也沒啥問題。但關鍵在於,沒人能扛起“復興匯源”的大旗。朱新禮曾經有意培養

女婿高勇,但高勇最終因為涉嫌利用匯源的廣告業務牟取鉅額利潤,而慢慢淡出了匯源。

“大家長”朱新禮不得不重新披掛上陣。之後,他為了實現產品多元化動作頻頻:在蘇打水、氣泡飲料、功能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多個領域推出新品;推出“真炫”預調雞尾酒;與互聯網訂餐平臺“餓了麼”達成戰略合作,定製互聯網專屬果汁等。

但即便朱新禮想了這麼多招,也沒能挽回頹勢。眼見市場對新產品反應平平,他便把自救的希望寄託到了廣告上面。然而,匯源果汁始終在單一的央視廣告模式中打轉,忽略了新興渠道的發展,除了廣告費投入巨大外,轉化效果並不明顯

朱新禮曾說“看著大夥受窮,我吃著再好的東西也難以下嚥”。有媒體報道稱,匯源果汁內部透露,因為朱新禮個人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在招聘員工時過於強調山東籍,使得很多人才流失

當初,他為了帶領父老鄉親發家致富而走上創業之路,最終卻戴上“沾親帶故家天下”的枷鎖,在逐漸消解的匯源帝國裡漸行漸遠。此時此刻,也不知這位67歲的傳奇“果汁大王”面對凜冽寒風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