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貨運平臺“寒冬”依舊

“貨運市場足夠大,只要你肯幹,抓住供需,企業就能發展。”2015年,某貨運平臺的CEO在企業剛剛獲得一筆數額可觀的融資時信心滿滿。然而很快,這家企業在經歷了短暫的風光後就消聲滅跡。

在技術與資本的雙重助力下,貨運平臺於2014年如同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創業熱潮席捲整個行業,全國平臺的數量一度達到300多家。彼時,各家貨運平臺都意氣風發。打破熟人交易模式,讓貨主和卡車司機對接;海量貨源線上找,返程不再空載;提升貨運行業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一系列的宣傳相繼襲來,整個貨運行業迎來了一場全新的變革。

然而,這股風潮並沒有能夠持續太久。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收縮業務、關停乃至倒閉的貨運平臺企業不在少數。經歷了這一次大洗禮後,各界認為貨運平臺市場開始迴歸理性,由“燒錢補貼”大戰轉向構建成熟商業模式。但事實並非如此,2016年至今,經過“亂戰”的平臺市場仍未出現“霸主”,洗牌依然在進行。雖然,當前貨運平臺的倖存者已經不多,但仍不時有壞消息傳出。

“燒錢補貼”收效甚微

一直以來,“燒錢補貼”似乎是互聯網巨頭平臺們搶佔用戶和市場的重要法寶之一,貨運平臺當然也不例外。

“手機上最多的時候有六七個貨運APP,誰的補貼高、賺錢多就用誰。”卡車司機張敬在接受《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入各種貨運平臺後,找貨源確實比以往更加容易,而且前幾年還有一些補貼,收入明顯有所增加。但是,現在不僅沒有補貼了,並且運價被壓得很低,“有些貨源根本就不是貨主發的,而是一些信息販子。” 現在在他的手機上,只剩下兩個貨運App了。

近年來,貨運平臺發展初期在各路資本力量的加持下,競相“燒錢”圈地搶流量,希望迅速將流量變現。但這種普惠式“燒錢補貼”並沒有達到貨運平臺想要的效果,相反只是讓這個市場在混亂廝殺。那段時期,大部分卡車司機的手機上都裝有眾多的貨運APP,貨運平臺沒有培養出忠誠度高的司機。

如果一定要說“燒錢補貼”帶來了相應成效,那可能就是起到了前期教育市場的作用。另一個明顯的後果,則是一批貨運平臺相繼倒下。神盾快運創始人張喜龍在談及創業失敗的原因時就曾表示,行業的補貼風氣及其高運營、高投入成本使其難以支撐下去。同時,公司核心團隊缺乏物流業內人士,導致神盾快運走了不少彎路。

顯然,在司機端,貨運平臺的“燒錢補貼”沒有達到預期。

業界對此評論指出,在出行市場,車輛是稀缺資源,以滴滴為代表的打車平臺首先燒錢補貼就是司機,搶的是司機資源。但在貨運市場,運力大於需求,是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貨運平臺只要有優質貨源和穩定的大客戶,就會吸引卡車司機主動加盟,而不需要通過“燒錢補貼”圈佔資源。即使是“燒錢補貼”,也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核心用戶和忠誠度高的司機。通過獎勵機制和適當的補貼,循循漸進,引導司機和用戶成為平臺的忠實粉絲,增強平臺的黏性,這樣的打法才是有價值的。

數次洗禮,盈利仍困難

不過,正因為是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貨運平臺在面對優質貨源和穩定的大客戶時,也難有話語權。

“幫貨主給司機墊付運費是一種常態,賬期幾個月很正常。”一位從貨運平臺離職不久的高管明確表示,貨運平臺企業要想有穩定的貨源和大客戶,面對當前行業激烈的競爭,就必須做出很多讓步。

“零散貨主在平臺上發佈的貨源信息並不多,要想實現貨主與司機的供需對接平衡,平臺需要有穩定的大客戶。面對大客戶,除了價格要有優勢,墊付運費都是比較常見的,平臺的話語權很弱。”該高管表示。

有賬期就有風險,這對於高成本、低利潤的貨運平臺企業而言更是如此。

應收賬款不能到位,則是另一重風險。如流星般隕落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ofo在最為輝煌期間,全國各個主要城市都有投放運營大量的小黃車,其中有不少貨運平臺企業都是其物流供應商,也被這些企業視為優質貨源。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ofo爆發財務危機,這些貨運平臺涉及的應收欠款高達數億元。就在同期,某貨運平臺企業在久未融資的情況下資金鍊緊張,被司機討要運費,一度大幅收縮業務並大量裁員以節省成本,被各界質疑難以為繼。該平臺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企業的應收賬款近3億,ofo就是其中一家且數額較大。“企業已經渡過了難關,目前運營良好,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應收賬款遲遲不能到位。”該高管同時表示,ofo的欠款依舊沒有收回,金額超過一億。

在面臨外部擠壓時,不少貨運平臺的內部管理也並不完善。

在前幾年行業大環境較好、資本熱捧的時期,不少貨運平臺專注於搶佔市場,一方面大量“燒錢補貼”,另一方面內部管理卻處於混亂的狀態,甚至出現平臺內人員與司機相互配合、製造虛假運輸訂單以騙取運費的現象。伴隨行業進入資本寒冬,貨運平臺的內部矛盾開始顯現,裁員、大批高管離職則加劇了企業的窘困。

從2014年至今,貨運平臺行業已經歷數次洗禮,但其發展並沒有明顯突破,而造成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於貨運平臺的模式同質化嚴重,沒有核心的競爭力,就如上述貨運平臺的高管所言,在貨運平臺市場,就各家貨運平臺大力宣傳的技術創新,實際上並沒有也不太可能形成高壁壘,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這些屹然不倒的貨運平臺企業仍沒有一家提出清晰的盈利模式。儘管有企業近年試圖開始用平臺收費、發力車後市場等系列動作來摸索良性盈利模式,然而卻面臨行業內的強烈抵制。以平臺收費為例,即使這一策略成功,用戶能夠普遍接受,在貨運行業內普遍存在的以量取勝的粗放式經營模式,也讓其盈利空間非常有限。不過,這可以解釋為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在經歷了蜂擁融資、擴容以及業務升級等過程後,曾經紅火無限的貨運平臺如今成長得相對理性。

自我造血是核心競爭力

現今,在沒有清晰盈利模式的境況下資本寒冬依舊持續,貨運平臺能否儘快自我造血成為企業發展的分水嶺。畢竟,盈利能力才是企業發展中稀缺的核心競爭力。最近剛剛獲得2億美元融資的本來集團創始人、CEO喻華峰就表示,由於不能盈利而死亡的創業企業和創新模式不勝枚舉,沒有盈利能力的企業都會死亡,哪怕再大的風口、再多的融資、再硬的股東,沒有盈利能力,發展得越快死得更快。

對於貨運平臺企業而言,收支平衡或者盈利已經是其發展最為關鍵的一點。業界分析認為,從本質上說,貨運平臺屬於服務業,在模式很難打出差異化的情況下,產品和服務做到了極致,才能獲得更好的口碑,更好地提升用戶黏性。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無論是圍繞車,還是圍繞司機的各個領域正在被“互聯網+物流”進一步深度重構和變革,這種變革的基礎是有充分的客戶資源。在各項資源過剩,唯有客戶資源稀缺的時代,誰有更多的客戶資源,誰能更好的經營客戶,誰就能先人一步。

(本文刊載於《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2019年第2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