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1983年,在廣州象崗山地區,一支工程隊進行基建施工,準備建造一座公寓大樓,卻不料挖出了神秘的南越王墓。

所謂南越王,就是始於趙佗,歷經五王享國93年,終於公元前112年的漢武帝時期。秦始皇派兵南征百越,但秦末戰亂之後,趙佗關閉北上通道,在南越地區稱王。

然而在1983年之前,南越王墓一座都沒有發現,2000年來一直尋找,三國孫權甚至派5000士兵尋找南越王墓,卻無疾而終,所以說南越王墓非常神秘,裡面鉅額財富無人得到。

這一次發現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位大王、趙佗之孫趙眜(又稱趙胡)之墓,出土文物極為豐富且令人震撼,但其中一件文物卻極為特殊,考古發現令人不解,因為這是非洲象牙,難道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貿易?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在南越王墓中,出土原支大象牙一捆,共5支、並排堆放。其中最大的象牙長126釐米、整堆象牙寬57釐米。另外,還出土了刻畫象牙卮、象牙算籌和殘牙雕器等,因此這些原支大象牙是作為雕刻原料進口的(下圖,非洲象牙雕品)。

經動物學專家鑑定確認,亞洲象牙比較纖細,而出土的象牙與之有明顯的區別,與非洲雄象大而粗壯的牙接近,說明這5支大象牙的產地是非洲。

趙眜是南越國第二位君主,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22年在位,在那個時代,難道中國遠航非洲就有過貿易,不然如何解釋非洲象牙出現在中國?

會不會通過絲綢之路進口的呢?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6年歸漢,前後歷時13年,“鑿空”了西路。然而,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只是探路性質,並未直接開啟絲綢之路,而且歸國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不可能攜帶數支大象牙。真正絲綢之路開啟,至少要等到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前115年),此後才有中西商貿文化交流。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顯然,南越王墓中的非洲大象牙,不可能來自絲綢之路。既然如此,這一批非洲象牙如何來到中國的呢?

其實,張騫開通的只是陸上絲綢之路,而中國與世界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更早,秦漢時期早已存在,《漢書·地理志》對此有直接的記載。

自日南(越南)障塞、徐聞(廣東),合浦(廣西)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蘇門答臘);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緬甸);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印度)......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

這一記載不僅說明秦漢中國發達的造船業,也說明當時中國人已經在探索世界,與東南亞諸多國家有過貿易往來。當然,“海上絲綢之路”的名稱是近代提出的,但當時的確存在這麼一條國際貿易路線。(絲綢之路分南海航線與東海航線,東海航線航行的是日本、朝鮮等)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1974年底,在如今廣州中山四路附近,考古專家發現了南越國宮署遺址,而在宮署遺址之下又發現了秦代官方造船遺址。在隨後考古中,專家清理出一段29米長的船臺,發現了3600平方米的造船木料加工廠。

學者研究結論:這一造船工廠是由3個長度超過一百米、走向東西、平行排列的木質造船臺,以及南側的木料加工廠組成,可造出寬8米、長30米、載重五六十噸的木船。

可見,早在秦朝時期,中國人就有能力遠航貿易,開通海上絲綢之路展開國際貿易。

另外,通過對海船和出土陶器,考古專家發現在距今5000—3000年期間,南海航線的“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慢慢形成。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然而,證明了“海上絲綢之路”早已存在,卻不足以充分解釋秦朝中國人遠航非洲貿易,畢竟從非洲到中國需要航行數萬裡,一路充滿艱險,以秦朝造船技術而言,幾乎不可能,且史書也沒有相關記載。

既然如此,南越王墓中的非洲象牙,又是如何來到中國的呢?

南越王墓考古還有了重大發現,專家又發現了一個銀盒:從造型、紋飾和口沿的鎏金圈套等工藝特點看,與中國傳統的器具風格差別很大,但與古波斯帝國時期(公元前550~330年)遺物卻極為相似。

經化學分析和專家們研究確認:這是一件波斯產品,銀盒裡的藥丸很可能是阿拉伯藥。

除了銀盒,考古專家還發現了異國風情的漆盒、燻爐和深藍色玻璃片等。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因此,南越國船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航來到波斯地區貿易,換取了非洲大象牙。那麼,南越國拿什麼去交易呢?

在南越王墓中,絲綢的隨葬品不但品種多,而且數量很大:炭化堆積層厚達20~30釐米,陪葬絲綢估計不下100匹,摺疊層達700餘層;而且,用絲織品包裹隨葬品也很普遍,有人估計超過300件以上。

《漢書》中就有海南島“女子桑蠶織績”的記載,說明當時南越國絲綢極為發達,絲織產品相當豐富。

因此,不少學者猜測,估計墓中出土的象牙、銀盒、香料等舶來品,可能就是用絲織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交易而來。

筆者有一個猜測,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早在公元前8世紀,歐洲就有使用絲綢記載。後來,希臘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即為產絲之國的意思。而當時陸上絲綢之路還未開啟,因此歐洲絲綢可能就來自海上絲綢之路。

廣州挖出一古墓,考古發現令人不解:2100年前中國就能遠航非洲?

終上所述,南越王墓的非洲大象牙,可能未必是2100年前中國人去過非洲,而是與波斯貿易的結果。波斯通過貿易,獲取了非洲象牙,轉賣給了中國人。這也符合後世絲綢之路的特徵,即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轉絲綢,將中國絲綢賣給歐洲,藉此興旺發達1000多年。直到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直接從中國獲取絲綢,由此導致阿拉伯帝國與波斯帝國的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