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顺治皇帝的陵寝为孝陵。顺治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母亲是著名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顺治帝在位18年,二十四岁英年早逝。

一、亲选陵墓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帝王。对于自己的百年大事,他很重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看看这个少年天子都做了些什么。

一是皇帝亲选陵址制度。

皇帝亲选陵址,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注意到,在关外的两位帝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生前都没有选择陵址的档案记录,也就是说,他们生前都没有选择过陵址。这大概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游牧生活的因素。大家想一想,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今天在甲地,明天就到乙地了,他们一旦离开,很有可能就不再回来了。建陵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祀先人,人都不回来了,建陵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清朝关外二帝受到这种早年游牧生活因素的影响,没有选择风水,没有建陵的强烈意识。

第二,战争的影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清朝正处在激烈的战争时期。部落之间的统一战争、与周边部族的战争、与相邻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明朝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日子,怎能想起来坦坦荡荡地去选择风水建陵呢?

第三,蒙古人的影响。我们知道“满蒙联姻”这件事,说的是满洲和蒙古之间密切的姻亲关系。早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清朝奉行联合蒙古的政策,因而满洲受到蒙古的影响最大。比如努尔哈赤时期创制的满文,就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立的。而在丧葬这个问题上,满洲人也必然会受到蒙古人的影响。那么,蒙古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丧葬形式呢?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了元朝皇帝驾崩时棺材的做法:“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就是说,把死去的皇帝夹在两片木板之间,当然,要把木板挖成槽。下葬的办法是挖掘道深沟:“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就是说,把皇帝的棺材深埋地沟之中,用万马踏平,然后,在上面杀死一只小骆驼,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长满了青草,就看不见任何痕迹了,这样,他们就放心地撤离。如果想祭祀的时候,就带着所杀骆驼的生母,去寻找其死去孩子的气味,因为骆驼具有超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这样,有它做向导,就找到了死去皇帝的葬所,再行祭祀。

元朝皇帝的丧葬是这样的一种办法。所以,深受其影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不会很看重所谓的风水宝地。

可是,顺治皇帝就不同了,《清圣祖实录》记载,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并“勤学好问,择满汉词臣,充经筵日讲官”,对汉文的经典著作如饥似渴地学习。其中,他就十分仰慕汉族皇帝,比如明代皇帝的陵寝风水他就很喜欢,所以下令保护明代帝陵。这可能与他生长的环境有关,顺治帝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尤其是入关之后,看到的和听到的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的是汉文化的巨大魅力。这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位马背上的皇帝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造成的认识结果也迥然不同。

所以,顺治皇帝虽然年龄不大,对风水的认识却既执着又精深。我们来看看他从事的风水活动吧。

两次考察活动。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一次是顺治八年,这一年他十四岁。这年对顺治帝来说,可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有三件大事:一是亲政。多尔衮去世,他亲政了。二是大婚,自己被母亲逼迫,娶了并不喜爱的皇后。三是到遵化去选风水。这三件事,不管哪件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尤其是第三件事,为自己选风水,那是最爽的一件事情了。快要年底了,劳累了一年的顺治帝决定出京狩猎。十月十九日,顺治帝、孝庄文皇后、新婚皇后等大批皇室成员来到了遵化一带狩猎。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顺治帝真正的目的是寻找万年吉地,也就是风水宝地。他在遵化活动了近两个月,到十二月初七才返京。这次出行,虽然时间长,但十分隐秘,官史不记。可是,我们在地方石刻上却找到了相关记载,《景忠山碑刻》中云:“八年辛卵,先皇出猎蓟东。”在遵化,他主要在两个地方活动:一个是汤泉,一个是景忠山。在汤泉,顺治帝住了七天的时间,而汤泉距离东陵只有一步之遥。就是在这7天的时间里,顺治帝踏遍了东陵的山山水水带领风水人员,细致踏勘,最终相中了他的万年吉地,真是不虚此行。

就是这一次,十四岁的少年天子登上了高山,《清史稿》本纪记载,他瞭望了山势,做出了一个最有意义的决定:“‘此山王气葱郁,可以为朕寿宫。因自取佩棵掷之,渝待臣曰:棵’落处定为穴。”说白了,就是点穴位。这段绘声绘色的描述,很生动,给人以画面感。我们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摘下扳指、抛环定穴的场景。顺治帝爽透了,终于自己说了算,尤其是这件事。所以,人们坚信,东陵的风水宝地是顺治帝亲自看中,并参与了其中的点穴活动。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二集》中曾经这样说过:“鼎湖亲卜吉,昌瑞万年基。”

另一次是顺治十六年,这一年他二十二岁。这年的十一月初九日,顺治帝再次出京,来到遵化。时隔八年,顺治帝魂牵梦绕这块热土,他想,那年我选的风水真的很好吗?因面再次前来,要验证一下,可别出什么岔子。他频繁地活动在东陵区域,登丰台岭,也就是昌瑞山;再登天台山,此山在东陵之南,顺治帝甚至在天台山住了一晚。这次,他确信,自己先前确定的风水宝地没错,非常符合标准,十二月十二日,大喜而归。

顺治帝的这两次风水考察活动,刷新了清朝前世皇帝不重视风水的纪录。同时,对后世皇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朝以后的皇帝也都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规矩,据史料记载:“向例,皇帝登基后,即应选择万年吉地。”也就是皇帝一继位,马上就选择万年吉地,或亲自选择或派人前去。这虽是乾隆皇帝的上谕,但这条规矩的形成,确实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是顺治帝创立的。当然,确切地说,应该是皇帝亲政,因为不亲政,没有实权的皇帝,哪有人去给你选择万年吉地呢?所以,顺治皇帝就是在多尔衮死后,自己亲政了,才迫不及待地来东陵选择万年吉地。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二是确定了风水的选择标准。

顺治帝生前的两次东陵之行,基本确定了清代帝陵选择风水的标准。

(一)众星捧月的环境。

众星捧月,是什么意思?大家一定很关心,顺治帝精心选择的万年吉大红门门洞望金星山地,是不是一处众星捧月的环境呢?我们实地考察发现,孝陵的四周四面环山,风景优美,那可真是众星捧月。具体是这样的:在孝陵的后边是高大的靠山昌瑞山,为东陵的后靠山;前面是漂亮的像一座倒扣的金钟一样的金星山,成为东陵的朝山;在后靠山和前朝山之间,有一座圆巧的小山,好像皇帝办公的桌案一样,成为孝陵的案山;东边是鹰飞倒仰山,成为左轴;西边是黄花山,成为右弼,这左辅右弼在两侧护卫;又有两条河流西大河和马兰河在东西环绕;中间是一处北高南低的宽阔之地。我们想象一下,顺治帝埋葬在这样一处宝地之内,不就是一副天子临朝的壮观场景吗?皇帝生前在金銮殿内坐北向南,前呼后拥,威风凛凛;死后,在东陵仍然是坐北向南,前后左右众星捧月,成为仙界永远的帝王。

(二)令人神往的仙境。

大自然中什么才能称作仙境呢?其实,就是美境,就是山美,水美,人处在其中,那才是最美,才是令人神往的仙境呢。如果都是秃山,什么也不长,光秃秃的,那怎么叫美呢?山清水秀那才叫美。顺治帝在东陵选择的风水宝地,就是一处至善至美的大美之地。顺治帝孝陵的风水,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众星捧月,山美水美,环境北望金星山

美,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这就成为清朝后世皇帝选择风水的重要标准。都照着这个标准去找,但不一定能够找到。

三是确定了专业人士与大臣相结合选风水的办法。毫无疑问,选择风水,那需要专业人士。你想,看山势,看水法,拿着罗盘测,那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活,需要大师级的风水师来做。孝陵风水的选择,大家一致认为是顺治皇帝在顺治八年亲自选中的,这怎么可能?他才十四岁,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深的道行呢?不过是乾隆皇帝的过分渲染罢了。大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曾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选择风水上,就更加注重经验和专业了。我们经过查阅档案发现,孝陵的风水选择是有风水师陪同的,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是两位,龙凤门门洞望金星山即杨宏量和杜如预。这两个人是钦天监的风水师,是专业人才。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大臣要参与。因为皇帝建陵,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工程,绝非仅仅是皇帝的家事,如果仅仅听风水先生的话,那极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他们说离北京两千里有一处风水宝地,你就用吗?显然不会使用。所以,会要求朝廷的重要大臣参与,给他们把关。要考虑多种因素,都合适了,才可以使用。《清圣祖实录》记载,顺治八年,顺治帝来遵化选择万年吉地的时候,不仅带着风水师,还带着很多大臣。随行的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就说过:“卜阅陵地,非我一人侍从,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齐叩谢。”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些承办大臣,都是议政大臣,是重臣,要对皇帝负责,要与风水师紧密磋商,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择优选用。所以,孝陵这处环境优美宝地的选择,并非顺治帝一人功劳,而是好多人智慧的结晶。

顺治帝的这种做法,为以后历代帝王所效仿。他们一旦即位,就会选择两种人,为帝王去选择万年吉地:一种人是风水师,专业人士;一种人是承办大臣,心腹重臣,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万无一失。

这就是顺治帝给后人留下的规矩:亲选陵址,并规范了陵寝风水的标准和办法。

二、康熙定制

顺治帝生前虽然选择了风水,确定了陵址,由于种种原因,却并没建陵。顺治十八年,他英年早逝,他年仅八岁的儿子玄烨继位,这就是康熙帝。康熙帝和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肩负起了为顺治建陵的任务。孝庄和康熙帝高瞻远瞩,充分吸收汉文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孝陵。这座陵寝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后世帝陵做出了典范。

一是规范了建筑标准。

首先,更正关外陵寝的做法。人关之前,清朝营建了三座帝陵:永陵、福陵和昭陵。这些陵寝由于在关外,在建筑风格上,具有局限性。

(一)以实用为主,缺乏神秘感。比如石像生中,出现了老虎,这种豺狼虎豹,实在不适用于帝王陵寝。虽然昭陵石像生中有所更新,但还是没有文臣和武士,要知道,石像生中只有出现了人的影子,那才是帝王陵寝的标志,因为只有帝王才是人间的主宰。再比如城堡式的建筑,缺乏神秘感。在福陵和昭陵,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帝王安葬在其中,真好像是在家中的感觉,这就缺乏了陵寝上的神秘感。要知道,帝王陵寝,最主要的不是安全,而是威严和神秘,让人有一种琢磨不透的神秘之感,就达到了最终目的。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二)设计不合理,门比殿高,本末倒置。在福陵和昭陵,我们看到了高高的隆恩门,它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下部是一个拱形门洞,是人们通行的地方,具有实用性;上部还有一座高高的三重檐子的楼阁,称之为“五凤楼”,这么高的楼干什么用呢?只是在上面雕刻了“隆恩门”三个字,实在是没有必要。门远远高于隆恩殿,是不对的。大殿是存放神牌之地,是祭祀的主要场所,它的高度却远远低于隆恩门,是不合理的,是本末倒置。

所以,关外陵寝这些不合帝王陵寝规范的地方,入关之后,就要更正了。孝陵则在如下几个方面,确定了帝王陵寝的规范。

1.主次要分明,增强神秘感。在孝陵长达十二华里的主体风水线上,修建了大大小小近百座建筑。但是,这里强化了主次,神化了顺治帝的地位。两边的建筑等级低于中间的建筑,比如配殿低于大殿;神灵所在之处,建筑高大,比如大碑楼、隆恩殿等。再也不会出现隆恩门高于隆恩殿的现象了。而且,在隆恩门中,设置了三个门,中门为神门,只走与死者有关的东西,比如棺材等。东门为君门,是皇帝谒陵时走的大门。西门为臣门,那是王公大臣谒陵时所走的大门。这三个大门各有分工,不能走错。这就比福陵、昭陵隆恩门神秘多了。

2.配合山川形势。在孝陵,建筑并非是第一位的,山川形势才是第位的。因为有了这么好的风水,才在这里修建了孝陵。不然,皇帝千里迢迢,跑这么老远,来这么偏僻的所在建陵,那不是有病吗?孝陵严格遵循风水第一的原则,所以我们看到的孝陵的每一座建筑,无论在大小、颜色、体量等各个方面,都与周围的山川形势相适应。孝陵强调的是要配合山川,并不是只顾自己建成高大宏伟的殿字。这样的话,我们看到的孝陵的建筑,就与周围环境特别和谐,特别完美。

3.保持了民族特色。有一句话说得不错,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满族政权之所以保持了近300年,那还是他们保持了他们本民族的特色。民族特色并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但一定要保持住自身的。所以,在孝陵我们随处可见满族特色的建筑。比如石像生中,文臣和武士都是满族的装束:大碑楼和神道碑,以及各个殿宇的匾额上面,都有满文和蒙古文。一些殿宇的名字也体现满族风情,比如西朝房称之为“饽饽房”等等。饽饽是满族特色的食品,他们把所有面食制品都称之为饽饽,比如饺子叫做“子孙饽饽”。

4.对汉人和汉文化的尊重。我们知道,满洲建国之初,对待汉人是歧视和排斥的。尤其是顺治的母后孝庄,对汉人有排斥心理。为了保持皇族中血统的纯正,孝庄居然不允许汉女入宫。可是,顺治帝不这么认为,据《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文》记载,他除了努力学习汉语文经典著作之外,还尽量重视汉臣:“视满汉如一体,遇文武无轻重。”这句话,就在孝陵大碑楼上面雕刻着呢。而且,我们看到,在孝陵的石像生中,最前面的石像生是文臣,文臣之后才是武士。而文臣代表汉人,这在以尚武精神为主流的清朝,是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孝陵对汉人和汉文化的尊重。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二是规范了陪葬制度。

皇陵的陪葬至关重要,关系到皇帝的好恶。要知道,皇帝生前的后妃多着呢,所谓三千宠爱,是是非非也多,所以死后究竟要谁来陪葬呢?

1.先暂安,再思考。顺治帝在位的时候,出于种种考虑,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修建陵寝,这应该是顺治帝的个人意志。那么,很多死于他前面的后妃,只好先找个地方暂安。而这个暂安之地,一定是离陵寝不远的地方。这样,顺治帝就在离东陵不远处的黄花山营建了一处园寝,顺治帝的悼妃、贞妃、恪妃都曾经在此暂安过。顺治帝这种做法,意在先沉淀一段时间,给自己也给后人一个思考的时间,究竟谁将来能够和皇帝合葬同一地宫,那要等待时间来判断。后来的清朝皇帝均设置了很多暂安处,就是这个道理。

2.考虑等级。这是必需的一件事情,等级社会嘛,就是这样。在清朝的后宫之中,随着宫廷制度的逐渐完备,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等级,据《国朝宫史》记载,她们是:“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佐内治;贵人常在俱无定位,随居十二宫。”有这么多等级,才有那么多的后妃。可是,谁才能和皇帝合葬呢?那就要看等级了。在孝陵中,也只有皇后才有资格和顺治帝合葬。

3.考虑是否得宠。顺治帝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皇帝,他的后宫里面,时常起波澜。他曾经两度废后,一次成功,一次失败。顺治帝特爱走极端,喜爱的后妃,就爱得死去活来,不喜爱的后妃,就会反目成仇。这样,他的好恶就很关键了。你想,他不喜爱的女人,怎么可能被允许与他合葬呢?

4.考虑死亡时间。就是要死在皇帝之前。这一点儿,是因为孝陵的地宫结构造成的。明代帝陵地宫有三条墓道,不存在死亡先后的问题,因为即使皇帝先死了,入葬地宫之后,中间墓道石门关闭,但两边的墓道还可以留着,等待之后的皇后进入。《明史·后妃传》中记载了死于明英宗之后的孝庄皇后合葬裕陵的情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室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所以,明裕陵地宫之中,葬入了三人,其中两位皇后都是明英宗死后葬入的。这一说法,在明十三陵开放的定陵地宫中,得到了验证。

这样,顺治帝后妃中就有两位符合上述条件,随葬地宫。一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位是孝献皇后董鄂氏,其位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是这样安排的:“世祖章皇帝宝位奉至地宫,安设宝床上正中;奉孝康皇后宝位,安设于左;奉孝献皇后宝位,安设于右。”大家看,顺治帝去世后,朝廷,其实就是孝庄的这种安排,令各方都很满意。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首先,康熙帝满意。孝康章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她与顺治帝的感情可谓一般。在顺治帝去世之后,她儿子玄烨继承了帝位,这就是康熙皇帝。可是,她贵为太后,正该享福的时候,却在康熙二年(1663)崩逝,年仅二十四岁,这一年康熙帝年仅十岁。大家想一想,康熙帝多么不幸,八岁丧父,十岁丧母,成了孤儿,孤苦的心理可想而知,《清圣祖实录》中就记载了康熙帝这样的话:“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所以,把孝康章皇后葬进孝陵地宫之中,父母团聚,将来自己来孝陵祭祀的时候,找回早年失去的父爱母爱,这恐怕是康熙皇帝的夙愿。

其次,顺治皇帝满意。确切地说,应该是顺治皇帝在天之灵满意。对这两个女人,顺治皇帝都会比较满意。孝康章皇后,虽然感情一般,但对她也没有什么恶意,何况她儿子做了皇帝,将来上坟填土还指望他呢。所以,作为太后,与之合葬,理所应当。而最让顺治帝满意的,当然就是那位董鄂妃了。顺治帝其实早有预感,惧怕后人将董鄂妃拒之门外,便将她追封为皇后,隆重治丧,那种场面可说是无出其右。可是,他并没有把握,自己去世之后的事,谁能够说清楚呢?所以,能够与之合葬,这就是孝庄的宽容与大度了。孝庄虽然对董鄂妃极为不满,甚至于大肆减杀她的政治待遇,但她还是特许将董鄂妃葬入孝陵,与顺治帝合葬。这使得顺治帝在天之灵极为高兴,太随心了—生能同屋,死能同穴,太遂心如意了。

孝陵的这种做法,成为后世帝陵的典范。后世那些嗣皇帝就要注意了,安排与皇帝合葬后妃的时候,就要考虑考虑先帝喜不喜欢,不喜欢的不要放在一起。

三是创建了皇后陵。

顺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相继去世后,还有一位中宫皇后活在世上,而且还非常长寿,这个女人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帝不太喜欢孝惠章皇后,曾想把她废掉,只是由于孝庄的极力阻止,没能实现。康熙二年,孝陵地宫关闭石门,按照典制,是永远也不能再打开了,这叫卑不动尊。那么,孝惠章皇后怎么办?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皇后,当今的皇太后。究竟要怎么为皇太后建陵呢?

康熙帝和孝庄商量,那没别的办法,只有单独建陵。可是,怎么建呢?之前没有过皇后陵,前朝没有,明朝都没有。怎么办?为此,康熙帝提出了三个要求: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1.位置。皇后陵,其实就是太后陵,位置必须在皇帝陵左右,这样建成之后,皇后陵的神道就可以和皇帝陵相连接,表明这是一个体系,是一家子。这种制度成为后世皇后陵的典范。

2.规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可超越皇帝陵。由于以前没有皇后陵,包括明朝都没有,这样,孝东陵就成了明清以来的第一座皇后陵。所以,建筑的规制属于首创。新建成的皇后陵,在建筑的体量、建筑的数量上虽然与孝陵大同小异,但都要逊色于帝陵的规模,这就是封建等级,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孝东陵的这种制度,对以后作用太大了。它避免了由于太后权力过大,而肆无忌惮地修建陵寝。比如,清末的慈禧太后,就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不敢在规制上过分突破她就没敢把陵寝修建得和皇帝陵那么大。

3.陵名。规范了皇后陵的命名办法。因为之前没有皇后陵,要怎么命名,成为一个难题。《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五十八年,礼部专门给康熙皇帝上书:“古来帝后不合葬而自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拟‘孝东陵”字样,仰候钦定。”也就是说,皇后陵的名字,只在皇帝陵的后面按照东西方位,加上“东”或者“西”,称为“某东陵”或“某西陵”就可以了。所以,建在孝陵东边的这个皇后陵就叫做孝东陵了。这种制度为后世效法。

我们从这三点可以看出,孝陵的皇后陵孝东陵,其实就是孝陵的附属建筑,这是男权社会的必然结果。同时,孝东陵的建成,也为那些死在皇帝之后的太后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她们尽可养尊处优,颐养天年了。按照这种规制,清朝共产生了7座皇后陵。

这就是孝陵,在诸多方面为后世帝陵做出了表率。无论是顺治帝对风水的重视,还是康熙帝对建筑的规范,孝陵都堪称一代帝陵典范。在以后的岁月里,清朝都是按照这种做法修建帝王陵寝的。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三、致命缺陷

孝陵毕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座帝陵,还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甚至是很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后世帝陵做出努力,或完善,或更正。这样,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后世帝王陵寝要予以更正,绝对不可以效仿。

第一,殉葬制度不可效仿,必须更正。殉葬是一种野蛮的丧葬习俗,它剥夺人的生存权,是极不人道的。可是,孝陵地宫的两位墓主人去世后,曾有多人为之殉葬。一个是顺治帝去世后,有两个人为之殉葬。《清皇室四谱》记载,一位是顺治帝的贞妃:“十八年辛丑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仅以此换来了皇家的一纸封号。第二位是顺治帝的身边侍卫傅达礼,他殉葬后,被封为“贞臣”,特赐葬皇陵近地。

孝陵地宫中还有一位墓主人死后安排了殉葬人员,这就是董鄂妃。这完全是顺治帝的过分偏爱。《汤若望传》中透露,他不仅追晋其为皇后,命朝廷二三品大员为其抬棺材;还为之作传,为之安排大批殉葬人员:“太监与宫中女官一共三十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

所以,我们看,孝陵还存在这些非常残酷的丧葬习俗,使人很是恐怖。康熙帝看到了这一陋俗,决心废除它。首先提出废除殉葬的是朱裴,为礼科给事中,山西人。《清史稿》本传记载,朱裴在康熙七年,勇敢地上书给康熙帝:“好生恶死,人之常性,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康熙帝接到奏章,非常高兴,他正有此意,《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十二年六月十七日,康熙帝下旨:“禁止八旗包衣佐领下奴仆随主殉葬。”至此,野蛮的殉葬习俗最终以法律的形式被制止,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孝陵大殿

第二,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可效仿。顺治皇帝病逝于顺治十八年,可是,由于建陵物料准备不充分,一直到康熙二年二月,才真正开工建设。令人称奇的是,虽然开工很晚,建筑工程的速度却很快,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主体工程就完工了。为什么这么快呢?原来,孝陵建筑采取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究竟拆了什么建筑呢?一直以来,流传着“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于是我们进行了考证。1991年,清东陵对孝陵大殿进行维修。发现了端倪: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1.大殿木架有问题。在大殿,发现木架全为珍贵的金丝楠木。这就很奇怪了,因为顺治帝生前没有为自己死后做准备,也就没有采集金丝楠木。我们知道,金丝楠木成材极为缓慢,要上百年才可长成大材,而且要到深山密林中采伐,极为艰难。孝陵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主体建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细审这些木料,又发现了其他问题,那就是有以大改小、铆榫改动、多余的铆口等等现象。这就很奇怪了,皇家建筑是多么严肃的事情,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失误呢?定大有玄机。

2.天花板有问题。维修过程中,施工人员拆下了大殿上面的天花板,结果发现,这些天花板大小尺寸不统一。这怎么可能?同一座建筑天花板大小不一样,其中一定有问题。

3.隆恩殿栏板有问题。我们接着考察了隆恩殿前面的石栏板,发现存在大量问题。比如栏板宽度不统一,也不对称,每个栏板间的雕刻内容不规范;还有每个望柱头上的龙凤图案和朝向都不统一,等等。堂堂皇陵,国家工程,怎么会如此草率呢?一定有问题。

于是,历史学家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大小不一的天花板后面,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那就是在这些天花板的背面发现了文字,有“清馥殿”和“锦芳亭”字样。这就暴露了玄机。我们于是查阅史料,发现史上确有清馥殿,在北京北海西岸五龙亭附近,坐东朝西,面阔九间,是明朝嘉靖皇帝进香的场所。这个清馥殿,到康熙初年以后,就不见了史料记载。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清馥殿是被清朝给拆了,用来修建顺治帝的孝陵了。不仅如此,清馥殿的附属建筑锦芳亭也没有幸免,一并被拆掉,其木料和石料也用来修建了孝陵。难怪孝陵的建筑速度如此之快,原来是拆了清馥殿的建筑,破坏了文物古迹。

所以,我们看,帝王陵寝作为国家工程,靡费巨资,消耗了大量民脂民膏。有时为了使墓主人早日入土为安,加快工程进度,还会拆毁古建筑。这种破坏文物的做法,也只有在专制制度下,才做得出来。孝陵的这种做法,后世皇帝建陵的时候没有模仿。比如,嘉庆帝建筑昌陵的时候,就有人建议要拆北京的庙宇,用其中的金丝楠木,被嘉庆帝坚决拒绝了。

第三,孝陵的民族歧视做法不可效仿。在孝陵,我们会看到很多文字。在大碑楼、小碑楼、明楼三处的石碑上面,在隆恩门、隆恩殿、明楼三处的匾额上面,我们都能看到历史留下的文字。可是,这些文字给人的感觉是不舒服的,因为里面存在严重的民族歧视。从这几处的文字中我们观察到文字的布局,是以满文为主,要么满文居中,要么满文在尊贵的东侧,这倒无可厚非,因为毕竟是满洲建立起来的政权。可是,在文字大小上,清朝的皇帝却大做文章,满文居中,而且文字很大,是两边蒙古文和汉文的两倍还要多。这就是典型的民族歧视,不利于民族团结。孝陵的这种做法,后世帝陵没有效仿。所以,雍正皇帝在完善景陵建筑的时候,认识到了这一错误,废除了这种制度。

顺治孝陵:为满清帝陵立下典范

清朝皇帝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吸取了孝陵的精华,去除了其中的糟粕,比如上述三种做法,以后都废除了。所以,我们看到,清朝的皇帝还是与时俱进的。在陵寝这个问题上,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更正错误,使之日趋完善,与时代潮流同步,这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顺治皇帝的孝陵,从选址到设计,从规模到葬制,在诸多方面都为清朝后世帝陵树立了典范,成为清代帝陵的蓝本式建筑,为后世帝陵所尊崇、所模仿,后世帝陵无出其右者。那么顺治之后的康熙,在盛世之下,将怎样营建自己的陵寝呢?下一讲再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