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兴也勃兮衰也忽——雄踞西北的瓦剌人

瓦剌人的祖先是蒙古崛起前的林中百姓。比起蒙古人,他们实际上拥有更多突厥血统——瓦剌人的突厥血统或许还要多于克烈人和乃蛮人。由于林中百姓中为首的秃马惕部落以肤白貌美著称,可以猜测瓦剌人应当有一定的高加索白种人血统。

林中百姓骁勇善战,曾经杀死了成吉思汗麾下的大将博尔忽;后来铁木真派朵儿伯多黑申平定林中百姓,进行了惨烈的大屠杀。

14世纪时,随着元朝皇室衰微,林中百姓的后裔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瓦剌人位于蒙古高原西北部的位置,使得他们可以避开明王朝的封锁从西域获得铁器,也能从中亚得到良马改善马种;除了体格要高于一般蒙古人之外,瓦剌人受到内亚影响,有着质量可观的重骑兵。

在永乐年间,瓦剌人就凭借优秀的重骑兵,以区区50万人口,3万余骑的兵力,打得北元转变而来的黄金家族鞑靼部抬不起头来。朱棣为了遏制瓦剌部的发展,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详见拙文——重骑兵横冲塞北),大破瓦剌;此后瓦剌势力大衰,首领马哈木后来在与鞑靼太师阿鲁台的作战中重伤而死。阿鲁台太师自作聪明,为了控制瓦剌,扶持马哈木之子脱欢为代理人,对抗亲近明朝的土尔扈特部部主太平(太平扶持阿里不哥后裔斡亦剌歹为可汗,对抗东蒙古)。

明王朝试图利用瓦剌当中的土尔扈特部来控制脱欢,但瓦剌本土遥远,与明王朝并不接壤。脱欢得到阿鲁台的支持,相继击败杀害亲近明朝的土尔扈特部部主太平,和被朱棣封为安乐王的另一位瓦剌领袖把秃孛罗,后来又打败太平之子乃剌忽,彻底压制土尔扈特部。

兴也勃兮衰也忽——雄踞西北的瓦剌人

瓦剌版图

脱欢的跋扈行径,显示出明王朝对蒙古各部分而治之战略的破产;亦显示出,经过成吉思汗的整合,草原民族已经远不如以前那样好分化。明朝固然有对草原方面外交上不如汉唐灵活的一面,但更要看到草原民族本身组织上的变化。打着效忠鞑靼汗庭的旗号,脱欢扶持脱脱不花为汗,不久之后发动奇袭,杀死了鞑靼权臣阿鲁台太师,又追杀阿鲁台扶持的阿台汗,自己成为蒙古汗庭太师。可以看到,脱欢的胜利,与阿鲁台养虎为患关系极大,而其统御蒙古,也是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子;其基本盘,仍不过是瓦剌50多万人,3万多战兵而已。

许多蒙古文历史文献中都载有关于脱欢在统一蒙古各部后,企图篡位的传说:一天,脱欢骑着马来到成吉思汗陵前,用剑劈其帐壁,出言不逊,说要取代成吉思汗,要做全蒙古的大汗。他的言行惹怒了挂在陵寝帐壁上撒袋中的弓箭,弓箭发出响声,脱欢背上应声出现了箭伤,口鼻流血。惊惶的人们看到撒袋中有一支箭还在颤动,箭头上沾着鲜血。此后不久,脱欢就含恨死去。这显然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但也反映出了当时脱欢想做全蒙古大汗而又迫于蒙古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有黄金家族后裔才能合法继承蒙古大汗汗位的正统观念的阻碍,最终也未能当上大汗的历史事实。

也先承其父余烈,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向东征讨女真,向西逼迫明朝的关西七卫中哈密卫、沙州卫等数卫向其称臣,与东察合台汗国争战,多次打败东察合台汗王,又派其子阿失帖木儿西征,兵抵锡尔河。

兴也勃兮衰也忽——雄踞西北的瓦剌人

也先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瓦剌即便一次次击败东察合台汗国(其时西察合台汗国已经被帖木儿帝国取代),但不过被侵夺一些牧地。凭借阿尔泰山的天险阻隔,察合台汗国仍旧顽强地将巅峰的瓦剌阻于西域之外,无法获得大量农业人口支持国力。也先的土木堡之役,号称以2万兵击败明朝50万大军(实际上20万);不过2万只是瓦剌本部的兵力,算上鞑靼兵则有12万。后来也先围攻北京,兵力在5——7万。也先晚年妄自尊大,杀死反抗自己的脱脱不花汗,脱脱不花之弟阿噶多尔济被拥立为傀儡可汗。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杀死阿噶多尔济,尽杀黄金家族宗室,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重臣阿剌知院图谋太师之位被也先拒绝,也先为了削弱阿剌知院,先后将其两个儿子暗杀。

也先的集权政策逼迫阿剌知院起兵反抗,也先在镇压时死于兵变。也先之死,是其没有黄金家族血统而自称大汗的必然结果。也先死后,鞑靼部孛来又攻杀了阿剌知院,夺去了也先的母亲和妻子,以及他的玉玺。也先之子阿失帖木儿出征中亚归来,收拾残局,赶跑了鞑靼人,又借助其父留下的影响力,继续干预鞑靼内政。

在汗廷内斗不已的时候,阿失帖木儿频频发兵东征,成化元年(1465)将汗廷势力全部逐出漠北草原。成化五年(1469)又击败欲图收复漠北的齐王孛罗乃,使之逃往辽东后不知所终,并趁势渗透到辽东以西,降服了兀良哈三卫。东蒙古各部虽然没有如脱欢、也先时代被完全征服,但也狼狈不堪,纷纷撤入漠南草原,甚至争相到河套“恃黄河以为险”,“惧瓦剌阿失帖木儿,与之仇杀,不敢渡河而北”。但是,阿失帖木儿没有黄金家族血统而如此穷兵黩武,其在世时就已经表现出衰落之兆。成化五年(1469),其部下作乱,拜亦撒哈平章等率众驻牧哈密,瓦剌实力开始衰弱。

阿失帖木儿去世之后,没有黄金家族血统支持的瓦剌霸权快速崩解。其继承者为了重振霸权,向当时大汗甚为年轻的鞑靼汗庭发起进攻,却被达延汗之妻满都海击败。阿失帖木儿去世前后,其亲族癿加思兰、亦思马因在鞑靼汗庭谋求权力。癿加思兰成为太师后,被亦思马因设计杀死,亦思马因亦未曾取得决定性权力,二人的行动反而将不少瓦剌部众带入鞑靼系统而融合其中,削弱了瓦剌人的实力。阿失帖木儿时代,瓦剌本部虽然强大,但因为不接壤,和明朝并没有交战。瓦剌本部骚扰明朝边境,仅也先一代。阿失帖木儿时期及随后20年,与明朝交战的是鞑靼太师毛里孩,率众从哈密南下与鞑靼融合成为永谢布部领主的癿加思兰,效力于鞑靼汗庭的辉特部部主亦思马因,以及第31代蒙古大汗满都鲁。

随后则是达延汗的时代,而后一直到明朝灭亡,鞑靼一直都是明之边患,即便是林丹汗时代与明为盟友,但亦时有争战。

兴也勃兮衰也忽——雄踞西北的瓦剌人

达延汗

正德十三年,土鲁番犯肃州。守臣陈九畴因遗卜六王彩币,使乘虚袭破土鲁番三城,杀掳以万计。

值得一提的是,正德时代,吐鲁番侵略肃州,明朝于是调略瓦剌人攻打吐鲁番,【杀掳以万计】,说明到了明朝中期,仍然维持着对草原进行调略的政策。

明代中期以来,也先死后瓦剌盟主部落是和硕特部。到明朝灭亡前两年(1642年),和硕特部固始汗率军入藏,推翻了附庸于大明的噶玛噶举派藏巴汗王国,西藏脱离明朝统治。但是率军入藏及控制青海分散了和硕特部大部分的力量,于是留在科布多故地的卫拉特人转由准噶尔部来领导。

考虑到瓦剌在明代霸权的短暂,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汉人王朝继承明朝,准噶尔部作为瓦剌的继承者,其成就最高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