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当年隆美尔在法国用88炮平射打坦克的行为,此举能否被称为天才的创意?

夏寒枫


88 高炮是克虏伯公司的得意之作,它的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更重要的是它反应快。一个熟练的炮兵班操纵88高炮,可以轻松击毁敌方任何目标。当然,88高炮也可以作为普通榴弹炮使用,发射杀伤榴弹。不过因为88高炮的炮弹初速很快,炮膛很容易磨损,用于发射榴弹并不合算。

北非重锤88炮

实战中,德国人认为88毫米高炮的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是极为优秀的反坦克武器。

不过,它毕竟属于重型高炮,重量大、目标大、移动不便。设计初衷是高炮,这让它的炮身比普通的反坦克炮要高得多,这不便于在战斗中隐藏自己。

反坦克炮第一重要的就是需要隐藏自己,暴露自己的火炮,在激烈的战斗中是很难幸存下来的。而它的重量很大,早期的FlaK 18高炮重达4吨,而FlaK 36高炮则重达7吨。在公路网密布的法国和地形平坦的北非,这样的重量也许没什么问题。在复杂地形,诸如苏联那种冰雪或者泥泞的可怕道路上,这种高炮简直是寸步难行。

以上的缺陷决定了,88毫米高炮应该在防御中使用,并不适合进攻作战。

除此以外,每门88毫米炮都需要一个炮兵班为其服务。这种炮兵班共有12人,包括1名炮班班长,2名负责驾驶牵引车的士兵、1名通信兵、1名装填手、1名管信设定手、1名炮手、2名负责炮身俯仰和回旋的士兵及3名供弹手。

它需要的人员较多,比普通坦克成员都要多出一倍。战场上需要尽量少的人操作武器,操作的人越多在实战中越不利。88毫米高炮就作战效率来说,显然是有问题的。88毫米高炮真正发挥的舞台,是北非战场。而88毫米高炮在北非的出色表现,同该战场的特殊性是紧密相关的。北非战场是德军作战的次要战场!最初希特勒涉足这个战场,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想挽救他的意大利盟友,避免墨索尼里在国内陷入困境。

德军在北非不但兵力薄弱,装备更是平平。由于地中海大部被盟军控制,德军在北非的后勤补给更是朝不保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然靠阵前缴获支持。以他们在北非最后几个月的作战为例,德军大量消耗得不到补充,最终3个精锐装甲师仅剩下120余辆坦克,而和他们对阵的英军拥有1400辆坦克,胜负一目了然。好在,德军有一个极为优秀的领导者隆美尔和一群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德国老兵。

这些德国官兵利用手中一切可以得到的武器,发挥了它们最大的作用,在北非演出了一场场可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战役。在北非战场的德国装甲师,基本都是轻型装甲部队,3型坦克已经算是大家伙了。在遭遇英军玛蒂尔达2型坦克的时候,它们依然和在法兰西战场一样无力。更不利的是,此时控制制空权的却是英军,不再是德国空军。隆美尔对他的处境非常清楚,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雄心没有可靠的实力也是不行的。

别的不说,英军众多玛蒂尔达2型坦克,隆美尔就对付不了。好在此时隆美尔想到了在法国的经历,最终摸索出以88毫米高炮对付英军坦克的一系列战术。在1941年6月,失败后并不甘心的英军,集中包括300辆坦克在内2个主力师发动战斧行动,开始了对对德军的进攻。德军仅有2个师,坦克数量仅有100多辆,实力仅为对方的一半。

更可怕的是,德军现有反坦克炮和坦克,都对付不了英军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先进的PAK40 75毫米反坦克炮倒是可以对付它,但它直到1941年11月才开始陆续装备部队,远水救不了近火。

隆美尔的反坦克撒手锏,是12门88毫米高炮。

他把88毫米高炮分为三组,每组4门,分别布置在英军可能进攻的要隘哈勒法亚、哈菲德岭、萨卢姆。

240辆英军坦克,果真分三路进攻德军占据的隘口!

在哈勒法亚隘口,英军坦克遭遇了德军坦克,双方立即开足马力互冲过去。

就在德军坦克快要进入英军坦克主炮射程之时,突然德军坦克部队的后方飞出一排准确的炮弹,将英军坦克一辆辆准确的击毁。冲锋在最前的19辆坦克被瞬间击毁了15辆,这路英军伤亡过大,只得退回去了。

进攻哈菲德岭的那一路英军,被修理的更惨。战斗中,英军坦克像点名一样,被德军88毫米高炮挨个击毁。英军指挥官比较勇敢,仍然坚持不退。德军88毫米高 炮的炮火不但射击非常精确,威力也非常的大,中弹英军中型坦克全部发生剧烈爆炸。最终进攻坦克几乎损失殆尽,该路英军也只得退了回去。

唯一有进展的是剩下那一路英军!他们绕过了德军设伏的阵地,并没有遭遇到88毫米高炮,不敌的就变成德军了!德军第15装甲师第8坦克团,在与英军坦克马蒂尔式坦克 团对射中大败。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打在英军坦克上,就如同用石子砸铜钟一样。最终隆美尔集中全部坦克,才勉强击败了这股英军,把他们赶回了埃及。

英国军官后来回忆该战时说:88毫米的穿甲弹,就象切黄油蛋糕一样轻松的击毁我们的坦克。

此战中,英军损失123辆坦克,其中三分之二为88毫米高炮所摧毁,而德军和他们的垃圾盟友意军一共才损失坦克62辆,其中完全被击毁的只有12辆。此次作战中,88毫米高炮利用沙漠有效的伪装自己,在防御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北非军团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远远弱于英军和美军。88高炮在这个战场发挥巨大的威力,这主要还是因为德军装甲力量的薄弱。88炮从隐蔽处袭击盟军坦克,基本做到一炮一个,而且由于88炮射程超远,盟军坦克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在之后长达2年的北非鏖战中,北非战场越来越不受重视(德军陷入苏德战场,处境逐步恶化,根本无暇顾及战略意义不大的北非战场),而英军的坦克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先进,数量和质量都是德军的数倍。很快,大量美军的装甲部队也在北非参战,隆美尔的失败是在所难免了。

在这些作战中,德军仍然依靠88毫米高炮作为最有利的反坦克武器。本来88毫米高炮主要是作为防御使用,隆美尔却利用战术让其变为进攻武器。他经常利用一股德军坦克佯攻,吸引英军坦克部队追击。然后在英军坦克的进攻路线上,埋伏88毫米高炮。

由于88毫米高炮的射速极快,一旦英军坦克进入射程,短时间内就会遭遇惨重伤亡。候英军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在北非是无敌的,德军所有坦克都不是它的对手,英军也因此为傲。不过玛蒂尔达2型坦克完全不是88毫米高炮的对手,88毫米高炮可以在2千米距离击穿它的正面装甲。

富有经验的德军炮手,往往都等它们进入1000米之内才开火。此时的精度更好,威力也更大,穿甲弹从出膛到击中目标一般只有1秒钟多的时间。英军坦克手根本来不及反应,连逃跑都来不及,更别说反击了。

被俘的英军坦克指挥官却不服气,这个满身骑士精神的军官愤愤的说:你们不敢用坦克跟我们作战,反而用这种打飞机的高炮来打我们,真是太不公平了。

其实,这就是英军失败的原因。任何一种武器都必须发挥它的最大威力,为什么打飞机的高炮就不能打坦克呢?绝不能因为固有的观念束缚住自己。

88炮的辉煌,恰恰说明德军有问题

二战中,各国军事专家的一致结论是:对付坦克最好的武器还是坦克。如果德军具有足够强大的坦克,那么主要用于防御的88毫米高炮就不会有太多的作战机会。德军的坦克显然是有问题的,这也导致88毫米高炮的脱颖而出。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88高炮的出色,恰恰说明德军反坦克方面的缺陷。在苏德战争前期,德军的坦克同样对付不了苏军的T34和KV1、KV2坦克(防御能力更强),只得再次利用88毫米高炮来对付。甚至有一个战例,在立陶宛的一座桥梁,一辆KV2坦克拦住德军第六坦克师一部分兵力整整2天时间。

这辆KV2重型坦克在被88毫米高炮击毁前,击毁击伤了4门德军小口径反坦克炮和2辆坦克,还击毁了一门正在部属的88毫米高炮。苏德战争前期德军掌握绝对的制空权,具有大量可以摧毁坦克的斯图卡轰炸机,也有数量众多的坦克,但88毫米高炮却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反坦克支柱。

这种成绩并不值得高兴,反而说明了德军装甲部队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德军的高层也意识到了。

大家注意88高炮炮管上有一些白圈,护板上有些白色标记,这都是击毁敌人的数量。

苏德战争中期,德军就全部更换了3型、4型坦克的主炮,同时研发了很多有效的反坦克自行火炮,并且全新研发出划时代的黑豹,虎式坦克以及费迪南坦克歼击车等。

就反坦克炮上,1940年开始装备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也逐步被淘汰,新式的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大量装备部队。

单单就反坦克的能力上来说,专门用于反坦克的Pak40型甚至强于88毫米高炮。就威力上来说,75毫米口径已经绝对可以满足实战需要,88毫米高炮的威力反而显得过剩!

可惜,此时德军已经陷入全线的失败中,被迫处于防御。这些新式武器已经不足与挽回败局!

讽刺的是,这种防御作战中,88毫米高炮又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同时也进行了它们最后一次改进。在战争最后阶段,德军推出了反坦克威力更大的PAK43 88毫米反坦克炮。它就是88毫米高炮的完全反坦克型号,不具备防空能力。PAK43 88毫米反坦克炮,主要用于对付苏军IS系列重型坦克、美军M36重型坦克歼击车之类目标。

实战中,PAK43 88毫米反坦克炮有过击毁3500米以外的坦克的记录。一次,苏军一辆T34坦克被一门距离它四百米的PAK43 88毫米反坦克炮击中后部,整个坦克发动机被巨大的冲击力击出5米,而坦克炮塔上的指挥塔也飞到了15米以外。


著名电影《帝国的毁灭》中,一群疯狂的希特勒青年团的孩子们在街道上抵御苏军坦克,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就是88毫米高炮。而德军著名的虎式坦克的主炮KwK 36L/56 88毫米坦克炮,虎王坦克的Kwk43L/71型88毫米坦克炮,费迪南坦克歼击车的Pak43/2型88毫米坦克炮,也都是88毫米高炮的改进型。这让它们具有二战期间最强有力的反坦克能力,也成为盟军坦克兵的恶梦。这些火炮都有在3500米距离击毁美军M4谢尔曼、英军克伦威尔以及苏军T34坦克的记录,超过火炮射程的极限。总之,88毫米高炮在防空和反坦克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

它的防空战绩平平。它和同105毫米及128毫米高炮,构成德军的高空防空网,击落了大量的英美轰炸机。但以二战期间德国高炮,每5000发击落一架敌人的战果来说,它并不比英美同类高炮更出色。反而在反坦克方面,从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到1945年最后的柏林战役,88毫米坦克炮都忠实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消灭了无数的敌军坦克。

事实证明,二战期间没有一种坦克可以抵御88毫米高炮的打击。反坦克杀手这个名称,可谓名不虚传。


萨沙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西欧战役中,德军将领隆美尔在率军作战时突然遭到英军装甲部队的反击,德军发现它们的反坦克炮根本打不穿英军坦克的装甲。此时隆美尔灵光乍现,便搬出了Flak 36 88mm防空炮,这种用于打飞机的大口径防空炮拥有极强的威力,可以轻易撕碎当时的坦克。然后在88mm炮的强大火力下,德军轻易打退了英军的进攻。

然而,这是假的!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

可以明确的说,突发奇想拿88mm炮打坦克这种说法,懂军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一战,间战,二战时期的高射炮打飞机用的是什么炮弹?用的是高爆弹。但是啊,在二战时期,122mm以下口径的高爆弹,无法有效杀伤当时的坦克。打坦克要用穿甲弹。

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普遍的说法是88mm炮最开始是被当作高射炮设计的,高射炮用的都是高爆弹,但是,打飞机用的高爆弹很显然是无法用于杀伤坦克的,打坦克得用穿甲弹。如果一开始设计88mm炮时没有想过要反坦克,那么就没有88mm炮使用的穿甲弹,那么灵光一闪拿88mm炮打坦克就是无稽之谈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88mm炮的高爆弹能够杀伤一些早期装甲薄弱的坦克,那么同时期的德军四号坦克的75mm高爆弹为什么就不行?75mmHE和88mmHE的装甲穿透力相差这么小,凭什么88mm能用HE弹打坦克75mm就不行?

唯一可能的一种解释是:88mm炮一开始在设计时就考虑过要承担反坦克任务,所以也开发了用于反坦克的穿甲弹,所以在战场上拿来打坦克是一开始就考虑过的。

多动脑,勤思考。


贞观防务


  1940年5月德国对法国发动闪电战入侵,法国举国震惊。德军第15装甲军下属第7装甲师于5月13日强渡马斯河。这支部队前进速度之快,伤亡之轻微,都是闻所未闻的。第7装甲师的师长便是日后在北非大放异彩的埃尔文·隆美尔。渡河之后,隆美尔指挥部队从两个登陆场出发,对法军实施钳形攻势。他坐在坦克中,亲自指挥进攻。他的坦克一度遭到法军反坦克炮伏击,炮弹击中炮塔,从潜望孔中飞入的破片擦伤了隆美尔的右颊。慌乱中坦克失控,翻下陡坡。隆美尔爬出这辆坦克,跳上另外一辆,亲自瞄准射击。德军的攻势之下,5月14日晚,法军第9集团军司令柯拉普将军被迫下令:放弃马斯河防线,向西撤退。

  

  (隆美尔)

  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一天推进90公里,发现前进的最大障碍不是法军抵抗,而是塞满道路的法国难民车辆。由于难民太多,实在无法疏导,隆美尔不得不下令让装甲车辆离开道路,在田野里行驶。1940年5月20日,隆美尔绕过法国北部加莱海峡省首府阿拉斯,准备从阿拉斯南面进抵英吉利海峡。

  

  (隆美尔)

  然而,5月21日下午,英军第50师和第1坦克加强旅开始向阿拉斯南方进攻。这是英国远征军在法国战役期间唯一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英军在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之间第19装甲军的空隙中集结,准备一举击垮处于突出部且失去侧翼保护的第7装甲师,掩护北部的英法盟军主力南撤。进攻开始了,英军坦克冲向隆美尔的阵地,遭遇的却是刚刚被部署在第7装甲师侧翼德国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师。当时德军仅装备有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不足以击穿英军“玛蒂尔达”坦克厚达60毫米的装甲。德军一轮炮击之后,英军坦克毫发无损。有1辆“玛蒂尔达”坦克被命中14发37毫米炮弹,竟然仍能继续前进。

  

  

  (英军玛蒂尔达坦克)

  有的“骷髅师”士兵在近距离冒着自己受伤的危险向目标开炮,依然无法击穿“玛蒂尔达”坦克的装甲。“玛蒂尔达”坦克旋转炮塔,一门一门摧毁德军的反坦克炮。“骷髅师”死伤惨重,阵地被英军突破。下午5时左右,隆美尔第7装甲师的左翼开始与英军交火。隆美尔的37毫米反坦克炮防线同样挡不住“玛蒂尔达”坦克的冲击,多数的炮位被摧毁,人员死伤枕藉。防线临近崩溃,隆美尔只能自己出马,组织起撤退回来的德军士兵,搜集身边一切能用的装备,去构筑一条临时防线,以最后的力量阻挡英军。德国人把每一门能称之为炮的东西都拖到了阵地前沿,包括一个高射炮连的88毫米高射炮。当时德国人完全不知道,用高射炮打坦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隆美尔只是已经无计可施了。

  

  

  (德军88毫米高射炮)

  形势危急,隆美尔从望远镜中看到英军坦克已经开了过来。焦急的隆美尔亲自指挥每一门炮,指定每一个炮手射击的目标。他下令,不要考虑弹药,一律使用最高射速。88毫米高射炮采用自动供弹系统,最高射速达到每分钟20发。随着隆美尔一声令下,88毫米高射炮猛烈密集的炮弹射向英军坦克。几次齐射之后,奇迹发生了,领头的英军“玛蒂尔达”被直接命中,炮弹击穿了正面装甲,震断了履带。德军阵地上顿时欢呼一片。

  

  (战果丰硕的德军88毫米高射炮)

  88毫米高射炮的反坦克威力就此显现。其实这并非88毫米高射炮第一次作为反坦克炮使用,早在几年前的西班牙内战,德国“秃鹰军团”就使用过88毫米高射炮来对抗装甲部队及其它地面目标。现在,隆美尔也体会到了88毫米高射炮的威力。他指挥德军用88毫米炮一辆接一辆摧毁英军坦克,英军同样不甘示弱,坚持向德军防线冲击,不断开火。隆美尔的副官莫斯特上尉就站在他身边,突然被弹片击中,倒地身亡。这场“矛与盾”的较量中,德军渐渐占了上风。35辆英军坦克被击毁,德军的阵线稳住了。战至晚上9时左右,战斗终于停止。英军放弃进攻,全部撤退,德军赢得了阿拉斯之战的胜利。这是88毫米高射炮在二战中第一次大放异彩,同样是隆美尔的一次精彩表演。参考文献:《狐狸的踪迹——隆美尔》 [英]戴维·欧文 《隆美尔战时文件》 [德]隆美尔 [英]利德尔·哈特 《坦克指挥官》 [德]古德里安


战争史


当然不是,因为88炮在研制之处就考虑到了反坦克等这些任务的需要,因此开发了专用的穿甲弹来用于反坦克任务。如果没有这个设计的话,即使隆美尔使用88炮轰击英军坦克,但是其使用的高爆弹药等防空弹药是无法给给英军坦克造成打击的。

当时,德军正在高速进攻,全力追歼英军和法军,但是英军装甲部队打了一个反突击,凭借着皮粗肉厚的玛蒂尔达重型坦克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可是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对马蒂尔达坦克无能为力,无法击穿其厚重的装甲。步兵的37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无能为力,眼看德军战线就要被英军突破,隆美尔果断下令防空部队使用88炮轰击英军坦克。

这样一来,88毫米的高射炮使用穿甲弹击穿了这些英军坦克,将其彻底报废,而德军的战线也因此得到了保护。同时也是从此开始,88毫米高射炮开始越来越多的被用来执行反坦克任务,可以说是二战中最不务正业的高射炮了。后来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也是使用的88炮,不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以适合坦克使用。

而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苏军的52K型85毫米高射炮,就也被苏军用来对付德军坦克,并对后来T34-85坦克的主炮研制有很大的帮助。


前沿阵地


用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并不是隆美尔的发明,但无敌88的美名却是隆美尔创造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坦克数量和反坦克火力始终不足。在战争的早期,德国的反坦克火力其实非常贫弱,例如德军在30年代末的主力反坦克炮是pak36型火炮,37毫米的口径基本难以对抗英军重型坦克,例如英国玛蒂尔达坦克几乎无视这些普通德国火炮。法国军队也是一样,法国坦克优于德军的二号和三号坦克,连当时德国的四号坦克也不过勉强和法国S1重型坦克持平。

在侵入法国的战争中,德军发射的37毫米反坦克炮弹对B1重型坦克毫无威胁,甚至发生过2辆法国B1重型坦克一次干掉50多辆德军坦克和装甲车,外加6门37毫米反坦克炮,自身毫发无损、扬长而去的战例,曾经让德国军队膛目结舌。

用88毫米高炮打坦克不是隆美尔的发明,二战以前研制的所有高射炮都具有打坦克的能力。因为初速高,射速猛,中口径以上的高射炮也很适合进行反坦克作战。

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的历史很早,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德军干涉军就在实战中发现,88毫米高射炮具有非常强的穿甲能力,打坦克如同开罐头一样容易。此后德国就为88大炮专门开发了反坦克用的钨芯穿甲弹,88毫米高射炮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对付中高空目标,因而确定了大口径,使用穿甲弹时,哪怕是最重型的坦克也可以摧毁。以flak-37型88毫米高炮为例,其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18mm的钢板,这在1943年都是非常有效的火力。

在战争初期,面对火力不足的窘境德军只好把它用于反坦克。加上88炮极快的射速(爆发射速可达到每分钟15发以上),在阵地战中对抗敌军坦克获得了很不错的战果。在入侵法国的战役时,隆美尔就使用这种火炮击毁了大批的法国重型坦克,解除了其在推进过程中突然遇到的麻烦。

不过,88炮的辉煌战果还与隆美尔杰出的战术有关。隆美尔是公认的机动作战专家,他有很多经典的运动战战例,使用装甲部队进行迂回机动,打击敌军薄弱点的准则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北非作战,面对数量几乎总是占优的英军装甲部队时,总是运用反坦克阵地与敌军坦克部队对抗。通常,隆美尔的非洲军会派出少量的坦克部队出击袭扰,在远距离交火之后立刻撤退,把英军坦克吸引进入德国预设的反坦克火力口袋区。

或者通过战役机动,巧妙预估盟军装甲部队的行动,利用高机动载具运载反坦克火炮,设置伏击阵地,随后进行反坦克伏击战。由于沙漠作战,一些隘口是军队的必经之地,这使得他可以针对性部署最强大的火炮于特殊地域。通过这种类型的战术,隆美尔多次对英军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著名的哈尔法亚隘口的战役中,德国反坦克炮兵伏击了240辆英国坦克,结果英国迅速损失了半数(123辆)的坦克从而宣告失败,足可见这种战术的威力。

不过,这样的战术用多了,英国人也会逐渐学到。在日后的阿拉姆哈尔法战役中,谨慎有余的蒙哥马利没有使用坦克去野蛮冲撞德国反坦克阵地。他反而坚持固守,最终让德军坦克一头撞进了英国的反坦克立体火力网中,让隆美尔接受了第一次大规模战败。


科罗廖夫


概括起来四句话,被逼无奈、急中生智、孤注一掷、意义重大。

被逼无奈:一是隆美尔的装甲师装备的坦克较为老旧,比法国、比利时联军列装的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力方面都要差一些。二是隆美尔装甲师只装备了1个装甲团,其他是半汽车半骡马的步兵团,坦克数量少。三是德军步兵只列装了一种反坦克炮,根本打不透联军坦克的装甲。最先吃亏的是武装党卫军的一个旅,刚刚组建不久,本来XTL想让他们乘德军装甲军团势如破竹攻击,打一仗露露脸的(德国国防军根本瞧不上他们),担任装甲军团侧翼掩护任务,他们就装备的这种反坦克炮,虽然他们信心满满,但瞪眼看着打不坏的联军坦克冲了过来蒙了,结果溃败下来。

急中生智:联军突破德军侧翼防线,直扑隆美尔装甲师。本来隆美尔可用他的坦克部队对付联军装甲部队,但他的装甲团不在联军反击方向,远水难解近渴。隆美尔只能用他的装甲师所属步兵团对付联军坦克,但与党卫军那个旅遇到同样问题,尽管隆师步兵操炮技术更熟练,命中率也很高,但联军坦克在德军叮叮当当的不断命中中冲向德军阵地,隆美尔的部队也将被击溃。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在危急时刻胆略就显现出来了,隆命令榴炮部队对联军行拦阻射击,迟滞联军坦克行动,指挥溃退的部队到指定地域组织防域。在这过程中发现了一支高炮连,于是命令该连将高炮全部牵引到指是位置参加防御战斗。

孤注一掷:高炮能不能打穿联军坦克谁都没谱,手理没坦克、有坦克炮打不透别人,怎么办?就这些高炮吧,有什么用什么吧。好在没让这些高射炮兵扔了炮,当步兵用。

意义重大:并不在于他创造性用炮兵打坦克,而且从此以后在非洲战场屡试不爽。关键在于顶住联军装甲军团最具威胁的一次反击,试想如果隆美尔顶不住,联军突破德军防御后,迂回德军装甲军团侧背,切断其补给线,哪怕只有一周时间,失去了汽油、弹药、粮秣、兵员补给的德军实力最强的集团军群也将是强弩之未,德军拿不出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整个战局将发生重大转变。法军是防御大师,二百多万军队也绝不是吃素的,其对德军作战构想是建立在顶住德军强劲的首波攻势,将德军拖入消耗战,使其重蹈一战复辙,一旦战局进入联军的步调,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静水深行


其实最早用88炮平射打坦克的不是德国人,而是西班牙人,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支援西班牙的88炮放平打坦克,而后来德军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也用它来打英国的坦克部队,这就说明88炮早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其反坦克的用途,毕竟高射炮配备的是空爆型的防空炮弹,而打坦克则是需要专门的穿甲弹,如果没有考虑打坦克又怎么会配备穿甲弹呢?

同属于加农炮的它有着长长的炮管以及较高的射击初速,把它放平的确可以用穿甲弹进行反装甲任务,而这一点早在1937年德国的坦克战理论家 路德维希·冯·埃曼斯贝格将军主1937年就指出88毫米高射炮可作为反坦克武器的巨大潜力,并根据其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在了《德意志在西班牙的战斗》一书中书中写到“由于高炮高精度、高射速、远射程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用在打击地面目标,这些火炮7%的炮弹用来防空,93%的炮弹用来打击地面目标”,说明88炮的确拥有反坦克能力。


不过88炮有Flank-18型、36型、37型、41型共4种型号,其中36型是18型的改进型主要针对炮管寿命进行改进,可以看成是同一种类型,而这用于反装甲任务的88炮就是这两种早期型号,而37型和41型主要职责还是防空,而且18型和36型其4吨的重量相比后面两型重量超过了6吨的重量更适合机动部署用作野战防空和反装甲任务,而后面两型主要还是又做要地防空。
Flank-37型,其最大
特征就是右侧的装备新的37型高射数据传输系统,也就是右侧图中的仪表,18型个36型是没有的
Flank-41型,88炮里性能最强的一款,不过制作工艺高、产量少,其最大特征就是有火炮基座

而在德国的作战任务分工中,陆军的坦克作为机动部队进行战术穿插突击,而跟随的步兵除了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炸碉堡外还配备了Pak-35型37毫米反坦克炮,如果是遇上敌方的轻型巡洋坦克就直接拿37毫米炮招呼,如果碰上重型的步兵支援坦克37毫米这个口径就成了敲门砖了,所以这时就得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不是招呼空军的斯图卡就是88炮(88炮的确是空军管的)。而这就是德国早期的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而后来陆军看到88炮这么好用于是自己也在空军的88炮基础上改成反坦克炮,后来给88炮装了个发动机和装甲,于是虎式坦克坦克也就诞生了。
用作专门反坦克用的88炮,其由于加装了炮盾其射击的角度被限定在负3度到正15度,并且图中红圈的地方原来是防空用的装弹机和引信装定器,由于打坦克用不到那些东西所以拆了换成一个6发弹容的弹箱,以用作不时之需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件事便是,隆美尔关于他用88mm高射炮平射打坦克是一拍脑门儿的决定,这一点绝对是谣传。

88mm高射炮如果说没有考虑到打坦克的话,不可能装备打坦克专用的穿甲弹,从隆美尔的部队装备88mm的穿甲弹,然后用88mm高射炮去攻击敌方的装甲集群来看。88mm高射炮在设计之初就有用来对付敌人的装甲目标或者是地面的永备工事。

在当时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人用的88mm高射炮曾经支援给佛朗哥政权,这个时候,这些高射炮也确实用来拆解过前苏联的坦克,他整个德军的作战序列里面,除了37mm小水管以外,德国人能够用来专门打坦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应该就是88mm高射炮,毕竟连古德里安曾经都一直要求三号坦克要装50mm火炮,说明德国人对于未来坦克的防御,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概念的,因此发展出大型的大口径的,能够对敌方坦克,装甲实行穿透能力的炮弹,或者说装备是一个很必须的事情。

其实对于德国人来讲,他的装备发展并没有说一夜之间武装到牙齿,在闪击波兰的时候,德国人的装备事实上有一些赶鸭子上架之嫌,但是德国人的武器装备发展确实不能落后,很多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就比如说打坦克,为了掩盖自己发展反坦克部队的那个能力,以就选择用高射炮的项目来掩盖反坦克炮,这就显得很有必要。

但是无论如何,这一种88mm的高射炮运载起来确实不太方便,如果想要熟练使用,没有现场指挥的战术大师是不可能用的,比如说呃,比较著名的在苏德战场上面有一辆重型坦克,曾经一个桥头,当时德军指挥官打算召唤88mm高射炮把他给干掉,但是还没等他布设好,重型坦克直接发现他一炮就把阵地给干掉了。

证明这种手段得需要优秀的指挥官来使用,否则的话你这高射炮拿过去就是一个靶子。

从这一点上来讲,隆美尔使用88mm高射炮,虽然是战术上面以及德军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能够把这件事情给用好,也确实证明隆美尔在战术指挥上面的成就。


漩涡鸣人yy


首先指出,高射炮和坦克炮都是属于加农炮,而且两者的技术要求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要求初速高,弹道平直,最好射速还要快。

德国人用88毫米高炮平射打坦克在德国介入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就开始了,隆美尔的名气大,人们就把这个发明权安在了他的头上,但是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在88炮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平射打击地面目标的需求,并且配有相应的弹药,如果没有相应的弹药,就算是88炮平射也是没有用处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苏联的85毫米高炮,虽然口径差不多,但是没有相应的弹药,在对抗德军坦克的战斗中没有什么战果,不过后来改装在T-34上以后,还是出色的提高了T-34的反坦克能力,而装备了85炮的T-34/85也成为了T-34的终极版本。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不过,对于隆美尔来说,熟悉自己部队的武器装备性能,说明隆美尔不只是一名出色的步兵军官,同时对于本部队中的炮兵武器的性能也是了解的,说明隆美尔已经具备了一名合成军指挥官的能力,一名指挥官要对于自己部队内的各种武器装备性能非常熟悉,能够根据武器装备的不同性能赋予不同的任务。朱可夫元帅也干过这种事,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西南方面军有30辆左右的KV2坦克,但是没有152的炮弹,朱可夫告诉基尔波诺夫斯基,这些坦克可以用1930式榴弹炮的炮弹,可以使用混凝土破坏弹来对付德国坦克。

现在军队中的各种装备越来越多,性能后有长短,而且联合作战中,很多时候一个陆军的指挥员可能是要指挥空军的飞机轰炸,或者海军发射的导弹摧毁目标,这样要求各级的指挥官不但要了解本军种的各种武器装备的性能,还要了解其他军种的武器性能,对于军官的素质要求是大大提高了。隆美尔就是给后来的军官上了生动的一课。而隆美尔自身也通过阿拉斯战斗发现了88炮出色的反坦克能力,后来在北非更是出色的发挥了88炮的优势,给英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红色手电筒


隆美尔当年用88防空炮打坦克,其实是战场的无奈之举,因为非洲军团的坦克装甲力量实在是太弱了。所以隆美尔面对敌军的坦克,当然是有啥使啥,连重机枪的打坦克了,那么88防空炮自然也在其中了。并且88炮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穿甲弹。


88防空炮设计之初,为了应付美英战斗机皮厚的特点,特意为88炮准备了穿甲弹。当年美国设计战斗力时,非常注重对飞行员的保护,也就造成了重装甲的传统。事实也证明美国人有先见之明,因为飞行员远比飞机要珍贵的多。

隆美尔88炮打坦克,使得这款防空炮摇身一变,成为了反装甲部队的神器。由于88炮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的射速,所以即使威力不如盟军的反坦克炮,但是其命中率却十分高。尤其是打移动中的坦克。并且由于88炮操作简单,使得其成为了部队的宠儿。



战后许多国家的主战坦克的主炮,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德国的88炮。很难想象一款打飞机的大炮,可以在陆地上大发异彩,隆美尔当年这么做算不上天才,但是却是隆美尔让这款炮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二战经典武器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