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25家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不在其中的P2P該怎麼辦?


25家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不在其中的P2P該怎麼辦?


文 / 領投哥

25家銀行存管白名單出爐,你一定被刷屏了。媒體搞了各種“重磅”標題,平臺也趁機刷存在感,聲稱合規又上新臺階!

沒在白名單中的出借人一臉懵逼,我的平臺不在白名單裡,怎麼辦呀?!是不是不安全了呢?

其實我覺得各位都反應過度了,不信咱們仔細掰扯一下。

01 存管白名單是個啥?

P2P必須有銀行存管才合規,但存管白名單又是個什麼鬼呢?

原來,2017年11月21日下發的《關於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測評工作的通知》,宣佈全國網貸整治辦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達到合規評級的商業銀行,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統一公示。

這個測試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商業銀行在開展資金存管業務過程中,存在了諸多問題,例如:銀行存管標準不一,落實不到位等。

”這些都是當時文件中的原話。

從此業界稱之為銀行存管白名單,此後屢屢網傳白名單,但都不是官方版本。2018年9月20日,官方版本終於公佈了,一共25家,名單如下:


北京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百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恆豐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華夏銀行、廈門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廊坊銀行、上饒銀行、宜賓市商業銀行、廈門農商銀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新網銀行、中關村銀行、華瑞銀行、海口農商銀行、包商銀行。


02 存管白名單的意義何在?

無論如何,這是個好事。至少監管肯定了一批銀行存管業務的合規性。

其實早年間,存管業務是很亂的。那時候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做存管,但e租寶之後被叫停了,只能銀行來做。

第三方支付被掐了一條腿自然不甘心,於是“聯合存管”就誕生了,所謂聯合存管就是錢還是通過第三方支付走,但由第三方支付在銀行開具存管賬戶。這麼搞等於系統還是第三方支付在做,銀行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後來監管覺得這麼搞也不靠譜,2017年2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中明確規定——不應外包或委託其他機構代理進行資金賬戶開立、交易信息處理、交易密碼驗證等操作。聯合存管徹底被掐死。

但銀行一開始不願意做這個事,P2P風險大,銀行才懶得做這個生意。後來監管一看推不下去,明確表態——P2P出事,不用銀行擔責。在《指引》中明確表示——存管人開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不對網絡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

這樣才誕生了直連存管的模式。但雖然有了直連存管,這裡面還是有貓膩兒。比如又出來一種叫——部分存管。就是同一個平臺,有一部分標的是有存管的,有一部分沒有,而且兩部分標的利率還可以不同。

甚至有的平臺明明已經上線了存管,但是用戶端是分批遷移的,很多用戶只看到平臺打個廣告說自己上線了銀行存管,但到底自己上沒上存管,根本不知道。

有的存管要跳轉到銀行頁面開戶,但早期有些頭部平臺,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把這個流程包在了自己的註冊環節中。整個存管開通過程用戶是無感的,這麼做用戶體驗雖好,但也是不合規的。

一句話,草莽時代,怎一個亂字了得?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存管白名單發佈,至少說明這25家銀行的存管系統是規範的。這是大大的好事!

03 沒在名單裡的也別擔心!

上文已經明確說了,銀行存管本身就不是對平臺安全性的認可與背書。銀行存管只能解決資金隔離的問題,但是防不了自融與詐騙。

如果平臺的標的是假的,最終錢還是可以迴流到騙子的賬戶中。這與銀行存管系統沒有關係,存管系統只能接受正常指令劃撥資金,並不對資金往來承擔保證責任。

我就不點名了,讀者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這次爆雷潮中有多少家雷掉的平臺,對接的存管銀行在這25家之中。

所以,在白名單中的平臺也別沾沾自喜,這不是給你平臺的加分項;不在白名單中的,也不用人心慌慌,這並不代表對平臺的否認。

說到底這只是個對銀行存管系統的測評,沒有通過首次測評的銀行,仍有機會做下次測評,通過之後仍然會公佈。而且消息已經表明,還有20家銀行進入了第二輪測評,正在積極整改中。

04 注意一個細節


25家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不在其中的P2P該怎麼辦?

看下這幅圖,簽約平臺較多的銀行——江西銀行、廣東華興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等並不在首批25家名單中。

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剛才講到銀行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存管系統一般都由系統服務商開發,有些銀行介入存管業務較早,譬如江西銀行,可能存在系統冗雜的問題。當然,上海一直是要求存管銀行屬地化,上海銀行此次沒通過,或許還有其他因素。

無論如何,只要銀行還願意做存管這塊的業務,並且積極整改,通過測試只是個時間問題。

但是具體定到平臺可能受到一點影響。比如不在存管白名單中的平臺,就有合規壓力,同時也面臨一個選擇——是等銀行的系統合規呢?還是遷移到一個合規的銀行呢?

如果選擇等待,等於把主動權交給了別人;如果選擇遷移銀行,可能對接起來又是一攤麻煩事,而且還得重新花費一筆錢。

25家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不在其中的P2P該怎麼辦?

譬如上圖,這是我很久之前投的一家平臺(目前已經退出),原來的存管銀行是江西銀行,現在要遷移到新網銀行了。其實遷不遷移我倒是覺得無所謂,我主要看底層資產、股東背景與風控水平等;但平臺似乎比較在意,白名單一公佈,馬上就宣佈自己要遷移。

05 領投哥總結

簡而言之,銀行存管白名單發佈是好事,讓P2P合規進程又進了一步。無論如何,信息確定總是好事,讓平臺也有了明確的預期。

但銀行存管終歸只是個系統,沒有它是萬萬不行的,但它也不是萬能的,並不能確保平臺的安全性,也不能防止平臺自融與詐騙。

在名單內的平臺,只能說在合規的路上佔了一點先機而已,不在內的平臺要麼等銀行合規,要麼遷移到合規銀行,也只是浪費點時間與成本而已。

出借人無需因此大驚小怪,平臺亦無需以此為噱頭宣揚自己。P2P市場本來就不平靜,誰也別忽悠了!

最後,雖然我說了在名單中的平臺,不意味著安全。但如果你非要看看這25家銀行對應哪些平臺,我也蒐集了一份377家平臺名單。給我發私信:存管。會自動發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