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擔心格力美的降價清庫存收割市場 寒冬未至中小空調廠家卻已驚恐

Sammo||撰稿

有句俗語說的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惦記是心裡的煎熬,因為不知道哪一天會被偷。這種由心理變化產生的擔驚受怕,對廠商來說同樣也是最折磨人的。

擔心格力美的降價清庫存收割市場 寒冬未至中小空調廠家卻已驚恐

擔心市場驟變

庫存,就像空調業懸在半空中的堰塞湖一樣,隨時有崩坍肆虐的可能。所以,當天氣不再那麼熱,空調銷售轉淡的時候,不少中小廠商開始擔心起來。

一圈交流下來,它們的擔心幾乎都集中在:以格力美的為主的大空調廠商隨時都可能清理庫存收割市場,它們一降價,市場就被動。有跡象顯示,這種恐慌氣氛正在不斷蔓延。未來的冬季,這種氣氛不斷凝聚並不是什麼好事。

這是中小品牌的杞人憂天嗎?並不是!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空調庫存高的問題就被頻繁披露。有的研究數據顯示空調庫存為3500萬套,也有的研究數據顯示庫存量高達4000萬臺。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底,空調行業總庫存為3941萬套。雖然數據統計有差異,但是大家對空調高庫存這一事並無異議。

擔心格力美的降價清庫存收割市場 寒冬未至中小空調廠家卻已驚恐

空調庫存不斷增多

但是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以及2019新冷年的開啟,大家似乎忘記了高庫存這件事。但事實上,身在其中的企業卻有著“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本領,提前感受到了冬天未到市場可能更冷的慘烈。

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今年夏天並沒有預期那麼熱,很多廠商有賭錯了開啟大馬力生產,現階段空調庫的存量恐怕已經超過了5000萬套。產業在線7月份數據顯示,空調總產量1415.2 萬臺,同比+3.4%;庫存量863.3 萬臺,同比+ 20.0%;總銷量1369.5 萬臺,同比-2.6%。

這其中,包括格力在內的大品牌,它們的庫存量都不小。即便是美的推出“T+3”模式提高效率加速運轉降低庫存,但相信應該也有不少量囤在庫中。中小品牌的擔心,正是來自於此。

空調行業經歷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格力一家獨大,位列第一陣營,美的排行老二,領軍第二陣營,而第二陣營的奧克斯海爾在爭奪第三位置。這些年空調行業之所以穩定,主要也因為大家對利潤比較看重。比如排位第一的格力,它的毛利率高達近40%,美的和海爾在空調產品上的毛利率也達到20多個點,其他企業的毛利普遍在15個點上下。這麼多年,大家為了共同的利潤,造成了相對比較和諧的場景。

然而這是基於供求相對平衡下的最好選擇,一旦供求失衡,那麼這種產業關係隨時面對被打破的可能。就在近日,有好幾家品牌向筆者表示,空調未來幾個月的日子很不好過,非常擔心格力美的突然發動價格戰。

擔心格力美的降價清庫存收割市場 寒冬未至中小空調廠家卻已驚恐

突然的力量

格力美的是否真的會大幅降價收割市場?這誰也不好保證!但就目前形勢看,發動價格戰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所以對中小品牌來說,提前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並沒有什麼壞處,因為巨頭的降價對很多品牌來說就是災難。

其一,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是賭今年天氣的一些空調廠商而導致庫存量大的企業。一旦格力美的降價,它們可能會面臨賣不出貨的情況,既丟市場份額,利潤也會大受影響。

其二,庫存量小的廠商就會沒事?同樣會受到衝擊。量的衝擊小,但因為它們的利潤率不高,普遍在15個點上下,品牌又沒有什麼溢價空間,一旦格力要清理庫存,降價促銷後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大品牌,假設格力犧牲5個點利潤,那麼其他廠商的利潤率至少也會減少3個點。

不止中小品牌需要引起警惕,包括最近依靠性價比風生水起的奧克斯,與二線陣營龍頭美的拉大距離的海爾(如下圖,海爾空調也開始掉隊),以及TCL、長虹等三線空調企業,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擔心格力美的降價清庫存收割市場 寒冬未至中小空調廠家卻已驚恐

體量上,海爾已經掉隊

任何巨頭的降價,對行業平均利潤衝擊都是很明顯且非常可怕的。從結果看,雖不至是滅頂之災,但是像彩電行業前兩年那樣,空調業的企業未來一年不賺錢甚至偶爾來一兩次鉅虧的情況,可能會隨時出現。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