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陝西:安康市漢濱區探索產業扶貧新路徑側記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今年以來,安康市漢濱區結合區域優勢,在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更加註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積極培育一批立竿見影的“短、平、快”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多渠道實現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短、平、快”產業見效快

8月3日,在漢濱區早陽鎮高躍村9組,貧困戶唐自田正和妻子忙著向烤爐裡架菸葉,這已是他們當天烘烤的第三爐菸葉了,儘管額頭上掛滿汗珠,但他們的心裡卻像吃了蜜一樣甜,因為26畝烤煙將為他們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

“今年的烤煙總體都不錯,如果後期沒有災害性天氣發生,每畝烤煙能收入4000多元,我們全家4口人,今年脫貧沒問題。”唐自田說。

在早陽鎮,像唐自田家一樣,種煙收入佔家庭經營收入70%以上的貧困戶有很多,他們正憑藉勤勞的雙手,向貧困宣戰。

在茨溝鎮景家社區的紅巖食用菌種植基地裡,密密麻麻捆紮結實、排放整齊的菌包上長滿了一朵朵表面光潔、細嫩、厚實的香菇,工人們正忙著採摘。

據該基地負責人陳國軍介紹,他們在景家社區投資食用菌項目,共投資了400餘萬元,目前建成培訓室、廠房300餘平方米,建成標準化食用菌大棚120個,發展食用菌60萬袋,共有80戶貧困戶在基地接受經營實訓。預計今年基地可實現產值600萬元,戶均可增收2萬元。同時,輻射帶動周邊5個貧困村發展食用菌60萬袋。

為了讓老百姓在短期增收致富,漢濱區今年還按照“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一年內能實現增收”的“短、平、快”原則,帶動群眾大力發展黃花菜、魔芋、烤煙、食用菌等項目,促進貧困群眾實現快速增收。

“訂單農業”增收有保障

8月5日,儘管天氣酷熱難當,但在譚壩鎮2000多畝的特色辣椒地裡,村民們正忙著採摘、裝箱,幹得熱火朝天。被合作社聘用的貧困戶張寶元表示,今年僅辣椒一項,自己就可以淨賺千餘元。

為了解決群眾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漢濱區積極引入“訂單農業”,打消群眾的顧慮。他們通過“先找市場後生產”的產銷模式,幫助貧困群眾對接大市場,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今年以來,漢濱區大力發展以辣椒為主的高山露地蔬菜產業,與安康市城東、寶豐農貿綜合市場,以及重慶市、貴州省等地的經銷商簽訂了收購合同。目前,漢濱區今年種植的2萬畝辣椒陸續進入採收季,覆蓋17個鎮(辦)37個村,可帶動貧困群眾2733戶9290人,預計總產量超過5萬噸,產值1億元,可實現戶均增收萬元以上。來漢濱區收購辣椒的外地客商蔣清橋高興地說:“‘訂單農業’不僅讓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得到了保證,也為我們企業降低了因農業生產週期長帶來的遠期價格風險。”

特色產業致富有門路

在紫荊鎮荊河村藥材種植基地,只見田野裡的白芨成壟成行,青蔥的葉片密密匝匝,長勢正旺。種植大戶熊長成說:“我目前共種植白芨70畝,重樓2畝,可帶動34戶貧困戶。”

據紫荊鎮副鎮長趙峰介紹,今年,該鎮還積極引導貧困戶通過種植白芨、重樓、油葵、金銀花等特色種植業和蜜蜂等特色養殖業,組建專業合作社,免費給貧困戶提供種子、技術和指導,按市場保底價收購,解決銷售渠道,讓貧困戶增收有門路。

瀛湖鎮山野老農蜂業合作社有中華蜜蜂養殖基地15個,涉及漢濱區境內15個貧困村2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通過“基地+貧困戶”託管代養模式,對缺乏養蜂基本條件、養殖技術不高的貧困戶,採用託管代養形式讓合作社統一管理,合作社按照年終利潤的15%進行分紅,確保貧困戶每年每箱保底分紅600元。

目前,瀛湖鎮山野老農蜂業合作社先後在瀛湖鎮郭家河、陽坡等7個村各發展中蜂養殖100箱以上,通過勞務就業、訂單收購和股份合作等幫扶措施,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產業興,群眾富。近年來,漢濱區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渠道,因地制宜、因戶施策,以市場需求為著力點,找準產業發展突破口,確定發展烤煙、中藥材、食用菌、光伏發電以及蜜蜂養殖、水產養殖等產業作為群眾增收的“短、平、快”產業,以短養長,集中火力抓產業促發展。

截至目前,漢濱區已累計發展特色產業食用菌100萬袋,黃花菜2230畝,烤煙5780畝,中藥材1萬畝,養蜂1.8萬箱,有力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實現了貧困村產業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