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陈香梅长得不算漂亮,但因出生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的,身上由内而外透着书香气。

父母是才子佳人,父亲陈应荣获得过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母亲博古通今,既精通琴棋书画,又通晓日、英、德、法、俄和西班牙语等六国语言。两夫妇一路生女停不下来,共育有6女。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学识、见识自然甩我等普通女子无数条大街。只是任你再是怎样的天之骄女,在社会的大动荡下,也免不得要受一番颠沛流离之苦。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躲避战乱,她随全家流亡香港,岂料不多久,母亲因癌症病逝。父亲远在美国做领事,12岁的少女和几个姐妹,孤苦无依,只能靠变卖母亲的首饰换取粮食。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六姐妹一路逃亡、几经辗转抵达昆明。当在美国的父亲提出要把她们接去美国学习的时候,只有她果断拒绝了。

“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她。我要工作,要尽我对祖国的责任。”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可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着实令人敬佩。

1944年,才学出众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进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为战地女记者。因了这份工作,缔造了一段金玉良缘。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陈纳德是美国空军,前半生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1937年,受宋美龄之邀,来到中国训练飞行员,后来由中国政府出资,从美国招募有薪酬的飞行员,组成了赫赫有名的“飞虎队”(类似现代的雇佣兵),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次支援成就了陈纳德,使他一跃成了抗日名人。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作为战地记者的陈香梅前往采访陈纳德,一来二往,两人互生情愫。

只是当时横跨在两人之间还有不少困难,一是陈纳德在美国尚有一个分居已久的妻子,而是两人年龄差实在巨大,足足差了32岁。

1945年,陈纳德奉命回国,两人在机场拥别,临行前,陈纳德留下一句话:我会回来的。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四个月后,陈纳德回到中国,两人相约晚餐,周围弥漫着浪漫的气息,陈纳德说:安娜,我现在是个自由人了!我离婚了!

于是,两人开始了甜蜜蜜的恋爱,只是目前尚有一道大难关未攻克:陈纳德年老皮糙,甚至比自己未来岳父还要大一点,所以这段关系并未得到陈香梅家长的同意。为了能够在一起,两人颇费了一番周折。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两人软硬兼施,轮番上阵,陈纳德负责搞定小女友的外公外婆,一有空就带着礼物鲜花去讨好老人家,打牌聊天、把酒言欢,陈纳德作为抗日名人整天谦恭地登门讨好,再加上老人家也本是开明的知识分子,也就不说什么了。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陈香梅则不管家人如何反对,始终态度坚决。

“你要想清楚,如果你与一个年龄比你大这么多的人结婚,你将要失去许多年轻人的快乐。”

“我宁愿和一个我爱的人,共度哪怕只有5年、10年时间,也不愿跟一个我没有兴趣的人相处一生 。”

一个青春正好的女人,对爱情没有瞻前顾后,一切从心,坚定不移,尤是难得。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如愿得到家人的祝福。

1947年12月21日,22岁的陈香梅披上嫁衣嫁与54岁的陈纳德,在1000朵白菊花的花架下喜结连理、许诺终身,陈纳德用缴获来的日本军刀切开了他们的婚礼蛋糕。

两人的婚礼原想保持低调,不欲张扬,只是这样的大事还是轰动中美,登上中美重要报刊头条。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婚后两年,陈纳德战斗力不俗,夫妻俩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后来移居台湾。

志趣相投的两人,过起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日子,恩爱非常,好不惬意。

只可惜好景不长,素来爱抽烟的陈纳德在1956年夏末被查出患了肺癌。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手术前陈纳德留下一封信,安抚焦灼非常的妻子:

最亲爱的小东西:

我并不怀疑明天手术后我仍会活着,与你以及我们挚爱的女儿们继续共度许多岁月。只是,你明白的,一切都掌握在上帝手中……

倘若一旦我不能再见你或与你同在……要记住并教导孩子们,生命中确切的真谛——要品行端正,要诚实、忠贞,并以慈爱及他人…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幸运的是,陈纳德挺过了这次手术,不幸的是,一年后,癌症复发了。

1958年1月夫妇俩返回美国,3月份陈纳德选择出院回到家里,陪伴妻女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此时他的身体已近枯竭,却挣扎着带着妻女到花园栽花种菜,他在日记写道:“十时三十分开始挖掘剑兰花坛,十一时三十分开始下雨……卷心菜也快成熟。花园有紫荆、碧玉木兰、水仙、长寿花、风信子、紫罗兰及三色紫罗兰—全是为安娜栽植的。”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5月,陈纳德去世,享年65岁。

陈纳德去世后,陈香梅带着两个女儿移居美国华盛顿,开始书写她后半生的传奇,活跃于美国政坛,成为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1972年被选为全美七十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稍有闲暇时,她便会回忆起她与已故先生的种种,写下了《一千个春天》寄情相思。他们相伴的10年零7个月,正好一千个春天。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2018年3月30日因病华盛顿家中去世,享年93岁。

陈纳德死后的60年里,陈香梅未曾再嫁,一直守寡直到死亡。

他们这段爱情也成了传世佳话,在人们感慨于这段爱情的短暂之时,她却始终无怨无悔:“和陈纳德相爱的十年,是我们都深爱对方的十年。”

22岁战地女记者嫁给54岁抗日美国老空军,后守寡60年,却无怨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