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浮橋旁邊晒糧食,橋面上車來車往,說起原因農民大哥很無奈


黃河浮橋作為連接東營與濱州兩地的重要紐帶,承擔著兩岸人民物資交流的重任,雖然長度不足一公里,但是每天通過這裡的車輛卻非常多,繁忙幾乎不分晝夜。不過,在這樣危險的路段上,竟然有人在僅靠浮橋入口的路邊曬起了糧食。

走近一看,地上曬的是穀子,去殼後叫小米,我國古代稱之為稷、粟,是黃河流域原產的重要農作物之一。

靠近浮橋入口的是去殼後的小米,鋪了一大片。

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它不僅供食用,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

浮橋的另一端,還有人曬了玉米。

由於近來18號颱風帶來了強降雨,黃河水位大漲,離著浮橋入口處的地面只有半米左右。

正在曬糧食的農民大哥,說起冒險到這裡曬糧的原因,大哥顯得很無奈,他種了十畝地的小米,由於這兩天下了大暴雨,收穫的小米已經受潮,但是村子裡幾乎到處都是積水,根本找不到一塊乾燥的地面,實在是沒辦法了才到這裡來曬糧,只要乾燥一些了馬上就收起來。

圖為黃河沿岸被積水覆蓋的玉米地。

農民正在自家玉米地裡挖溝排水,但是效果甚微,因為到處都是積水,根本排不出去。

大蔥最怕水泡,農民乾脆就提前拔出來,否則全都會因為泡爛根部而受到損失。看天吃飯的傳統農業依然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損失幾乎無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