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浮桥旁边晒粮食,桥面上车来车往,说起原因农民大哥很无奈


黄河浮桥作为连接东营与滨州两地的重要纽带,承担着两岸人民物资交流的重任,虽然长度不足一公里,但是每天通过这里的车辆却非常多,繁忙几乎不分昼夜。不过,在这样危险的路段上,竟然有人在仅靠浮桥入口的路边晒起了粮食。

走近一看,地上晒的是谷子,去壳后叫小米,我国古代称之为稷、粟,是黄河流域原产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靠近浮桥入口的是去壳后的小米,铺了一大片。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

浮桥的另一端,还有人晒了玉米。

由于近来18号台风带来了强降雨,黄河水位大涨,离着浮桥入口处的地面只有半米左右。

正在晒粮食的农民大哥,说起冒险到这里晒粮的原因,大哥显得很无奈,他种了十亩地的小米,由于这两天下了大暴雨,收获的小米已经受潮,但是村子里几乎到处都是积水,根本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面,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到这里来晒粮,只要干燥一些了马上就收起来。

图为黄河沿岸被积水覆盖的玉米地。

农民正在自家玉米地里挖沟排水,但是效果甚微,因为到处都是积水,根本排不出去。

大葱最怕水泡,农民干脆就提前拔出来,否则全都会因为泡烂根部而受到损失。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依然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损失几乎无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