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聚朋友之纵横中外


他绝对算得上是我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一人支撑起半个清华,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教兴国的先驱。

在中国,你可能知道三钱,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

你可能知道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

你可能知道邓稼先、赵九章、翁文波、华罗庚

你可能知道中国的“导弹之父”、“氢弹之父”、、“原子弹之父”、“光学之父”

而这些耳熟能详的伟人,这些曾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那一代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他和她的学生,撑起了我国科学界的半壁江山。

建国后的23位“两弹一星”里,有半数之上曾出自他的门下。

他就是叶企孙,清华四大哲人之一。终生未娶成家,无子无女,为我国培养了79位院士,可以说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大师的大师。

叶企孙,1898年出生于上海书香门第之家,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就读,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门下学习。

1920年毕业,而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次年,他和他的导师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被物理学界沿用十六年之久。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前往欧洲游历,1924年回国。

次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在此期间,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

这是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的合影,在这张照片中,有11位未来的中科院院士,前排左四就是叶企孙先生。

一生未娶妻成家,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钱学森当年出国留学航天工程,但是在国内学习的是铁路机械工程,因此叶企孙让钱学森搬进自己家中便于补习。

1992年,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吴健雄等在内的 127名海内外著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 ,联名者平均年龄高达72岁。

1968年,他因弟子熊大缜的事受到牵连,受到严重迫害。

1977年1月13日,这位大师的大师,与世长辞。临走之前还楠楠到回清华。

那时候的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怦然坠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三体》

他就是叶企孙,《三体》小说中,叶文洁的父亲,叶哲泰的原型。堂前桃李万顷,却落得潦倒半生。

但愿不久的将来, 盛世能如你所愿。

以上


木剑温不胜


今天是国庆节,是祖国母亲70岁生日,在这个隆重而特殊的日子里,我觉得要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献礼,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一下在我们国家70年历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纪念他们,也是不忘初心,不忘来路,不忘平安富强之本。

他们是哪些人呢?9月29日的上午,有八个人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他们是: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孙家栋、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黄旭华。其中,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孙家栋、黄旭华5位是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长期以来,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中国的富强,民族的发展,辛勤耕耘,不懈奋斗,让我们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科技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使祖国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国家功的臣,民族的栋梁,他们更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

袁隆平: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97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目标。2013年,他又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据粗略统计,40多年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增产6000多亿斤,为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屠呦呦因为创制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使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我们中国的氢弹的构型就叫于敏构型。现在中国的这个于敏构型是什么样子,还是一个高度机密,有人说跟美国的一样,但一定有不同。因为美国人收集了我们氢弹的数据,他没有说我们模仿他们的技术,说明我们跟他的就是不一样。于敏构型有个特点,当量可以做得很少,然后又易于维护。但于敏也不出名。因为于敏没有留过学。而且他的身份高度保密,他的研究从来没有公开发布,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很多人并不知道。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孙家栋:就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头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技术总负责人;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总工程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黄旭华:广东揭阳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原所长,隐姓埋名数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是这些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科学家的奉献,才给我们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他们中的一些军事科学家的努力,才让我们国家在军事科技上追赶上了世界军事水平,才让我们的国家没有遭受外来侵略,保证了国家平安和百姓安宁。

一个科学家,就是一面奋斗的旗帜,就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帝国的脸谱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不少的,杨振宁啊、钱学森啊、袁隆平啊等等,我具体来说下:

1. 杨振宁

杨振宁在物理学届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历史上也就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伽利略可以出其右(排名前十依次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伽利略、杨振宁、狄拉克、波尔、普朗克、理查德·费曼、法拉第。)

是不是很骄傲,第五名!唯一的亚洲人!

杨振宁先生的杨-米尔斯理论、宇称不守恒理论,前者可以说是震惊世界的理论,后者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还活着的最厉害的物理学家了。

2. 袁隆平

袁隆平虽然和杨振宁先生相比,可能成就没有那么高,但是他却给中国乃至世界解决了很多的饥饿问题。他改良的水稻,产量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说杨振宁先生把国人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提升了,那么袁隆平就是简单的提升了国人的幸福指数等等。

3. 屠呦呦

又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青蒿素的发现,可以说大幅度解决了红斑狼疮和疟疾。说是造福了世界也是毫不为过。

目前屠呦呦还没有成为院士,希望这样的科学家能早日成为院士。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说起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很多人会想到杨振宁、袁隆平、钱学森...... 不过,大家也别忘了中国古代也有科学家。

在所有的诺贝尔获奖华人科学家中,杨振宁的科学贡献堪称是历史级别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原院长聂华桐曾经如此评价杨振宁:“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初建时的海森堡、薛定谔以及狄拉克,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里面了。”

杨振宁的研究包括“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杨振宁-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Yang-Mills场)等。前者让他和李政道一起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后者被认为是更牛的成果。

杨振宁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公民。后来,他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叶落归根的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变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至于袁隆平,他甚至没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只是当选科学水平整体上弱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但袁先生在杂交水稻对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恐怕没有人不尊敬。

中国的女科学家中,屠呦呦大概是最杰出之一了,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证。她因为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而获奖。

再来说中国古代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这些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

沈括:杭州钱塘县人。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史家。他著有《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而他在科学上也有多项很牛的成果,比如最早发现地磁偏角——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沈括也是一名全能战士,他是王安石变法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还带兵和西夏人打过仗。

张衡:发明地动仪。

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

题外:

李政道和杨振宁决裂了半个世纪,原因在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这一诺贝尓奖成果中谁的贡献更大。李政道曾经称:“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而沈括也被人指责中伤其政敌苏轼。

不管这些事件的真相如何,杨振宁、沈括他们依然是伟大的科学家。


老虎科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科学家;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科学先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伟大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家:没有“最伟大”;只有“更伟大”!

📔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他(她)们与父母妻子儿女多年失去联系,似乎失去了个人血肉亲情,但科研成果一但有了进展,他们之间热烈地拥抱,喜悦的泪水满面!

📒借此机会,简列几位科学家如下:

📔李四光:我国卓越的地质科学家,当代世界杰出的地质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地质部部长。他创立的“地质理论”,使我国先后开发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为我国石油的发展,摘掉“贫油的帽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竺可桢: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和地理科学的奠基人。中科院副院长,国家科技协会副主席。

📔侯德榜:我国卓越的爱国科学家,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世界公认的制碱工业权威,创造了“侯氏制碱法”。

📒袁隆平:从60年代在野外偶然发现一株野生杂交稻开始,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杂交水稻”,终成世界上“杂交水稻之父”。多次获国家,联合国各种奖励。今年国庆节前夕,获“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在国庆观礼期间,还急忙想着快点回去,看看自己的“实验田”。(图片③)

📔屠呦呦: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医药学奖的华人女科学家。一枝青蒿,减少人类疾病。获“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3年多一点时间。而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获“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图片①)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科学家。埋名隐姓几十年,迎来首艘核潜艇下水成功。(图片②)

📒孙家栋: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之父。1970年,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后来又多次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一箭三星,帮助外国发射卫星。获“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许多许多,简列至此。相信读者朋友们,你也同样赞美敬仰!





笑看东篱


科学家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坚强脊梁和旗帜,观景在此国庆之际向伟大的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今天观景将聊聊中国三位伟大的科学家。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在1960年7月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为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打下了埋伏。1961年开始他利用发现的这株天然杂交水稻,开始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1997年后,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通过他们不断攻关,到2000年时已经实现了亩产700公斤的目标,比现在的高产杂交水稻还要亩产增加50公斤。

2001年,米质优良的超级杂交水稻突破800公斤的目标。到了2011年袁老的超级杂交水稻达到了926.6公斤。至此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已经实现。

2013年,第四期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开始,这次袁老把亩产量放到了1000公斤,在当年“Y两优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县平均亩产达到了988.1公斤,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18年5月,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的示范田里,超级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了亩产1065.3公斤。

袁隆平先生一生都专注于研究水稻,让中国从一个缺粮大国一跃成了依靠自己就能解决温饱问题。我们要感谢袁老,他让我们不至于挨饿。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两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随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继续深造,并拜当时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为师。

钱学森前后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等领域的研究,并与导师在空气动力学上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感受到了祖国对他的召唤,千方百计想要归国报效祖国,但由于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美国一再阻挠钱学森等一批留美科学家归国,甚至还把钱学森关了起来。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在国家不懈努力下得以归国。钱学森回国后,就立即投入到祖国两弹一星等研究中,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的归国报效祖国,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的发射得以推进至少20年。有了国之重器,才让我国可以在当时风云变幻莫测之际,可以安然无恙。

发现青蒿素,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屠呦呦

屠呦呦是我国的一位女科学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9年5月,屠呦呦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屠呦呦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并利用青蒿素研制出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种药物大大减少了发展中国家死于疟疾的人口数量竟然高达百万之巨。因此要感谢屠呦呦,让被疟疾施虐的人从此不再受其困扰。

结语: 衷心的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付出,为强大的祖国注入了超级能量,让我们过上舒坦的好日子。感谢这些民族脊梁,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观景说史


叶企孙。不信的话,你说三个人,至少有一个人是他的学生,否则的话,就算我说 错了。

科学家是否伟大,不但要看他在应用科学方面的贡献,还要看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前者如“两弹一星功勋”,后者如杨振宁,李政道。还有人,尽管自己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国家工程,但是他的学生却干出了这样的工程,更有甚者,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全国著名的科学家,这样人还真有,他就是“非著名”教育大家——叶企孙。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辉煌:

新中国诞生的23位两弹元勋,有一半以上是他的门生。

中国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是他的大弟子。中国的“卫星之父” 赵九章、“氢弹之父” 彭桓武、“光学之父” 王大珩、“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以及“三钱”中的另外两位——“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都是他亲手培养的学生。邓稼先、周光召、朱光亚这些重量级的名字,也是他的门生。

他的学生杨振宁,在世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没有之一。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提出探望恩师,被政府拒绝。

他的学生李政道深情回忆:“是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1946年,他破格将年仅19岁的李政道送往美国。半个世纪之后,诺奖得主李政道回国,再次见到那张被他毕生珍藏的泛黄考卷,不禁哽咽。上面是他的字迹:李政道,电磁学,58+25=83分。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林家翘。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戴振铎。

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当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是他力排众议,让华罗庚在清华数学系任教,又送往剑桥大学深造。与华罗庚齐名,就读于清华数学系的陈省身,同样受益于他的谆谆教诲,日后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现代微分几何之父。

相信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就知道叶企孙的伟大了。不过让我们值得反思的是:科学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但是在一般人看来,应用科学家由于能干出实实在在的尖端科技产品,所以容易名扬国内外,而基础理论科学家,因为他的理论高深莫测,非常小众,往往不被世人知晓,除非他得了诺贝尔奖,或者国家科技一等奖。教育家更容易被误解成纸上谈兵的一类,相信我们知道了叶企孙的事迹,能对过去的思维定式,有一个改变。


有李走遍天下


近代:钱学森,周光昭,李四光,邓稼祥,马明伟等等,等等!



用户59416626340


我是贝勒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科技推动一个民族文明的进步,科技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科技贡献无大小,古往今来,为国家默默无名贡献科学家数不胜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科学家纷纷归国,为共和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贝勒爷给大家讲解共和国成立之后,为祖国作出伟大科学家代表:钱学森院士、袁隆平院士、郭永怀院士等等。

首先,钱老院士。

钱老国人国人无人不知,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导弹。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两弹元勋的获得者,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钱老毅然决然辞掉美国一切优越的条件,参加回归新中国的建设,钱老被美国当局无理阻挠,拘押,被软禁五年,钱老一直坚信回国路,经过周总理老一辈不断外交努力,钱老与1955年,回归祖国。

钱老回国之后,开始筹建新中国导弹事业的研究机构,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钱老带领年轻的科研团队,历经重重磨难,隐姓埋名戈壁滩数十年,新中国导弹事业成功发展起来。美国的海军部长金贝儿曾经说过“钱老抵得上美军五个师”,钱老归国,使新中国的导弹事业提前二十年。

其次,袁隆平院士。

袁老,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共和国经过多年战乱,经济凋零,农业也产量不高,当时我国人口基数众多,国家都面临温饱问题,袁老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研究出亩产高产量的水稻,袁老带领科研团队研究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杰出贡献,袁老的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再次,郭永怀院士。

郭老,我国杰出的力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共和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老跟钱老一样,早年都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后来为了回国之路,悍然拒绝参加美国机密研究项目,放弃康奈尔大学教授优厚的条件,为了回国,不给美国留下阻拦的借口,在与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晚会时,郭老将自己未公开发表的所有手稿焚之一炬,毅然回归新中国。

郭老长期从事航空工程事业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推动了共和国在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前进方向,为国家培养大量人。在共和国的第一颗氢弹研究上,郭老对氢弹的结构形式、弹体重量、减速装置等方面做出来杰出贡献,为共和国第一颗氢弹的空投成功爆炸作出杰出贡献。

郭老力学研究,为共和国发展导弹、核弹、卫星等事业做出来重要贡献。

最后,贝勒爷说,默默无名为祖国贡献的科学家不计其数,他们都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在这里向这些无名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梅花三弄说历史


本身我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回过头来看这些回答问题的人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像中了邪一样一味地说某人的功绩,却贬低另一个人。

试问一句,没有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中国有多少人将会饿死。没有钱学森先生为中国的火箭事业担心竭虑整个中国现在要受多少白眼,没有李四光先生为中国四处奔走寻找石油勘探的,那中国现在还是个贫油国。如果没有……这些科学上的伟人,一个个都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科学。中国只要缺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如今的辉煌。我们却在这里说风凉话。还在这儿振振有词地说某个人功劳最大,某个人功劳应该比某个人高。难道对得起他们为了这一些科学研究奉献了一生的经历吗?

古代有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的功劳,可以通过他斩首的首级的数量,攻取土地的多少?和军功的大小来衡量他是否比另一个武将强,但是科学上的事,尤其是造福人类的科学,你能说这东西有大有小之分吗?一昧的牵强附会,一昧的强词夺理到最后。伤的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我们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这儿争论,到头来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党争。这样于情于理,对于中国科学研究会有怎样的伤害。我想不必多说,科学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他是所有人一起做的事。

如果有人看到这篇问答,我希望。别去争论谁大谁小的问题了。好好的,讲科学家所做的一些研究。才是能够使那些先被前人所能安心的最好做法,至于有人想借此机会炒作自己的名声。咱们也就别去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