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美国农业来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势?

美国劳工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影响,7月份美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创近7年来最大跌幅。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环比下跌5.3%,创2011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不少国人看到这则消息,可能不免心中窃喜,认为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制裁会给美国农业带来很大影响。真的有这么大吗?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来看看美国农业的实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美国农业来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势?

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美国基础产业中农业的领导地位是最最稳固的。自十九世纪中开始,美国的农业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吃、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纤维。而这个为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提供粮食和纤维的行业,产值仅占美国经济1.2%,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1%。可以说美国用区区200多万人从事农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管理近2400亩农场,他们除了养活3.3亿美国人外,农产品还大量出口,美国农业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这强大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高科技:美国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新成就的国家,现在世界使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机具,大多是在美国发明的,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农场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配套齐全,有各种深松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联合作业机械和沟灌、喷灌、滴灌设备等,基本实现了从耕地、播种、灌水、施肥、喷药到收割、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等几乎所有农作物生产领域的机械化。

美国中国农民喷洒农药对比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美国农业来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势?

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美国农场平均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地450英亩,可以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可以生产谷物10万千克以上以及生产肉类1万千克左右,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外国人。

二、政府保护和大幅度补贴支持。美国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在立法、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扶持农业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指导。1933年,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对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美国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农业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007年,美国出台了新农业法案,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一百多部重要法律为配套的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内容涵盖农业市场、农产品贸易、农业信贷、农村发展、农业研究推广和教育、土地开发和利用、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

而对农业的补贴美国联邦政府由来已久。1922年、1929年和1933年分别颁布了《谷物交易法案》《农产品购销法案》和《农业调整法案》,这几个法案对美国农业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不但保障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除了对农民直接货币补贴外,美国还有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政府则把差价补偿给农民。在农业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促进下,从1996年开始,美国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00年,美国农民总收入547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47%。2014年,每个农民从联邦政府获得的各种补贴高达12.5万美元,如果夫妻都是农民,这个农户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补贴可达25万美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美国农业来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势?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很多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如联邦政府为奶牛场出资修建沼气发电站,奶农用牛粪生产沼气发电,除了满足农场的自身需求外,还可卖给电网创收。2018财年,美国农业拨款14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三农”支出,包括对农场主的货币补贴、农作物保险、农产品出口担保、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农户救济、低收入农户住房补贴、农村电网升级、农村地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等。

三、农业人才培养。内战后美国建立了大批赠地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密集、设备先进的优势,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培养了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大批实用型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可以说美国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成功的。美国有1200家科研机构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还有四大研究中心,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美国农业来看美国为什么这么强势?

现如今中美贸易战对美国农业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1%,产值仅占美国经济1.2%,所以指望搞美国农产品会撬动美国政策转向是不太可能的。另外美国的农业非常强大,是订单式生产的农业。很多土地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种什么不种什么。美国有段时间玉米生产很多,结果他们用玉米制作了大量的玉米乙醇燃料来替代汽油。大量玉米不是被吃掉的,而是烧掉的,同时政府还有清洁能源的补贴。所以退一步来讲,如果大豆不好出口,美国农民大可以选择种玉米,政府稍微补贴一下就够了。

而对中国来讲,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1.2倍。如果不做保护,以中国工业化和资本化进程,农田会被占用,18亿亩红线很有可能触及,粮食自主会是个问题。耕地就那么多,种了小麦,稻子就不能种大豆,种了大豆就不能种小麦和稻子。东北突击种大豆这种想法难免有点牵强。因而,无论是技术的推广,技术应用,还是在制度方面,中国追赶美国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