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汽车水箱是该加水还是加防冻液?

努力奋斗的吊丝


我是一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欢迎大家关注我,向我提问更多轿车故障问题


以前我一直劝大家汽车发动机水箱还是要选择添加发动机的,因为添加水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后果!比如水垢、或者导致铁水管生锈、堵塞暖水箱等等…

那么其实现在来说你对汽车水箱里面添加防冻液还是自来水取决于你对这辆车有什么规划!

如果这是你第一辆汽车,你想要稳稳当当的使用很久,那么我建议你尽量选择添加防冻剂在水箱里面,因为一桶防冻液也不过一百块钱左右,就能够使用很多年!


那么如果你对于这辆车的规划并没有那么长久,你买来就准备使用几年就要换车,这种你加自来水也没有关系,毕竟不用花时间去更换,机油也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机油来保养,毕竟准备卖掉,这样也能节省在车上的开支!

那么最后给大家讲一下防冻液和自来水有什么差别呢?



⒈防冻液

我们从上图的壳牌防冻液中也能够看到防冻液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防止我们水箱被寒冷的天气冻住,更主要的是防止高温沸腾(沸腾的水会产生蒸汽提高压力,对冷却系统造成伤害,爆水管,爆水箱等)… 防腐蚀可以防止铝合金的腐蚀,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铁水管生锈!还不容易产生沉积物导致水箱堵塞

⒉自来水



添加自来水的水箱我找了个烧水壶给大家讲,添加自来水的水箱就像烧水壶一样,容易沸腾,大家都知道水沸腾后压力会变大,而且在冷却管路中还容易产生气阻,造成散热不好!而且大家都使用过水壶吧,长期使用的水壶会产生水垢,加自来水的水箱也是如此,产生水垢堆积造成散热不好,还容易堵塞小水管!

总结:如果长期使用的汽车选择防冻液,几十块钱并不贵,找个地方换好也不过两三百元!如果准备把车卖掉的朋友就随意添加了,加自来水也没什么问题,毕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影响嘛

以上回答都是在我多年的家用轿车维修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如果大家在家用轿车上有什么故障现象可以向我私信提问!

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赞及转发,文章顶部可以关注我


汽车风云榜


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误区,汽车的水箱散热系统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使用水,除非是在出现故障应急处理时可以用水代替一下,因为我们现在的发动机大多都是铝合金缸盖和缸体,如果使用水就会造成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腐蚀,这是是很厉害的,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就是防冻液的功能就是防冻,除了冬季使用
以外其他季节可以用水,其实这是错误的概念,防冻液除了防冻以外同时还有防腐蚀,防锈,防沸,防垢的作用,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腐蚀铝合金缸体和缸盖的原因,
如果使用水以后还会对散热器造成结垢堵塞,降低散热效率,导致发动机高温等问题,铸铁的发动机使用水还容易锈蚀,在夏季使用水很容易高温开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度,而防冻液的沸点一般都是110度左右,所以夏季使用防冻液更为重要一些。同时使用优质的防冻液还会对水泵的密封件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可以延长水泵的寿命,所以说发动机使用水替代防冻液是百害无一利的。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汽车水箱要加防冻液!也就是你说的冷却液!关于汽车水箱能不能加水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为什么不能用自来水代替呢?不管是价格上还是方便程度上,自来水都很有优势。以前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司机拿着矿泉水就往水箱加水口灌,这里面的原因还得跟你道个明白。

第一,我们生活中的水确实可以用来冷却发动机,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水是不纯净含有杂质的,如果水在发动机里循环流动,尤其是大循环流入进气格栅后的冷却箱时,不纯净的水会产生水垢堵塞冷却系统,这种情况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无力磨损加剧的情况,而且高温水容易蒸发,导致冷却系统缺水,会造成拉缸、缸盖变形、更严重会使发动机报废

第二,水也是冷却液的一种,同样也能给发动机降温,发动机里加满的冷却液也是用冷却液原液和水按一定标准比例兑好的。但是单独的水就属于低档次的冷却液,不仅受季节影响,还容易产生水垢和锈迹。而冷却液四季通用,品质高,效果性能有保证。

第三,折中来看,如果你爱车因为某种原因实在缺少冷却液,可以临时用蒸馏水来代替一下,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使用的危害,也并没坊间说的那么严重,如果是短期应急使用,加水是可以的,不会对节温器有损害或者堵塞冷却水道。但最后还得回归到防冻液的规范使用上。



总有刁民想嘿嘿朕


可以肯定的说,汽车水箱里加的并不是水,而是冷却液。
对添加在汽车水箱来说,水和冷却液有本质区别:

  1. 首先是防冻防沸,冷却液又叫防冻液,在温度过低的时候,保证车辆的冷却系统不被冻坏。
    并且在高温的时候,保证不会过早的沸腾。这样的冰点和沸点是水,所以永远达不到的。
  2. 防腐防锈,专业的防冻液可以减少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腐蚀,防止生锈情况的出现。从而避免水箱“漏水”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3. 防垢,发动机防冻液有乙二醇、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沫添加剂和适量水组成,可以避免结垢和沉淀。

所以说水是完全不能替代防冻液的,并且防冻液也要定期更换!


随手记录生活点滴


汽车水箱加的不是纯水,而且乙二醇与水调配的冷却液。加水那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不能加水呢?

因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大约在85~115℃之间,而水的沸点在100℃.也就是说加水会高温沸腾,也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形成气阻,影响冷却系统的散热。引起机体零件损坏变形。

而冷却液具有防冻(冰点低),防沸(沸点高),防腐(添加缓蚀剂)等功能。

如果紧急情况下加了纯水,则要尽快添加相同升数的防冻液添加剂,以达到正常标准浓度。


岁月之梭


在此说明一下,汽车水箱必须加防冻液!下面咱们就聊一下水箱及暖风水箱的作用,和加水及加防冻液的优缺点。

汽车水箱即散热器,是爱车冷却系统的主要散热部件,而暖风水箱也是爱车上进行热交换的重要部件。

加水,优点:取材方便,费用可忽略。

缺点:①水会在机体及管道内产生水垢,易腐蚀和堵塞水箱及机体。②水在0℃以下会结冰,冬季不适合用。

影响:①大量水垢影响水箱散热,易发生炎热天行车途中开锅。②易造成冬季暖风不热。③水腐蚀管道及机体,易在水管接口处发生渗水。

而防冻液主要成份为乙二醇,不但满足冰点低,沸点高,还具有防腐蚀性的特点,不受季节影响。正常不漏的情况下,四年换一次即可,不用年年换,即省心,也保护了爱车冷却系统,何乐而不为呢?



郭子聊车


首先告诉你:汽车必须全年使用防冻液,不是可以,而是必须。

人们以前对防冻液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冬季才需要使用防冻液,而夏季不需要。这是由于对现代汽车的不了解和对防冻液功能认知的不全面造成的。现代汽车普遍使用高强化发动机,汽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温度即可达到90~100°C,个别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可达110°C,如果使用水作为冷却液,就会由于沸腾而失去冷却作用;防冻液的沸点可达110°C,凝固点可达-50°C,几乎可以在汽车全域温度范围内工作。

还有就是,有些车在夏季加入自来水作为冷却液,虽然发动机温度正常,但是自来水中含有矿物质,会在发动机中结成水垢,还会腐蚀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冬季更换防冻液后特别容易造成发动机冷却系统渗漏。所以,不论冬夏,汽车都要使用防冻液。


老侯解车


以前的四眼polo,水箱渗漏,每开个几千公里就到最低液面处,加开始的时候加蒸馏水,后来加烧开后的水,本来是红色的液体直到变成完全的透明色,小问题觉得不用换水箱,就一直这样用了几年,开了有8万公里吧,到后来卖掉了,非常正常。前提是我这边是南方,从来不结冰,不下雪。

后来的途观有次冷却液报警,塑料水管爆裂了,在路边直接买了怡宝加上,开到修理店,换上迈腾的铁水管,再放掉水,加满冷却液。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


哗啦啦的远


加防冻液,这个毫无疑问,冬天如此,夏天也如此。少量的补充防冻液,可以加少量纯净水。

防冻液,看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用的,其实防冻液的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降温,起冷却作用。

为什么不用水做冷却液,主要是由于水的冰点是0度,冬天会结冰。

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防冻液的冰点是由乙二醇和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一个中和冰点,纯乙二醇的冰点只有-11.5度,乙二醇兑水之后才能达到防冻液的功能。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是-25度;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是-35度


传中传中


水箱这个词,是因为很早以前,汽车是使用水来进行导热散热的,所以存储水的器具就被称为了水箱。虽然现在的车辆早已经将水更换成了防冻冷却液,但是水箱的名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虽然叫水箱,但是里面装载的液体并不是水。

防冻冷却液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防冻冷却液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发动机多余的温度导出并散发掉,避免发动机过热而造成损伤。

而为什么用防冻冷却液而不用水了呢?相比于水,防冻冷却液的沸点更高,冰点更低。这也就是说,防冻冷却液可以比水更加高效的导热散热,从而更好的保护发动机;而冰点更低,意味着在冬天,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冬天,不会因为环境问题损伤车辆散热系统,并且可以正常的发动车子。

防冻冷却液还根据种类的不同,分别被染成绿色或粉色等颜色,以示区别。

防冻冷却液代替水,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由于汽车都是以防冻冷却液为标准进行工作,用水代替之后,由于水更容易达到沸点,无法继续导热散热,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不仅会消耗机油,更会损伤发动机。同时,如果 是在寒冷地区,水的冰点更容易达到,水结冰之后体积会膨胀,就会损伤整个散热管线,从而导致车辆无法使用。

所以说,一定不要用水来代替防冻冷却液。

防冻冷却液一般每4万公里更换一次,目前很多4S店在维修保养时会免费补充防冻冷却液,很是贴心。就算不在4S店维修保养,防冻冷却液的价格不高,自己购买也不会有很大的支出。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贪图省钱或省事而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并且也不要混加不同的防冻冷却液,以免损伤车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