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937年至1949年100元钱购买能力有什么变化?

於晓西


民国时代,国家四分五裂,政权迅速更迭,那时候中华大地上出现过的货币多达三百多种,发行过的纸币多达一百多种,从1937年到1949年,不但是中国的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银行、铁路银行、共产党根据地的苏维埃银行和边区银行可以发行纸币,就连美国的花旗银行、日本的正金银行以及北京和山西的一部分票号都在发行纸币。

1935年起,南京国民政府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正式发行“法币”,希望用这种纸币来取代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几十种银元和百余种纸币。结果呢?法币确实通行于大江南北,确实成了中国境内流通最广和使用频率最多的纸币。

可是到了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区开始流通正金银行发行的“日金”和伪政府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劵”。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的边币和人民币也渐渐占领市场,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

“法币”刚发行时,购买力非常坚挺,基本上可以跟银元当中的“袁大头”和“孙小头”基本持平。以1936年1月的上海为例,一块袁大头可买25磅越南大米,一元法币可买22磅越南大米。

法币最初购买力坚挺,这一点从鲁迅寄给母亲的生活费上也可以看出来:1935年以前,鲁迅每月寄给母亲100块袁大头;法币流通后,每月改寄150元法币。因为鲁迅知道,当时北京150元法币与100块袁大头的购买力相当。

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由于发行太多太快,法币已经明显贬值,还是在上海,1937年7月一元法币只能买15磅越南大米。

1938年,四川成为抗战后方,大批军人、公务员、教师、学生和江浙难民涌入,物价飞涨,法币继续贬值。按成都市政府1938年9月公布的物价表,此时一元法币在成都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人民币15元。

1942年,为了筹措军饷,国民党发行了更多的法币,法币购买力又贬值了许多。据赋闲在成都老家的清华教授赵似桐日记,在1942年5月6日,一元法币只能买一斤猪油,而抗战刚爆发时同样的钱可以买七十斤猪油。

抗战时期,沈从文夫妇在昆明躲避战乱,日记中一再写到法币贬值。1942年8月9日,10元法币才能买一盒烟。1942年9月8日,“米卖500元一石,约80公斤,猪油30元一斤,白糖30多元一斤,炭1.8元一斤,金子0.65万元一两,鞋子好的近1000元一双,西装3000-5000元一套,房子平均约100元一小间(开周注:此处指月租)。拉车理发月可收入二三千,银行小职员收入约1400元,大学校长月入不过1300元,教授月收入1000元左右,中学教员却又有1200元一月的,总之一切都有点儿不正常。”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收复上海,上海市民手中的日伪货币必须兑换成法币,兑换率是这样的:1元法币=100元中储劵。这说明什么?说明日伪货币在沦陷区的贬值速度恐怕比法币还要快。

1948年,全中国正在不断解放的时候,法币已经走向了历史的尽头,一万元法币不够买一只烧饼,一百万法币不够买一斗米。这年冬天,国民党政府被迫发行金圆券。但金圆券的购买力坚挺了不到一个月,就迅速往下掉,1949年3月1800元金圆券可以换一块大洋,1949年4月20万金圆券都不能换一块大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