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与帕共舞,起搏美好生活

与帕共舞,起搏美好生活

4月11日作为世界帕金森日,那么一提到帕金森病,大家就会想起不少名人,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拳王阿里等。帕金森病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性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症状,以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有大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中国目前已有220万的帕金森患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总人数的10%。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帕金森病的常识,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非常必要。帕金森症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出现。有些情况下,病人自己感到乏力,运动起来有些吃力;更多情况下都是同事或者配偶觉得病人有些不对劲,如走路不摆臂,面部没有表情等。帕金森病在疾病早期也经常会被当作颈椎或腰椎疾病去治疗,或误诊为脑血管病,等到疗效差或症状更明显时才想到帕金森病,却已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果身边有出现:①如果发现手指弯曲、颤动,如同在数钞票或是搓丸子,变换姿势后会消失,精神紧张或时会加重,这种“静止性震颤”是最早期表现。②老年患者的早期症状为“僵直”,写字会越来越小,字距越来越近。③常失眠,常辗转反侧,在床上也会自不自地踢腿、挥服胳膊,甚至是摔下床。④动作慢。由于身体经常僵直,所以动作缓慢,关节弯曲,还会有些驼背,睡一觉后仍然不会有改变。⑤面具脸。面部肌肉紧张,表情不再丰富,就算是听笑话也是一脸认真的样子,由于眨眼次数少,眼睛也总会干涩不适等上述症状时应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需尽快到正规医院请专家确诊。这样就能为尽早干预,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左旋多巴类药物仍然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尤其是治疗开始的3-5年内。而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类,可能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甚至是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但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也是疾病进展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左旋多巴的毒性。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左旋多巴副作用,只要听医生建议合理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还是利大于弊的。为避免食物中高蛋白抑制多巴的吸收,应该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发病,其症状将会伴随患者一生,立足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帕金森病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医务人员,家庭和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给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和帮助,这样才能筑起他们生活的希望!

那么帕金森病怎样预防:

1、防止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

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3、避免或减少使用奋乃静、利血平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加强体育运动和脑力活二甲双胍,延缓脑神经组织的衰老。

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及时诊断,早治疗。

(专家:哈医大四院神内科主任 张卓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