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青矩平台土建类问题汇总,看懂这些工作事半功倍!

1,土建部分有哪几个工序,每个工序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答:土建部的工序主要分为墙体门窗、初级总装及高级总装、计价。其中:①墙体门窗的主要工作为混凝土墙、砌体墙、门窗、过梁、飘窗、楼梯等构件的绘制;②初级总装的主要工作为复核、定义钢筋部提供的结构模型,复核拼接墙体门窗提供的块存盘文件,二次结构及房间内装、屋面的布置;③高级总装主要工作内容是复核初级总装的工作,调整外装绘制外墙节点、填量等工作。

2,拿到项目后各部门是如何实施的?

答:作业平台选择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业组长→CAD处理中心统计及分解图纸→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交底会→各专业组长选定作业人员→专业组长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作业人员根据分配的任务作业→各专业完成后交由项目负责人整理发出。

3,初级总装与墙体门窗部、钢筋部的工作是如何对接的?

答:钢筋部提供结构模型到初级总装,由初级总装建模人员进行复核后,反馈钢筋模型复核记录表到钢筋专业负责人,并对钢筋中间成果进行打分评价;工程师将建好的墙体门窗模型进行块存盘后提供到初级总装,由初级总装进行拼模,然后对墙体门窗进行复核,并打分评价。

青矩平台土建类问题汇总,看懂这些工作事半功倍!

4,计价部与土建部如何分工与配合?

计价部主要负责清单及组价工作,土建部主要负责算量工作。项目开始后计价部提供模拟清单及装修链接表格给土建部,土建部根据模拟清单建模算量,并将工程量填写到清单及装修表格中,计价部填写零星算量内容,并在计价软件中上机,形成计价文件。

5,作业中心把每个工序拆分及细化,那么员工要一直做同样的工作吗?

答:不是的,员工在工序建模方面做到极致后,通过作业中心考核,成功后方可晋级为高一级工程师。例如钢筋墙柱工程师建模精度及速度通过公司考核后可以做梁板建模工作,从而形成晋升通道,打造层级梯队。

6,其他地区的项目,计算规则不一样,那么算量时是如何解决的?

答:任务分配时会考虑区域优先,尽量分配到同地区作业中心或者接近项目所在地的作业中心。

青矩平台土建类问题汇总,看懂这些工作事半功倍!

7,对于土建部在使用钢筋模型时发现结构模型错误,如何处理?

答:将模型上传到工作平台,填写钢筋复核记录表,由钢筋部重新调整修改,同时对钢筋部模型进行打分。

8,平台上对于紧前工作的评价及打分,是否有评分标准,会不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评价呢,是如何避免的?

答:对于紧前工作的评价由下一道工序的使用人员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若出现质量差高分的情况,那由使用者自行修改模型中的错误,若出现质量好低分的情况,可交由专业组长进行裁定。

9,平台上共有几道复核程序,复核的内容是否一样?

答:共有4道复核程序,复核内容及侧重点有所区别,分别为:①作业人员自检②紧后工序作业人员复核③工序组长复核④专业负责人复核。

青矩平台土建类问题汇总,看懂这些工作事半功倍!

10,线上作业成果是怎样交到客户那边的?

答:线上成果完成后,上传至青矩平台,由青矩平台线上推送给客户。

11,对于只有纸质版图纸的项目公司怎么收费,是如何作业的?

答:只有纸质版图纸的项目收费在正常项目收费基础上增加降效系数,且作业时间会增加。作业流程与有CAD图纸的一样。

12,平台上分配任务给工程师,工程师如何收到任务,会不会出现没看到,耽误工作的情况?

答:任务推送后,各岗位工程师收到推送通知。同时项目负责人召开项目交底会,不会出现耽误工作的情况。

13,如果紧前工序的质量很差,下一道工序的工程师无法使用,那么是谁负责进行调整正确?如果影响工期了,如何处理?

答: 如果出现大的质量问题一般会返回给出错的工程师处理,但是我们标准化体系在建立之初就考虑了怎样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常见错误的问题,所以使用我们标准化操作手册建立的模型很难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而且我们每一位工程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其次我们在进行工作安排时都会留出富余时间,不会完全满负荷工作,而且由于我们工作划分比较细致耗时最长的前置工序也不会超过一天即使打回全部重做也基本不会影响我们的整体工期。

青矩平台土建类问题汇总,看懂这些工作事半功倍!

14,青矩平台对于作业中心提交的成果是否进行审核?如果质量不合格,有客户投诉的情况,有哪些相应的处理措施?

答:平台不会对提交成果进行审核。如出现质量纠纷,首先青矩会派专业团队对成果文件进行核定并确认质量问题归属,如果质量问题来自作业中心,那么根据情况进行咨询费用的磋商,同时降低其在青矩平台的排名,减少获得项目的几率。如果问题来自发活人,那么将降低发活人的信用度,将酬金全数归还作业中心。

15,作业中心完成项目的速度为什么比传统造价咨询公司快很多?

答:①标准化流程体系完整成熟,各构件分别建模,平行工作,有序穿插,大幅提升速度;②各专业不仅有相应的模板及构件库,而且作业中心经过长期积累形成标准化通用模板,工程师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直接或间接使用,大幅提升速度;③各部门各工序间无缝配合,资源最大化使用,大幅提升速度;④项目交底会、总结会则预见及避免通用问题,减少内耗,大幅提升速度。补充说明:传统作业方法任务分配以单位工程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投入人员是有限的。比如一个项目有5栋不同的楼型,传统做法最多一次性投入5个人同时开始工作,是五条平行线,增加更多的人员也只会造成窝工。而我们是构件级的任务划分,这样一个项目我们可能会投入16个人满负荷工作,速度快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