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老梨树下谒前贤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但总感俗艳了些,仿佛站街女的浓妆艳抹,远观尚可,近则俗气扑鼻,呛得难受;牡丹雍容华贵,贵妇人般珠光宝气,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人望而却步。唯有梨花,看到她第一眼,她的洁白,她的清纯,望之如云似雪,徜徉林中,流连树下,淡淡清香,丝丝缕缕,直叫心胸开张,污浊之气尽皆烟飘云散,心早醉了。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和梨花的缘分,也许是天生的。老人们说:我家祖坟曾叫“梨树坟”,几十株大梨树蔚为壮观,春天里,一片花海,芳香四溢,蜂蝶飞舞,那才叫好看。老人们陶醉的神色,我久久难忘。可惜,梨树被刨掉了,打制成学生的课桌,做成民兵练习拼杀的木头枪。失之交臂,无缘一见,梨花情结却深深植于心底。直到年近不惑,才见到心仪多年的梨花,倍感欣慰亲切,似故友重逢,如前世相知,相见恨晚,恋恋难舍,暗下决心:明年花期,定当早早来聚。不想,第二年噩耗传来,新建工厂,梨园被毁。我大瞪两眼,欲哭无泪。

之后几年,每到春天,心便隐隐作痛,我知道那是为一面之缘的梨花。幸好,听说离我们不远的博野县尚存大片梨园,不觉怦然心动,4月8日,说走就走,好像是赶赴一场久盼的约会,只身一人,来到沙窝村北的梨园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沙窝村始建于唐,建村时就种梨树,品种是大唐名相魏征培育的晋州鸭梨,明清时期栽培日盛,康熙年间形成规模,现在,沙窝村周围千株以上的梨园随处可见,树龄超250年的梨树多达万株。千年古梨园的简介果然言之不虚,走进梨园,转悠两三个小时,仍不见尽头,置身其中,放眼望去,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到处都是梨树,一眼望不到边,仿佛身梨树的海洋。我正在感叹,旁边有人说:你就转吧,一天也转不完,村南还有,著名的夫妻树就在哪儿。哈哈,万亩梨园,一片花海,果然名不虚传!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越往里走,老树越多,刚为这株赞叹不已,又见前面一株树身更粗,树枝更壮,年代更为久远。铜枝铁杆,苍劲有力,或直刺苍穹,或蟠曲延伸,形态各异。盛开的梨花似满头白发,阵阵春风吹来,仿佛笑的花枝乱颤。一路走一路惊喜不断,好像来到了长寿村,一株株老树就是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忽然,想起了那段京韵大鼓,九十多岁的老奶奶还要回娘家看望她的老妈。这梨园的老寿星又在哪儿呢?继续前行,忽见一高大梨树迎面而立,树干两人合抱不过来,根部更粗,三条大桄宛如檩条粗细的蟒蛇,枝繁花盛,挂着许多祈福的红飘带。树四周是半人高的铁栏杆,西面立一石碑,上书“古梨树王”。一个小伙子正在解说:这树是嫁接的,树干380多年,下边树根超过800年,那年打了眼儿,测的年轮……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380年前,正值明清更替、兵荒马乱之秋。在年轻人喋喋不休的讲述中,猛然想起,博野一位名人几乎就与梨树王同龄他有着“北学之宗”美誉,姓颜名元,号习斋。早时,曾读到博野作家孔淑茵的《为颜元记》,掩卷后,端坐良久,暗挑大指,为颜元,亦为孔淑茵。心想有此二公,博野虽小,谁可小觑?今日,既到博野,老梨树又几乎与颜元相伴成长,何不前往拜谒?经问,颜元故里北杨村距此仅十数里,尚有祠堂存焉。于是,离开梨园,登车前往。

村西下车,沿一条东西大街进村。当日,正值大集,街两旁有买有卖,熙熙融融,一片市井繁华。一路打听,听说去严家祠堂,村民都很热情,指引前行,直到康乐胡同。人说:由此往北,到头就是。拐进胡同,我掸了掸身上尘土,放轻脚步,心头升起一股朝圣般的庄严。胡同两侧墙上,一幅幅宣传画,吸引着我的目光:智教九斤、万事之魂、格物致知、壁上题诗、放驴、虚心、敬神不如敬人、有理让人……一则则故事生动鲜活,仿佛看到习斋老人正从胡同深处笑呵呵地走来。先生不是酸腐的文人,不是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是一位睿智哲思、和蔼可亲的长者,就游走在街头巷尾,活在了乡亲们心中数百年。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胡同尽头立有一通石碑,上写“颜习斋故塾”,系清末后学蒋式芬敬题。石碑西侧即是颜习斋祠堂,祠堂面阔三间,中间是先生的坐像,左右各有得意门生相陪,东西两墙是先生生平事迹简介,读一段心中便升起一层敬意,难怪先生享有“师圣”之誉,墙上挂满“道冠群儒”、“倡明圣学”、“中华瑰宝”、“德教传世 真学无双”的匾额,先生名至实归,当之无愧对联“存性存学存治存人 实文实行实体实用”是对先生学术宗旨的精准概括;“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是先生的治国韬略。放在今天,先生的真知灼见仍是熠熠生辉。

看管祠堂的是位80多岁的老人,身体康健,她说常有人来看望圣人爷爷。300多年过去,沧海桑田,大浪淘沙,多少人和事尽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古梨树下游人如织,颜习斋祠堂里拜谒者不断,何也?猛然,想到臧克家的名作《有的人》,根扎故土、根植人民者,才可长寿不朽,于树于人,同为一理。

作者简介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史新会,保定市清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常务副秘书长,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唐河文化艺术协会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民俗文化等作品散发于《当代人》、《河北作家》、《荷花淀》、《青少年文学》、《荒原》、《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杂文月刊》、《杂文报》、《微型小说选刊》、《保定日报》和《保定晚报》等报刊,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博野人都在看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