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如何理解蒙臺梭利提出的“宇宙教育”

蒙臺梭利認為,“宇宙”意味著拼湊的事實和所有問題的答案。


其中,偉大故事是宇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提供了宇宙的掃視視野。偉大故事介紹了宇宙、元素、生物結構內在平衡、法則、秩序的固有平衡。孩子們可以通過語言建構、數學觀察到這些深層次的內容。

宇宙教育就像一個跳板,引導孩子們進行探索、測試、發現。

宇宙教育的目的,是讓6-12歲的孩子學會欣賞創造的奇蹟、欣賞人類成就、瞭解並接受個體變得更好的責任。這讓孩子們有信心,認為個人將來會實現“宇宙任務”。

何為“第二階段孩子的特徵”

第二階段孩子的顯著特徵是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同時還有內在的秩序、渴望大工作、同理心、正義感、社會性發展、渴望走出去、欣賞力發展。

想象力使得6-12歲兒童喜歡創新、有趣、活動的故事。兒童會渴望瞭解、想象那些不可見的過程,喜歡寓言和擬人化。印象圖表、時間軸、演示有助於他們的理解。

推理性心智使得6-12歲的兒童會運用邏輯,在想象力的幫助下重建活動的順序以及過程。他們在大量的個人投入、操作、反思基礎上形成理解。他們會自己發現某些數學的規則和算法,而不必通過外來被動給予。

內在的秩序使得6-12歲的兒童獲得偉大課程的邏輯發展,每一個都在前一個基礎上延伸。每個孩子可以自由根據自己的步調建構個人理解。當興趣充分滿足,探索便得以延伸。

此階段兒童渴望大工作。他們接觸大概念,著手大工作。他們自己學會計劃、組織、研究、分享,並利用項目、時間軸、畫卷、短劇、戲劇、立體模型。教師應該給他們提供合作機會。他們在合作中也會培養出寬廣的胸懷。

同理心以理解人的基本相似點以及真實的自我評估進行延伸。同理心不會侷限於教室內,會以慷慨的表達機會得以驗證。

此階段兒童具有正義感。這是對平衡與秩序的理解在真實生活情景的應用。

此階段兒童開始社會性發展。他們會自由、禮貌地與他人交流,也會在有需要的情況下與更大群體交流。孩子們按自己的興趣與他人合作,學會對自己、所處社群負責。當孩子準備好時,可以外出進入更大社區。

此階段的孩子渴望走出去,與更大的世界產生連接。這有利於幫助孩子們發展組織技能、觀察與交流技能。這也能讓孩子們更深層次理解與探索教室中介紹的概念,將想象和推理結合現實。

第二階段的孩子也開始發展欣賞力,欣賞豐富多樣的世界。

如何理解蒙臺梭利提出的“宇宙教育”

宇宙教育為何對第二階段(6-12歲)的孩子有效

第二階段的孩子最喜歡問“如何”以及“為什麼”。

宇宙教育符合第二階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徵,能提供完整視野。

首先,以偉大故事為核心的宇宙教育能滿足、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

這些故事由蒙臺梭利女士撰寫。此階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喜歡寓言、擬人化的故事。當科學或學術以“故事”形式呈現,就會得到孩子們的青睞。而興趣本身,就能吸引孩子們開始主動探索。正如蒙臺梭利女士在《如何教育潛在成人》一書《如何利用想象力》一章中指出的“優質教學的秘密在於把兒童智力視為可以播下種子的肥沃土壤,那些種子在想象陽光的照射下會發芽。”

其次,以“偉大故事”為核心的宇宙教育能滿足、激發孩子們的推理能力。

“偉大故事”勾勒出地理、生物、歷史等的基本走向和構架,但不填滿具體事實。留出來的大量空白,由6-12歲兒童運用推理能力進行探索。

再次,幾個“偉大故事”之間是有相互聯繫的。

第一個偉大故事是“沒有手的上帝的故事”,講述了生物宏觀現象及多樣性。後面的偉大故事是在第一個偉大故事的基礎上發展,既有橫向聯繫又有縱向遞進。此階段兒童在自主探索時能遵循持續不斷的內在邏輯線索,這能滿足6-12歲兒童的內在秩序感。

第四,此階段兒童渴望大工作。

宇宙教育能提供他們很多“大數字”例如人口規模、物種數量、資源儲藏量、動物體積等宏觀數字。同時宇宙教育也能提供“大視野”,例如全球分佈情況、區域差異。

第五,宇宙教育能培養、滿足6-12歲孩子的同理心。

他們會在工作中瞭解到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存在和他們一樣生物特徵的人,但又在文化、信仰、宗教上有著差異。他們能從中理解到人的基本相似點和差異處。

第六,宇宙教育有利於呵護孩子們的正義感。

在瞭解歷史、人類等的過程中,孩子們知道真善美才是持久的,假惡醜是短暫的,這會讓孩子們堅信維護正義的必要性。

第七,宇宙教育讓孩子們鍛鍊社會性發展。

在做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和同伴合作,需要向社會機構求助,這會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他們也學會了走出教室,走出校園。

最後,宇宙教育會發展孩子們的欣賞力。

在研究過程中,孩子們學會讚歎大自然鬼斧神工,感嘆歷史上人類出現的能工巧匠和各類智慧結晶,也會欣賞同伴的才華。

因此,宇宙教育對於第二發展階段孩子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