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商帮是中国商人组织即商会的先驱,也是江湖社会的主要成分。都说四川人是天下的盐,这里曾走出了茶马古道,也曾诞生了天下盐都。成都的商帮也曾缔造了富甲天下的财富神话,有码商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自称一气。

现代江湖的部分习俗和性格不少源自商帮禀赋,不同于其他城市,成都的商业环境让这里的码商更加亲和、接地气。

时光回到一个世纪前,成都劝业场(现商业场)内就能买到亨达利中的珐琅机械手表,不可谓不洋派不繁华。而与劝业场一门之隔的小街小巷中,贩夫走卒同样络绎不绝,这头买完香水、白兰地的绅士小姐们乐呵呵再随手买个一碟夫妻肺片、一碗豆瓣抄手坐下来大快朵颐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现代,很多成都人走到外地沿海发达城市,也总觉得“哪里没对”,或许成都人感觉的方便是那种下楼就能买,买了还能聊,聊了明天再见的暖心。或许正是成都这座与别处都不太雷同的城市气质孕育了特征鲜明特殊的成都码商,成都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个“码商之城”。

作为全国首个“码商之城”,无数的码商故事每天都会在成都发生,他们组成了成都码商地图上一个个最小的单元地标。那些内心离你很近的成都码商都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浇灌出最动人的故事,成都商报记者历时一个月也进行了一次成都码商画像大摸底,五大特征浮出水面。 读懂了成都码商你就读懂了生活。

特征一:最勤劳

见过每天凌晨1点30分的“神算子”卖菜夫妻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长久以来,大家都喜欢用“慢生活”、“闲适”来形容成都的生活。“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也成了成都深入人心的印象,不过在成都的码商江湖里,任何时候你都能享受到一样的服务品质,无论早上7点上班时和下午6点下班后,你吃到的那碗怪味面可能都是二十年不变的味道。你爱吃的糖油果子,一天任何时刻去买可能都是香酥可口的。你的“成都式慢生活”归根到底功劳应该属于这些码商。

据支付宝大数据显示,成都码商每天的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早上7点,第二个“小高峰”在中午时刻。一天中的“峰值时刻”是在傍晚6点-7点间。

在郭家桥北街菜市场经营着两个蔬菜摊位的付桂琼和钟金荣堪称成都最勤劳的码商。夫妻俩来成都打拼已经近30年,几乎每天都是凌晨1:30起床,洗漱后便开着自己的金杯面包车前往离家30公里路程的白家市场进货。为了拿到好的蔬菜,丈夫钟金荣每天晚上只睡3个小时,每天早上7点钟金荣就会准时抵达郭家桥综合农贸市场。

而夫妻两也是卖菜的“神算子”,从接到菜、称重到算出总价,夫妻两前后花不超过10秒。付桂琼和丈夫钟金荣目前共同经营着两个不大的摊位,每天都十分忙碌。从批发到零售,从一家店到两家店,从夫妻两人到一家四口。2016年开始,伴随移动支付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付款都喜欢用“支付宝扫一扫”,于是付桂琼申请了一张收钱码,小小的二维码帮他们减轻了很多工作量。如今这对幸福的夫妻现在已经各自经营一家摊位。摊位上挂个二维码已经是成都菜市场小商贩们的标配,成都菜市场近七成已经铺开了支付宝的二维码。

特征二:头脑最活络

崇州小伙、蛋烘糕大姐收钱码两大功能用得溜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不少成都人也常常将形容机灵、清醒的方言“灵醒”二字挂在嘴上。

而头脑活络在成都码商中的体现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在码商普及的过程中,不少商家还停留在移动支付功能时,成都码商就已经早早发现了将收钱码中商家功能里的“多收多贷”和“多收多保”等功能用得特别溜。

93年的崇州小伙罗玉涛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家境优越的罗玉涛因父亲生意失败,决定放弃高考学厨打工,并盘下了一家血旺店。随着生意日渐红火,流水需求也日渐变大,准备扩大经营的罗玉涛却苦于无法筹措到足够资金。试过各种办法后,罗玉涛发现借助支付宝中的多收多贷,可以很快借到新店所需的资金。靠着多收多贷的这笔钱,新店终于开了起来。罗玉涛常说,自己贷款之前心里总是要有数的,而支付宝多收多贷就将他心里的“数”以贷款额度形式反映出来了,自此收钱码的交易明细、提现免费等功能更是成了他经营的好帮手。

另一位善用支付宝商家功能的是码商谢娜。下定决心要自己做生意的谢娜在创业之初屡屡受挫。当她再次鼓起勇气想拜师学做蛋烘糕时,又因为凑不齐6000元学徒费而陷入困境。最后她和老公在支付宝上找到了多收多贷,终于拼拼凑凑交了学费。谢娜用贷款来的钱,学了手艺,买了原材料,终于又折腾出一个小摊子来。在摊子生意日渐红火之际,谢娜的腰疾复发又影响了正常出摊。一直舍不得去医院就诊的谢娜最后发现了支付宝“多收多保”功能,两次就诊一共报销了357.7元。虽然钱不多,但这份支付宝带来的保障却让谢娜感动不已。之后一年,这家卖蛋烘糕的小摊子,折腾出了一家“分店”;又过了两年,谢娜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她告诉她每一个徒弟,“生意人要舍得折腾”。

特征三:最有冲劲

借助收钱码开分店的成都版“中国合伙人”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与成都码商的勤劳特征类似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很难将“有冲劲”与成都人联系到一起。究其原因,无非是诸如“任性串串店歇业一个月带员工游马尔代夫”、“这家红遍成都的冒菜只卖上午”等新闻过多地渲染了成都商家的“个性”的一面。但实际上成都码商的进取心和冲劲也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之一。

上演了成都版“中国合伙人”的码商卢怀抒和谢诗瑜的包子铺团队堪称成都码商的“冲劲”代表。卢怀抒和谢诗瑜是在美国读大学时认识的。一个是学媒体搞广告的成都人;一个是专做设计的台湾女孩。2013年,包括她俩在内的几位年轻人机缘巧合下开了第一家包子铺。凭借分工明确的团队和移动支付的东风,很快就将铺子做成了知名“网红店”。踌躇满志的团队立即趁热打铁开起了分店,没想到一连开了三家都以失败告终。

在吸取了盲目扩张的教训后,几位创始人开始将心思放在了产品与管理上。针对此前缺乏的顾客交流,团队将口碑平台当成了与顾客直接交流的“前沿阵地”,顾客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看到留言和评价就知道了。通过收钱码的经营数据研究出了爆款产品。随后团队又通过1688购置了第一批机器,并与供应商建立了初步联系,后续的机械、用具、衍生品都通过1688进行采买。明确了管理标准后,团队开始做加盟,在1688进行设备采购,通过收钱码查看经营数据,直观了解各个黄金交易时段;同时收入的款项还能直接转入“余利宝”,免收手续费。就这样,肆同包子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十家,十家转眼成二十家。

特征四:最爱尝鲜

买一条牛仔裤跑遍成都的最潮60后大叔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成都人爱尝鲜是出了名的,比如盒马网红超市来成都第一天,业绩就直接拿下全国门店的开业第一。成都码商自然也不例外。据大数据,过去一年时间成都的码商数量增长在5倍以上。

作为“十大优秀码商”年龄最大的一位,已过“知天命”的王竞似乎并没有停歇的打算。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王竞也沿袭了成都人爱尝鲜的特点,为了买一条满意的牛仔裤,60后的王竞可以跑遍整个成都。早在1995年,王竞就下海做生意,最开始在成都金牛区开影楼时,他就把自己爱潮、爱时尚的个性带入到工作中。到之后团购兴起时,王竞毅然加入“百团大战”,曾在一天内接下了一年的摄影订单。随着支付宝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王竞也加入到码商的行列中。无论是收钱码还是余利宝,只要码商会用到的功能王竞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永远热爱新鲜事物的他始终都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去迈出崭新的每一步。

成都80后汪桂芳夫妻堪称成都最浪漫的码商,每个周一到周五,都会开着一辆小车穿梭在CBD的各个写字楼之间,后备箱铺满了各类鲜花:洋牡丹、乒乓球菊、尤加利……车开到哪里就把鲜花带到哪里。相比动辄包月包年的O2O鲜花订购,不少成都人更偏爱自己插花的乐趣,“移动花车”买花成为最新潮的生活方式。瞄准商机之后,汪桂芳小两口在一年半前做起了“移动花车”,顾客们都亲切地称呼两人为芳芳和刘哥。这对浪漫的夫妻档分工明确,汪桂芳主管与客户沟通,老公则负责财务以及采购花卉,顾客选定后也不多问,直接提花扫码,一套流程最快只需要一分钟搞定。这样如同“流水作业”的购花体验,十分打动顾客。他们的行车轨迹也绘出来一副鲜花地图。

特征五:成都码商最多元最暖心

案例:最暖英国老太太瑞秋爱的杂货铺让爱更简单

成都码商“素描”四大特征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最成都的码商

包容与多元,是成都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城市性格。宝马与共享单车同在一家网红面馆外排队候餐在成都街头“共生共存”,在火锅店撸起袖子拿着筷子熟练烫毛肚的国际友人也不在少数。

“三十六行,各有行帮。”成都的包容与收钱码的赋能共同孕育了成都这个基础牢靠、形态多元的码商之都,码商的年龄跨度之大、学历背景结构各不相同,码商的行业也是横跨餐饮、零售、服装、服务等多个行业,让成都码商形成多元化的特点。

成都码商有刚刚踏入社会、敢打敢拼90后,也有在商海沉浮多年、艺高人胆大60后。有惜字宫街的盲人按摩师傅张师用心经营按摩小店20载,按摩过的客人遍布全球各地,收钱码让他省掉假钞烦恼,每一笔到款都特别安心。有玉林街头的码商“锅盔女王”张艳,忙时打锅盔闲时弹古筝,小店也悄然成为玉林的一个爱心慈善集散点,移动支付让他更自由行走在锅盔与古筝之上。

还有73岁热心公益的英国老太太码商瑞秋堪称成都“最暖”的码商,从2013年起,在成都高升桥街头开了一家名叫岩羊(blue sheep)的杂货铺,专门售卖残障人士、少数民族手工艺人制作的工艺品,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入。瑞秋曾是一名儿科医生。大学毕业前曾在尼泊尔偏远山区医院实习,此后瑞秋在亚洲贫困地区为乡村医疗培训奔走了45年。

2008年,因为汶川地震,瑞秋来到四川投身公益事业。偶然间,瑞秋了解到不少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残障人士制作的手工艺品因销路不畅而滞销,便萌生了帮扶手工艺人的想法。由于小店的商品基本不赚钱,只加一点维持小店基本运营的费用。几年间巨大的运营成本让瑞秋背负了不少债务,甚至卖掉了成都的住房。支付宝的普及为瑞秋解决了很大程度上的沟通障碍。例如对纸币识别不顺畅的瑞秋可以直接核对支付宝上的数字,无需去到银行就能为当地手工艺人通过支付宝转款,如今,这家爱心小店已扎根成都近五年。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胡沛、何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