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冷娃排兩行”,這兩句話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前一句講的是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差異,而後一句則是對於的陝西關中人的總體評價。何謂“陝西冷娃”呢?著名學者也是陝西才子的吳宓,用了四個字精確概括,這就是生、冷、蹭、倔。生、冷、倔,這三個字還算容易理解,所謂“蹭”是陝西的地方語言,有火爆凌厲之意。因長城抗戰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關麟徵便是這樣一位生冷蹭倔的陝西冷娃。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後,軍旅生涯30餘載,曾官拜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屢建戰功。他說過:“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其文韜武略,早在北伐時期即嶄露頭角,抗日戰爭中更日臻成熟。他治軍嚴謹,作戰勇猛,機智靈活,謀略過人,能攻善守,知人善任,愛兵如子,尤其在抗擊日寇的戰爭中屢建功勳。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他常以“毋忘國恥,收復失地乃當今中國軍人最大任務”為己任,並以此教導部屬。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更以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氣節和視死如歸的氣魄,譜寫了他戎馬生涯中最壯麗的凱歌。

長城抗戰之初,日寇向華北大舉進犯。關將軍臨危受命,接防古北口東北軍防地。當行軍至石匣鎮時,又接到就地待命的電令。此時,古北口正處在被敵軍攻佔的緊急關頭。他權衡利弊後,乃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毅然抗命,揮師赴國難。接防古北口後,即遇敵強攻。為鼓舞士氣,他冒槍林彈雨親往第一線指揮。在激戰中他身負重傷,渾身是血,仍頑強指揮,力戰不退,最終擊退日軍,使平津一帶轉危為安。此役,他因戰功獲青天白日勳章一枚。未待傷愈,又扶杖重返前線,與黃傑的第二師並肩抗敵。在戰鬥中,他以“反斜面陣地”戰術,使敵飛機、大炮無用武之地。黃對他的機智、勇敢深表欽佩,曾賦詩贈之:“長城殲虜去,聯轡人雄圖。血肉飛天塹,烽煙混太虛。關東方失險,古北又成墟。都說君無敵,投艱我不如。”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1937年,盧溝橋事變,拉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在漳河一役,他以一營兵力,智襲日軍飛機場,燒燬敵機十餘架,使敵我雙方處於對峙局面。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臺兒莊之役,敵磯谷、坂垣兩師團集重兵向我軍發動全面進攻。池峰城師堅守臺兒莊,屢與日寇展開殊死肉搏戰,死傷慘重。臺兒莊危在旦夕。李宗仁急調湯恩伯二十軍團星夜馳援,關自請任先鋒,率五十二軍火燒赤柴聯隊,智退坂本支隊,在頑敵面前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並在王仲廉八十五軍密切配合下,對日軍形成反包圍之勢,加之守臺兒莊部隊的拼死反攻,日軍遭到內外夾擊,被迫突圍,又遭關將軍預設伏兵的截殺,使我軍處於主動地位。此戰共殲敵三萬餘人。關所率五十二軍在這次大捷中,出色地完成了攻堅的任務。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在邳北防禦戰中,關部表現十分英勇。特別是艾山一役,打得尤為出色。張耀明師長戰前分析:“敵對艾山志在必得。我們與其死守,不若因勢利導,預設陷阱,誘敵人甕,然後聚而殲之。”關同意這一作戰計劃。旋調集群炮、機槍向艾山分段瞄準試射,然後固定、偽裝起來;並囑防守艾山的部隊,遇敵進攻時,還擊火力要逐漸減弱,以誘敵深入。另派狙擊部隊設伏於敵人退路兩側,伺機截殺逃竄之敵。戰鬥果如關預想,敵人亦步亦趨進入我伏擊圈。張師長一聲令下,槍、炮齊發,敵人立足未穩即倉皇潰退,又被我預伏的狙擊部隊一陣猛打。打得日寇潰不成軍,遺下大批屍體,傷亡慘重。蔣校長在一次講話時曾說:“如果中國軍隊都像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那麼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臺兒莊戰役後,關將軍因戰功晉升為三十二軍團軍團長。

陝西冷娃畢生窮力殺倭寇: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保衛武漢之戰,關部在固守瑞昌和金中狙擊戰中,任務完成得非常精采。他以“穩、忍、狠”三字訣與敵之“飛機炸、大炮轟、戰車衝、步兵擁”的戰術相抗衡。他以梅花陣佈防,以環形陣應敵,將部隊以營為單位分佈在各個山頭,結合地形、地貌特點構築工事,使防守部隊均置身於工事掩體之下,既能在敵狂轟濫炸之下減少傷亡,又能在敵攻擊時,憑藉掩體殺傷敵人。各山頭守軍既可獨立作戰,又可彼此相互策應,使攻山之敵置於我交叉火力網之中,難於有效進攻。即使敵人能攻下一個山頭,仍陷於我凹形袋中,最終不能自拔。他還利用敵人黑夜龜縮時,佈置部隊輪流換防,使我軍始終處於精神充沛的狀態。故而成功地擊退敵人多次輪番進攻。

1944年夏,關被任命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抗戰勝利後,又先後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校長、陸軍總司令。1949年因不願同室操戈,堅辭陸軍總司令職務。隱居香港後,仍心繫祖國,真誠希望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半壁河山狼煙中,烽火照紅北地冰。長城之外牧寇馬,鐵蹄咫尺危古城。大廈將傾於湯火,神州存亡瞬息中。豈肯折膝求苟安,站直拋顱笑顏生。炎黃子孫多傲骨,我今抗日三請纓。”這首詩,是關麟徵將軍在長城抗戰時,為喚起民眾同仇敵愾,以血沃中華之決心而發出的悲壯誓言。

1980年7月30號凌晨1點,在香港的伊麗莎白醫院,收治了一位古稀的老人,在搶救過程中,醫護人員發現他胸前傷痕累累,面對訝異的醫護人員,老夫人解釋道“這些傷痕是他抗日浴血奮戰所傷”,這位老人便是關麟徵。8月1號,抗日名將關麟徵在香港離世,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國府敗退臺灣,關將軍並未追隨前往,而是留在了香港度過餘生,這也是這位陝西冷娃“生冷蹭倔”的最後體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