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襄阳首例“人工肺”搭建成功!

给病情比较重的患者按上“人工肺”暂时替代自己的肺部功能,等患者肺部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取下“人工肺”是新冠肺炎治疗手段之一,最近在市中心医院我市首例“人工肺”搭建成功。

襄阳首例“人工肺”搭建成功!


住在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的11号患者自1月31号开始发病,出现发热症状,2月1号到发热门诊就诊,2月4号转到医院ICU的时候,很快就上了无创呼吸机,但是一天半后,病情开始恶化,呼吸困难比较明显。2月7号,经过医院的研究决定,给患者上“人工肺”。

刘阳是参与这次手术的医生之一,他说,搭建ECMO(人工肺)相当一台外科手术,至少需要4个人才能完成,主刀医生在患者右腿根部进行穿刺,将小拇指粗细的管道开口准确对接至心脏的下腔静脉,随后颈部右侧同样需要穿刺,将同样材质的专用管,置入颈内静脉管口对接至心脏的上腔静脉。整个过程,必须准确无误,而且还要在穿着隔离服、防护服、一次性手术衣、眼罩、面屏一系列防护措施下完成。

襄阳首例“人工肺”搭建成功!


刘阳说,做完手术后,患者后期“人工肺”运转时的情况却不容他有丝毫放松,每3到4个小时,就需要查看一次凝血指标。因为患者必须保证血液在体外的管道或者仪器内不凝固,也要保证在体内不能出血,才能保证ECMO的正常运转。ECMO相当于肺,把氧气加进去,让血液在体外进行交换,然后把血液再输到体内,让肺休息。

在刘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现在11号床的病情较以前稳定了许多,也让刘阳松了一口气。

襄阳首例“人工肺”搭建成功!


刘阳说,原来的肺已经基本上不行了,或者是没有什么功能了,用人工肺给他支持一段时间,等他的肺充分休息恢复了以后,就慢慢地把这个机器撤掉。

截止记者发稿前,11床的患者已经撤掉了“人工肺”,目前尚在恢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