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护士付曼:脸上的印迹如风雨后的彩虹

“一轮夜班下来,曾经一白遮百丑的脸已‘残’了……”

这是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90后护士付曼2月28日凌晨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条信息。自2月20日随重庆第十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赴孝感以来,付曼经历了在战“疫”前线的第一次夜“战”。

护士付曼:脸上的印迹如风雨后的彩虹

战“疫”前线的付曼。

2月27日,根据孝昌县人民医院的安排,忠县人民医院援鄂的30名医护人员由原先的2组分成了4组,付曼和麻淑梅等7名队员被分到了感染科。排班表发下来,付曼当天就被安排了一个20-24点夜班。虽然到孝昌医院已有好几天了,也进过隔离病区,但上夜班还是头一次,而且还是到一个新科室。夜班医护人员较白班少,自己对病区环境也不熟悉,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付曼心里直打鼓。好在同组的几个小姐妹给了她极大的鼓励,麻老师耐心地疏导她。再看看儿子画来的“妈妈加油”,付曼暗暗地为自己打气。

晚上7点,班车司机送付曼到达医院,早已下班的麻老师还在科室等着她。感染科分为2楼和3楼两个病区,每层楼有12名住院患者。就像一个即将上场的战士,付曼既兴奋又紧张。在麻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付曼和同班的护士按流程穿戴好防护装备,跨过三道门,走进了2楼隔离病房。整个病房环境整洁,每一个流程都贴上了醒目的标识。跟上一班的护士莉莉完成交接后,付曼开始了自己的首个夜班。

“刚开始感到特别憋闷。”付曼说,因为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护目镜也经常被雾水遮住视线,行动笨拙,窒息感明显。她试着做呼吸操平静后,开始病房巡视,跟患者沟通。这个时候大多患者还没有休息,对于年轻人来讲,普通话沟通完全没问题,但有的老人或许听不懂,只能慢慢地说,还要比划着说。大家都表示了欢迎,有了患者的鼓励,付曼感觉自己越来越轻松了。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奶奶,她俩的病情相对重一点,上了吸氧设备,付曼不时要去看看她们。与付曼同班的孝昌护士,人特别热情,总是关切地问她需要帮助吗。当地的医护人员已经连续战斗一个多月了,前期病员激增、物资紧缺、人力不足,一个班要上十几个小时,付曼深感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不知不觉4个小时过去了,付曼走出了隔离病房,脱下防护装备。爱臭美的她特意为自己留下了一张美照。付曼说,虽然有些惨不忍睹,却有一种莫名的悲壮和自豪。

从隔离病房出来,付曼还不能立刻回到宾馆,需要在科室的值班室休息待命,如果里面的同事有什么不适应可以立刻顶上。这两天孝昌一直是阴雨天,特别的冷,从隔离病房出来的付曼瑟瑟发抖。还好暖心的麻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打扫出值班室铺上了厚厚的被褥。这样的小感动每天都在发生,让付曼即使远在他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第二天早上8点,协助白班完成配药后,付曼的第一个夜“战”结束。回到宾馆,妈妈发来视频,看到女儿脸上的印迹哭了。付曼笑着安慰道,“没事,你要相信你的女儿很强,你不觉得我脸上的印迹就像风雨过后的一道道彩虹吗?”

付曼说,一个个党员不顾安危挺身而出,她已向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在抗疫前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杜德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