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人打仗,兩軍交戰真如《三國演義》裡面那樣先由雙方將領單挑嗎?

無神者老文


有單挑,很少

1 史書只會記載戰役勝敗,很少寫戰場細節,你是無法從《三國志》裡邊找到“一回而斬之”“三英戰呂布”這樣的內容的,而各種通俗小說演義則不然,如果像史書裡邊那麼寫,估計就沒人看了,在三國志中關張馬黃趙總共一章,小說作者和說書人為了吸引觀眾,會對史料內容進行加工,所以問題中古代打仗大多采取將領單挑式的說法其實是不合適的

2 古時打仗確實有單挑一說,可能是從春秋時期的“致師”演化來的,關於致師,請參考 祝中熹:先秦獨特的挑戰方式

引用一段描述:

為什麼杜預及其後的許多注家,都把挑戰與致師看作是一回事呢?那是由於挑戰一詞的內涵,從戰國以後發生了變化,其詞義已不再廣含表示欲戰意圖的各種形式,而縮小為指獨身赴敵陣前作武裝挑釁這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則與戰國前的致師形式比較接近。《史記·項羽本紀》載楚漢兩軍對峙於廣武:“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項羽要求與劉邦“挑戰決雌雄”,意為兩人一對一地交鋒,頗有點中世紀歐洲貴族社會中的“決鬥”味道。此時的挑戰含義,就是指雙方各派一名勇士對面交手。這種鬥將式挑戰,漢以後的史籍乃至筆記、小說中常常言及,如《隋書·史萬歲傳》栽:史萬歲戍敦煌時,“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過,令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土決勝負耳。’突厥許諾,因遣一騎挑戰。……萬歲馳斬其首而還。”嚴格地說,這種挑戰不論就其形式還是就其意義,都有別於致師。致師以車乘為行動單位,挑戰則是獨騎而出;致師是一種主動的突襲,其中心環節是闖壘,不存在對方應不應的問題,而挑戰則是先“挑”後“戰”,如對方不應,則挑戰行動至多不過是一場陣前的叫罵而已。從實戰角度說,致師是以少對眾的搏殺,挑戰是一對一的交鋒。總之,挑戰已不具備致師那種先聲奪人的銳利氣勢,而更多地帶有陣前比武的性質,從而也就失去了致師所特有的那種略含浪漫主義氣息的冒險色彩。

3 關於古代打仗,先秦,特別是春秋,打仗可是要身份的,可不是誰想打就能打,再加上那會人少,一個國家也就那幾個城池,甚至有些國家就只有個都城,打個仗幾千人已經算是大仗了,出現致師單挑不足為奇,到後來,隨著戰車,弓弩,騎兵,乃至後來的火槍大炮在戰爭中的大規模使用,戰爭整個追求的是排兵佈陣以及各種兵種的配合,各種環境因素的利用,主將神馬的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關係戰局勝敗,所謂“中軍”防守嚴密,就可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陣前單挑不是沒有,只是極其少見,一人身系千萬人的生死,怎麼能不慎重呢,即使是對陣佔優,像朱棣常遇春年這樣帶隊衝鋒的猛男也是很少見的。

4 綜上:古代戰爭很少採用單挑形式,有單挑的,但是很少見,產生這樣的錯覺是由小說評書的描寫造成的


Luy說電影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提到三國以及三國之前的電視或者是小說時,印象中都是以戰爭為主,而且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無論是步兵騎兵,都在一處寬敞的野外之地列陣,在雙方列好陣勢後,一方會出現一位大將,騎馬提槍對著對方陣營大吼。往往雙方的將領要騎馬執刀先打上他幾百個回合。而且往往是單挑之中贏了的那一方軍隊一定會打敗輸了的那一方軍隊,從不例外。這有點像美國的西部牛仔對決,但是西部牛仔畢竟是單槍匹馬,而兩軍對陣是上萬乃至幾十萬的軍隊對決,兩軍陣前,將領們真的會單挑嗎?


據史書記載,這種行為確實存在過,不過大部分的單挑是在前秦之前,那時候帶兵打仗的將領們都是貴族出身。他們之間有一種獨特的貴族文化,類似於英國的紳士風度。先秦時期基本是以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爭,就是以戰車為中心,以步卒為配合進行的。戰車通常是一車四馬,戰車上的三個人,中間的人負責駕駛,主將拿著長戈在左邊,而副將拿著長戈或者其他的輔助武器在右邊。作戰的主體是車上的甲士,車戰又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這樣的車戰,自然就變成了雙方甲士之間的單挑。



前秦之後,這樣的風氣逐漸沒落。原因是因為北方匈奴的進攻。匈奴不僅擅長騎兵,更加可怕的是他們的弓箭,人還未到,剪就射過來了。這樣的打法一開始就把中原的那些貴族們打的暈頭轉向。匈奴才不會和你講什麼紳士風度,貴族禮儀之類的禮節,人家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殺光,燒光,強光的三光政策,上來就一群人招呼你。再後來,明清之時,由於武器的進步,單挑徹底消失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將軍是一支軍隊的核心,負責軍隊的所有部署。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行兵在外,將軍是最高級別的統帥了,這時候山高皇帝遠,皇帝的聖旨也不管用。所以將軍的性命安危,對於整支軍隊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在正式戰爭中,一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不會輕易上戰場的,而是派出自己的副手來打先鋒,本人就留守在軍營大後方的主帳之中。 即便不上戰場,大將軍也會派出不少的斥候隨時回稟戰場局勢,以便最及時的做出戰事判斷。所以也不可能是雙方將領出來單挑,多是兩軍交戰時主將先鋒先行對決,單挑獨鬥一決高下,一是為了鼓舞全軍士氣,提高全軍氣勢,讓全軍對勝利有個良好的心理作用和樂觀心態,二是為了破敵士氣,打擊對方戰士的心裡,讓敵人軍心不穩。



所以,在古代,只有先秦的車戰類似於單挑的作戰形式,除此之外根本不可能會有武將之間單挑的存在。倘若掌握一支軍隊的武將出陣到最前沿叫陣和人單挑,在冷兵器時代,就會被弓箭射成篩子或者被一群人上來亂刀剁成肉泥。而在熱兵器時代更為直接,一炮送他見閻王。


昊濤說史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又有誰會敢冒風險,讓己方主將出去單挑呢?

翻越《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經常會有這樣的橋段,雙方列好陣後,各自派出一員大將,相互叫陣吶喊,鼓舞士氣,然後,隨著兩軍戰鼓的節奏,兩名大將策馬相迎,交戰在一起,隨著一方將領的倒下,另一員將領手一揮,己方大軍掩殺,另一方則迅速潰敗。

其實大家仔細想一下,就覺得這樣的情節是十分不合理的。試想一下,兩軍交戰,且不論前後準備軍糧、動員軍民,行軍助營,且說雙方打仗,輸了不僅是人員上有損失,更是在地盤、城池上有極大的損失。怎麼可能僅憑兩員將領的勝負來決定呢?那是不是也太兒戲了。

兩軍打仗,將領確實十分重要,但他的重要性,不是能不能以一殺百或以一當十,重要的是他的戰略思想,戰術佈局。在戰場上,將領就相當於頭腦,士兵相當於四肢。打起仗來,揮出去的,有殺傷力的,肯定是拳頭,而該打哪裡,怎麼揮出拳頭最有力,當然是頭腦決定的。

所以我們也能發現,在《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中,也有許多我們理解為文臣的人曾做過三軍統帥、大都督之類的職務。這些人可能武藝並不好,或者用筆比用刀要厲害,但他們能做主帥,就是因為他們在軍事上的頭腦是十分厲害的。

像《三國演義》裡的,動不動就來一個“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馬超許褚大戰三百回合”等等,除了有極少數可以通過正史考究外,更多的是杜撰出來的,為了增加該書的閱讀樂趣,打動讀者罷了。


始終先生


首先題主要明確《三國演義》給誰看的。

之前聽過《隋唐演義》《說岳》,那時候家裡老人拿著收音機,裡面單田芳,劉蘭芳“哐啷啷,轟隆隆”說著戰爭,記得有次聽到岳飛的時候說了一個故事:說因為金人南侵,一家幾十口人在大路上碰到了金兀朮的幾十萬大軍,這時候這家人的家主–一個七十多的老大爺怒了,佔著路,非要跟金兀朮叫板,結果一方几十個人一方几十萬人堵在路口罵街。罵街過癮之後老頭要和金兀朮單挑,老頭神功附體打贏了,最後十幾個人把幾十萬人打跑了。

這些演義在我童年的時候滿足了我,讓我自以為能打敗街頭那個高個子小孩。

兵勝孫武說“兵者,詭道也。”他這話告訴我們,打仗“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群人形成一堵人牆往前擠。而且短兵相接不是上策,動
腦子是第一位的。


吉耶221


古代打仗是有單挑的,單挑界的鼻祖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不是關羽張飛,更不是許褚典韋,而是三千多年前的姜子牙姜太公。

話說周武王聯合各路諸侯伐商,聯軍4.5萬人來到牧野,紂王以七十萬奴隸大軍(一說十七萬)相拒。

由於敵我勢力過於懸殊,周武王便讓姜子牙帶著少量勇士衝到對方陣前挑戰。商紂的奴隸大軍被姜子牙的勇氣震懾,不但無人敢應戰,反而陣腳大亂。

周武王乘勢發動總攻,擊敗了商紂大軍。

《逸周書·克殷》: 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 孔晁注:“挑戰也。”

春秋時期,戰爭仍是“貴族”模式,陣前致師的行為不少。戰國之後,步兵興起成為軍隊的主要力量,將領單挑慢慢也就少了,但並未完全絕跡。

到了楚漢相爭時,出身貴族的項羽仍然想用陣前單挑來解決問題。

項羽某次在陣前對劉邦說:“天下好幾年不安定就是因為我們兩個人,我願意和漢王決鬥,不要再讓天下百姓受苦了!”

劉邦笑著拒絕道:“我寧願鬥智不鬥力!”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三國時期,也有單挑行為,最有名的當然是呂布呂奉先。

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為其報仇,兵犯長安。

呂布兵少,卻也不願意困守長安,打開城門對郭汜說:“讓士兵們都退後,我們兩個來決一死戰!”

郭汜大概對自己的武力也很自信,居然答應了和呂布單挑。結果兩馬相交,呂布一矛將郭汜刺下馬來。郭汜的部下拼死將他就回。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這確是當時的人的傳言,並非後世羅貫中的虛構。而羅貫中在演義裡把呂布寫出天下第一勇將,當然也不是憑空想象。

《英雄記》: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莊蘇谷


有單挑,很少 1 史書只會記載戰役勝敗,很少寫戰場細節,你是無法從《三國志》裡邊找到“一回而斬之”“三英戰呂布”這樣的內容的,而各種通俗小說演義則不然,如果像史書裡邊那麼寫,估計就沒人看了,在三國志中關張馬黃趙總共一章,小說作者和說書人為了吸引觀眾,會對史料內容進行加工,所以問題中古代打仗大多采取將領單挑式的說法其實是不合適的 2 古時打仗確實有單挑一說,可能是從春秋時期的“致師”演化來的, 引用一段描述: 為什麼杜預及其後的許多注家,都把挑戰與致師看作是一回事呢?那是由於挑戰一詞的內涵,從戰國以後發生了變化,其詞義已不再廣含表示欲戰意圖的各種形式,而縮小為指獨身赴敵陣前作武裝挑釁這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則與戰國前的致師形式比較接近。《史記·項羽本紀》載楚漢兩軍對峙於廣武:“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項羽要求與劉邦“挑戰決雌雄”,意為兩人一對一地交鋒,頗有點中世紀歐洲貴族社會中的“決鬥”味道。此時的挑戰含義,就是指雙方各派一名勇士對面交手。這種鬥將式挑戰,漢以後的史籍乃至筆記、小說中常常言及,如《隋書·史萬歲傳》栽:史萬歲戍敦煌時,“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過,令殺之?但當各遣一壯土決勝負耳。’突厥許諾,因遣一騎挑戰。……萬歲馳斬其首而還。”嚴格地說,這種挑戰不論就其形式還是就其意義,都有別於致師。致師以車乘為行動單位,挑戰則是獨騎而出;致師是一種主動的突襲,其中心環節是闖壘,不存在對方應不應的問題,而挑戰則是先“挑”後“戰”,如對方不應,則挑戰行動至多不過是一場陣前的叫罵而已。從實戰角度說,致師是以少對眾的搏殺,挑戰是一對一的交鋒。總之,挑戰已不具備致師那種先聲奪人的銳利氣勢,而更多地帶有陣前比武的性質,從而也就失去了致師所特有的那種略含浪漫主義氣息的冒險色彩。 3 關於古代打仗,先秦,特別是春秋,打仗可是要身份的,可不是誰想打就能打,再加上那會人少,一個國家也就那幾個城池,甚至有些國家就只有個都城,打個仗幾千人已經算是大仗了,出現致師單挑不足為奇,到後來,隨著戰車,弓弩,騎兵,乃至後來的火槍大炮在戰爭中的大規模使用,戰爭整個追求的是排兵佈陣以及各種兵種的配合,各種環境因素的利用,主將神馬的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關係戰局勝敗,所謂“中軍”防守嚴密,就可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陣前單挑不是沒有,只是極其少見,一人身系千萬人的生死,怎麼能不慎重呢,即使是對陣佔優,像朱棣常遇春年這樣帶隊衝鋒的猛男也是很少見的。4 綜上:古代戰爭很少採用單挑形式,有單挑的,但是很少見,產生這樣的錯覺是由小說評書的描寫造成的。古代竟然發生了這麼多次的戰爭,為啥找到單挑記錄的也就幾十個?要知道整整一部三國演義,裡面的單挑場景就有幾百個,這之間難道不互相矛盾嗎?小編告訴你,這一點都不矛盾,因為三國演義只是小說而已,小說追求的是給讀者一些快感,能讓讀者從中找到一些閱讀的樂趣,所以作者就必須創造一些精彩的情節來打動讀者,如果在小說中戰爭場景按史書來寫的話,那麼這場戰役也就不過寥寥數語,根本就體現不出一場戰爭的激烈性。所以武將單挑是必須的,並不是他們想單挑,而是作者想讓這些武將單挑。古代雖然出現單挑記錄的時候非常少,可並不是沒有,這也是由於一些歷史條件造成的。在五代時期,眾多的小國實力相當,但是彼此之間都有戰爭,各個諸侯們都曉得對方的實力,如果雙方硬拼的話,都沒有絕對把握獲得勝利,這才要雙方默契的選擇了武將單挑的行為,武將單挑不僅可以代表諸侯的榮譽,更是能夠避免雙方兵力受挫,到時候再紛亂的戰爭霸中難以立足。相反在國家統一時,由於國家軍事人才的高度集中化,在於其他敵人作戰時基本上不會採取武將單挑的策略,因為兵力的絕對優勢根本沒有必要再讓武將冒險,有絕對優勢的一方士氣必然旺盛,此時的這一方是絕對不會給對方鼓舞士氣的機會,所以必須避免單挑這種萬不得已的做法。在古代,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好的將領可以抵百萬雄師,朝廷從全國費盡心力招募來的兵士,目的就是為了打仗,而不是打醬油。大將一般擔當的任務都是負責指揮和調動,將軍所在的營帳稱為中軍帳,是整個軍隊的指揮中樞,各方面的軍隊都要無條件的保證中軍帳的安全,只要主將不死,己方的大旗依然不倒,這樣即使是兵敗也是有序的撤退而不是潰退。這就相當於一個人體,將軍屬於大腦,兵士屬於四肢,在打架的時候都是用四肢打架,從沒看見人有幾個互相用頭撞的。所以雙方的大將一般不會採取單挑的策略,反而都是互相惦記著對方的中軍,因為一旦拿下中軍寶帳,就意味著對方的核心水晶被摧毀,這樣一來,敵方的組織會馬上陷入混亂,士兵沒有了將軍的指揮,只能無頭蒼蠅般亂撞,即使人數再多也只有被人家砍的份兒。從這裡我們就知道,無論是看三國還是水滸,大將單挑都是少數,雙方將領比拼的更多的還是智慧和作戰經驗,如果單純的靠武力值來決定雙方的勝負,項羽,呂布這樣的出名武將早就成了天下共主了,又會搞司馬懿什麼事呢?






往事不再從來


好漢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一人之力很難和眾人匹敵,古時兩軍對陣,千軍萬馬相持,單靠一兩個將領的輸贏就能決定兩軍勝負,那是開玩笑。從古以來,兩軍打仗,雙方單挑的事少之又少,《孫子兵法》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因此武將單挑來決定戰場勝負,那只有傳奇小說中才出現的事,真實的歷史上真的很難存在。

關於三國時的行軍打仗,《三國演義》中有大量如是描寫:列陣之後,主將騎馬上前一對一廝殺,通常是大戰多少回合,要麼一方負傷敗陣,要麼一方被刺(砍)死於馬下,勝的一方掩殺過去,打敗對方。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謂單挑,即兩匹馬相向疾馳,接觸交手是為一個照面,調轉馬頭衝過來再交手,合兩個照面為一回合。一般來講,三個照面後,馬的奔跑衝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學作品經常通過單挑以事渲染,正史卻不屑一提。二十四史裡幾乎沒有單挑。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有各時期的戰術原則,哪能靠主將單挑決鬥而定勝負呢!

由此可見,陳壽在《三國志》中寫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也屬於恭維之詞。一支部隊的主將,是不會衝在最前邊的,因為敵方矯健者甚多,特別是年輕的下級武官和強壯的兵目,會造成嚴重威脅,一旦帶隊主官有所閃失,這支隊伍就陷入無指揮的境況,後果不堪設想。

古代打仗有一種說法叫“兵對兵,將對將”,這裡的將對將不一定非是一個人對一個人,也可以一個人對幾個人,如“三英戰呂布”。

再者對將叫陣只是戰爭取勝的一種策略,如果通過戰勝對方的將軍不僅可以打擊敵人的士氣也可以鼓舞我軍的士氣,使自己在戰爭中佔據優勢。

其次:如果在敵我雙方實力懸殊的時候一擁而上,直接就解決了問題,完全沒必要單挑,如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這裡面趙子龍戰的可不是一個人。

還有: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仍然將對將,極大的可能是對方想降服這名敵將,也就是看中了這名敵將的本事了,想光明正大地折服他。

單挑?當然不乏逞勇的猛人,但是他們也只是衝鋒陷陣

為什麼說一個將領猛,要特別點明喜歡帶頭衝鋒等等,那是因為大部分的高級將領都是坐鎮中路,指揮全軍的

就連騎兵衝鋒,那也很少有將領衝鋒在前的,更別說單挑了。那麼多的人,就算你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像很多從小兵摸爬滾打混上去的,好不容易能躲在後面了,你讓他去單挑。單挑可是動不動就見閻王的差事,誰願意幹。敢在陣前單挑的,那在普通人心中就是英雄,渾身是膽的人。

人人都有英雄夢,不是渴望成為英雄,就是期望英雄來解救困難中的自己,但是真的英雄太少了,所以我們塑造了很多英雄。

比如陣前單挑。這種心理被稱為“英雄觀史”,它影響到很多小說。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都是通過塑造一個個敢於單挑,不怕沒命的這麼一幫人。

再者兩幫人再怎麼打,再多宏大,但是在文字裡,還是兩個人的單挑打鬥更加刺激,能挑起讀者的興趣。


半程小小小明


兩軍交戰,雙方擺開陣勢,先叫陣對罵一番,然後雙方主將展開對決,一方被主角斬首,然後主角率領眾將士掩殺過去,把對方打敗。這也許只有在電視劇裡才有的狗血劇情。現實打仗怎麼可能這樣呢!戰爭是很殘酷的,一般決策層是不會上前線的,短兵相接,相互廝殺是很殘酷的,都會有組織有分工的進行,令行禁止,團結協作。而不是主將之間的單挑,那純屬電視劇裡的虛構。


紫伊慕婉


遠古時代不論,東漢末年的戰爭顯然不是《三國演義》裡寫的那樣。但《三國演義》經常寫大將先單挑的橋段,沒有任何問題。

像三國演義這樣的作品,在成書之前是民間藝人以唱戲、說書等形式講給老百姓聽的。這些目標受眾或許能理解幾十幾百人的村戰,但萬人級別的戰爭對他們來說完全是未知領域。待其成書之後,知識分子也會讀,但他們對戰爭的理解也就比老百姓多點有限。

慮及此,《三國演義》完全沒有必要復現一個真實的戰爭場景,他需要做的是把戰爭轉化為一個能被受眾理解的形式。考慮到將領的確對戰爭的結果有重要影響,而且將領通常是作品裡著重塑造的角色,那麼小說裡化“軍隊/戰爭”為“武將/單挑”就是一舉兩得的操作。書裡寫的單挑屢屢獲勝的強者,對應到歷史上可能是他真的有高超的個人武勇,也可能是他指揮部隊作戰的能力強,戰績好。

像是書裡關二爺的著名經驗包文丑,在《三國志》裡的記載是部隊潰散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而《三國演義》在講這一段的時候添加了關羽,也提到了部隊“大亂”,他與關羽交手時因為心怯而被斬殺。這就是在大致復原歷史的基礎之上,合理添加了一些單挑要素。

所以讀書不能讀死書,得體會精神。古典戰爭裡沒有單挑不等於相關小說裡寫的單挑沒有意義。


百勝軍節度使


小時候看過隋唐演義 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常對裡面的戰爭場面感到奇怪,不可思議。一般是在一處平坦寬闊的地方兩軍對陣,雙方各派一員將領單挑,其他人觀戰 吶喊助威……我的媽呀,這哪是打仗啊,這分明是小孩過家家啊。打仗豈同兒戲,這完全不合軍事常理,有悖孫子兵法。所以這些情節描寫只能博讀者一樂,千萬不可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