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我做的米飯總是黏糊糊,用電飯鍋也這樣?有什麼辦法嗎?

我就不愛看你


煮米飯我還是稍微有點經驗的,因為我家每個星期要吃掉10斤大米。

首先你要確定你用什麼去煮

1如果你用電飯鍋的話。國產的那種不帶壓力的電飯鍋基本上是1:1.5的比例。也就是一小杯米,然後一杯半的水。

或你用國產的或者是日本的帶Ih壓力國的話,基本上是1:1.3或者是1.2。有的鍋會直接帶上刻度,你可以按照放你的多少,然後把水加到指定的刻度就可以,這樣操作比較簡單。

建議你在煮之前可以放一點豬油,這樣味道會更加香。

2如果你是用砂鍋小鐵鍋去做米飯的話,那基本上是1:1.5的比例。首先大米要泡浸泡。大概半小時左右等大米,大部分的樣子都發白了。就可以把它放到砂鍋裡煮,開大火等氣泡冒出來的時候,然後關小火煮。但是這個怎麼判斷它是熟了比較難控制。你可以打開鍋嘗一嘗,基本上就是聽到鍋底啪啦啪啦啪啦響的時候,你就打開過去嘗一嘗米飯是不是符合你的口感。如果你覺得可以了,關火再悶10分鐘。那做出的米飯比較香,比電飯鍋要好吃一些,而且還有比較誘人的鍋巴。

3還有一種是蒸米飯,蒸米飯呢,也是按照1:1.5的比例把大米和水放到容器裡不鏽鋼的或者是瓷盆裡,然後放到籠屜上去蒸,大概蒸30分鐘左右就即可。

再有一種呢,是我父母小時候吃過的撈米飯。就是先把大米和水放到鍋裡面多放水,然後開大火煮,煮完之後呢,把上面的這個米湯它盛出來,然後給小孩喝,剩下的呢,再開小火再燜,這樣就可以把米飯燜熟,你也可以喝到米汁。

最後,我還是喜歡第二種方法用砂鍋做!


油炸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米飯稀糊的原因有幾下幾個方面:

1、水和米配比:煮飯的時候,米和水放的多少決定味道好壞的關鍵。在平時,我遵循的原則是:煮飯時不管放了多少米,只要保證鍋裡的水面比大米高出食指一個關節,煮出來的米飯粒粒分明也不會粘鍋。

2、鍋的問題:一口好鍋是成就美食的關鍵,如何選擇鍋尤為重要。電飯煲都是金屬內膽,這個金屬內膽是煮飯的關鍵。金屬內膽都會有一層隔離層,來有效隔離。出現粘鍋的原因很可能是溫控熱敏電阻損壞。現在市面上的電飯煲內膽質量都可以,只要不是用鋼絲球、強力刷這類容易傷害內膽的清潔工具,就不會有問題。

結合自己平常做飯的經驗,如何製作出美味的米飯,整理了下,僅供參考!

一、煮飯前:滴幾滴油、適當水量

1、滴油。首先倒幾滴油(花生油、色拉油均可)在鍋裡,然後再放入大米煮飯。這個操作能夠起到不粘鍋的效果。油會在米飯和內膽中間形成一個保護膜,這樣米飯就不容易粘在電飯鍋,而且煮出來的米飯更加可口好吃。

2、加水。水量適中,搭配好米和水的比例。

二、煮飯後:多燜一會

當米飯煮好後,我們不要馬上打開鍋蓋,讓米飯燜一會兒。這樣做的原因是,由於鍋底的一層米飯其受熱程度大於頂部一層,而多燜一會,可以讓米飯整體受熱均勻,也就降低了底部粘鍋程度。

三、洗鍋時:溫水浸泡

如果鍋底粘鍋嚴重,在清洗時也不要用鋼絲球清洗,否則會破壞內膽的防粘鍋材質。應該用溫水泡一會兒,讓粘在鍋底的米飯變軟,再用洗碗布擦拭,就很容易洗乾淨了。


沂南故事


米飯黏糊糊,說明加水多了。以下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電飯鍋裡有幾個刻度,上面寫著2、3、4、5這樣幾個數字,這些數字就是告訴你需要放多少水的水位線。

如果是2杯米(電飯鍋裡配的那種塑料杯),水位就到數字“2”

3杯米,水位就到數字“3”

如果是新米,就放在數字刻度線剛剛好的位置即可。

如果是沉米,吸水量比較高,水的位置稍稍高過水位線即可。


60後文藝女青年


有人覺得煮米飯是最簡單的事:把米洗淨放進去加水通電就完事了。其實煮米飯也是技術活,食堂和餐館酒店就不用說了,光是自己家裡煮米飯就需要變通的。我以前也覺得煮米飯是最簡單的,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為什麼有人煮米飯看著就有食慾,粒粒飽滿有光澤,有人煮米飯要麼乾巴巴難以下嚥,要麼黏糊糊的一團不忍直視,這就是需要變通的地方。有人說跟米的好壞有關係,要買好米,越貴越好,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好米自然有好的道理,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買好的買貴的,經濟條件也不容許啊。我經常吃的米都是3塊錢左右的,煮出來的米飯也不比10塊一斤的米差。我的做法其實很簡單,米要多淘洗幾遍(3次以上,如果要留著做炒飯那就淘洗至清水狀態),水要適量(剛蓋過米為宜,當然不同的米加水量是不同的,換了新的米只要試兩次就行了,第三次就知道加多少水了),有時間就浸泡10分鐘(只做炒飯的不要浸泡),然後滴幾滴玉米油(沒有味道的油都可以,不要把米本身的香味掩蓋了就行),然後就通電開始煮了,煮好以後可以燜幾分鐘,如果著急吃不燜也沒有問題的。如果同樣的米煮了3次以上還煮不好的,請自查。


我是一直存在主義


我的回答是,第一首先要選好大米,如果大米沒選好,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來煮,煮出來的米飯都不怎麼好吃,因為大米的品種各自不同,一般大米分為兩類,就是長粒米和圓粒米,想要煮出最好吃的米飯,第一要選長粒米,因為大部分的長粒米比圓粒米好吃,所以選最好的長粒米,煮法是,首先把大米放在盆裡放冷水泡過15一20分鐘,然後用手輕輕搓動大米,不要用力搓,搓洗一次就夠了,搓洗多了會造成大米的營養和香味的流失,把洗好的大米放入電飯鍋放水不要放太多了,讓水淹沒食指的一節關節就可以了,把電飯煲插上電源,按下煮飯開關,等跳到保溫時不要拔電源,不要打開鍋蓋,讓保溫狀態再燜10分鐘,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最好吃了,而且又有香味,不粘鍋,也不會黏糊糊的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caaeff6e2594904af6a50320fcfa676\

苗族翠翠


一 米洗乾淨後,水比例最重要,不得超過一手指節,

二 米內放少於鹽和幾滴油

三 泡二十分鐘後插電源

四保證好吃,不粘糊

五多年從事餐飲,


用戶215709578914麥田


個人經驗,用電飯煲煮飯,淘好米後,放鍋裡,放水蓋過米,到食指第一關節就好,煮的飯剛剛好,不硬也不黏。用多用鍋煮飯,把淘好的米放到鍋裡,加入熱水煮,這時不用在乎水多少,不時用勺子攪拌,主要是不讓米成坨,待米煮到泛白,米粒有點分丫就用漏盆撈起來立幹水,然後到掉濾出的米湯,多用鍋裡重新加水,切記要低於飯擱兩公分,再接著把立幹水的米放進去,用筷子插幾個孔,蓋上鍋蓋,放到爐子上蒸,待到鍋蓋冒大氣飯就熟了,而且煮出來的飯粒是一粒一粒的,非常好吃,這種飯最適合做蛋炒飯,炒出來的蛋炒飯是最好吃的,確確實實的金包銀。


長江孤鴻


你做的米飯老是黏糊糊的,那麼首先問題就是你水加多了。

煮米飯其實就是最簡單的一件事,如果你經常參與你家的家務,那麼用心了,只要兩三次你就可以成為煮飯大師的。

1.煮米飯前你必須用溫水多洗幾遍,不要聽網上很多人說的什麼洗多了沒有營養,因為現在的大米都是用機器的,有些米還是拋光打蠟的,所以建議多用溫水洗幾遍。

2.洗好了下鍋,放水淹沒米飯你中指第一節手指頭三分之二就硬了,如果米是泡過水的,就加手指頭第一節一半就行了。如果用電飯煲按下煮飯鍵就可以了,如果用高壓鍋,出氣後五分鐘關火等半個小時打開就可以吃了。

按以上步驟,保證你的米飯噴噴香!


無餓不做事


米飯做的總黏糊有兩個原因,第一個主要是因為水量沒有掌握好,一般大米清洗後加水後,水面和米之間最多保留食指之間至第一個指關節的距離,這樣水量不多不少;第二個原因估計是米的問題,梗米、長粒香等北方大米比較吃水,蒸出的米飯比較筋道,湖北等南方大米不太吃水,水量掌握不好容易黏糊;還有一種米叫粥米,只適合熬粥,蒸飯很粘。總之,選擇適合的米,掌握適當的水量看看調整就好了[靈光一閃]



胖頭魚60829019


水和米的比例具體應該是多少,一般我是靠經驗。如果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按照水米比例1:1.2~1.4之間。然後根據飯做出來的情況,適當的再減少或者是添加一點點。有些時候米飯做出來黏糊糊的,跟米有很大的關係!有的時候也跟這個電飯鍋的這個質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先試著調一下水米比例,如果還不行,再考慮米和鍋的原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898391c5502405b87518b2828c8b9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