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文聖孔子跟武聖關二爺比,哪個更有影響力?

玉剛哥哥


這個問題比較雷人,竟然拿孔大爺與關二爺比較,記住一句話: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一、先來說孔子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包羅宏富的孔子思想涉及政治、哲學、倫理、 道德。教育等立身處世,為政治國的諸多方面。中華民族被稱為文明古國、秒義之邦,其寬 厚宏廊的偉大氣魄和見義勇為、殺身成仁的崇高道德風範都與孔子思想的影氣分不開。孔子 思想不僅對中國歷史和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世界東方和西方的文明發 展也有重大的影響。它已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學說。

孔子被列在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不是沒有依據和道理的…因為他不僅是中國而且是 世界人類歷史上的一位古代的偉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思想和文化發展史上影響面’ 之大、時間之長,程度之深都.可冠之第一。他的思想是中華民族一的一份寶貴的歷史遺產。以 馬列主義為指導,對他的思想進行歷史的客觀的分析,批判地繼承這珍貴的歷史遺產,對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以及探討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孔子是古代東方的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在各個歷史時期,曾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到世界東方各國。

孔子的思想不僅給世界東方各國社會以巨大的影響,而且西傳歐洲,對西方一些國家也 有重大的影響。中國同西方的陸路交通早在漢朝就已開始。據李約瑟說:“早在公元二世 紀,關於儒家的一些傳說似乎已傳入歐洲。” 歐洲人最先足履中華大地而留有著作的是意 大利的馬可•波羅。自從新航路、新大陸發現後,歐洲各國相繼來到東方,一批歐洲傳教士受 教會和政府的派遣來到中國,在中國傳教和了解中國,為其本國的東方政策服務,但在中國 傳教首先就遇到孔子思想的阻力。

中國人千餘年來一直信奉孔子,對外來宗教有股強大的排 斥力。因而迫使傳教士苦心鑽研儒學,易俗服,改作儒生的穿著打扮和儒生風度。意大利學 者利奧納•蘭喬蒂說:“當1687年出現了《審國的儒家哲學》,即由神父柏應理德•赫迫 希、殷鐸澤和魯吉蒙特完成的'四書'翻譯書時,對儒教的頌揚達到了高峰。

16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早期殖民國家,相繼在中國沿海進行侵略活 動,與此結合的有傳教活動。法國傳教士金尼閣等近百年來華傳教,鑽研儒學,也蒐集了不 少儒經和儒學著述運回法國,孔子思想在法國乃至西歐引起強烈的反響,對中世紀長時期神 學統治下的法國、歐洲,都起到震聾發睹的作用。以孔芋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燦爛文化,使他 們“發現了一個嶄新的精神和物質世界”(伏爾泰),對償學中的無神論思想,融政治與道 德為一體的倫理思想等尤為傾倒。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缶巴哈、狄德羅、伏爾泰等都非常讚美 孔學的德治主義,說它比基督高明得多,“基督只禁人行惡,而孔子則勸人行善。”伏爾泰 把孔子畫象掛在自己的禮拜堂上,朝夕禮拜,足見其對孔子的敬仰。

德國對孔學最為崇拜的是萊布尼茨(1646〜1716 ).他是第一個說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 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人。

隨著英國的東方商業和殖民活動及傳教活動,1824年馬禮小帶回英國1萬卷中國書,孔子 的思想也傳播到英國。英國學者對孔子、儒學的研究可以以《新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偽 學”條目為代表。這條目譯成中文長達4萬多字,對孔子的家世、思想、評價及其影響都作 了全面系統的論述。

美國最近出版的《名人 年鑑手冊》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入為這十大思想家之首。

二、再來談談關羽,關二爺

作為歷史人物的關羽,不過是劉備部下一員戰將,名震三國一代,被蜀後主劉禪追諡 為“壯繆侯”。然而,作為藝術形象的關羽,卻從宋、元以來就具有了極大的魅力,尤其是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之後,關羽更成了各階層人們祟拜的偶像,影響到社 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明、清兩朝,美帝廟遍及全國,被稱為武廟,與孔子的文廟並列。

關羽由一個歷史人物進而到家傳戶誦的藝術形象,乃至於神化到天人共戴的偶像,原因 何在?論者多強調統治者的尊崇、利用。誠然,封建統治者對關羽一再加封,宋封王, 明封帝,清封神,於美羽的神化起了法律保證的作用,使關羽處於不可動搖的“皇封” 的“正統”地位。但這只是外部的原因而非內在的.因素,還不能回答有蓋世之功的猛 將如雲而為何獨有關羽如此走運的問題。

傳統意識對人物性格始終起著支配和節制的作用,關:型形象因而表現了我們民族在一定 時期內特有的“心理素質”,或曰“民族性格”:這也許正是關羽在封建時代長期 受到敬仰、祟拜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關羽故事僅在民間流傳而沒有鮮明的總體形象,則不可能產生那樣巨大的影 響,形成全社會的關羽崇拜.關羽形象的完整、統一和定型,是羅貫中的貢獻,他依據正史,又廣泛地吸取了宋元平話、雜劇以及民間傳說作為素材,在《三國志通俗演 義》中塑造了一個以勇立功,以忠事主,以義待友,忠、義、勇集於一身的關羽形象這樣一個勇武、忠義的關羽形象,正符合那個時代的精神趨向。

總而言之:不管是孔子還是關羽都是統治者為了統治人民,而被成功造神的。統治者用孔子的思想統治人民,用塑造的關羽影響來起到一個忠義的形象,兩者影響相比,不言而喻了吧


黑白史


關羽是一個性格高傲,沒有大局觀而且被斬首的敗軍之將,為何能讓其被尊為“武聖”“武財神”在中國乃至世界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其實關羽在死後的幾百年間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影響,充其量不過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恐固皇權,宣揚他為忠義的化身而成為教育子民忠君重義思想的正面教材。

2、依據某些記載和地域的民俗和傳說,不得善終的敗軍之將會化成怨靈搔擾民間,危害世人,所以便要將這些敗將奉為神祇祭祀,安撫其怨靈,防止其繼續作惡。而關羽身首異處,不得善終,人們祭祀他並非自發的崇敬他的“勇武忠義”,而是懼怕他驅使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前來禍亂人間,所以建廟奉為神祗壓邪。

3、清朝統治階層的文化武器。滿清自努爾哈赤起,就以《三國演義》做為軍事啟蒙教材,受該書影響,就把關羽當成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每次出戰之前,必燒香拜佛祈禱關羽保佑,隨著節節勝利,更認為是關羽保佑所致。為了抵制民間祟拜岳飛這個民族主義英雄,恐固自身皇權,滿清朝庭有意識引導,把對關羽的祟拜納入官家主流,通過造神運動尊關羽為“武聖”,而把江湖道義和兄弟忠義抬高得比民族主義更重。而到了清朝後期,對關羽的崇拜已經深入骨髓,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崇拜,脫離了收買漢人民心的範疇。

4、佛道兩教借地域性傳播,把對關羽的崇拜做為民間廣泛傳播的推廣因素。

綜上所述,關羽被尊為武聖是封建統治階級思想統治的手段,後自發給予民間崇拜,在華人世界影響廣泛,當然也僅僅是侷限於華人世界,外國人是很少崇拜關羽的。

再說說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諸多弟子周遊列國,結合周遊過程於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整理撰成儒家思想經典《論語》。

孔子在後世被人們推上神壇奉為“聖人”,視其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其所開創的儒家學派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歷史和意識,直至今日也被視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

隨著我們祖國的日益進步和強盛,引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與我們中國保持政治、軍事、貿易、文化交流等等雙邊關係,這些都需要基本文化的支撐,所以有許多國家都在自己國內開辦孔子學院,學習漢語語言及漢語文化及思想,在全世界引起相當重視和積極參與。

所以我認為關羽的影響力還是比不上孔子。











追夢小卒


關帝廟遍佈世界三十多個國家三萬餘座,僅日本和馬來西亞就有一千餘座關帝廟,孔子廟有多少?國內一千六百餘和國外加起來兩千兩百餘,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是東方文化的代表。儒學在中國歷史上存活了幾千年,它的歷史文化根源深厚。文聖孔子武聖關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受尊崇,二者本無可比性,但論影響力本人以為英雄以馬革裡屍戰死沙場方才備受世人敬仰。人們信關公,敬關公,拜關公,學關公,已經意識化並承認他是忠義誠信的楷模;信奉他是財神和保護神,能給人們帶來財運和平安吉祥。所以論影響力關公遠勝於孔子。








院長152376016


這還真是一個問題,相信沒有任何回答,是一個標準答案。鋤揚軒不才,試著談點鄙見。

不論是孔夫子,還是關聖人,都已經成聖,不是鄙陋粗淺之人,所能輕易議論。不當之處,萬望海涵。

☞孔廟之文廟

孔子成聖更早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一生著作頻繁,有《春秋》《易傳》《論語》等等,開宗立派,創立了中國儒學,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養成具有承前啟後決定性貢獻。

關羽生活在東漢末期的三國時代,據《三國演義》是義薄雲天、一生忠義、匡扶社稷的完美人格的代表和化身。儒家思想的經典人物非關二爺莫屬。

☞關林外景

孔子被封為至聖是在宋仁宗時期,

關羽被封為至聖是在明萬曆年間。

☞關林

所以,孔子被封為至聖要比關羽早500多年。

孔子的影響在官方、知識分子中的影響更大,關羽的影響大多在民間

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這是宋朝以後,歷朝歷代都認可的,其後代被尊為衍聖公,享受朝廷一品大員待遇。由於官方認定,科舉推動,古時候的知識分子奉其為“聖人”而頂禮膜拜。但在民間,老百姓往往是

只聽其聲,不懂其言;只行其事,不聞其言

☞孔廟之金聲玉振牌坊

但關羽就不一樣了,關羽的影響主要在民間,明萬曆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清順治敕封關羽“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民間既奉為儒家忠義化身,又奉為財神,還奉為佛教的伽藍菩薩,還奉為道教的關羽大帝。已經完全被儒教化、道教化和佛教化,已經空前絕後,也是孔子所不能比及的。

☞忠義千秋

這是因為,關羽被三國演義化了,其人其事朝廷樂見其成,但不方便進行官方認定。

總之,孔子和關羽都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已經不單單是或文或武那麼簡單,影響還將持續數千年……

每個知識分子心目中都有個孔子夢,三不朽也……

每個男人心目中都有個關羽夢,忠義千秋,流芳百世……


鋤揚軒


文聖與武聖比哪個更有影響力?

我們先看看這兩個人的簡歷: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關羽: (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中國武聖)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諡曰壯繆侯。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從兩人的簡歷來看,文聖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武聖是無法比的。


鵬學天下


兩者都是中國人非常敬仰的聖人,相對而言,我認為孔子的影響力更大一些。之所以我這樣認為,是因為孔子的學說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他的理論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他所提出的仁愛思想、教育理念依然對國家的和諧社會建設有這非常積極的意義。孔子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武聖關公對於中國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

孔子的學說對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最大的功績就是創立了儒家學派,儒家學派後來被統治階級所採納,成為治國的主要思想。

正是由於儒家學派積極入世,所以受儒家學說的影響,天下的讀書人都非常重視個人修養,懷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夢想,積極進去,為他們自己理想的天下大治而不懈努力。在儒家學說的影響下,湧現出了一大批忠君愛國的名臣,他們胸懷天下,著書立說,推行改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變窮苦百姓的生活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正是因此,孔子被尊稱為孔聖人,天下讀書人的老師,被歷代帝王加封,直至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受天下讀書人的尊敬。

時至今日,為了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大學陸續在世界各地開設“孔子學院”,把中華文化推向了射界各地。

孔子創造性地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以往教育對出身的限制,使各層次的人都有了學習文化的機會。

而反觀關聖人,他在中國人心目中更多是一種精神寄託。由於關公義薄雲天,所以他被人們所敬仰,最終一步步被人們神化,最終被人們尊為神明,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供奉關公,認為關公可以保護他們,使他們賺更多的錢,所以很多人也城關公為“武財神”。由於關公的忠義,所以他被歷代君王加封,封號在道光時期已達24字,尊稱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由此可見,孔子的影響力至今仍被官方所認可,一直在影響著人們。而關公更多的是一種信仰,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種精神寄託。


馬哥讀史


這兩位大佬都是行業的佼佼者,這沒說的

但如果要比較的話

那武聖確實不如文聖

不是說關羽不行,而是武力行業的影響力不如文化行業。

孔子的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中國,孔廟上萬世師表的牌匾永遠不會被摘下,如果這個國家還重視教育的話。

即便有一天孔子的政治理念,處事觀點都被完全否定,但他的那些永不過時的教育理念永遠不會被抹殺。單單一句“有教無類”就超越了無數時空,折煞了無數英雄。


古今歷史觀文


當然是孔子影響力最大最廣,倆人不能同日而語。

孔子是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刪定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大成至聖先師、被稱為歷代帝王師,有弟子三千餘人,成名者七十二人。

而關公也只是一介武夫,論武藝在三國中也只能算上一般,武不及呂布,典韋,與之打平手者比比皆是象張飛,馬超,許褚,趙雲等。生前並不太出名死後才被後人稱武聖,且死的也挺慘,居然被潘璋部下馬忠所獲。被砍了頭送來送去。

詳細比較如下:

1,論資歷孔老於關一個春秋人一個三國人。

2,論作品孔有《論語》,關無言。

3,論徒弟孔弟三千,關只有馬前周倉。

4,論學術,孔創儒教,歷代帝王師。關又無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3a8bb687dfe4bc3aacc051c560908e3\

三維空間看世界


文聖的影響力更大。

很多人學習過論語,論語中記載了孔子說過的諸多有哲學意義的話語,在對社會的思考以及為人處事方面,他有著極高的造詣。作為儒家的創始人,不僅在古代有說服力,連到了現代社會,人們還是會崇拜他,連國外都開設了孔子學院。這足以見得孔子對於人們的影響力。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優秀將領,他與劉備,張飛結義,他是忠義的代表,人們在拜把子的時候會擺上他的畫像或雕像。

武聖在歷史上有過改變,比如姜子牙和岳飛都被稱為過武聖。而文聖孔子的位置則兩千年都沒有過改變。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孔子對人們的影響力。



珂珂愛好歷史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試著分析一下孔子和關羽在歷史上和人們心中的影響。

萬世師表

孔子在世時,遍訪群賢,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等,採各家之所長,以“仁”和“禮”為核心,創建了儒家思想,坐下門徒三千,內有七十二賢人。孔子周遊列國雖然沒有得到重用,卻也使儒家思想廣為傳播。

他活著的時候,已經被譽為“天縱之聖”。死後魯國國王魯哀公親子為他寫祭文,傷心的說:“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嗚呼,仲尼啊,你死了我向誰學習呢?

可見孔子在世之時,上至王公,下至百姓,學習儒家思想的不在少數。

到了戰國時期,韓非子曾經說過:“世之顯學,儒墨也。”此時儒學已經是世上唯二最顯赫的學派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重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之說,加強了封建中央集權,自此儒家確立了一家獨大的地位,並因為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忠君,孝順等思想,在之後的歷代王朝都得到統治階級的大力推崇和宣傳。

自隋文帝開科取士,儒家經典成為志在朝堂的讀書人不了或缺的敲門磚,得到了進一步流傳,乃至明清,無不如此。

伴隨著儒家思想的廣為傳播,創建儒家的孔子也隨之被人們一步步推上神壇。下面我做的一個歷代帝王對孔子的封號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對孔子的追封歷代均有,主要集中在唐朝,我覺得因為李唐皇室以老子為族,而孔子學於老子,所以特以優待。到元朝時,開始出現我們熟悉的“大成至聖”的稱號,清朝康熙給孔廟題詞“萬世師表”,更是將孔子的名聲推向高潮。

關帝

關羽是劉備手下大將,和劉備、張飛三人恩同手足。他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古就有“萬人敵”的美稱。以下是歷代帝王對關羽的封號。

我們可以看到對關羽的追封主要集中在北宋末年、明、清時期。這和當時皇帝的信仰是分不開的。從宋徽宗開始,關羽開始在道教中以護法神的形象出現,此後歷代皇帝或是因其忠勇義氣,用來教化百姓非常有利於維護皇室,或是崇尚道教,多有封號。到清朝時達到高峰。

而在民間,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對關羽小規模的祭祀,晚唐時期因為戰亂不息,人民仰慕關羽的勇武,希望求得安寧,關羽的廟宇也越發增多。

因為關羽的忠、義、勇,他被人尊為武聖,和孔子的文聖遙相呼應,成為武人的崇拜對象。

二人對比

對於二人影響力的比較:

孔子被讀書人拜了兩千年,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歷代帝王都宣傳儒教,孔子作為萬世師表,對中國歷史和歷代讀書人的影響,是關羽遠遠比不上的。

而關羽作為義薄雲天的代表,逐漸變為義氣的化身,在民間尤其是底層社會,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舊時代拜兄弟,入社團,祭拜關帝是必不可少的流程,而且關羽張飛多以門神的形象護佑百姓。

所以我覺得,在上層社會和讀書人之中,孔子的影響力大;在底層人民當中,關羽的影響力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