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家吃飯前用熱水燙碗筷是常識嗎?你怎麼看?

餘建陶


很正常,我家碗筷我隔幾天就要全部煮煮。講衛生,是美德。我老公在家時每天晚上都把碗筷煮煮。我嫌麻煩,隔幾天才煮。自己一家三口也要講究。出門更要講衛生了,你知道誰有傳染病?不過,你們只要熱水燙一下 我覺得效果不好,最起碼要煮幾分鐘。才能殺菌。



心向陽a花自開


在家吃飯前湯碗筷,應該算不上常識,只能說是習慣而已,因為在不同的地區和人群中,對其認知和做法是不一樣的。

我定居廣東多年,老家是江蘇的,我發現,在南方主要是廣東,飯前燙碗筷是比較普遍的做法,而在老家和其他地方則比較少見。

你說燙一下碗筷能有多大消毒作用吧,也不見得,我們看到燙碗筷的水其實並不全是開水,很多是溫水甚至冷水,但是似乎做了這個動作,心理就比較踏實了,說到底,大概就是心裡作用吧!

廣東人有這樣的做法,我們也入鄉隨俗,所以也就漸漸形成了一種習慣。但是不會強求別人也如此,和來自不同地方和習慣的人在一張桌上吃飯,偶爾會禮節性的幫別人燙一下,大部分都是各管各的,尊重別人的做法,不會有什麼介意的,覺得就是一種習慣而已,不會聯想到衛生啊禮儀啊什麼的,自在就行。

你自己在家是否每餐都要燙碗筷,只需根據你自己的喜歡和習慣來做,怎麼舒服怎麼來,從衛生的角度來看,相信家裡的碗筷從消毒櫃取出來應該足夠衛生了。

如果你是廣東人要接待有外地來的客人朋友,在飯店就餐前可以幫他燙碗筷;但是到你家裡就餐,我覺得就不必了,或許他們看了你飯前刻意燙碗筷,還會有你意料之外的想法呢。

至於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心理和想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南方生活美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家每次吃飯前,我就會把碗筷和飯勺燙一下。可能是我習慣了,沒燙過的碗總感覺有灰塵和生水。

小時候也沒這個習慣,自從來到廣東打工,到外面飯店吃飯,上菜前都會先上一壺茶或者白開水,還會放一個盆子在桌子上。吃飯前,別人都會用水把餐具和杯子燙一下,再把水倒在盆子裡。等到所有人都把餐具燙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盆子撤了。

我覺得吃飯前燙一下碗筷應該算是常識,燙碗筷能殺菌也能讓碗筷更乾淨,吃著更放心。


莞漂瓊瓊


吃飯前用熱水燙碗筷消毒

我想其實都是個人心理作用!

[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經常在飯店吃飯的人

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包括我自己在內.

習慣性坐下來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用開水沖洗一下碗筷.無論是一次性的碗筷還是店家提供的碗筷。

而在一些飯店,當服務員把碗筷擺好後,會自覺地先上一壺開水,讓客人們清洗一遍碗筷、杯碟。一番清洗、消毒之後,服務員會再送上一壺開水,供客人們飲用。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很多人都是如此熱衷於燙碗筷呢?很多人都認為開水可以給飯店的碗筷殺菌,用開水燙了以後的碗筷確實會讓人用的更放心。我們知道,餐館裡的碗筷確實是無法確保衛生的,但是用開水沖洗碗筷,真的可以有效的殺死碗筷表面的細菌嗎?

其實

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效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個是作用的溫度,另一個是作用的時間。

吃飯前用開水燙碗筷,因作用溫度和作用時間不足,只能殺死極少數微生物,並不能保證殺死大多數致病性微生物。

所以大概只能起到一個自我安慰的作用,畢竟吃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對於很多有潔癖或者是強迫症的朋友來說,燙一下碗筷這件事,還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用開水燙碗筷不能完全起到消毒作用,那有沒有其他辦法消毒碗筷呢?

1、煮沸消毒

將餐具洗乾淨後,放入一個大的鍋中,加入自來水,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加火煮沸,開鍋後繼續煮30分鐘,自然冷卻後,即可以使用了。

2、蒸汽消毒

將餐具清洗乾淨,按照大小擺放到一個乾淨的大籠屜上,蓋上蓋子,加火蒸。當水沸騰後,再繼續蒸20~30分鐘,再將餐具自然冷卻。使用餐具時一定不要被髒抹布汙染,使得餐具再次成為傳染源。

3、消毒櫃消毒

購買一個專門的消毒櫃,將洗乾淨的碗筷放入其中,設置溫度為100~120度,然後消毒10~20分鐘。然後靜置幾分鐘,別燙著自己。

洗碗筷固然重要,但洗碗布也不能小視

我們很多人在意吃的碗筷洗得乾不乾淨,但很少人關注看似不起眼的洗碗布是否乾淨。

看似不起眼的洗碗布,每天都要和碗筷親密接觸,肉屑、菜渣、油汙或多或少地都會遺留在洗碗布上。

20%的洗碗布內都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讓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因為與洗碗布接觸而“交叉感染”。雖然,很多人在洗完碗後都會將洗碗布清洗乾淨,但經過幾小時或十幾個小時的放置,洗碗布上又會滋生很多細菌。這是因為,潮溼的環境很容易讓空氣中的浮塵、細菌等落在洗碗布上,滋生新的細菌;洗碗布上本身存留的汙漬也是一個細菌源頭。

用肥皂或洗潔精清洗過的洗碗布,20%的細菌仍會存留,而經過6個小時的放置,細菌數又會增加一倍。

因此,除了將洗碗布清洗乾淨外,再次使用時也應該清洗和消毒。用微波爐消毒是最快最方便的一種方法, 將微波爐打到高火兩分鐘,就可以殺死或者抑制超過99%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

看到這些,你以後吃飯還燙不燙碗筷呢

我想自己也許會繼續進行……你呢?


真心換心態


如果都是冷水洗自然晾乾,下頓飯前燙一下無妨,當是殺殺菌心裡安慰。

如果進了洗碗機或消毒櫃已經高溫烘乾了,就不需要這步了。

其實現在市面上很多洗潔精,一般都可以除掉一些常見菌落的。再厲害的你開水燙一下也未必能幹掉,老老實實消毒櫃消毒才行的。



詩意在心


我認為,生活常識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識和經驗,吃飯前用熱水燙碗筷不應該是常識,理由如下:

首先,這隻能是好習慣。生活常識是我們通過生活得到的經驗,這些經驗能引導和指導我們的後輩們。每個家庭及成員都有各自的習慣,我們不可能強求他們吃飯前都去用熱水燙吧。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習慣。

其次,這是對別人的禮貌。家裡來客人了,吃飯前我們用熱水燙一下,讓客人用的放心,表達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

所以,吃飯前用熱水燙一下碗筷。我不認為是生活常識。




無情的冬1


我覺得在家吃飯的話,用熱水燙碗筷,沒那個必要吧。畢竟是自己天天呆在一起,特別熟悉的家人。

如果家人真有個什麼病的話,像乙肝或是別的什麼的,他會考慮到自家人的健康,自覺的把自己要用的碗筷,單獨放的。所以我覺得在家吃飯前用熱水燙碗筷,可做可不做吧。

在外面就餐,就另當別論了。真的有必要在吃飯前用熱水燙碗筷,聽說前國家跳水運動員田亮,他就是每到外面吃飯就餐,飯前燙碗筷是他必不可少的一個動作和習慣。

是的,到外面就餐,人員複雜,流動性大。吃飯前用熱水燙燙碗筷,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對家人負責的一個表現。:有效降低自己身體接觸到未知風險的可能性。

好的習慣,我們大家都要擁護和學習。把它當作一個生活常識,是有必要的。





藍雨頤


如果都是冷水洗自然晾乾,下頓飯前燙一下無妨,當是殺殺菌心裡安慰。

如果進了洗碗機或消毒櫃已經高溫烘乾了,就不需要這步了。

其實現在市面上很多洗潔精,一般都可以除掉一些常見菌落的。再厲害的你開水燙一下也未必能幹掉,老老實實消毒櫃消毒才行的。



深圳寶媽日常生活記


在家裡吃飯用熱水燙碗,你覺得碗筷被汙染了燙一下可以,但如果你要達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效果不大。高溫消毒碗筷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溫度,二是時間。100℃沸水,持續5分鐘以上,才可以殺死細菌和微生物。為了你和你家人的健康,建議碗筷一星期高溫消毒一次。

有些家裡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其實不然,因為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65%以下,使用白酒擦拭餐具,達不到消毒目的。



伊娃依依


你好,這個問題是平時養成的習慣,想想以前我們小時候的時候,家裡天天用的碗筷,也是吃完飯洗乾淨放櫃子裡,下一頓用的時候直接取來用,也沒有覺得不乾淨,也沒有說吃了之後有什麼問題嗎?可能有些吃了有問題也沒注意到是碗筷的事,那時候我們的衛生意識也沒有那麼強烈,環境汙染也沒有那麼嚴重,科技也沒那麼發達,漸漸地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注重健康養生了,電視新聞網上到處宣傳那些病毒病菌,於是人們就慢慢注重起來,用上消毒櫃、開水燙碗筷,慢慢養成習慣了,還有一種就是心理作用引起的,我家也是,我們夫妻結婚一直在外居住,每天每頓碗筷我都是重新洗過才用,心裡總覺得洗好放櫃子不用,容易有灰塵,就算放消毒櫃消毒拿出來我也是重新洗過[捂臉][捂臉][捂臉],每年回老家,他們都是早上重新洗一遍後用,中午/晚上就是直接拿來用(因為怕晚上有蟑螂爬過,然後說白天沒有爬)我都是要把我自己那個碗重新洗過,我老公以前也這樣,跟我生活後也慢慢養成了餐前重新洗過才用的習慣,其實現在生活越來越越好,也很講究很多,其實我個人覺得這樣很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d44cba4d3bf4d3fb8fbae7ba652c2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