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复工以后,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一手房交易量比较高?

念慈悲渡苍生7


大家好,我是菲姐房产!相关数据显示,2月17日至23日,广州一手房网签成交506套,比2月10日到16日的186套增加了320套,环比上升172.04%。

其实在疫情过后,不仅仅是广州的一手房销量上涨,深圳的房子也是一样的,根据对比来说,销售量的增长都超过了150%以上。深圳和东莞的小产权房市场也是销量逐渐攀升。

疫情的突然爆发,其实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十分巨大,对经济的影响也不言而喻。为了生命的安全,响应国家的号召,全中国除了疫情期间需要的行业,其他的各行各业都无法开工,老板们的资金压力都非常大。因此,疫情过后,开发商老板为了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都会在价格方面做出适当的让步。而疫情过后买房,也是成为了很多客户的第一选择。

这时候买房的人都很聪明,用促销的价格买到了性价比高的房子。

现在,各行业都在慢慢的复工了,我们很多区域的楼盘也开始支持看房,但是再次强调,看房的客户要提前预约,并且需要在“i深圳”上进行资料填写,带好口罩,确保安全才能到楼盘进行看房。

还有一些客户,在最近咨询房子的时候,很天真的给我说,疫情过后房价肯定要跌的,我等跌了再买。当然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看跌的都是没房子的客户,而且都会拿“住房不炒”这个理由来。对于这些客户,我真的要给大家普及下一个房产的硬道理:在深圳这个长期有大量新增人口的城市,“量涨价稳“”才是深圳房产的常态。请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情况,不要看不清楚市场规律,就拿出很懂的样子来。也不用用“房子会跌”这个理由来糊弄女朋友或者丈母娘,更重要的是不要糊弄自己。

现阶段,房子的价格是很多年轻人背负不动的,在深圳这个商品房最便宜的地方也要三四万一平米的地方来说,拥有一套房子简直是不可言说的梦。

但是小产权房可以为您圆梦,深圳或者东莞的小产权房,也支持分期。小产权房的交易在深圳也非常普遍了,并且深圳的小产权房占据深圳房产的半壁江山。在这个特殊的城市,特殊的房子----小产权房,给大量的外地人圆了一个梦 筑了一个家。小产权房的价格,仅仅是商品房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小产权房的价值,因此疫情过后,虽然有些地方的楼盘还没有复工,但是成交已经非常的喜人。也恭喜买到房子的客户,在深圳安家。


菲姐房产


首先,房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所谓的金九银十也没有带动多少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人们的心态大都是买涨不买跌,但是经过大半年的低迷降价,可以说已经便宜了不少,一些刚需族入手也是正当时。

其次,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会发现,在外租房的有些小区是不让租客回去的,像我小区附近有些民租房直接封了,这也让大家意识到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是多么重要,再加上现在房价在降,有些人已迫不及待要入手。虽然买房后生活质量可能要下降,但是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不是只体现在房子本身而已,它会带给你及家人一种安全感,一种被这座城市接受的感觉,不再是到处漂泊看房东脸色的日子了。

本次疫情过后房产可能会迎来今年第一波回暖期吧,但是涨幅应该不大,毕竟现在炒房的几乎绝迹了,买房的基本是刚需一族。所以想买房的近期可以关注下自己城市的房价动态,能入手的就入手咯![耶][耶][耶][耶]






淡定人生141224196


从事地产行业多年,坐标海南三亚,欢迎关注。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在复工以后的交易量上涨,而是疫情,一些地方的一手房成交量上涨,底层逻辑其实是本次疫情形成的。

这几天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房产类的新闻,关注度都很高,像:复工后广州一手房成交量大涨172%;个别地区首付比例降为20%;恒大地产75折促销等等。

经过了这次突如起来的疫情,人们对于房子的观念好像又更加重视了。前几天看到过这样的一些报道,全国很多地区在入城路口处打出这样的标语“xx市无房人员禁止进入”,当然这是为了防控工作,但也给了无房人员们深深一击。体现出拥有一套房子的重要性,很多人给自己下定了买房的决心。

另外,大家在响应国家号召的这一个月,我们天天呆在家中,确实切身感觉到一间更大更好的房子是多么的重要。

再说说市场方面,同样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大大小小的售楼处全部关闭,这给依赖高周转的房地产企业很大的压力,于是很多房企选择打折促销以达到快速回款的目的,这就让原本就准备入手房子的人群抓住了机会,形成了交易量大幅上涨的原因。

个人认为,这段时期确实是入手一手房的好时机,我所在的三亚各个售楼处已经开始打折促销,有的别墅项目甚至动辄100万-200万/套的下调幅度。

如有其它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


宅三亚


一、复工第2周,广州一手房成交大涨172%!你以为的危机,别人看来却是机会

疫情已进入收尾阶段,各行各业陆续迎来复工。从2月10日开始,房地产行业也开始复苏。

据了解,上周(2月17日-2月23日)广州一手楼网签成交506套,环比上上周(2月10日-2月16日)的186套增加320套,环比上升172.04%。

面积方面,上周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为54053平方米,环比上上周的19459平方米增加34594平方米,环比上升177.78%。

继上周复工新房周成交大涨644%后,第2周广州新房成交继续大涨172%, 重回500套以上。

随着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并趋于稳定态势,及企业逐渐复工,房地产市场亦逐步复苏,成交量重回百位数。另外,据了解,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不少业主因急需资金回笼从而低价抛售物业,促使市场上出现不少“笋”房源。因此,客户可把握目前高性价比购房窗口期,加快入市步伐。

眼下,成交量继续攀升!全国楼市正走向正轨。

二、合肥楼市破冰:售楼处重启,中介复工!70%的调查者表示推迟购房

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倡议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停售楼处销售活动。房产交易大厅暂停办理业务或直接关闭网签系统,到暂停建筑施工和复工,多城土地延期拍卖,已经经历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目前,全国各地房地产售楼部开始逐步启动,多城发文有序恢复商品房销售。此前,多地密集出台房企支持政策,停止了近一个月的售楼部再次开门后,楼市的春天也更进一步。

♥ 2月20日晚,合肥打响楼市复工第一抢

2月20日,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发布《关于合肥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复工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全面复工。

同时,在发布的通知中,我也看到了项目为保障看房人和工作人员在案场的安全健康,制定的多种防疫举措。

如:工作人员每日进入售楼处前必须先测量体温,全程佩戴口罩上岗,相互交流沟通,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这对于“沉寂许久”的合肥楼市来说,可以说是重磅利好!此前,因为受疫情影响,多家开发商转战线上,纷纷开启线上售楼部。如今终于等来可以复工的消息,楼市重新进入正轨的迹象初显。

疫情期间,市场和各行业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合肥各行业从业人员收入下降,购房者需求后延。根据相关机构的线上调查显示,70%的调查者表示推迟购房。楼市重启之后,意味着购房需求会渐渐释放。

所以,每一个项目,房企都会用各自的优势,抓紧机会吸引购房者的目光,在迟到的“小阳春”里取得亮眼的成绩。

三、楼市复苏!3月超50盘6000余套房源“整装待发”

合肥楼市暂停之后重启,虽然遭疫情冲击,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影响下,合肥楼市或更趋于理性。新的“楼市长跑”开始,开发商争相“抢跑”迟到的“小阳春”,新盘或争相上市,老盘或扎堆推新!

继合肥首批地产项目复工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楼盘陆续开放,楼市复苏已经开启。

接下来,各个区域会有哪些具备热盘潜质的项目上新呢?

根据365淘房不完全统计,合肥3月份预计将有50盘推新,4565套房源将入市。

其中中海九樾、学林雅苑、斌锋当代府ΜΟΜΛ、合肥雅郡4盘为纯新盘,预计3月首开,共超6000套房源待入市。

根据上图显示,2020年3月上市量集中在新站、肥西、滨湖等区域。

这周伊始,合肥各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明显增多了,随着更多企业复工,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继续充实这座城市。

截止目前合肥超80%企业已经复工,楼市“冰封”期大限已至。

经济发展和买房置业将重新成为人们考虑的重要问题,期待这场战役结束后的春天,期待楼市焕发生机和活力。

四、接下来,合肥房价如何走?疫情后如何买房?

参照往年的楼市“小阳春”,合肥不少楼盘在春节之后的一段时间会接连宣布涨价,在没有疫情爆发的情况下,或许2020年不会太例外。

春节前,作为最后的返乡置业期,有很多楼盘推出返乡置业优惠、春节促销政策等。但到了春节后,市场热度重现,开发商取消打折优惠,合肥乃至全国各地的楼市都是“涨”声一片。

2020年成为例外的是,疫情带来的合肥楼市开年量价双双萎缩。当下行业复工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抓住购房者!所以,短期内唯一能撬动客户的是通过各种促销优惠政策来“降价”!

放长远来说,不少业内表示,疫情对地产行业的影响有限,未来合肥楼市的主旋律,不会有大起大落。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合肥房价也几乎很难再迎来大涨大跌。

♥疫情后如何买房?

房源有了,那又该如何挑选呢?甚至可能不少人心里想的是,再等等,疫情过后房价估计要降了...

确实,这次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无疑的严重的。就房地产而言,售楼部暂停开放,工地停工,短期销售停滞、放缓,一系列动作下来直接就影响到了开发商的资金回笼和一季度销量。

而在即将到来的三月份,在业绩压力、资金压力之下,一些急于回笼资金的开发商大概率的会通过打折优惠、直接降价等形式“以价换量”,目前合肥各大开发商优惠卖房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

但是呢,也给大家打个预防针,不要太贪心,幻想着降价幅度会有多大,毕竟开发商的各种成本在那摆着呢。

而对于真的想买房的人来说,这段时间会是个上车的好机会。打折也好,“降价”也罢,不管幅度大还是小,能省一点购房成本也是好的。

总的来说,房地产行业正常运作,虽然在时间上的“小阳春”不会有了,但风波过后,楼市回暖或会是意料之中的事。

经历了此番挑战,合肥各大房企也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市场也将运行得更“稳“。也可以说,2020年,合肥楼市已经被这场突发的疫情带来了重启。

在售楼部关闭、工地停工、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房企被迫“自救”。疫情是危机,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待到疫情结束,合肥楼市“小盛夏”行情袭来之时,购房者也即将迎来最好的抄底时机!



珠三角看房


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房子的重要性,关键时候可以救命。当意外和灾难来临前,身体和灵魂才有地方安放。比方说这次疫情,租房有被业主赶走的风险,合租有被别人传染的风险,就连隔离都无法保持同一阵线,这是很让人焦虑的。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没人看房,房屋成交量几乎停滞,开发商急着资金回拢,大量的杠杆资金也会够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也打出了相应的折扣诱惑,进行去库存,能够带动一定的成交量就很正常了。


朗晴


在房地产市场复工的压力之下,各地“花样”扶持政策不断推出。最早政策重点放在支持房企的供应端,但从本周开始,以三四线城市为代表,相继推出支持购房需求的政策。其中,首付比例下调更是引人关注。

但是,市场表现仍处于恢复阶段,机构数据显示,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近20日的交易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三成。其中北京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交易虽然上涨,但仍不足春节前交易量的三成。业内人士预期,房企大多谨慎,3月也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

各地政策“花样调整”,由供应端走向需求端

在疫情的影响下,复工之后,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的政策呈现出差别化、渐进的放松。最早是供应端的政策调整,包括西安、无锡等地调整土地出让金缴纳比例或延长时限,同时降低预售资金监管要求等,目的都在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推动企业拿地开工。

但在多个部门多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各地调整力度也有加大的态势。最为明显的是,近日针对需求端的调整政策逐渐增多,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首付比例调整。

其中河南驻马店用公积金购买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而浙商银行明文通知,将非“限购”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个人住房的首付贷款比例从原来的三成(30%)调降至二成(20%)。

建诚晟业联合创始人苑承建认为,从政策文件来看,非限购城市最低20%首付确实不是新政策,央行在2016年即有相关要求,但此前很少有购房者能够真正拿到20%的首付。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但是2010年后购房信贷明显收紧,20%首付几乎消失踪影。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首付比例在刺激购房需求方面是一项比较大的政策,其影响力不能小看。此类政策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在近期复工节点上,有助于活跃住房交易市场。

除了降低首付比例,2月27日,抚州市提出对购买新建普通商品房的购房户给与补贴,每平方米每户可领取150元。购房补贴也成为当前三四线城市刺激楼市的典型政策。

对此,严跃进称,除了去年四川富顺等城市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外,今年包括马鞍山、钦州等城市陆续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有助于减少三四线城市房屋销售的压力,对于刺激住房交易有积极的作用。

北京、深圳等9城交易量上升,与正常水平差距较大

在当下防疫和复工两手抓的背景下,各地推出的不同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房企平稳过度,恢复至良性正常运转的轨道。

事实上,在政策扶持以及房企线上线下组合拳的作用下,市场呈现恢复迹象。

根据建诚晟业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近20日(2月6日-2月25日)新建住宅日均成交519套,而近10日(2月16日-2月25日)恢复到842套;但与春节前的20日相比,近20日的交易总量仅占21%。以上9个城市近20日,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占30%。

市场虽然在恢复中,但是交易量仍是低位运行。以北京数据来看,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复工后的第一周(2月10日-2月16日),北京新建住宅共成交15.3亿元,是前一周的8.7倍,但仍较春节前一周(1月20日-1月24日)则减少约76%。上周(2月17日-2月23日)北京新建住宅成交16.56亿元,环比前一周上涨约8%;成交348套,环比增加47套。不难看出随着复工的力度加大,市场交易呈现缓慢上升的走势。

如果对比2020年开年时未受疫情影响的1月6日-1月12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总成交额约为78.16亿元,总成交量为1412套。而目前交易量不足当时的三成,相差悬殊。

从目前来看,各地复工后市场恢复不尽相同,苑承建称,北京、苏州、南京、青岛等少数城市交易量恢复的情况好一些。而济南、宁波、大连等地恢复速度较慢,近期单日最高交易量仅相当于节前均值的两成到三成,深圳、成都近期单日最高交易量仅相当于去年平均水平的五成左右。

因为前期市场受春节和疫情影响进入冰冻期,多数城市交易量几乎为零,现在只是恢复性增长。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在新房市场,低交易量可能由少数热点项目带动,数据统计存在明显偏差和滞后。但整体来看,市场交易量的恢复仍十分脆弱。

众所周知,近期房企促销打折力度不断增强,不过,实际效果不一定有数据那么乐观。

据苑承建介绍,在金融政策放松预期的大背景下,少数购房者加速购房决策实属正常。比如北京某客户买了一套4000多万元房子,实际上是早在去年底该客户就已经到过项目,近期疫情加速其购房决策。

业内:3月市场仍难恢复至正常水平

各地都在推动交易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各地政府在政策选择上,除了供给端政策的调整、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鼓励开复工外,人才落户、户籍放松等利好于需求端的政策会进一步加大实施。但是防控金融风险和“房住不炒”仍然是大方向。除了京沪深等具备标杆意义的一线和热点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房地产政策取向将继续向好,但不能引起房价反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中国社科院竞争力模拟实验室副主任邹琳华认为,住房需求剌激政策虽然较易实施,但容易引发未来房价大起大落,加大宏观金融风险,需要加以严格控制。

从目前来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全国各地售楼处逐渐开始开门,“救市”的政策也越来越多,相比前期以“救企”的政策为主,从2月下旬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台救市,刺激与补助需求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疫情能够快速控制住,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快速企稳,而购房者也会逐渐入市。

不过,苑承建认为,1月典型企业和城市交易量同比降幅约两成,2月扩大至约9成。企业出于生产和员工安全考虑,多数城市的售楼处开放、工地复工较为谨慎,预计3月交易量同比下降幅度也不会小。



CD成都说房


因为之前的疫情影响,很多售楼部和中介都禁止对外开放了,造成了楼市的冰冻现象,但是购房者的需求并没有减低,只是需求被压抑了。

至于为什么有些地方交易量会比较高,首先要明白这些地方应该是一二线城市,除了被压抑的需求外,他们本来就想买房,只不过有那么一段时间连进售楼部或者让中介带看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部分购房群体来自于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感觉到在大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多么重要,有很多城市在复工的时候对出租户严防死守,在门口都会贴上“此住户为出租户”类似这样的标语,让很多左邻右舍感觉惶恐,当然自己看到邻居异样的目光自己也会觉得难受,所以也会有在大城市安家的想法。

但是笔者认为,确实有住房需求的可以去购买自己心仪的房源,如果不是自住还是不要有炒房的想法,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应该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





瑞雪飘飘渺渺


复工以后,为什么有些地方一手房成交量很高?这个因素很多,首先,既然是一手房,肯定配套,绿化,楼间距离,物业管理,周边环境都很好,人们刚刚经过疫情这种天灾,新小区良好的环境迎合了人们对居住环境要高要求的心理预期,很多少都不想再去挤那个老破小的无人管理又拥堵,通风不好的老小区,买房提上了日程。第二方面,刚刚经历了疫情,导致很多被堵在三线,四线,五线或乡下,出不了门,当地的房子无法购买,等回到上班的一,二线城市后,发现在工作的地方有房的优越性,催生了部分人买新房的动机。第三,银行利率的下调,政策的扶持,开发商的促销都打动了有能力有资格买房确一直未出手的消费者提前买新房。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导致了疫情后一手房成交的攀升,这就是个自然的经济现象,无需多想!


面条专家


疫情过后,会是房产市场的冬天,亦是购房者的春天,开发商在疫情的各种压力下,会想办法快速提高成交量,必然会拿出一些房源,做兜底价格销售,那么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的客群,看到这样的机会,能不捡漏?如果是我,我也会在这个时候下手。现在疫情恢复正常那是指日可待,等恢复了,政府会第一时间出政策刺激房地产提高成交量,银行纷纷降息,诱人贷款,这一切都说明,今天的钱,也许就买不到昨天的房子了🏠



大自然的房屋搬运工


就简单说一个问题嘛,因为疫情,很多人没进到小区,回家也没有车,租房给房东每个月租金,租金都可以抵月供了,相当于在帮房东还着房贷,住了几年的小区,房东要收回房子你还得大包小包乖乖搬走,搬过家的伙伴都能体会,不但住着房子帮着别人还房贷,还要受气,还要乖乖搬走 出现这种疫情,还回不了家,复工过后,有着多少人坚定了自己一定要有套的信念,成交量大了,实属太正常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