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為何?

阿唐帶你來買車


大家好,我是醫療工作者張,是一名執業醫師,可以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識,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想到了正在肆虐的新冠肺炎,截至2020年2月29日20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79394例,累計治癒39203例,累計死亡2838例,現有確診37353例,現有疑似1418例。由於國家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除了湖北省以外大部分地區新增病例已經呈現零增長趨勢,新冠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得過新冠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

  1. 2月19日下午,四川成都望江錦園一治癒後回家隔離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回家隔離的第10天,複檢查出核酸陽性,相關機構已先後接走家屬與患者,經與四川省衛健委核實,信息屬實。專家表示,“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之前出院的病人取的是上呼吸道鼻咽拭子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測可能在疾病初期是合適的,但隨著病情後期發展,病毒在下呼吸道(標本)裡檢測到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這種情況最大可能是檢測標本差異,是病毒持續、少量的存留,導致的一種延續的狀態。而現在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對出院標準進行了修正,“現在出院的病人,已經把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液的標本檢測作為出院標準,這樣才有可能更準確。”而以前連續兩次檢測陰性出院的病人,他們也一直都在進行隨訪工作。

  2. 韓聯社報道,韓國首次有患者出院後二次感染,73歲女患者本月初被診斷感染新冠病毒,完全康復後於22日出院。韓國疾控中心官員指,27日女患者又出現新冠肺炎症狀,28日的檢測結果顯示再次染病。女患者稱出院後一直留在家。

總結:從人體免疫的角度來說,新冠肺炎治癒後應該會產生抗體,從理論上說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仍有再次感染的風險,所以患者出院後還要嚴格遵從醫囑,嚴格堅持居家隔離康復14天,做到自我健康監測,並按要求接受隨訪和複診等。


醫療工作者張


你好,我是黃志豔大夫,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為何?

首先要說什麼是肺炎,肺炎在我們生活中也是比較多見的,也就是肺部的炎症,首發症狀為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或有意識障礙、嗜睡、脫水、食慾減退等。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很多。

(一)細菌性肺炎

1、需氧革蘭染色陽性球菌,如肺炎鏈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

2、需氧革蘭染色陰性菌,如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3、厭氧桿菌如棒狀桿菌、梭形桿菌等。

(二)病毒性肺炎 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新冠肺炎等。

(三)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氣體引起。

(四)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麴菌、放線菌等。

(五)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體(如q熱立克次體)、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弓形體(如鼠弓形體)、原蟲(如卡氐肺孢子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發肺部卡氏肺包子蟲、軍團菌、鳥形分支桿菌、結核菌、弓形體等感染。

而肺炎得過一次之後還會不會再得的問題,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言,就以新冠肺炎為例,患者痊癒後,體內會產生抗體,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在短期內不會再次復發,但是不代表對其他引發肺炎的病原體,其他的致病原因還是有可能導致肺炎的。

總之就是,得過肺炎以後,還有可能再得,一次肺炎形成的抗體,只針對相同病原體,並且是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是否能終身免疫是不確定的。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人們就會產生這麼一個疑問:得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還會再得嗎?

一,什麼是肺炎?

這個題目容易有歧義,題目得過"肺炎",而肺炎有多種哦!比如,最常見的大葉性肺炎它是由於肺炎鏈球菌引起的。

臨床上最常見的大葉性肺炎為年輕人淋了雨或者感冒後引起。而病毒性肺炎,比如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有傳染性沒那麼強的其他病毒性肺炎,如副流感病毒、鉅細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這些病毒通常都是定居在上呼吸道的,然後隨著人體免疫力低下就往下呼吸道走了。當然還有其他的肺炎,比如間質性肺炎,如長期從事接觸灰塵多的職業的人,他們就容易引起肺間質病變。

二,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
新冠病毒肺炎患者CT⬆️⬆️⬆️

如果這個肺炎是上文提到的細菌感染引起的大葉性肺炎也好,小葉子肺炎也罷,那肯定還可能再得哦。但是,如果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患者治癒後還會不會再得呢?劉醫生認為短期內再次感染上的可能性比較小。當然這個前提是基於病毒變異小,而人體免疫能力正常。如果病毒發生變異或者人的免疫能力下降,那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截止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了解到康復出院的新冠患者有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啊!注意病毒是會變異的,而當它變異很大的時候,再次進入人體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可能認不出它來了。所以,大病初癒患者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以為自己得過一次就有抗體了,就無所謂了。而對於沒有得過新冠病毒感染的我們就更要做好防護了!



總之,得過普通肺炎的人肯定有可能再次得,而得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否還會再得,目前的情況是"暫未發現",但是大家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做好防護!


骨科木匠劉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那是肯定的,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肺炎。肺炎可以通俗理解為肺部發炎了,引起肺部發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細菌、真菌、衣原體、病毒等等。細菌裡面還有很多種不同的細菌,同樣病毒也一樣,有很多種不同的病毒都可以導致肺炎,03年是冠狀病毒,而今年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人體只會記憶曾經感染過的病毒,僅對這種病毒有抵抗

如果曾經感染過某病毒,引起的肺炎,肺炎好了後,人體內會產生一定的抗體,等下次同樣的病毒來了之後,人體就會自動識別,並且清除。人體就不會再感染這種病毒了。

但是,世間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有成千上萬種,並且每一種病毒每個時刻都可能在變異,成為全新的一種病毒。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是人們沒有見過的病毒,所以每一個人都可能被感染。即使你以前得過肺炎,但是可能是細菌引起的。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身體還沒有見過,就會被感染,又一次得肺炎。

如果這次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後還會得嗎?

如果這次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幸運痊癒了。如果體內的病毒完全清除乾淨了,那麼可能以後都不會得這種病毒了。但是如果體內還有病毒殘留,人體抵抗力低下的時候,有可能會重新感染。

另外,即使這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後還可能得別的病毒或者細菌感染的肺炎。病毒種類很多,每一種病毒都可能在變異。又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出現,又會重新感染人了。

所以,得過肺炎的人還可能會得肺炎。注意保暖,保護好自己最重要。


小影大夫


肺炎得過後還會不會再得,主要是看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感染人體後能不能產生持久的免疫力,新冠狀病毒肺炎也是同樣道理。我們來了解一下。

1.病原體感染人體後,部分病原體會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力,但這種免疫力持續時間差異很大,獲得持久免疫力就不會得相同病原體所致肺炎,但可以得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引起我們人體發生肺炎的病原體有很多,有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螺旋體等等,有一些病原體感染後可以作為抗原,產生體液免疫,再次感染相同病原體後,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將病原體清除,就不容易再得這個病原體所致的肺炎。

病原體進入體內後,不產生持久免疫力就會重複感染。比如常常引起膿胞瘡的金色葡萄球菌,並不會產生持續免疫力,金色葡萄菌感染的肺炎得過後還會容易再得。

感染後或者接種疫苗後可以產生持久免疫力有麻疹、百日咳、白喉、傷寒、霍亂、鼠疫等等,這些疾病不容易得第二次。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會不會再得?

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稱之為“新”,就是對它的瞭解還不十分清楚,一切還在觀察和摸索中。得過新型冠狀病毒後,只能根據以往抗擊病毒的經驗來解釋。日前,中日友好醫院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詹元慶認為,已經得過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身體內有一定抗體,不容易再次感染。但如果病毒變異了,原先所產生的抗體就沒有抵抗力。而病毒恰恰是最易變異的病原體,比如大洋彼岸的米國,現在也正受流感病毒肆虐,流感過幾年就流行一次,就是因為這種病毒變異很快,疫苗跟不上變異快,沒辦法進行預防。所以,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治癒後還是需要自我保護,不可大意,認真做好預防。




小結:肺炎得過後是否再得,如果是不同病原體可以再得,如果是相同病原體關鍵在於是否有持免疫力。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病毒未變異前再次感染可能性較小,但仍要自我保護。



肯定會再得的,肺炎常見原因是細菌和病毒感染。而細菌和病毒不光種類多,還會基因變異,產生新的,下來說說。

1,微生物才是地球主宰


如果是地球的主宰是人,那人的主宰就是微生物。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人體由器官和組織構成,器官和組織由細胞構成,在人體的皮膚,口腔,腸道有大量微生物,你知道有多少嗎?大約有約有200多種,100多萬億個,大概是人體細胞數目的十倍。所以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微生物扮演的角色,從數量級上就看出來了。

2,細菌和病毒基因變異


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原生生物及病毒,細菌和病毒就屬於微生物的。目前研究表明,除了朊病毒沒有DNA和RNA。其他的都有DNA或RNA遺傳物質。

因為細菌和病毒要繁殖,就必須伴隨遺傳物質(DNA或RNA)的複製。也就是說基因決定性質,一旦基因變異,就相當於產生新的種類。DNA還好點,是雙鏈不好變異。而RNA是單鏈,就很容易發生變

一但發生變異,產生新的致病菌,就可能出更容易得肺炎,並還容易傳染的致病菌。比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20年的甲冠疫情。都冠狀病毒基因變異,生成了新冠狀病毒。

3,肺炎和外界因素有關

肺炎外界因素就是細菌和病毒,一般認為是致病菌通過呼吸道,血液,以及周圍器官,最終引起肺部的症狀,而細菌和病毒就是最常見的。

4,肺炎和自身因素有關

肺炎不光和外界感染有關,還和自身有關。就算是外界致病菌來了,我們的身體也會防禦的,假如剛好免疫力低,肺功能不好,這時候就更容易得肺炎了。

總的來說,導致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細菌和病毒的基因會不斷變異,還有自身的免疫力等因素也在變化,所以就算得過肺炎,還會再得的,我們要時刻警惕,做好個人衛生。


90後聊基因


新型冠狀病毒,它的特殊就在於這個“新”字,雖然它和MERS-Cov、SARS-Cov(非典)等冠狀病毒類似,但絕不是一模一樣,大家想一想,一個家裡有7個兄弟,能保證每個人的性格都一樣嗎?


我們從知道有這樣的肺炎到現在也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吧,在這麼短的一個時間內,讓專家、學者能夠徹底的瞭解一種病毒,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答案,這種想法,請大家暫時不要有。

然而“得過肺炎治癒的患者,能傳染他人嗎?是否能再次感染?”,這個問題確實困擾著很多人!

得過新型肺炎的人,還可能傳染他人嗎?

央視為了給人們答疑解惑,也對這個問題做了一步進一步的解答。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表示,從目前的研究和臨床經驗來看,治癒出院的病人體內不帶病毒,並且自身產生了抗體,因此,不具有傳染性。



在第5版的新型肺炎治療指南試行版當中,也明確的規定了出院標準,出院的患者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

●體溫恢復正常一定要三天以上,而且呼吸道的症狀明顯好轉!

●患者的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要明顯吸收,也就是說在患者的ct上,異常的比較嚴重的,肺部炎症的表現要明顯的好轉!

●為了確保患者出院以後不具有傳染性,還要兩次進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而且這兩次檢查要間隔至少一天。

必須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具備出院的標準,也就說明患者的體內沒有了病毒的複製,不具備傳染性。

那麼已經治癒的患者是否會再次被感染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專家也根據以往的經驗都給出瞭解釋,比如中日友好醫院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詹慶元老師在接受記者相關提問時也表示,對於已經治癒的患者,根據以往的抗擊病毒的經驗來講,身體內是會有一定的抗體的,也就是說有一定抵抗再次感染的能力。

理論上來講,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但是專家也提到有兩種可能:

●患者大病初癒,身體的抵抗力是比較差的,即使有一定的抗體,但是如果再次接觸到比較大量的病毒,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不排除病毒變異的可能。也就是說對於已經治癒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他產生了對此刻病毒的抗體。一旦病毒發生了變異,當然這種可能性不是特別的大,身體的抗體對這種變異的病毒就失去了抵抗力,就有可能再次被感染。

面對這次花樣奇多的新型病毒,時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無論您是已經被治癒的肺炎患者,還是您現在是待在家中的健康人,面對這次花樣百出的新型冠狀病毒,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作為已經被治癒的肺炎患者,也請您一定不要覺得自己身體有了抗體,就可以相對來講,比較放鬆警惕。因為畢竟您剛剛從一種疾病的狀態當中恢復過來,對抗這次疾病的過程當中,您的身體為了對抗病毒,其實已經處於一種消耗的狀態!所以建議您仍然要在家中好好的休養,好好的調理身體,多吃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儘量減少與生人的接觸,要和普通人一樣不要參加一些集會,因為雖然您是被治癒的,但是其他人是否有潛在的潛伏者,我們不得而知。

而作為普通人來講,在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前,請您一定還要按照現在的防疫措施來辦,那就是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門,不聚集,而且要注意休息,人家身體裡已經有了抗體的人,都應該好好的注意防護,咱們沒有抗體的這一部分人群更是應該要防護到底,再小心都不為過。

用張文宏老師的話來說,現在您宅在家裡,儘量不到外面,這可不是在家中徹底的休息,只要您能做到以上這些點,那就相當於您在戰鬥!用張老師的話來說,您在家就相當於用兩週左右的時間把病毒悶死,那不就是戰士嗎!

總結

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解答。在前面已經說到了,我們面對一個新的病毒,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的瞭解它,包括專家學者們也是在馬不停蹄的研究它、試圖克服它!如果在這短短的時間您想得到一個關於病毒問題的確切答案,這真的是不現實的。

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講,我們要做的就是聽專家的話,聽國家的安排,讓我們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儘量減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待在家裡做一個“優秀的戰士”,把病毒悶死,最終我們才會贏得這場抗擊疫情的勝利。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1、肺炎病原微生物很多,得過肺炎肯定可以再得肺炎。

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其實這是明知故問,肯定會再得肺炎。引起肺炎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很多,最常見的細菌性肺炎、衣原體性肺炎、支原體性肺炎,很多孩子去年得過病,今年繼續再發病,這在醫院是習以為常的事了,就拿流感來說,去年得過流感肺炎的小孩子,今年還是可以繼續得流感肺炎。道理很簡單,此流感病毒非彼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也是如此,以前得過非典的病人,現在照樣會得新冠肺炎。因為同樣是冠狀病毒,不同的冠狀病毒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並且病毒也是在不停地進化中。

2、得過肺炎的人,對同一種病毒具有更好的免疫力。

得過病毒肺炎又病好的人,身體已經對他感染過的這種病毒產生了特異性免疫,並且身體越好的人免疫力肯定越強。相對而言,這種人對同一種病毒產生了抗體,而對該種病毒有免疫力。但如果短時間接觸病毒量過多、病毒毒力加強或病毒變異的話,並且得過肺炎的人身體又比較虛弱的話,他們仍有再得肺炎的可能。所以,加強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病毒感染仍是非常重要。


普外科李家大夫


你感冒了,以後就不會感冒了嗎??



又雙叒叕心動了


新型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簡稱,導致新型肺炎的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MERS冠狀病毒同屬於冠狀病毒這一大家族,但分屬於不同的亞群分支。

冠狀病毒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僅感染脊椎動物,患者表現為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輕重不同,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之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

雖然目前新型肺炎的人數還在增長中,但是新增疑似的人在不斷減少中,說明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而且那些確診的人也會漸漸從疾病的狀態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
截至2月13日上午,確診人數為59841人,接近6萬人,很多人都關心的是,這些確診的人經過治療,痊癒之後還會得新型肺炎嗎?

得過肺炎的人還會再得嗎?

由於目前缺乏特異性抗病毒的藥物干預,這種恢復基本上完全依賴於機體的免疫細胞,特別是激活的效應性T細胞和B細胞,而一旦將病毒控制住,這些活化的T、B細胞絕大多數將會進入死亡程序,僅有極少部分存活下來,轉變為記憶性T、B細胞。

機體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一旦免疫記憶形成,記憶性T、B細胞在體內長期存在,時刻監視最初感染機體的冠狀病毒再次入侵,防止二次感染。

由於病毒會變異,二次感染也有可能發生,但概率是非常低下的。
在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想要打贏這場仗,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

如何增強自己的免疫呢?

增強免疫力就是用一些方法使免疫力提高。

1、堅持運動

成人增強免疫力最好的辦法是運動,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對提高免疫力是最有效的辦法。建議患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每天堅持做有氧運動,比如說游泳,慢步跑,散步,做瑜伽,跳廣場舞等情況都會增強機體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營養合理飲食,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例如多吃一些魚、蝦、蟹豆製品、奶製品。

營養均衡,不挑食,營養全面,食物種類齊全,肉,蛋,奶,穀物,蔬菜,水果,堅果都要每天適量攝入。少吃油炸,燒烤,甜食。儘量不喝飲料,戒菸限酒。吃飯不要過飽,每日保證充足水分。

同時建議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口腔清潔。要早睡早起,不要長期熬夜,不要過度吸菸飲酒,應合理飲食。

感謝您閱讀本文,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關注{控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