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說說魯迅、王小波對你的影響有哪些?

一介雕民


魯迅先生的作品是衝破黑暗的吶喊!怎麼把王小波的作品擺在一起了?……慎之……


羽全2


王小波的作品幾乎沒讀過,影響談不上。魯迅先生的作品教材裡有,零零散散又讀過一些,印象深刻的就是“孔乙己”“啊Q正傳”,沒感覺到有什麼深刻的影響。

我不喜歡魯迅先生的文筆,辛辣的文風,在我看來就是尖酸刻薄,格局不高。就拿人品來說事,跟周作人先生是同胞兄弟,後來形同陌路,我覺得一個連親兄弟都不能相容的文學家,他的作品格局又能高到哪裡?當然魯迅先生的文章反潮流,革命性強,但是偏偏我本人比較保守,希望遵守規則,不喜歡譁眾取寵,所以不喜歡魯迅,甚至於討厭,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閱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我估計不僅僅只是我不喜歡,會有一群人不喜歡,將來會越來越多,甚至於有一天魯迅先生的文章從教材裡撤下來。

文章千古事,不可不慎。寫文章,做學問,意在勸人為善,引導國人積極向上。文章和學問最好能夠遠離政治,政治是有色彩的,指向性明確,政治不可能永遠正確,受眾性比較明確,一旦政治沒落,政治色彩濃郁的文章和學問自然而然進入垃圾桶。

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有幾個人讀過郭沫若的文章?


水口村夫


魯迅先生的作品有很多。

1、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

2、散文集:《朝花夕拾》

3、散文詩集《野草》

4、小說集:《吶喊》《彷徨》

5、《中國小說史略》

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在樹當時整個中國人的靈魂!他的作品給人們心靈上的震撼!他鼓舞人心!下面我結合魯迅先生的作品,做簡單分析。

《故事新編》是魯迅作品中僅有的以遠古為背景創作的小說。其內容有: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等。

請看《補天》(節選):

終於,腰腿的痠痛逼的女媧站立起來,倚在一座較為光滑的高山上,仰面一看,滿天是魚鱗樣的白雲,下面則是黑壓壓的濃綠。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總覺得左右不如意了,便焦躁地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從山上長到天邊的紫藤,一房一房的剛開著大不可言的紫花,伊一揮,那藤便橫搭在地面上,遍地散滿了半紫半白的花瓣。

伊接著一擺手,紫藤便在泥和水裡一翻身,同時也濺出拌著水的泥土來,待到落到地上時,就變成許多伊之前做過了一般的小東西,只是大半呆頭呆腦,獐頭鼠目的有些討厭。然而伊不暇理會這等事了,單是有趣而且煩躁,惡作劇似的將手只是掄,愈掄愈飛速了,那藤便拖泥帶水的在地上滾,像一條給沸水燙傷了的赤練蛇。

泥點就像暴雨似的從藤身上飛濺開來,還在空中便成了哇哇地啼哭的小東西,爬來爬去的撒得滿地。

伊不獨腰腿痛,連兩條臂膀也都乏了力,伊於是不由得蹲下身子去,將頭靠著高山,頭髮漆黑地搭在山頂上,喘息一會兒之後,嘆一口氣,兩眼就合上了,紫藤從伊的手裡落了下來,也困頓不堪似的,懶洋洋的躺在地面上。

轟!!!

在這天崩地塌的聲音中,女媧猛然醒來,同時也就向東南方直溜下去了。伊伸了腳想踏住,然而什麼也踹不到,連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這才沒有再向下滑的形勢。

有一隊巨鰲正在海面上游玩,伊不由得喜出望外了。

立刻將那些山都擱在他們的脊樑上,囑咐到,“給我駝到平穩的地方去罷!”巨鰲們似乎點一點頭,成群結隊的駝遠了。

魯迅用女媧補天、造人的神話傳說,改造人們的思想、精神、和靈魂。它啟發人們:要敢於打破舊傳統思想的束縛,要敢想敢幹敢做,要有創造精神!美好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創造力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興旺繁榮昌盛的原動力!

王小波的作品,我讀得太少,只讀過他的一篇雜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文章以作者文革時期下鄉插隊時的一個故事為敘述主體,故事主角是一隻豬,文章啟示我們要有自己的思想,有美好的精神追求,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路在我們腳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錢三十


讀魯迅先生的書,總是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感覺靈魂一次又一次得到了昇華!

1. 從來如此,便對麼?

2.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3. 真正的勇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直面慘淡的人生!

4.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5.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6. 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7.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8.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9.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10.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

11. 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12. “急不擇言”的病源,並不在沒有想的功夫,而在有功夫的時候沒有想。

13.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14. 無刺的薔薇是沒有的,然而沒有薔薇的刺卻很多。

15. 父母之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16.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17.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18. 試到公園去,大概總可以遇見祖母帶著她孫女兒在玩的。這位祖母的模樣,就預示著那娃兒的未來。所以倘有誰要預知令夫人日後的丰姿,也只要看丈母。不同是當然要有些不同的,但總歸相去不遠。

19.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以上全部來自迅哥兒雜文或小說。


送你1顆子彈


魯迅,雖然不敢吹牛說十分了解,但是勉強地說,也算比較瞭解,他的小說,雜文,詩歌,學術演講還算略知一二,他的愛抽菸愛喝酒,會掙錢,常上餐館,和少年與父親的矛盾,家道中落,東渡日本,否認中醫藥,拒不“寬恕”,主張廢漢字等等個性和個人生活,也略有所知。總的來說,在成就與傑出上,魯迅是當之無愧的。他的小說只止於中短篇,但是或深刻,或情趣盎然,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不是網絡時代的人和作品能夠望其項背的,無論是閏土,還是祥林嫂,還是啊Q,都是難以逾越的刻畫。他的文章的犀利解剖,讓敵手和心虛者心驚肉跳,這才是他的作品在課本上被不斷“下架”,和被一些人斥責的內幕。他的詩,不管你說是時代吹捧,還是要存心抵制,但是,像“橫眉冷對千夫指”,“我以我血薦軒轅”,“夢裡依稀慈母淚”,“憐子如何不丈夫”等等篇目與句子,如果你確實懂詩,你就會過目不忘。當然,“快餐文化”者,和“風花雪月”矯情派,不喜歡,和討厭魯迅也很正常,因為他們雖然很愛吃雞食魚,卻是一定要指責宰魚殺雞的,因為他們譴責這是太血腥。殺雞殺魚都血腥,解剖人與人性就更難讓人忍受了。

說到王小波呢,我輩不能不承認自己孤陋寡聞,實在不大瞭解,只知道重姓同名的王小波有幾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咱就不妄加評論了。


非雲非鶴801


魯迅的文章是從中學課本里開始讀的,王小波不太熟悉,就單說魯迅吧。

魯迅的《狂人日記》,讓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世界對一個覺醒者的百般壓迫,使人喘不過氣,使人發瘋。反過來想,就像莊周夢蝶,到底是狂人瘋了,還是就個世界瘋了?

魯迅的《阿Q正傳》,讓我跟著文學大師思考,為什麼有的人脊背總是彎的,為什麼有時候人總會自欺欺人,為什麼世界上總有扶不起的阿斗,從而體會一個看透世事的思想家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內心多麼痛苦。

魯迅的《祝福》,讓我看到一個沒有春天的婦女祥林嫂,她那麼任勞任怨,當牛做馬,卻連坐穩奴隸的資格也被取消,一句“你放下吧,祥林嫂!”的喝斷,就是最高審判;她那麼傷心地講述兒子阿毛的故事,卻半點得不到衛莊人的同情,換來的只是冷漠的嘲諷,從而讓她永遠的閉上了嘴,成為一個木刻的乞討者。

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又讓我看到一位為正義請纓赴死的勇者形象,一個年輕的生命因為為正義請願,倒在了段祺瑞政府的槍口下,魯迅先生“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他要鼓勵熱血青年前仆後繼,他要警醒群眾“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的《故鄉》,還讓我看到大師思想中最溫柔的地方,這裡有少年時候不講等級的夥伴閏土,一起雪地捕鳥,一起談海邊撿貝殼,到西瓜地看守猹、刺蝟。讓我記住大師的哲理名言: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讀魯迅,漸漸讓我明白小學時候背過的“文思革”三者之間的聯繫。明白大師是怎樣將自己深刻的思想寓於文學之中,來塑造人類靈魂的。


鳳凰王兮


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王小波他教會了我什麼是真正的自由、教會我了浪漫、教會我了愛情。我向往王小波和李銀河一樣的愛情。他的作品《沉默的大多數》讓我知道了,沉默不等於沒有主見,沉默有時也是一種力量!《黃金時代》讓我知道了一種態度,一種毫不造作,隨意揮灑人性的態度。

魯迅是我最喜歡的中國作家,魯迅對我影響是巨大的,他給我帶來了成為一個文學作家的理想,給我帶來用筆去改變這個世界的想法,魯迅教會了我批判的思想、和愛國。魯迅的作品就如茶一樣,隨著我的年紀增加,越看越有味道。《狂人日記》,是我瘋了,還是這個世界瘋了。《阿q正傳》,我們有幾人不像阿Q一樣。《少年潤土》,兒時單純快樂的交朋友,當我們長大的時候知道了身份的不同不可能成為朋友。


福爾摩小黑


魯迅是太複雜、太沉重的話題。在思想領域,其實迅翁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建樹,他主要是作為鬥士、批判者存在,為我們紀念和思考。作為鬥士,他的批判鋒芒銳不可當,往往直入要害,令人警醒。但他的一些過激言論,由於迎合了一個時期破舊立新的政治需要,得到主導意識形態的倡導,直到現在還阻礙著我們重新認識和發揚文化傳統。

他的思想,或許可從幾個角度來理解:

一是身世。破落世家子弟的自尊和憤激,決定了迅翁的性格主導傾向。我們在《朝花夕拾》等迅翁的童年回憶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靈暗影所在。

二是時局。迅翁關切民生,對晚清以來中國社會的動盪不但有深刻的觀察,也以青春熱血投身其中,而國家的屈辱歷史,人民的麻木愚鈍,刺激了中年的魯迅轉向國民性的反省。迅翁是一位時代人,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惋惜迅翁將時間浪費在社會評論,而不是閉門著書,成不朽大業。但魯迅的血液裡流淌的熱烈的青春,他將希望寄託青年,也鼓勵青年,而他自身就是位猛進的青年。如果理解那個時代,迅翁是繞不過的話題,他成為時代精神的標誌,而相應的是,由於過分纏繞於現實,終究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三是觀念。我看迅翁的思想根源不在中土。從他的工科和學醫經歷中,他對近代科學的精確、經驗化,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進化思想有深刻的認同。所以他寫的文章,精確、敏銳,而且訴諸於經驗理性和客觀常識,能夠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這對於他來說當然已經足夠,但世異時移,我們就有深深的遺憾:面對活的文化和心靈,我們沒有在魯迅的文字中看到理性和智慧應有的高度,沒有看到尊重和“同情的瞭解”。他在批判之外,無所建樹,或者更準確地說,無從建樹,因為他的心中也空空蕩蕩,提著智力和熱情鑄就的利劍行進在“無物之陣”。作為青年心目中的導師,他滿足了青年對偶像的狂熱需要,卻沒有提供真正的精神引導和支持。記得他在《導師》中號召青年去走自己的路,但是,魯迅對他自己選擇的道路是否有足夠自信?似乎是沒有,不然他不會拒絕兒子走同樣的路。如果這樣,他如何保證青年走上正確之路?這一點他沒有回答,似乎也沒有想過。他只是簡單地認為:青年就是希望。但現實中的青年卻一再再地令他失望。最終他只能抱著陰暗的心步入死亡。

和具有中古遺風的國內知識分子相比,王小波特別之處在於“我最想做的不是提升別人的靈魂,而是提升自己的靈魂。”做為擁有自然科學知識及歐美文學、兼哲學、歷史、等內在紮實豐富的人文底蘊知識分子,王小波非常贊同羅素先生的話: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在他看來,大多數參差多態都是敏於思索的人創造出來的。“現在中國知識分子在關注社會時,批鬥找不著目標,頌揚也找不著目標,只一件事找得著目標:呼籲速將大任降給我們,這大任乃是我們維護價值體系的責任,沒有它我們就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和西方知識分子的責任不同,中國的道德體系是教人如何聽服訓教。很多人之常情被當做聖訓傳經千年,兩千多年前古人建立了道德體系,兩千多年後的現代知識分子還在維護著那套君王制的道德體系,要知道,這兩千多年一個瞬間的切換,交通、科技、軍事、工業、文化、經濟.......等一切都像科幻片穿越時空的場景讓人歎為觀止,但從古自今道德體系似乎還散發著裹屍布的邪味,對於這個現像他的理解是“四書五經再好,也不能幾千年的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換著人地嚼。”

曾經,他羨慕一隻豬的特立獨行,唾罵中國知識分子的墮落,同時,又哀嘆中國知識分子的不幸,有人用“黑色幽默”比喻他的文字,也有人感嘆他是中國的唐.吉歌德,那位手持長矛,遊走天下,行仗義之舉,執仗義之言的騎士,一個凝聚理想主義光輝的人物。但,這只是他人賦於他的光環。在我看來,他最吸引我的就是兩個字“真實”。鮮活、辛辣、浪漫、理想、深刻、樸實。把真假、美醜、善惡全方位立體式呈現,而這些全源於他對生命的尊重。


紅葉翩翩


我來說說王小波吧

最大的影響是,告訴我什麼是對思考、文學、科學、知識、真理應有的態度:不迷信教條,沒有絕對的真理

傳統和習慣不能成為不自主思考的理由

王小波的雜文裡你可以看到他對各類文學派別和思想派別的分析和比較,他不是僅僅簡單地告訴你哪類是好哪類是壞,因為這些流派往往就自稱經典。不迷信教條這個事特容易被走到極端——不信教條,不信教條就是理性嗎?很顯然不是,所以不迷信教條真不是簡單的事。他善用一些乍一看很粗鄙的比喻(各類被閹割的動物)來形容被教條和傳統約束在籠子裡的人——被閹且無腦

不獨立思考和閹豬有什麼區別?

走到劁刀前,不問,所以被閹了

走到豬圈前,不跑,所以被囚了

走到豬食前,不嫌,所以被養了

肉豬不是生來就是肉豬的,一隻正常的豬一步步成為了肉豬,王小波在他的雜文裡一遍又一遍地講著這個淺顯的道理

同樣是面對麻木無腦的眾生,他沒有成為魯迅那樣憤世嫉俗的戰士,他有他自己戲謔的黑色幽默作為武器

但並不媚俗

他不在籠裡,他是沒有被閹的完人,他特立獨行但又富有同理心,所以對著籠裡的肉豬們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

有的人醒了,有的豬還在睡著呢,還對著他哼哼

他相信有他的文字就一定會有特立獨行的豬,狂野不羈,浪蕩荒野

用搜索引擎搜王小波,查是肯定查得到他,但是總會被各種相關詞條擠在後面

他一直流浪在文學界的邊緣,以前是,現在也是

他豪邁,玩世不恭,他大大咧咧,漠視凡俗,可他是被逼的

過去主流文學一直沒有接受他,他是圈外人,那些正人君子,正道人士把他當作邪教,當作小丑,再後來甚至無視他,他們避免提及他

提及這個,真正清醒的人

他有多跳脫就有多懇切

他追求真理,致力於揭穿一些帶著文學面紗的偽君子,懇切地對待邏輯。有些人利用文化搞傳統復興,大搞各種主義,正如那謝若林所說,嘴上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王小波是被文學界圍剿的人,大家抱團裝傻,怎麼能允許你清醒呢

但是王小波不能傻啊, 他不僅不能接受自己愚蠢,也希望他的讀者都能理性一點,沒有地位又如何,不被尊重又如何,我只要天下人都能活得明白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王小波去世後好像成為了一代精神偶像

反對權威的人成了權威

還是被迫的成為了精神叛逆的代言人

可王小波一點兒都不叛逆,他才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者

不錯,他是反主流反教條,但他反的,是偽教條,他最明白傳統的魅力,他愛五千年的文化,他愛知識,所以他反對虛偽,他是指出皇帝沒穿衣服的人,不能因此就說他叛逆

更不能借他名義去惡意謀逆

他不是永遠正確的人,他覺得正確不是某個人,某種思想,那是客觀的東西。所以你看他的雜文集時會發現,他早年的思想和後期並不完全相同,他的思想在他有限的生命裡不斷自我完善與進化,這才是思考的無窮魅力

同一個原因,不同的人,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讀王小波後的體會都有不同,王小波只有一面,王小波的思想有千面

王小波不會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死板的符號的

王小波的門下走狗是個流行的說法

他的粉絲在他去世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數量龐大,思想偏激

一方面,他非主流,另一方面,他的思想過於前衛,超越了時代,所以越是身後喜歡他的讀者越多

他是三百年每年賣一萬本的作家

很多很多人開始模仿他的文筆,模仿他的黑色幽默,一眾圍觀者也在拍手叫好

可我覺得,這是個事實錯誤的事

王小波是不可複製的

總有人淺顯地給他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他是什麼人什麼家,不對,統統不對。

王小波就是王小波,王小波是一個文筆精妙,思想前衛,理性真實的,被人誤解被人模仿的王小波,他是他自己,不是文筆像就是王小波的傳人了,這麼想的人怕不是從未讀懂王小波

王小波初中去下鄉再教育,他的苦難和閱歷不是現代人可以想象的,他是在那樣的經歷下成為他自己,這件事本身就很難

他不會原諒那十年,他也不像其他人不要深度不要思想地去批判,他不去消費它,但它的疤痕一直留在他心口,偶爾留於紙間,這種細微的筆觸永遠無法模仿出來

別以為他只有黑色幽默

看王小波的小說太有閱讀快感了

“原來小說也可以這麼寫”

所以我初中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文字時就被他的小說吸引了,我一口氣讀完了十本王小波全集,講真,可比讀網文和玄幻有趣多了

因為讀得早,他的雜文對我的閱讀生涯多多少少產生了影響,有多少?

他愛寫書評,他總是提到的作家和書,我就會去看

我偶爾會產生我在閱讀路上和王小波並肩的錯覺,我就這樣認識了卡爾維諾、阿斯塔耶菲夫、海明威、羅素……

所以我自戀認為我師從王小波,是同門,可我不配啊,所以我還是會說

我是王小波的門下走狗


聽訟者


王小波是無名之輩,不認識、不可與魯迅先生相題並論!魯迅先生是大文豪,文化革命的旗手,封建文化的掘墓人,無產階級革命的英勇鬥士,白話文的創始人,他的名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這是他為了振救中華,為了喚醒被封建文化麻醉的底層人民在黑暗中的納喊。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影響了我的一生。他是我的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