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的人是什么性格?应该怎么办?

弓长叫张


这种情况,使我想起了去年的那起“一个鸡腿引发的命案”,丈夫因为忘记给妻子带鸡腿,两个人发生了争吵。

争吵中妻子不停的对丈夫谩骂、翻旧账,丈夫气不过推搡了她几下,结果她转身回家拿了一把刀,把丈夫捅死。

据他们家的老人以及邻居反映,平时男方对女方比较娇惯,让女方养成了说一不二的霸道性格,但是夫妻俩相处还算比较融洽。

案发前不久,因为女方想让婆婆到楼下的储藏室去住,引起了男方强烈的反对。

所以,那一段时间,女方经常会因为一些琐事,和丈夫吵架,就如题主所描述的那样每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

这个案例中,女方之所以隔几天就要发作一番,就是因为内心里要求婆婆住储藏室的要求没有得到丈夫的同意。

但是,她自己又认为自己的这种需求不是非常的正当,也知道即使说出来,丈夫也不会答应。

加上之前自我中心的个性,没有能力管理和转化自己的情绪,以让自己接受现实。所以,就会不停的找丈夫的茬,稍不顺心就对丈夫一通谩骂。

这种情况,在家庭生活之中非常的常见,也是许多家庭悲剧的直接原因。

比如说,一个嫁到农村的城市媳妇,因为嫌弃丈夫家贫穷,经常跟丈夫提离婚,而丈夫每次都是对她百般讨好,让她不得不留下来。

久而久之,她就会给丈夫提出各种要求,然后对丈夫的做法各种挑剔。稍不如意,就对丈夫进行谩骂,甚至是殴打。

最终,在实在忍受不了的情况下,丈夫终于答应了离婚。

所以,面对“隔几天就吵架、谩骂”的行为,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心里“难以启齿”的需求究竟是什么,然后给对方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对方不合理的要求,不管TA怎么谩骂、歇斯底里,我们都不能够让步。

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在TA恢复平静之前,我们也不要予以满足。

几次之后,TA自己就会感觉到无趣,不会再用谩骂、吵架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了。


姜丁粽子


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的人,是暴躁型的性格,有这样表现的一般都是女人居多,(如果是男同志,暴躁型性格的人,他多半表现的是动手打人)。

我多年前到上海出差办事,就遇到了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是沈阳人,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做事,他们住在这家公司的一个门市里。这位大姐很诚恳实在,对我热情有加,我办事之余,闲来无事的时候,到她的门市转一转,唠唠嗑。

我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丈夫一回到家,她就开始唠叨,说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他丈夫只管坐在那看他的报纸,她看到他不吭声,就越发生气,便开始骂他。不管咋骂他,他也像没听见一样,有时气的她,会到他脸上捏两把,他还是无动于衷,等她折腾够了,她就罢休了,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当时我想,这样的日子能过下去吗?后来我才发现,这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模式,并无大碍,日子过得照样有滋有味,一家人走在大街上,依旧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还有我的老婶也是这种性格,他们从23岁结的婚,今年都64岁了,而我叔叔的处理方式跟前面的那位男同志不同,他是回回都不会饶过我老婶,俩人对骂,一直吵到我老叔提出要离婚,老婶就马上休战,慢慢地老叔也消停了,这次“战役”结束。没过多久,“战争”又开始了,挑起者自然还是我的老婶。他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战斗”了40多年,可人家那日子过得一点儿都不差,身体也都棒棒的,也许正印证了那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吧。

只要你们有爱,性格不是问题,只要你们的处理方式是对的,那就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夏日绿茵冬日暖阳


你这个问题就好像是给我定做的,昨天晚上刚好和女朋友吵完,并且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严重,每次吵之前他都会找一个芝麻大点话题来挑事,然后变本加厉,人格侮辱、歇斯底里,我差点给归结为疯子,楼主这么一总结倒还恰当。

平时看起来很温柔、性格好、对每个人都是很好,但有时候一回到家就找我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人格分裂,一天家务不干,饭不做,跟个少奶奶似的,平时也是对他很好,处处将就他,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不相信以后会有改观,我也不愿意以后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照成人格缺陷,也不愿意年迈父母在这种日子中过。





雾农视界


我来回答一下,从小被骂到大,指责,言语辱骂,冷嘲热讽,看不起,这都是我妈我爸对我做的,我妈脾气就是这样,每天骂个不停,现在我也是这样,戾气太重了,我也很绝望,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每次想发脾气了,我就会走开,一个人呆着,但是更多的还是跟老公发脾气,骂他打他,什么难听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能救赎自己,不敢跟别人走的太近,因为别人了解我以后就会发现我是神经病


嘘别说话134346323


隔几天就吵架,谩骂,揭短,歇斯底里,首先要找出原因,为什么会这样,是以前就这个样子,还是后天产生的,无论什么事总有成因,不可能一个人无缘无故的就突然吵架,谩骂,揭短,歇斯底里。其次找出原因后再去解开对方的心结。我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可以参考一下。我一朋友,出生家境良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也很突出,人很好面子,她婆婆农村妇女没有工作但在家中很强势,什么都想控制,甚至在自己教育孩子上婆婆都要管,朋友好面子,也拉不下脸和婆婆起冲突,总是婆婆说什么不啃声但心里很气,时间长了身体很不好,生病暴瘦,而老公又属于特别孝顺父母的。朋友为了不想什么都受婆婆的控制就自己出钱给公公婆婆在他们老家市里另外买一套房想着分开住离的远就会好了,孩子原本有保姆和婆婆一起带,现在不再让婆婆管了,就由保姆照顾,但她婆婆和她老公都不同意孩子让保姆一个人带,说是不放心,非要的朋友辞职在家自己带孩子,我朋友年收入10万+,工作稳定也轻松,假期也多,就不愿意辞职,婆婆老公都不行,给朋友施加压力,无奈之下只能辞职在家带孩子。在家带孩子也就罢了,婆婆还遥控指挥,更可笑的是居然给自己儿子写信教儿子怎样教育媳妇,不幸这封信被媳妇看到了,媳妇气的,和老公大吵一顿,但老公在这时还居然维护自己老妈,指责老婆小心眼没气度和一个农村老太太计较。原本辞职非所愿,本想能干脆求个清静不想再被控制,现在非但工作没了,婆婆依然遥控着这个家,老婆就想要离婚但又怕别人嘲笑,老公依然听老妈的,还老要求媳妇带孩子回老家去跟婆婆住。时间长了,原本就有心结的媳妇性格大变,时不时的和老公吵架,甚至歇斯底里,然后相互指责,冷战,现在朋友想要离婚了,说是婚姻走到如此境地感觉自己很失败,为了不让自己疯了更不想变成泼妇,离婚是最好的收场。回想一下,朋友家境好,受教育好,但就是好面子,在婚姻当中一再退让,最后反而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耕耘収获


说说我的经历。现在我租房子的斜对面就有这样的人,是一家人住。这对夫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5岁了,小儿子4岁,她妈妈给了她大儿子租了个房间,住在我隔壁。几乎每隔几天,就能听到这对夫妻歇斯底里轮流谩骂他们15岁的大儿子,各种砸门的声音,跟打架一样的。说实话,刚开始我有点受不了,特别吵,感觉他们充满了负能量。可能之前住在我这个房间的人就是因为这样才搬走的吧。但是别人家的父母训斥自己的孩子,我也管不了,现在我也慢慢习惯了。


往迹可寻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我结婚三十一年了,从进她家门就听她闹个不停,过年过节反正没几天消停,今天跟老公闹,明天很媳妇闹,有的是精气神,现在84岁了也还那样,跟谁都过不到一块,包括女儿儿子很烦的。没办法谁也说服不了她


公道人心


我们利用第一线原理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会揭短,谩骂。这种揭短和谩骂首先他是一个不尊重他人,践踏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其次,他为什么会不尊重他人呢?这就有很多种可能。

比如:1.原生家庭影响(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父母经常无故的不尊重他践踏他尊严)

2.原生家庭影响(父母过分宠溺他,让他养成"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自私的个性)

3.被害型人格(在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是怀疑另一半,最后又不知道怎么沟通,只能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来发泄心中的不安)

综合以上种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原生家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解决方案,分几步。

第一:找到问题的原因(按以上的原因分析就行)

第二:沟通,让他放下戒备,真诚的沟通一下。

第三:制定规则,如(下次生气了,就说明白原因,不能一直动用自己的动物性情绪等。)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找专业老师咨询,因为到这种程度,已经有被害型人格,一般人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最好请专业人士,来一个系统性的解决。这不是几句话,一两天就能解决。希望要坚持,和对方的改变意向。(希望对提问者有一点帮助。[祈祷])


逆行者阿明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的形成,总是与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隔几天就吵架、揭短、谩骂、歇斯底里,表明他的性格是那种狂躁不安、喜怒无常、偏执、带有攻击性。如果排除在医学意义上的疾病外,那就可能与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有相当大的关联了。

他可能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家庭里,父母亲的关系很不和谐,家庭氛围极不和睦,他个人也在家庭里处于弱势的地位。也可能是父母亲过于强势,对他非打即骂。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害怕别人对他进行攻击,自我保护意识特强,以至于形成了自卑、焦虑、狂躁,因为害怕别人攻击,所以也时刻准备着攻击别人。

还有可能是现实生活的环境对他极为不利,在生活环境的强力挤压下,他也可能会形成这种性格特点。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最好是尝试着和他进行中肯的沟通,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我想只要以诚相待,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如果付出了许多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那只能放弃,或者从医学层面解决了。





品茗致雅


题主所描述的性格类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通常称之为情商低下。是因对方的行为、观点不符合自身期许而怒不可遏,进而采取暴力方式强迫对方接受或屈从于自己的一种手段,主要表现为:

一、自私自利

这种人通常表现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大事小事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处理,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一旦弗了自己的“意”便会大动干戈。违规停车占用小区应急车道而与物业管理人员剑拔弩张,疫情期间拒绝测量体温而与检疫站人员发生口角等等无不属于这类情况。

遇见这类问题,不妨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以“共赢”为目的来寻找共同目标并进行有效沟通。

二、心理承受能力差

这些行为的起因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内心坏情绪的迸发,工作不顺利就对家人肆意发火,吃点小亏就谩骂社会不公。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是客观事实,很多人心理的焦虑与烦躁无处排解,方法有很多,像想办法转移一下注意力,与身边亲近的亲朋好友倾诉都好过这种暴力的宣泄。

三、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当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时,这些行为无非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自我保护是人的一种本能,任何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暴露给别人看,而是急于掩饰,这些行为表面上显得越发“强势”,背后是更多的辛酸与无助。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更要敢于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少一些虚华的伪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