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米智能手表到底怎样?值得入手吗?

天地穿梭Forever


个人感觉现在是不值得入手的理由如下,因为我本人也使用过这个手表,这个手表的话还是靠那种接触的充电,并不是无线充电。所以说他那个充电接口很容易被你的汗水腐蚀,然后造成接触不良,充不了电或者充电缓慢。第2个就是他的WiFi问题。他的WiFi非常的差,如果是手机在那个地方有信号还是满格的话,他就不行,基本上就是那种时有时无的状态。小孩同学也不能正常使用,用起来也比较卡顿,并不是非常的流畅。并没有当时演示那个样子,第三就是续航问题了,因为手表体积的缘故,所以说它的体积不能做太大,但是这样的话电池容量就相应的缩小了我们都知道功能越多的东西,它耗电量就越大,所以说。它的续航是一点也不行的,基本上充电的话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充满,用的话不是经常使用还好,如果一直使用的话,基本上三个小时就没电了,而且是在不开震动的情况下。电量像水一样下降的飞快唉。


斗地主文神


小米产品作为国货的代表,产品基本覆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产品销量一直都是遥遥领先!我个人也是个小米迷,从我接触的第一次小米手环3开始 我就慢慢的喜欢小米产品了,现在家里也用到了小爱智能音响,小米台灯,小米净化器,小米电视等.之所以如此关注和喜欢小米,这与小米产品的性价比有很大关系,价格不贵而且质量好。

小米智能手表现在的价格是1299元起,颜色有典雅黑,科技因,尊享版。为了节省电量,小米手表采用了抬手可见的功能,这个是比较实用的,主要是为了产品有36小时超长续航!另外有独立eSIM虚拟卡系统,MIUI For Watch(全新方形手表生态系统),十大运动模式,专业健康管理系统,小爱同学智能助理系统,智能家居操控系统,100多款潮流表盘可选,支持地铁公交卡,门禁卡。可以看出,这些系统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带来的是智能而且便捷,功能专为老百姓定制的,而且我们老百姓都能买得起。个人觉得这款小米智能手表还是值得购买的,至少这款手表的便捷功能,我们在生活中都能用得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价比。

这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电子智能手表,如果你不考虑机械手表的话,小米智能手表你值得拥有!








江南方园


小米手表是小米公司2019年11月份发布的产品。

从外观上看:采用1.78英寸AMOLED方形大屏,44mm表盘像素密度为326PPI精细显示,大小男女适用。四曲面玻璃镜面、铝合金磨砂表框,质感不错且坚固耐划;陶瓷后盖与氟橡胶材质表带,戴在手上挺舒服,即便是在冬天也不会觉得冷冰冰的。

使用上:小米手表内置全功能eSIM芯片,支持独立接打电话和上网,可以是备用机,也可以一号双终端,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均支持。支持独立WiFi、独立蓝牙,多功能NFC等配置。内置570mAh大容量电池,36小时续航;预装开放生态的手表操作系统MIUI For Watch,提供海量表盘(超过100款)、能下载App,支持自定义表盘,喜欢的功能、照片都可设置为表盘;内置全功能小爱同学,远程操控智能家居;小米手表还内置应用市场,针对手表深度定制超过40款常用App,并持续增加中。同时与QQ,Keep、QQ音乐、航旅纵横等多款软件联合深度定制。

目前售价1299,没有优惠幅度。

个人建议:外观漂亮、手感佳、和其他智能手表相比性价比极高,但是由于是新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卡顿还不得而知,众所周知卡顿是安卓系统的通病,也是最影响电子产品使用体验的,所以如果预算允许还是建议入手apple watch!



小西伯利亚森林狼


如果是华为,华为手表是最优解

如果是苹果呢,苹果的智能手表是最优解

小米呢,第一代向来不推荐买,只有第二代才是吸收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做出来的好的产品,所以,等等第二代,或许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智能手表

小米智能手表网络连接不上,用蓝牙连接手机,照理说手机有网手表应该也有,但是手表的网络就差得离谱,不知道是我这个有问题还是全部都这样。还有就是keep是投影的手机???

我就是为了能把手机扔下才买的手表,结果手表的keep说百了就是显示手机的内容。再就是商店下载应用会自动断开下载,还是网络的问题,wifi也试过了,根本没用!!

说白了这玩意儿体验可能还没有手环好(手环起码没这么多BUG),刚买还以为和apple watch虽然没发比,但是基本功能能用就行了,一千出头要啥自行车,结果这玩意儿就是个残次品,和手环价格相差十倍,体验并没有手环好!

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坑,千万别踩!


黑D酷客


自从小米发布小米手表后,很多人都认为,苹果手表的地位要被撼动了,但小米手表似乎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初代固然是不完美,甚至乎很多时候都是尝试品,第二代才是真正值得入手的时候!

小米手表的优势是什么?首先在用户群体方面,是普罗大众的安卓用户以及IOS用户,而且有小米手环的光环BUFF,虽然外观抄袭苹果手表,但是功能却更符合我们国人使用,独立eSIM虚拟卡,手表可以独立打电话和上网,多功能NF,支持地铁公交卡以及门禁卡,36小时的续航,500多毫安的电池,可以说是市面上比较大的电池了,但对应的,手表的厚度也随之增加,而MIUI For Watch则是对应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可以用手表直接控制智能家居,而小爱同学则是有附加作用,使用语音就可以控制家电,比较的方面,另外还有十种比较普遍的运动模式,利用Firstbeat的运动算法,另外还有压力、睡眠、身体能量检测。

小米手表的售价为1299元,价钱比较亲民,智能手表应该有的功能它都有了,可以说是苹果手表+Ticwatch的结合体,苹果手表的外观和UI,Ticwatch的价钱和功能,再加以小米的特色,其实小米手表还是挺值得购买的,也是为什么我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相对比小米和苹果,华为在打造智能手表的同时注入了华为手机的元素,外型稳重且比较接近高档手表,材质用料不马虎,并且采用自家的麒麟A1芯片,但可惜系统并没有像苹果那样使用自家的,但鸿蒙系统很快就来了,虽然赶不上双11,但华为Watch GT2是一款比较值得入手的智能手表,售价仅比小米手表贵几百块块钱,但更适合成熟人士佩戴,唯一输给小米手表的就是没有eSIM,但手表连接手机也可以接听电话,支持支付宝支付和NFC支持,带有心率、睡眠和血氧检测,另外续航要比小米手表要好。


小生活大鱼乐


智能手表领域一直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续航糟糕,脱离手机无法使用,等原因让智能手表显得非常鸡肋。目前业内做得最好的还是苹果的,APPlewatch.这次的小米手表和APPlewatch比较相似,包括外观设计,也包括功能和产品定位,目前这款手表我已经使用了几天的时间,作为一款安卓的智能手表小米手表的表现如何?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外观设计

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也就是两种要么方要么圆。在我看来,圆的胜在外观方的胜在操作。小米手表这一款选择了方形,右侧有一个旋钮和一个按键。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指责小米抄袭,不过我对小米的这一做法是认同的,因为APPlewatch的设计相对来说是目前业内最成熟最好用的设计,如果要为了不一样而去做另一种,不那么好用的设计,对用户体验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厚度质量体积方面,小米手表做的算是中规中矩。厚度12.28毫米,含表带重量66.7克没有非常惊艳,但也没有廉价感,就我个人而言日常佩戴基本没有负担感。方面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过睡觉时会摘下来。

功能

智能手表绝不是大屏手环,这是小米官方的宣传语,也就是说小米手表能够脱离手机独立运行,目前小米手表支持独立运行的APP,包括QQ音乐,支付宝,墨迹天气,喜马拉雅,航旅纵横,滴滴出行,搜狗输入法搜狗地图,老虎证券儿。这些应用其实基本覆盖了我们独立使用智能手表的大部分场景,除此之外,还有手表的系统功能,电话短信。米家智能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表支持微信。但是当手表与手机的蓝牙连接断开时,微信就无法使用了,这点是有点遗憾的。

充电与续航

小米手表配备了一块570毫安的电池,采用触点做充的充电方式,实测从自动关机到充满号时正好两个小时,而在续航方面官方宣称是36小时。

值得买吗?

从上面的这些功能和续航表现来看,小米手表是还不错的,在有esim的情况下,能够脱离手机独立使用很多功能,不过值不值得买还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一个是自身是否有这个需求,一个手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云峰superman


在去年11月5日的小米发布会上,除了小米电视5系列、小米CC9 Pro外,小米还带来了全新品类:小米手表,售价1299元。11月5日下午5点正式开启在全渠道订金预售,11月11日0点全渠道首卖。比如,哪些地区能开通eSIM一号双终端?小米手表续航怎么样?小米手表防水怎么样?小米手表的小爱同学能干些什么?小米手表支持哪些运动模式?小米手表能换表带么?iOS用户能否使用小米手表?

发布会上,雷军在介绍小米手表时,直言市场上99%的智能手表都只是大号手环,手表形态的智能手机才叫真正的智能手表。今天除了苹果手表以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智能手表。

谈及定价,雷军表示,小米一直会坚持价格厚道,小米手表的定价可能和七八百块钱,甚至两三千块钱的手环式智能手表比的话,这个价钱好像OK,但和真正的智能手表比的话,这个价钱是极其厚道。

除了普通版本之外,小米手表还推出了一款尊享版,采用四曲面蓝宝石玻璃、全抛光不锈钢中框、不锈钢链式表带,全球唯一编号,限量发售,售价1999元,预计12月中旬在全渠道开售。



路人甲1831549


上手第一感觉:平平凡凡的朴实感

或许是大多数人的期待值过于高,又或者是如今看惯了太多的华丽外表。初次上手小米手表的第一感觉,居然是平平凡凡的朴实感。这种朴实的感觉由外至内,从包装盒到产品本身,无一不透露着朴实的气息。

小米手表在外观上,并没有过多奢华的点缀。笔者手里拿到的标准版,就是用简单的四曲面玻璃屏幕+铝合金磨砂中框配合,打造了方方正正的机身。

表盘外覆盖的玻璃盖板为康宁大猩猩玻璃,这种用于智能手表屏幕的玻璃盖板,此前笔者也曾亲身感受过其硬度,用铅笔使劲在表面按压都难以按碎,可以说足够的坚硬、耐磨。

表盘的设计上,小米手表采用了悬浮屏幕的设计,这样的好处在于使智能手表显示出的画面更加的立体、通透,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触控手感和视觉观感。

后盖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小米手表选用了陶瓷材质,该种材质与手腕皮肤的贴合性会更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汗、抗腐蚀的特性,相较于合金后盖,佩戴体验更好。

说完了表盘部分,再说说表带。小米手表的表带采用了更亲肤的氟橡胶防敏表带,一定程度上,即使是过敏体质用户也能放心使用,普通用户使用时更能高枕无忧。

小米手表称重为68g

笔者上称量了一下,手中拿到的这款小米手表标准版重量为68g,这个重量笔者觉得还是比较适中的。它使得这块手表在手腕上的时候,既不会过重、也不会过轻。这种刚刚好的佩戴感,让人觉得有一定质感的同时不会觉得手腕会负重前行。

细细探究:小小身躯 内藏乾坤

由于条件所限,笔者还没有办法选择把小米手表拆开看看内部的结构与用料。但根据官方的资料显示,小米手表在较小的身躯里加入了大大的能量。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往下看。

根据资料显示,小米手表成功的在机身内部12立方厘米的容积内,放置了6个传感器、11个芯片、37个心率电子元器件、578个电子元器件,同时还有独立线性马达、独立扬声器、独立Wifi/蓝牙、独立GPS、独立高性能CPU、大容量电池、独立NFC以及eSIM虚拟卡。

看到这一连串的独立的元器件,各位想必就能知道,成为一款可以独立使用的智能手表,这是小米手表的主要目的。如此多的独立单元,当然离不开一个具有足够算力的核心大脑——高通骁龙3100 4G版。

据了解,小米手表是目前全球首发高通骁龙 Wear3100 4G版的产品,该产品为高通旗舰级可穿戴处理器,能够为小米手表提供更加耐久的续航能力以及更加丰富的交互方式与个性体验。

根据此前的资料显示,骁龙Wear 3100 4G版是一款基于全新超低功耗分层式系统架构设计,集成四核A7处理器、高效集成式DSP和全新的超低功耗协处理器。

总而言之,得益于于这颗平台,小米手表支持独立Wifi连接以及独立蓝牙连接,能够支持市面上主流蓝牙耳机、TWS蓝牙耳机,并且支持Airpods连接。还提供了线性马达,并以此来为提醒提供丰富的震感,同时内置独立扬声器,通话语音、铃声提醒更加清晰明亮。

此外,在配置方面,小米手表还辅以1GB+8GB的存储组合,同时内置多功能NFC,用户可以用它刷公共交通、刷门禁甚至付款。

通过NFC可以刷公交卡,体验与小米手环相同

上手第一步:简单的适配过程

其实,在适配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可以讲的,笔者总结的经验就是,按照手表、手机APP端的每一步提示,按部就班的执行就好。

不过,由于目前小米手表除了小米穿戴APP外,还需要在手机上安装Wear OS App来完成后续步骤,所以,在现阶段,笔者基本只是在安卓手机上功能适配了。

整体的适配流程还是比较简单的,每一步都会有较为详细的提示信息给到用户,用户按照提示操作就好,基本没有学习成本。

独立的第一步:通过eSIM卡独立通话与上网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成为独立智能终端设备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在摆脱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进行独立的通话与上网。在这方面,显然,小米手表做到了。

在小米手表上,可以直接进行拨号

小米手表内置eSIM号码虚拟芯片,同时支持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在手机的APP端,针对如何开通eSIM卡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程指导,但具体开通方法,也还是要结合用户所在地的当地运营商的政策而定。

绑定了eSIM号码后,小米手边便可以在脱离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实现正常接收信息、接打电话、上网等功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这样的功能,在运动场景下尤其好用,毕竟,运动过程中携带手机真的很麻烦、很累赘。

独立的第二步:独立下载APP的能力

与独立的通话、上网能力同样重要的,自然还需要一个独立、完整的软件生态。小米手表是首次搭载MIUI For Watch的产品,也是小米立志打造开放的手表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据了解,MIUI For Watch是一个专为方形安卓智能手表进行了深度优化,同时又带来了全新的腕上便捷交互体验的创新。

小米手表拥有的丰富应用

在小米看来,方形的操作界面的空间利用率相比圆形表盘要高、有效显示区域也更多。

同时,方形的表盘操作界面也更符合用户日常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不需要眼睛不断变焦来适应字体变化。另外,方形操作界面在交互操作上更加精准,手指滑动的方向更明确。

笔者了解到,基于MIUI for Watch系统,小米手表拥有开放的表盘市场和应用商店。比如,小米手表目前支持了150+款品质表盘,同时支持相册表盘,能够个性化制定自己的表盘,深度适配了包括电话、短信、信息等最常用的40+款常用的APP,并可以直接在应用商店中下载使用。

在实际的体验中,可以看到,基本上在日常生活场景下,用户需要用到的APP都被内置了,比如微信、地图、打车、音乐、支付等。

当然,如果觉得这些还不够,你还可以通过内置的小米应用商店来进行下载。同时,该商店还可支持手表端APP的更新升级。

此外,MIUI for Watch开发者专区也已宣布成立,正式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可支持的第三方应用将持续不断增加。

不可缺少:Firstbeat顶级算法+六大传感器带来的运动功能

运动及健康监测,一直都是智能手表的杀手锏级别的应用之一。尽管,笔者并非一个热爱运动的人,但有时在智能手表的提示驱使下,也是会轻微运动一下的。而正是这种轻微的运动,更需要统计出来,然后自己一个人抱着成绩一边沾沾自喜。

前文有提到,小米手表内部配备了6轴高精度传感器,能够更加精准的识别更多复杂的运动姿势。实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手表支持户外跑步、室内跑步、户外健走、室内单车、户外骑行、室内游泳、开放水域游泳、登山、越野、自由活动十大专业运动模式。

另外,除了传统的运动统计与监测外。这一次小米手表还与FirstBeat合作,采用欧洲赛级运动测算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身体生理信息,以及运动过程中的个性化数据,如VO2max最大摄氧量、卡路里消耗分析、运动恢复时间评估计算、有氧运动训练效果等,通过专业算法的分析,最终给出更加科学的运动建议。

或许你会问,究竟FirstBeat是什么呢?它是由1000+顶级体育赛事管理机构共同认证,同时服务于西班牙、葡萄牙国家足球队,以及阿森纳、曼联、热刺等英超顶级豪门俱乐部,所以在权威性上,毋庸置疑。

当然,除了在运动方面小米手表是你的专业顾问外,生活上,它同样是一个称职的健康管家。小米手表还能够进行压力检测、睡眠检测、心率检测以及身体能量检测等,全方位的检测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实时分析呈现。并且能够精准评估多种身体状态,提供专业的身体能量恢复建议等等。

生态智能优势:手腕上的小爱同学

小爱同学,作为小米在AI领域的明星产品,通过终端产品生态最终打造出一个无处不在的AI语音助手,这就是小爱同学诞生的初衷。

因此,小米手表作为手腕上载体,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不依附手机端的完整的腕上小爱同学应有的体验。

通过小米手表,你可以完美复制在其他终端侧与小爱同学的交互体验,并且,可以让小爱同学帮你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开关空调、开关家里的其他电器等等。


科技嘿嘿


小米去年发布了两款智能手表,一款是采用Android Wear操作系统的小米手表,可以安装APP,系统经过小米深度定制,灵活性、可玩性非常高。另一款是采用封闭系统的Color,不支持第三方APP下载安装,其实就是一个大号手环。

我有幸对二者都有把玩,就实际体验来说我还是更推荐价格较为便宜的Color,原因有下列几个:

  1. 小米手表采用Android Wear操作系统,相对应的就是电量有点感人,在常规使用下勉强一天,这种情况下好多系统自带的功能沦为摆设,譬如睡眠监测。而作为大号手环的Color,其相对单一的功能却带来的是十天左右的续航,一般情况下不用为电量焦虑。

  2. 小米手表作为小米发布的第一款智能手表,外观完全借鉴了Apple Watch,但是却没做到苹果那般精致,各种小瑕疵还是有一些的,再加上刚发布时系统并不稳定,功能还不完善,在我心目中又大打折扣。Color使用了圆形表盘的设计,外观简约,符合大众审美,再加上小米一贯喜欢在主题上下工夫,个人在外观方面还是十分喜欢的。


综上,我认为喜欢折腾的用户,或者以前没有使用过Android Wear 系统的用户可以购买小米智能手表,但是我觉得还是手环或者Color使用起来省心。

东来叙史


小米智能手表的重量约为66.7g,屏幕尺寸是1.78英寸,其实这个屏幕尺寸我觉得还算不错,但是目前来说,发布会上说的很多功能还是无法实现,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它是放大版的小米手环的原因,米粉要是不信,我来说说这几个方面吧。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iOS用户,那么小米智能手表只能通过谷歌的Wear OS进行初步的激活,然后只能用一些非常基础的功能,比如步数统计、卡路里消耗、心率检测、APP通知推送等等,和手环没有太大的区别。

比如我比较喜欢使用的睡眠时间统计功能,这其实很多手环产品已经有了,但是作为一款智能手表,本来是可以做到在屏幕上显示最近几天的睡眠时间,并且深睡眠等等时间,这些数据都可以显示得比手环更好,可惜它缺失了这个功能。不知道后续能不能更新,毕竟这款手表是有心率检测功能的。

第二就是安装app功能,不得不说,wearos还是太弱了,手表屏幕很小,但是操控方式还是没有跟着改变,只是有这个功能,而且很多功能也用不了,能下载的软件就那么十个左右。除了支付宝、滴滴出行以外,其它多数都是冷门应用,比如「懒人听书」之类的,我听都没听过……其实本身小米是有很多生态链上的app,比如小爱语音助手、米家、睡眠检测等功能都无法使用。

当然,在app使用方面,其实还是有亮点的,比如我们出去的时候,尤其是骑自行车的时候,导航就非常有必要了,可能很多人会在自行车上加入一个夹手机的夹子,但是实际上还是不方便,但是有了小米智能手表,导航的时候我觉得方便很多了,这个确实是一大亮点。

第三就是esim卡方面,作为智能手表我觉得和手环最大的区别就是支持sim卡和大屏幕了,但是这个方面本来应该是大亮点,但是我测试了一下无法开头,折腾了很久我还是决定放弃了。

第四就是只能接收app的通知,但是没有办法恢复,我在想,如果能够用语音的方式回复微信和QQ,其实不失是一大亮点功能,如果做到这个功能我觉得真的非常赞。

第五就是续航方面,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一样,基本上就是一天的续航,但是这其实很不人性化,手机因为屏幕大,使用频繁,而且充电速度现在也挺快的,不得不说,一天一充电挺麻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