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个人能力很强,但就因为学历不是全日制文凭而被拒之门外,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指尖快评


这个问题反应了公司的用人标准问题,这个现象有一定合理性,侧重学历背后的逻辑与现实原因。

一、任职资格

公司选拔一个人,肯定要考虑这个岗位做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胜任,也就是任职资格。可能要从能力、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估。



经评估合格了才能胜任上岗。

二、学历代表什么

学历是一个证书,背后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是干好一项工作潜在的素养,因此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也越高,培养的价值越大,绩效产出也越高,尤其是知识性行业。因此学历与能力与培养价值有正相关性。很多企业设计这样的条件,背后的逻辑正是基于此。

只是说正相关性,但对应到每个个体,也并不是绝对都会如此,因此有些公司在面试时候遇到合适的人选会放松学历要求。

但是学历低的人获得工作机会比学历高的相对就少,因此经历挫折更多,也更渴望这份工作,因此有些学历可能不是全日制本科的人,但是可能更合适。

三、社会供给

2000年左右,一年毕业大学生不到100万,现在一年毕业生接近900万;高校扩招必然带来高学历人才供给增多。既然社会供给增多,企业肯定会择优录取。

四、招聘选拔

1、工作量。综合以上因素,尤其是社会供给的增多,招聘者选择的工作量加大,设置这样的条件,提高了应聘的门槛,可以减少很多潜在应聘者。


2、选拔标准量化。如果2个人选各方面评价都差不多,且能力很多东西不可量化,学历是很好量化的,设置这样的条件就可以选择判断了。

因此,这个问题是以上因素造成的,虽然有一定合理性,是越来越多企业的用人趋势;但在实际招聘中针对条件非常优秀的候选人,尽管学历不符合,还是要给予一定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