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溫故而知新—狀態 《打通》課程感悟

防疫特殊時期,幾乎每天不出門,宅在家裡,一天的安排,簡單重複中內心卻充滿著獲得感。慚愧的是,周圍同事們都積極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各種行動中,而我只做到了宅家,為能付出點行動,去做個志願者都未能成行。我把自己大塊的時間用在了讀書學習上,一道一階,基本保持了三天一悟,潛沉在網絡交流平臺的群裡,學習大家的感悟分享,也學習群平臺中的互動內容,認真寫感悟作業。

用行動來錢行先生對學員、對學習的要求,溫故而知新,今天來回顧複習,林教授《打通》課程022——狀態一課。所謂的狀態,可以用先賢的這段話來概括——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是心的格局。,是虛心於敬畏,謙卑。,是平其心,是心安而理得。,是沉下去,遵循規律,以理服人。,低重心,有擔當,以不變應萬變。

生活中,人或許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一種重複的日子過久了就會覺得乏味而心煩,總想有些變化,覺得有點獵奇才有意思。因此,人們總在尋求些點滴的變化,這本無可厚非,人性使然。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如吃飯,你家裡天天吃麵條,連續好幾天,越到後面你對吃麵條多少都會有些反胃。而兒時生活中,母親的做法卻很聰明,麵條其實可以有很多種做法,麵條被烹飪出各式各樣的品種,只因做到了改變,雖還是吃麵,但每次都有新意,吃到麵條的人都津津樂道,對吃麵的感受自然是不同。

母親實踐出了生活中的道理,使得看似平淡的日子,讓大家體驗到了不同的味道,家裡匯聚了人氣,其樂融融,充滿著溫馨,家裡處處也就有了幸福的滋味。

其實我想要說的是,母親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心思在做飯上,其實她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面對平淡無奇的日子背後,其實是有她不平凡的努力,為子女們的開心,積極樂觀,任勞任怨,她願意付出辛苦所有,對生活的態度,是值得子女反思和傳承的。

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個人對生命的態度。而態度就藏在你的狀態裡,狀態會左右你為人處世的態度,努力學習,時刻修煉打磨出個人最好的狀態,十分重要。一個人積極熱情,不懼失敗,勇敢擔當,不乏有家國情懷,這就是教育者應有的生命狀態。牢記秉持先生,大、虛、平、潛、定五個字對狀態的真言,還需深入體會,並踐行之。

教育是一種狀態,當你修出來一種理想的狀態,你站在哪裡,無須說話,隨意流露一點什麼,對於別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教育。

溫故而知新,學習不停步,回顧不能少,看到方校等前輩們,都手動抄寫課文後,再思,再悟,讓人敬佩。林先生魅力無窮,真言、真人,真心直抵人心,比我聰明不知有多少倍的領導們都如此下足笨功夫,努力學習,而作為教學一線一員,付出才幾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