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高中可以自学吗?求方法?

麦子Villa7


建议去学校。自学首先需要自律,再者不利于及时解决问题,进而影响学习进度和效率。


一起学Excel


高中生想要自学,是有难度的。高中学习,课堂学习不容忽视。

①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②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③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④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其次,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提高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这样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记忆是学习的根本。

提高记忆力,可以专门的训练一下。这一类的训练比较多,比如我比较熟悉的:速读记忆、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以上三种记忆,是我个人用下来比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统的训练,具体比较多,就不一一详细讲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中对我上述的三种训练都有具体的讲解和训练。

学会高效复习,温故而知新。

①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学习复习任务。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题训练,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查缺补漏等等,都一一明确下来。

②复习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只复习一科,也不要频繁的更换复习科目。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

③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最好就保持同步进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于老师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师远远落下。

④每一小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检查掌握情况。可以自己一个人进行:合起书本,回忆一下这一阶段都学习复习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较模糊的、还没有掌握的、有疑问的,针对有问题的要趁热打铁,折回去快速温习巩固。也可以找你的伙伴一起进行,相互检查、考校。

认真做题和面对每一次考试。

做题的时候:

①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效信息。

②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一定是要真的会,而不是感觉会),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

③不要动不动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题会让你觉得题目很简单,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

④适当进行题海战术,掌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认真面对每一次考试。

考试除了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方式,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的过程,比如:

①学会如何分配和把控时间;

②掌握作答中各种细节的处理技巧;

③磨练考试心态;

④帮助自己认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复习提升。






搜到


【给所有打算高中自学的同学一点建议】

这样的问题我很少回答,原因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说的太直白吧,怕打击了大家的自信心。说的隐晦一点,又怕大家理解错了,反过头来是我害了大家。但这次,我觉得还是给出一个我自己的答案或者建议吧。

我的回答是从理论上讲高中是可以自学的,但是鉴于从实践上来看难度太大,所以没门儿。

打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吧,假如高考是穿过一片有野兽出没的森林,那么跟着学校进度走,就是老师提前去前面探路,摸索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然后领着学生大部队一点一点的往前走,中间可能有人会掉队,但是抓紧跑两步还能跟得上。

但如果没有老师,你打算一个人单挑整个森林,想要凭自己的能力从森林这头走到那头,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探路,安排路线,探寻猛兽,防止毒虫毒草蛰嗜,翻山过河,食物供给………这一连串的东西。那除非你是贝爷(贝爷还要带摄制组呢),否则我绝不建议你这样做。

详细说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模型和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

意思就是说,你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是可行的东西往往是过于理想化了。

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有自学能力,原因是:我计划制定的挺好呀,而且我自己最了解我自己的情况,我还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balabalabala……看起来好像逻辑很靠谱。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纯理论的事呢?大多数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很多理论模型一旦投入到实践中,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模型和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

从理论上讲,我们假设你在知乎上能根据各种大神的回答组建出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学习策略,掌握了自学的节奏,以及对知识掌控的更高维度的认知,然后自学,这样确实是可能成功的。

但这只是理论,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首先哪些方法是对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光这一点你就要鉴别很长时间,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有的那些体系很有可能都被你推翻了,你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方法不够用,或者出了很多情绪问题。

而且你自学的节奏和进度怎么把握呢,完全脱离学校的进度,你觉得自己能够给自己安排好三年的学习、复习时间吗?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原因了。

第二个原因,学校的作用没你想的那么少。

我推荐你去看一下 @叶修 老师那篇关于在家自学的回答。你会发现学校看似只是找了个老师给你上课,找了间教室让你听课,但其实它在很多方面都帮你安排好了。它最大的作用是帮你消除了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的不确定性,而如果脱离学校,这些不确定性都要由你自己来面对,以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就包括我这样的大学生吧),难以时刻应对太多不确定性。

受疫情影响在家学习但是自律性很差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我现在在大二,学的是专门做教学设计的那个专业,我又根据个人兴趣逐渐完善了自己高中无比残缺的学习策略体系,但即便如此,你如果让我高中三年完全靠自学把知识学好,我也不敢打包票,或者说根本没准,因为自学这件事情,变数太多了。

我随便举个例子,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费尽心思踏踏实实的自学,终于把这一章的内容学得很扎实了,做题也基本不出错。与此同时你发现你的同学们已经连下一章都快学完了,你去问他们上一章掌握的怎么样,他们或许比不过你。

这时候你可能觉得还是自己自学靠谱,“啊哈!你看他们,水过地皮湿,根本就没有扎扎实实的掌握,我真想用我的靴子狠狠地踢他们的屁股!哦我的老伙计……”

跑题了……

但是你别忘了,按照学校的节奏,在考试之前他们还会有一轮复习啊!也就是说当时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可能只有40%~60%,但是通过复习过程中的加练,最后能掌握到80%左右。

而你这样做,就是一上来就想办法掌握了70~80%,但是时间太慢了,后面考试的时候你就来不及复习,一直在学新课,那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你现在学的这一章的知识还剩下多少呢?可能就只有50%了。

所以看起来你的节奏好像对你自己比较合适,但是总的算下来,别人考完试可能带走了那一章70%的知识,而你只带走了50%。

每门课的学习进程和教学计划,那都是学校老师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整个教研组讨论了半天才确定下来的,而且还在不断持续的改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力真的能够在做好学生的同时,还加上一个教研组的工作量,你也可以冒险去试试,不过真的是凶多吉少。

它能在你还感觉没太学明白的时候果断地往后跟进,通过反复复习的方式来帮你扎实知识体系,而不是一口气学新课学到考试。

第三个原因是,自学是一个很耗时间精力的事。

你说你有点跟不上学校的节奏,说明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可能不是很强。

这个没有什么好避讳的,也不是你的问题,每个人天生接受速度就是不一样,我就属于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差的那种,听新课总是反应不过来。

可是,如果你已经接受能力不够了,再想办法去自学。消耗的时间精力会更大,各种因素你就更难协调好。你要是高考只考一门两门课,说自学可能还靠谱一点。6门课的时间,你怎么调配才能够用?怎么才能面面俱到的考虑?

你不仅要把精力放在学习内容本身上,还要放在教学设计和进程控制上,还要考虑教辅资料和学习策略,这就相当于你以一个高中学生的身份,既当高中学生又当高中老师。你觉得自己有那么高的水平和能耐吗?

我不是贬低你,我也是过来人,我曾经也单纯愚蠢地认为靠自学能够解决问题。后来被我的班主任强行劝止了,我很感谢他,因为如果任由我自由发展下去,可能我也走不到现在这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一次次的质疑思考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而这些反复的自我质疑又会成为拖累你进度的累赘。

但你又毕竟是第1次接触高考,很多质疑又不可能完全消除,那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走哪步路,怎么选,这些问题你自己能把握的准吗?

这篇文章里说的都是真心话,你也不要怪我说话太直。我怕拐弯抹角你反而暧昧的理解了,对你自己更不好。

最后你肯定要问,那我自学也不成,跟进度又跟不上,我该怎么办呢?

一点建议

在保证跟进老师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慢慢把落下的内容补上来才是最可行的办法。同时不同的学科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

像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它的特点是前后逻辑结构很严密,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没学好后边会遭很大的罪,理解起来会非常困难,那这个时候你如果发现自己上课听不懂了,你就要想办法去补前面的知识,同时对下一节课的知识做好预习,提前探准下一节课的知识需要哪些地方知识做基础,然后赶快在课下抽时间把这块基础补上来。

你可能说又是复习又是预习,我哪来那么多课余时间呢?

一方面你肯定要想办法挤一挤。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时间只要挤总是有的,你回宿舍路上快一点儿,跟舍友少一点儿说说笑笑,这些工作还是能做的吧?

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预习,并不是让你把新课完完全全自己学一遍,而是简单的梳理一个下节课的框架,看一看下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前面某个部分的知识有没有关系。

高中学习,什么样的应试方法是好的?

这个回答里就讲到了预习的方法,建议你去看一看。

比如你在学数列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其实它跟函数有些相似,但数列是第5本书的内容,函数是第1本书的内容,函数的相关知识你还能想起来吗?如果不能的话就去复习一下函数,这样你接下来在学数列的时候就可能省很多的事。

这就和修路一样,你前面的路都没修好,车怎么跑到后面的路上呢?这里说的路就是你的知识体系,车就是你的思维,也就是说,你的车想跑到后面的路上,前面的路就必须也修得比较完善才行。不然后面修的路就相当于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断路,车怎么跑?

你必须前面知识学的扎实,思维才能从前面那个知识点顺利的推导到后面这个知识点,否则你后面学的这个知识点就是凭空出现的,当然不好理解了。

而其他一些科目呢,比如说生物这样的,它前后关联性不是很大。这种科目就你就可以完全跟着老师走,因为假如你前面细胞啊或者神经那个地方没学会,并不影响你后边学生态系统。这些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跟起来就比较容易。

所以总的来说不建议你自学,因为自学不是一般人能进行的操作,而跟着老师学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就是我的建议。

我总提到叶修老师,我建议你假期有时间就多看看他写的回答,能提升你对整个高中学习的认识,同时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但我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学了一点学习策略,就能应付高中自学的重重困难了。

这就像虽然现在给一个普通人用最好的装备全副武装了,他也不可能接着上战场就去打仗,其中差的最多的是专业素质。

当然,如果你真是大神,觉得老师教的太慢了,自己的水平已经完全超速了,前面的知识已经熟的不行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往后学,那这种情况下自学就自学吧,反正你怎么着也不会落下。

这样的大神,请,请允许我膜拜你!


老高與小茉


由于高中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不够天材聪明的话,自学只能学到些皮毛,而学不到实质的方法及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