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福建水師在福州馬尾被法國遠東艦隊痛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大大刺激了清政府,清廷決定重新購買若干巡洋艦。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北洋水師締造者李鴻章

英德兩國為拿下這筆大訂單展開激烈爭奪,經過一番權衡,清廷決定在德國和英國分別建造兩艘,即經遠級裝甲巡洋艦和致遠級穹甲巡洋艦。

經遠艦於1885年1月1日,在伏爾鏗造船廠動工興建,艦長82.4米,寬11.99米,排水量2900噸。前部設置前艏樓,其餘部分安裝有與前艏樓平齊的舷牆,司令塔位於主炮臺後方。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經遠艦3D模型

火力方面,經遠艦主炮為兩門克虜伯1880式35倍徑210mm後膛炮,安裝於艦艏的雙聯裝炮臺,副炮為安裝在舷側,射界135°的兩門克虜伯1880式35倍徑150mm後膛炮。後方有若干自衛用的小口徑火炮,包括兩門克虜伯75mm舢板炮,兩門哈奇開斯47mm速射炮和三門哈奇開斯37mm5管速射炮,艦艏和兩舷共裝有4具魚雷發射管。

防護方面,經遠艦採用了中央裝甲盒結構,側面裝甲由三段拼成,上方241mm,下方132mm,但因為是拼接而成,造成如果接縫處中彈則極有可能迸裂進水。除了中央裝甲盒前後各裝甲板都比較薄,中部約38mm,兩側76mm。司令塔側壁裝甲為152mm,頂蓋與司令塔留有較大空隙,這種設計改善了視野,但也留下了安全隱患。

德國首相俾斯麥非常重視這次建造,視其為與英國之間重要的競賽,並指示德國海軍部參與監管。

1887年1月3日,經遠艦順利下水,9月,經遠艦接收管帶林永升率經遠艦與其姊妹艦來遠艦經朴茨茅斯港同英國製造的致遠艦,靖遠艦會合。並於12月抵達廈門,編入北洋水師。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經遠艦

1894年7月25日,日軍在豐島海戰中擊沉清軍廣乙號,高升號,擊傷濟遠號,甲午戰爭隨之爆發。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赴鴨綠江口大東溝水域掩護陸軍登陸,中午12時,一名水手發現不明煤煙,北洋各艦迅速以鱗次陣型出動,經遠艦位於艦隊左翼。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甲午戰爭中的北洋水師官兵

交戰之初,日軍第一遊擊隊集中攻擊北洋水師右翼的超勇艦和揚威艦。經遠艦便和致遠艦,靖遠艦,來遠艦一起,對日軍旗艦松島炮擊。13時,日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海軍中將命令本隊提升速度,左轉掉頭使用左舷火炮交戰。但日軍舊式鐵甲艦比叡號掉隊,經遠艦立刻和定遠,致遠兩艦對其集中火力。但北洋水師大口徑火炮位置過高,無法射擊距離較近,船身低矮的比叡號。小口徑速射炮雖可壓制但無法徹底摧毀比叡號,經遠艦管帶林永升決定停止炮擊,進行跳幫作戰。

但遺憾的是比叡號發現經遠艦上大批身穿紅色制服的海軍陸戰隊後,開始猛烈炮擊。這讓林永升有些猶豫,就在這短暫的空當中,比叡號加速擺脫了北洋水師。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油畫中大東溝海戰的場景

激戰至16時,北洋水師致遠艦沉沒,濟遠艦,廣甲艦逃離戰場,經遠艦被日軍第一遊擊隊四艘巡洋艦圍攻。林永升頭部中彈陣亡,大副陳榮接替指揮。17時,經遠艦左舷裝甲拼接處中彈,裝甲板破裂。日軍士兵甚至能看到經遠艦裸露的鋼樑。全艦升起大量濃煙,多處起火,二副陳京瑩也在指揮滅火過程中中彈身亡。

17時25分,被日軍緊追不捨的經遠艦嚴重傾斜接近90°,煙塵沖天,4分鐘後翻轉沉沒,大副陳榮同沉自盡,全艦僅16人獲救。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經遠艦管帶林永升像

這一仗,耗費173萬兩的經遠艦,和他的北洋兄弟一起消失在了大東溝的波濤之中,中華民族強大海軍的夢想,也掙扎在歷史的長河中。

百年之後的2018年,國家文物局宣佈在大連莊河海域發現經遠艦殘骸,陣亡將士的遺骸安葬在管帶林永升塑像旁。他們的國家也終於擁有了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考古人員拍攝的經遠艦艦體字牌


硝煙滾滾大東溝,以一敵四經遠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