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強力軍隊簡介——騎兵篇(二)


中國古代強力軍隊簡介——騎兵篇(二)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三、北齊——百保鮮卑

北齊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政權,北齊是在東魏基礎上經東魏權臣高歡經營,由高洋取代東魏,正式成立政權。高洋稱帝后,號文宣帝。

高洋稱帝之初,四邊不穩,北有柔然等遊牧民族的騷擾,中原有西魏宇文一族的威脅,加之新朝初立朝堂不穩,故而文宣帝所面臨的的壓力不小。

在如此的環境下,不管是對內對外,北齊當權者都需要強大的武力維護自己的統治,最新的宿衛軍應運而生,也稱之為百保鮮卑。

所謂百保鮮卑,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由鮮卑勇士組建的軍隊,而且高洋要求必須是能夠以一敵百的鮮卑勇士,如何能簡捷、快速的挑選出這些人,以應對當時紛亂的朝局。統治者高洋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從新附的六鎮鮮卑和中央禁軍數十萬人中挑選合格之士。選拔方式簡單、粗暴,可以說是血腥、無情。就是將一名鮮卑士兵與百名其他士兵編組,任其廝殺,直至剩下最後一名鮮卑人就擁有入選這支軍隊的資格。所以,凡參選之人必抱有必死之心,於絕望中尋找希望,置之死地而後生。

通過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鮮卑士兵雖不滿萬。但其,上可斬將,下可搏殺,嗜血好戰,每戰必維全軍先鋒,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曾在西魏派軍攻打北齊時,高洋安排一次軍隊的檢閱,西魏統帥看到這些軍隊鬥志昂揚、軍容嚴整,認為無法取得戰略目的,故而不戰而退。甚至使得高洋趁機重新佔領當初因侯景之亂而被西魏佔領的國土,名聲大振。此外,高洋曾統帥數千百保鮮卑與庫西莫族十萬大軍對戰,一戰滅之。隨後吊打北方各遊牧民族,高洋登碣石山,臨滄海,使北方各族之不敢南下騷擾,軍威盛極一時。

然而,隨著高洋統治後期的混亂,百保鮮卑也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四、南梁——白袍軍

南北朝時期,北方政權軍力強勁,但同時期的南朝梁也不落下風。重點在這裡就要說說南梁蕭衍時期的威名赫赫的白袍軍以及他的統帥陳慶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自小就非常喜歡這兩句詩,所以對詩句中描述的大將軍也是非常崇拜。不錯,他就是陳慶之。說白袍軍之前,先要說說陳慶之。

陳慶之雖不是標準意義上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也強不了多少。他自幼跟隨在梁武帝蕭衍身邊,先是隨從後是書童原本就是南梁帝蕭衍的一個伴讀書童,甚至到了梁武帝登基,陳慶之也是被按照文臣的方式對待。但是,機會永遠留給用準備的人。陳慶之41歲時領軍出征,開始他自己以及白袍軍的傳奇一生。

陳慶之先是在南梁與北魏的徐州之戰中,以兩千梁軍大敗兩萬北魏軍隊。白袍軍真正成軍是在陳慶之組織的北伐之時。陳慶之親選7000精銳士兵,身披白袍一路北上,先後大戰四十七場,皆無敗績;攻克城池三十二座;敗敵軍數十萬,甚至當時號稱北魏軍神的爾朱榮也只能望其項背。

可惜,白袍軍也僅僅是曇花一現。在北伐洛陽結束後,返回南梁的過程中,白袍軍路遇山洪,生還者寥寥無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