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超級電容+乾電池”組合,特斯拉動力電池的未來選擇?!

據媒體報道,2月18日,特斯拉相關人士稱,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可能採取自主研發的方式,預計會在四月的電池投資人會議上宣佈具體成分等信息。據悉,新電池的含鈷量可能為零。受此影響,2月19日,A股鈷業股開盤全線大跌。同時,市場分析認為,鑑於目前的技術成熟度,“無鈷電池”大概率指的是磷酸鐵鋰電池。於是,鋰電池相關產業順勢大漲多日。不過,2月21日晚間,特斯拉相關人員又表示:“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一語激起千層浪,24日開盤,除了鈷類龍頭股繼續暴跌,鋰礦類個股也是一片哀嚎。

但是近日,接近特斯拉的相關人士曾透露,“自主研發的新電池是超級電容+乾電池技術組合。” 消息一經透露,24日超級電容概念股上演漲停潮。

特斯拉想採用“乾電池技術+超級電容組合”的新電池是有跡可循的。早在2019年5月,特斯拉以溢價55%收購Maxwell。特斯拉在財務狀況還非常緊張的時候,收購Maxwell,預計是看重Maxwell的超級電容器和電池技術,尤其乾電極技術,有可能為特斯拉未來的電芯研發提供新的思路。同年,特斯拉除了收購Maxwell,還收購了一家加拿大一家電池製造設備企業Hibar,現已經在其弗裡蒙特工廠建立了第一條試點電池產線。特斯拉有望通過掌握先進的電池技術,成為做能源變革的推動者,建立光伏、儲能、電動車的生態應用體系。

什麼是超級電容呢?

超級電容器像電池一樣都可以存儲電能,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除性能之外,超級電容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安全,於超級電容的充電是物理過程,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所以相比鋰電池來說使用壽命要長,一般充放電次數達到50萬次以上,遠遠超過鋰電池的水平(三元2500次,LPF5000次)

“超級電容組合+乾電池技術”具備什麼優勢呢?

先說超級電容器;Maxwell是超級電容器行業領軍企業,產品性能質量非常穩定可靠,其主要原因也是得以它的幹法電極製備技術,這在行業內廣為人知,除maxwell之外只有個別幾家掌握此產業化技術,如中國的烯晶碳能,超級電容器在車輛大功率存儲和驅動優勢明顯,性價比極高。目前已經有一部分車輛開始採用了超級電容器,應用效果明顯,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發展,特別需要超級電容這種功率性儲能器件,像賓利、蘭博基尼、寶馬、保時捷部分車型,吉利沃爾沃,一汽紅旗等已使用。

而乾電池電極技術,就是幹法電極製備技術,有四個優點;

一、能量密度:>300 Wh/kg 已得到驗證,具備 500 Wh/kg 的實現路徑;

二、延長電池壽命:改善耐久性,電池壽命翻倍;

三、降低成本:產能密度增加 16 倍,與現有技術的溼電極相比,成本降低 10%-20%;

四、技術支持與環境責任:無溶劑、下一代材料、無鈷、固態。

此次,特斯拉宣佈新電池技術路線“超級電容+乾電池技術組合”,有研究認為這確實是一種較完美和科學的組合,能量型儲能器件和功率型儲能器件的結合,發揮各儲能器件的優勢,要在一種儲能器件上同時具備高能量和高功率是無比困難,好比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超級電容器得以關注,對全球超級電容器行業是利好。可以理解為特斯拉的市場號召力帶來並將形成了立竿見影的市場效果。

近日,有一家擁有超級電容技術的公司同樣引起了關注,電氣領軍企業上市公司思源電氣宣稱公司參股的烯晶碳能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幹法電極超級電容器已商用,並有思源電氣子公司上海稊米汽車科技開發的啟停模組給沃爾沃歐洲工廠批量供貨,這是中國超級電容器企業技術發展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其實,早在2018年6月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烯晶碳能電子科技孫偉博士就宣佈了“3V系列幹法電極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成功”,並展示了公司開發的動力電池幹法電極。從公開資料查詢中看到,烯晶碳能申請了40幾項專利,主要是幹法電極和超級電容器,定位為高可靠、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提供商,並在2015年上海國際超級電容展,全球首家推出耐電壓“3V”的全系列幹法電極超級電容器,打破市場一直沿襲”多年的“2.7V”技術難關,至今還是全球僅少有技術能力提供的“3V”體系的公司。

目前,烯晶碳能幹法電極3V體系超級電容器,已經批產出貨5萬多套給一汽紅旗H5、作為Tier 2出口歐洲沃爾沃上萬套,還通過歐洲多家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VDA6.3過程審核,並取得訂單,成為中國首家乘用車用超級電容器供應商,作為一家創業企業這非常了不起。

烯晶碳能幹法電極從2015年開始出口歐洲知名大企業,訂單在逐步擴大,並與歐美知名企業提供動力電池幹法電極開發,2018年國際儲能大會烯晶碳能宣佈對幹法電池、固態電池的技術佈局和研發成果。

中國公司對超級電容的研究已經在全球有一定優勢和地方,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特斯拉動力電池新的解決方案浮出水面,這必將帶動中國的超級電容等相關產業的興起與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