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你是一个教师,你觉得育人重要还是教书重要?

沙沙的生活日记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问题在于问答中把事和人分开,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根据的就是做的事情。一个学生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就判断他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我们平常教学中,哪位老师有办法说我在育人,我在教学呢?比如一个学生上课一直认真,我们认为他是一个重视学习的 人,一个人平常不认真,现在一段时间变得认真,我们就感觉这个学生好像变了一个人。


所以说,不存在育人和教书分开的情况,只能说有所侧重,比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更侧重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的老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但一个老师只要一站在讲台上,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育人教育,这就是教师的“身范”,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分分钟都在传递着教师自身的修为。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是教书的同时兼有育人,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即使是家庭,家长都是通过孩子做什么事情来培养孩子的某些品德,比如做家务事,怎么样和父母打交道,怎么样和外人打交道,怎么样对待学习。没有说让自己的孩子,躺在床上,好好让孩子在思想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不?


但是,刚才说了,不同的老师教书育人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同样,学校和家庭也是侧重点不一样。

家庭主要的功能是育人。也就是主要是抓各种品行的培养,怎么有条理有计划地做事情,怎么样对待身边不同的人,怎么样面对这个世界,怎么样面对大自然。虽然学校也有这些任务,但家庭培养还是最重要,有些学生一来到学校,就显现出适应不良,比如说有些小朋友到幼儿园就表现出缺乏足够的规则感,有些小朋友做事情就表现出不能注意别人感受,不愿意分享等等。这些都是早期家庭教育的缺陷,而幼儿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弥补家庭社会化教育的不足,为真正的学科学知识做好准备。


学校主要的功能是知识的传授。当然可以说成是点燃对知识的渴望,或者说为以后信息化社会做好准备,但无论怎么说,主要还是处理孩子知识获取的问题。比如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育,虽然都有育人的任务,但各有各的学科任务。


现在比较乱套的是家庭做了学校的事情,孩子回家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身心健康,而是关心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还有很多的家庭让孩子补课,都是有点越厨代庖了。而学校又不得不应付大量学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学生在校不肯认真学校,行为规范欠缺,没有规则意识,自私自利心严重等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对家长来说,知识的教育难度大,对老师来说,育人教育难度大,因为这个学校和家庭经常发生矛盾,家庭认为学校没有尽到教好知识,而学校则埋怨家庭孩子做人出问题了。


我认为在幼小时候,家庭和幼儿园小学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为人”的教育上,青春期及青春期之后,孩子对知识的获取成为教育主要的任务。到大学专业的知识就更是重要的任务,至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恐怕还没进入大学大多就被淘汰掉了,学校也不会愿意在这样的育人上花太多的时间,所以高中遇到这类问题严重的学生,就直接开除,大学更不用说了,你都是一个成人了,你要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学校负责,学校的任务只要是教书。


门前海蓝蓝


前段时间,很多人说老师的门槛太低,有较强的可替代性。我觉得这个问题正好可以或多或少说明一些问题,作为学校教师,肯定有很多人会说两个都重要,我也不例外。

先说两类老师吧,一类是专业的培训学校的老师,一定是把教学当作第一的,无可替代,因为这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能割断。另一类是学校老师,承担的责任是教育——教书且育人

然而,现在对于学校的评价,除了教学成绩以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考察,比如:艺术、体育以及其内部分割的合唱团、啦啦操、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机器人、社团等等。学生在学习之余会参加很多很多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能力。这其中,学科教师还好,教好书,偶尔育下人,已经足够。对于班主任来说,可能有一些不同。

因此,班主任的责任是引导班级的同学们成长,因此除开书以外,更加重要的是引导整个班级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

塑造学生的品质,磨炼学生的意志,以完成学校交于自己的任务,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但是,教书和育人,又不是完全分割的。举个例子,如果班主任的课,学生们会很认真的听,这门学科也相对有优势。反过来呢,如果我上课非常精彩,学生非常喜欢,也会对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如何规划你所陪伴孩子们的三年,去实现育人的同时,成绩也足够孩子们到更好的学校去发展。

我所带的初中生,做了三年的大规划:

初一,以体育节培养团结的意识,齐心协力准备体育节的入场式,足跑等项目,完成各项活动的第一名,同时,渗透班级文化,让我们的班徽,班训深入人心。

初二,以成绩为中心,辅以“为你读诗”、“梦享十分”两类系列活动,动用家长们的资源邀请一些各个行业中的精英和名校的学生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理想和学习热情。

初三,对于学生来说,理想树立,主动学习,需要班主任做的是调节情绪,心理抚慰,用一些小活动来让学生轻松应对压力。比如,我一定会在初三还让他们吹葫芦丝,把初一坚持学习的技能捡回来,并且用音乐自我调节。

其实,每个老师都希望做到教书又育人,但是恰恰在现实的工作中,很难把二者合而为一,为此,我愿意做些尝试,结果,还好。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