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殲10比殲8-2強在哪裡?


如果一對一單挑,殲8基本沒有贏的機會。現代空戰對飛機的雷達火控系統和武器系統依賴較高。而這兩項對戰鬥機的綜合戰鬥力影響最大。首先最新的殲10B已經配置了相控陣雷達,其探測距離可達到150公里左右,百殲8的雷達系統探測距離只有50公里。而殲10掛載的俄羅斯R77中程空空導彈或者國產的PL12中和導彈都可以在70公里外發射打擊目標。如果兩機是正對飛行時,依靠殲10的高速度可以使中距攔射彈的發射距離提高到100公里以上。所以殲10可以先敵發現,先敵鎖定,先敵發射。而且R77和PL都有主動雷達尋的方式制導,可以做到發射後不用管,所以殲10可以在70公里外對殲8發動攻擊,反射完後完全可以掉頭就走。而殲8直到被擊中可能都沒有發現殲10。

即使殲10發現目標不用中程空空導彈,而選擇近身格鬥,殲8也完全不是對手,殲8的機動性和近程格鬥能力與殲10相差太多。所以殲10完勝


雕刻時光WU


殲10作為三代機,當然是全方面碾壓殲8戰機,但是很多性能指標的提升,是有里程碑意義的。


首先,殲10採用渦扇發動機,相對於殲8的渦噴發動機,在推重比、耗油量等指標上都更先進。所以,殲10的作戰半徑(1250公里對800公里)、爬升率、轉彎半徑、最大外掛能力、起降能力都遠遠優於殲8系列。



殲8II還是有一個優勢的,那就是最大速度和最大升限比殲10的指標要高,其中殲8II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2馬赫,最大升限是20000米,殲10基本型的這兩個指標都可能稍遜。可以說,殲8II體現了二代機的高空高速設計理念,而殲10則是高機動性和多用途的設計理念。



如果反思一下殲8II的缺點,我們可以看出殲10在設計上有很多針對性的改進。比如,殲8的航程短,導致無法飛到南海南部進行作戰,但殲10就可以(加上三個副油箱可深入南沙)。殲8II外掛能力也比較差,最大載彈量只有3噸多一點,雖然外掛點有7個,但單獨掛載重量比較小。殲10的外掛能力則有6噸,外掛點多達9個(另有兩個機腹的小型吊艙掛架),單獨掛架的載量也很強,所以能攜帶更大的外掛油箱,多用途能力也更廣闊。



殲10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升級潛力大,還能進一步增加外掛武器種類,改裝AESA雷達等升級設備。相比之下,殲8系列的升級上限就是使用殲10早期型的老式設備,改裝其他更先進的AESA、IRST、數據鏈、大屏幕顯示器等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更新型的遠程空空導彈,殲8的老式設備也無緣使用了。(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一個是三代機、一個是二代機,殲10全方位碾壓殲8-II。

殲10和殲8系列都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戰鬥機,其中殲10是三代機(我國標準,下同),殲8-II是二代機,兩者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代差鴻溝,殲10幾乎在各個方面都強於殲8-II,只在最大飛行速度方面略處下風。

從整體設計方面來看,殲10採用了鴨式佈局,而且採用了三代機上普遍使用的翼身融合、電傳飛控技術,使用一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機動性能非常好。而且,殲10是我國第一款採用西方標準研製的戰機,機體結構強,壽命長,最大可用過載9G,機身壽命4500小時以上,而且可靠性好,維護方便。

殲8系列是我國自主研製高性能戰鬥機的開山之作,機身結構整體上是米格21的放大、拉長版,沒有走出二代機的設計範疇,殲10上採用的電傳飛控、翼身融合、氣動增升等技術統統沒有。殲8在整體設計上偏向於高空高速性能,採用了飛行阻力較小的大三角翼,但是跨音速機動性非常差。

殲8系列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鬥機項目,在誕生之初曾經被寄予厚望,但是受限於我國航空工業基礎,以及研製單位糟糕的表現,殲8(包括I、II)長期無法形成可靠戰鬥力。直到殲8F型號上才實現了當初設想的中距空戰能力,而此時殲10A已經小批量裝備部隊。

即便將殲10的最早型號殲10A和殲8的終極型號殲8F放在一起比較(其實這樣比還算公平,兩者基本上同時服役),殲10A幾乎在所有的方面都強於殲8F。近距格鬥、對地攻擊這兩項就沒有比的必要了,即便在殲8F最拿手的超視距空戰領域,殲8F也略遜於殲10A。

首先在飛行性能方面,殲8-II在最大飛行速度上略高於殲10A(2.2馬赫VS2.0馬赫),但是在實際空戰不會在這樣的極限速度下展開。而殲10A憑藉更優的推重比、更強的操縱性能、更好的氣動水平,在飛行包線的絕大範圍內機動性能都強於殲8II。

其次,在航電系統方面,殲10更是遠遠強於殲8F。雖然殲10A和殲8F使用的機載雷達性能相近,但是殲10A作為三代機其航電系統更加強大,而且電子戰能力也遠遠好於殲8F,這使得殲10A可以做到率先發現、率先鎖定、率先開火。

看看殲10A的座艙,一上三下顯示器,座艙基本實現了玻璃化。

再對比以下殲8II的座艙,大量的儀表,濃濃的二代機氣質,只有一個顯示雷達信息的小屏幕,好像連個告警顯示裝置都沒有,兩者在航電系統方面的差距可見一斑。

殲8II與殲10A等三代機空戰性能上的差距,從我軍金頭盔競賽參加機種就能看出來。在最初幾屆沒有放開異型機對抗時,殲7、殲8還參加了,有數名殲7/8飛行員拿到了金頭盔。但是在放開異型機對抗後,殲7/8們就不再參加了,因為跟殲10/11、蘇30這些三代機比空戰,沒懸念也沒意義。現如今的8爺們,除了用於保持編制、訓練飛行員,也就是作為偵察機發揮點自己飛得快的特長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殲-10強就強在它是中國空軍的嫡長子,空軍設計人員的“親兒子”,而殲-10之前的都是“混血兒”,體內都流淌著斯拉夫血統,只不過藉著中國空軍產下來而已。說白了就是殲10是完全獨立自主設計、建造的,而殲-8II是仿製的。先拋去代差看問題,殲-10是從頭到尾都是中國人自己搞的,所以培養了一大批軍工人才,並且建立了相關的製造產業,為中國下一代戰機研發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而殲-8是中俄混血,是俄羅斯搞出來中國仿製而已,殲-8II就是在殲-8的基礎上融合了一些鷹醬的技術搞出來的,但還是一股斯拉夫風格。

這兩者的定位其實不一樣,殲-8II其實是一款高空高速截擊機,而殲-10是通用型飛機,殲-10由於出身年代比較久遠,所以有著後起的優勢,在飛機的航電、設計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雖然高空飆車飈不過殲-8II,但是殲-10帶的導彈可以追得上它。總的來說機動性更靈活、看得更遠也更清楚、手更長腦子更靈活了(射程和航電),畢竟存在代差嘛。

其實空戰就是看誰看的遠、看得清、手更長,在兩個基礎上有優勢的話那麼就可以輕鬆打敗對手,特別是手長腦子靈活(射程和航電),現在存在代差的戰機主要就是在這裡存在著差距,像四代機中的“4S”標準中隱身、超態勢感知、超機動、超音速巡航除了隱身,難度最大的就是超態勢感知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殲10比殲8-2戰鬥機的提升是全面的,主要是航電系統和機動性以及機身材料的使用上!殲10是標準的第三代戰鬥機,殲8-2屬於二代機,兩者整整差了一代。雖說,殲10和殲8-2存在代差,但是殲10也可以做到吊打殲8-2的程度。


殲10與殲8-2的航電系統

殲10戰鬥機安裝的是1473型脈衝多普勒雷達,其最大探測距離為160千米,對空搜索距離為100千米。1473雷達可以同時跟蹤15目標,同時攻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此外,該雷達使用1553B總線與其他機載設備相連,以實現整體的航電的功能。而殲8-2使用的是SL-8型雷達,該雷達的探測距離只有70千米。另外,該雷達實際上不具備對地能力和中距導彈制導能力,性能根本就不能與1473型相媲美。一句話就是SL-8雷達不具備下視下射能力,而且探測距離也較近。


而航電系統不僅僅只有雷達,還包括各種機載電子設備:導航,通信,數據鏈,電子戰系統,態勢感知能力。其實擁有這些性能的是殲10C,殲10A的電子戰能力也不太強。就更別提研發時間較早的殲8-2戰鬥機了。

殲10與殲8-2的機動性

殲10戰鬥機的機動性主要體現在高亞音速階段,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而殲8-2具有較強的超音速性能,這裡的超音速性能並不是現在四代機具有的超音速機動性,而是高空高速截擊能力較強。雖說殲8-2具有不錯的超音速性能,但是它不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只是因為殲8-2的氣動佈局為超音速飛行優化了,使得其超音速飛行的阻力較小,這也是殲8-2具有高空高速性能的重要原因。而殲10則是一款機動性較強的三代機,其機動性能和F16不相上下,在格鬥中基本可以壓著殲8-2打。



殲8-2戰鬥機亞音速性能差而超音速性能強的原因是使用了小展弦比的三角翼。也使得在演習中,多次被殲轟7近身格鬥擊落。畢竟殲8-2的設計初衷是截擊作戰,對高空高速性能要求較高,不那麼追求亞音速機動性,這也是二代機的共性。


殲10與殲8-2的機身材料

殲10戰鬥機在腹鰭,鴨翼,垂尾上使用了複合材料減輕了重量,提高了強度。而殲8-2戰鬥機的垂尾和機身的少部分也使用了複合材料,只不過比例沒有殲10的高,殲10戰鬥機複合材料的用量為6%。畢竟兩者的研發時間間隔較大,殲10使用先進等我技術也很正常。

由此可知,殲10相對於殲8-2的提升是全面的,畢竟身為第三代戰鬥機,全面壓制殲8-2也顯得很正常。但是殲8系列戰機如今也有能夠發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能力了,在中距空戰時也不會只有被打的局面。(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殲-10戰機比殲-8II強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前者是一款性能優異的三代機,而後者還是屬於二代機,最新改進型算二代半戰機。可以說,殲-10的各項性能都要領先於殲-8II的。

先科普一下殲-10戰鬥機,殲-10戰鬥機之所以呼聲很高,這款戰機研製成功,意義重大,該機是我國首款自行研製的三代戰鬥機,話說上世紀90年代,未引進蘇-27戰機之前,我們空軍的主力還是以殲-7和殲-8為主的二代戰機,飛機的作戰性能已經完全不符合時代了。

引進蘇-27之後,空中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殲-10的出現,增強了我國空軍的實力。1998年首架原型機首飛,2002年實現小批量生產,2003年正式交付空軍使用,截至到目前,殲-10戰機先後發展了多種機型,從最開始的殲-10到殲-10A、殲-10S、殲-10B、殲-10C,數量達到了幾百架,成為中國空軍主力戰機之一。還是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坐騎。

殲-10戰鬥機具有很強的超視距空戰、有著較強的近距格鬥和空對地攻擊能力,同時還擁有空中加油的能力。殲10採用了大量的新設計、新技術、新工藝,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殲-10的掛載的武器也非常厲害,有11個武器掛架,能夠搭載先進的空對空導彈和精確對攻擊武器。

殲10戰鬥機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飛行控制系統。殲-10的單座座艙採用了大屏幕抬頭顯示儀、液晶多功能平顯,油門和推杆控制系統、數據存儲系統、先進的自動航行系統。殲-10戰機裝備了中國最新研製的機載設備,量產型號裝備了和三代機後期型水平相當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後來的BC型號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比如最新的殲-10C戰機達到了三代半水準。

再看看殲-8II戰機,這還是比殲-10早很長時間的戰機,屬於高空高速戰鬥機,當時研製成功了,其他國家已經裝備了先進的三代機,差距比較明顯。各項性能對比,殲-8II都是屬於前輩的機型了,即使是現在家族最先進的殲-8F型,也是趕不上殲-10A的,差一代,各項性能也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雷姐的機械空間


殲十是靜不穩定設計、光傳飛控機,具備相當高的靈敏、機動性!是很成功的三代機……

殲八Ⅱ是機械液壓助力操控,不是很成功的二代機。沒的比……


太平洋水師


殲十A是三代機,殲十B/C是四代半戰機,而殲八初始型號AB是二代機,到了殲八D/H/F才換裝較為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勉強達到第三代戰機標準,另外從戰機定位來看,殲十是一款多用途中型三代機,不光空戰可以,對地對海攻擊也不在話下,而殲八初衷就是一款高空高速截擊機,所以低空低速性能非常差,雖然到後期改裝先進裝備也改變不了二代機的機體限制,所以綜合來看殲十完勝殲八


加菲貓放映室


殲8-2唯一優點就是高空高速,也就是一個人操控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和殲10差一代,差距巨大。


天命之年123


翼身融合、電傳系統、複合材料使用、超視距戰鬥能力、渦扇大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